我的记忆是从睁开眼睛开始的。我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旁边坐着一个女人,她自称我的妈妈。我虽然不能肯定,但也没有理由怀疑她,因为一个月以后,她把我带回了家。进了家门,她就把我带进一间房,说是我的卧室。我看见书桌上摆着一个相框,里面是我和她的合影。这个应该假不了,我只好认了这个妈。
这都不算事儿,最让我纳闷的是,我出院的时候,护士追了出来,一头的汗。我以为自己不小心顺走了什么医疗器械,连忙摸自己的口袋。她也摸自己的口袋,然后递过来一张字条,说:“给,这是你的。”
我接过来一看,就是一张横条格作业本上撕下来的,上面写着“5―3”。我眉头皱成疙瘩,摇了摇头,说:“不是我的。”
护士抹了一下额头,说:“你入医院后一直是***妈在照看,那天,***妈正好不在,就进来了一个女人,在床前站了一会儿,就拿出这张字条,说等你醒了一定要交给你。我一忙,就差点忘了。”
“等我醒了是什么意思?她为什么不直接叫醒我?”
“你昏迷了一个星期。”
“我昏迷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 护士耸了耸肩,说:“你被送进医院的时候,就是昏迷的,所以,之前的`事,我什么也不知道。”
我怎么一点也想不起自己昏迷了一个星期呢?我用力拍了拍脑袋,恨不得钻个孔,伸个探测器进去,把那些记忆神经一根一根检查一遍。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并没有白拍,我突然感觉自己特别清醒,思绪一条一条就像作业本上的线浮现在眼前。
作业本,对,我的记忆作业本呀,前面的全部被抹掉了,但眼前这一页非常清楚――就是我从昏迷中醒来的那一刻开始。肯定是谁做了手脚,消除了我的记忆。我一定要抓住凶手,找回我的记忆。
唯一的线索只有我妈了。我对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没有了记忆,如果不是她硬要告诉我,她是我妈,硬把我带回家,那么,我连她也认不出来。
我开始仔细观察我妈,当然是秘密的,侦探一样,不能让她觉察。我发现她对我是有戒备的,做什么事都是小心翼翼的。
比如喊我起床,她不会隔着房门大声喊叫,而是轻轻走到我床前,像怕吵醒我似的,犹豫一会儿,再小声说:“醒了吗?如果睡够了,就起床吧!”
比如我在书房望着窗外发呆,她已经做好了饭,碗筷都摆上了桌,却不急着叫我,而是轻轻走到我身后,跟我一起望窗上,直到我感觉到她的呼吸,转过头来。
我整天都闷在家里,她也陪着我,哪都不去。我以为我这辈子就会在屋子里过完了,终于有一天,她说:“你的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也该上学去了。”
我本无心上学,又不好扫她的兴,就随便问了一句:“我在哪个班级呀?”
我的脑袋瞬间一惊,像被闪电击中。但我要镇定,不能露出声色,就轻轻地点了点头。
妈妈问:“你冷吗?”
我摇了摇头。
我的大姐从小就有着让人羡慕无比的好记性,很多在我看来都有些模糊的事情,她却能清楚地记得。比如,昨天我突然问起她:“还记我们小时候的那台老式计算机吗?”她马上就告诉我开机时的画面以及伴随的嗡嗡声。如果我们谈论起祖父的老屋子,她会肯定地说出房间的数量,甚至包括有几扇窗子,挂着什么颜色的窗帘!大姐帮我回忆起不少过去的好时光。
如今,大姐早已为人母了,靠着她的好记性,她会常常给孩子讲起小时候碰上的有趣事情和难以解决的麻烦。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会坐在孩子床边,给孩子讲述她的童年时光:她的'(后来成了我的第一辆自行车,她最喜爱的冰淇淋店等等。“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它们只存在于你的记忆中。”她会这样说。然后,就轮到她的孩子来说说今天都发生了什么——在大姐的这种教导下,她的孩子也表现出很强的记忆能力。
当然,我们的记忆不仅仅是用来讲故事的,在很大程度上,它能帮助我们探索和勾勒自身所处的环境。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我们对事物的了解都基于记忆——我们的住址、写信的汉字等等。”专家告诉我们,“知识来自于个体对过去生活中的各种现实的印象。这种印象有时会对应一个精彩的小故事,有时是一种味道,甚至一个字。”
科学家对记忆的描述,说明记忆在某些情况下表现得与现实不同。到底人们会对记忆的哪部分进行修改?记忆会存储在大脑的哪些地方呢?对这些问题,目前尚不能给出准确全面地回答。我们对大脑所知有限,至今无法弄清为什么几乎所有人都会忘记5-6岁以前发生的事情。甚至有一些专家猜测,人脑细胞对于事情的永久性记忆机制尚未得到完全进化,还有很大潜力可挖。
“人脑对记忆的引用,很像我们所熟悉的拼图游戏,而不是在脑海中出现一幅一幅的场景照片或是过电影。”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解释说:“不同的经验记忆存储在不同的脑空间中;当我们需要它时,大脑会把信息从不同的脑空间中取出来,重新拼装成一个记忆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记忆。”
这也就是说,我们希望自己和孩子拥有一个好记性,其实就是希望这种对事物的记录和***过程能准确有效,并且持续尽可能长的时间。
傲慢与偏见
所以这是不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种傲慢与偏见?
纳博科夫在这本书里的讲述可以说是傲慢的——扉页上印着“献给薇拉”,陈述的对象就是自己的妻子薇拉——根本不去讨好“一般的读者”,对“特殊的读者”还要专门跳出来批判一下,直呼“某一位白痴”。我怀着偏见翻开书,却逐渐沉迷在他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的叙述中,沉迷在俄国革命前的贵族生活里、在世纪之交的巨变里、在他对蝴蝶的热爱里、他的爱情里、流亡者的生活里……最后读到他对自己孩子的描写时,我几乎确定他是个好人,甚至可以引用他对自己一位家庭男教师的评论——“尽管有一些怪癖,他其实是一个非常纯洁、非常正派的人”。
这种傲慢与偏见的关系也让我反思现实中的一些事情。例如,我们是不是偶尔会看不惯某些人,有的人说话的时候夹着各种外语、有的人有洁癖、有的人娘娘腔、有的人不合群、有的人在别人都只步行或坐公交的时候老是有豪车接送……哈,纳博科夫在学校里就是这样的。你去读读他是怎么想的。“有一个老师把脸厌恶地皱成一副怪样子,给我建议说,至少我可以让汽车停在两三个街区之外,这样我的同学就可以不用看见一个穿制服的司机脱帽致意的样子了。好像是学校允许我提着一只死老鼠的尾巴到处走,只要我不把它聚在别人的鼻子底下晃悠就行。”我决定以后再也别“看不惯”别人了。“美女入室,恶女之仇”,我才不要做恶女,况且在美女眼中奇怪的是我们这些人……
记忆原本就是美的状态
有一种说法,把对美的描写分成对“美的状态”的描写和对“美的效果”的描写(等我看了那本书再来细说),前者就是丝丝入扣地描述,后者的典范是对海伦美貌的描写(不正面说她的五官是怎样的,而是说饱受战乱之苦的人看到她之后觉得多年战争为了这个女人是值得的),两者中后者是被赞许的。
纳博科夫这本书里,大多都是对“美的状态”的描写,细致入微,却不会让人觉得乏味。我觉得主要是因为记忆本身就是美的状态,所以对记忆的讲述必然是图景式的。而且这些记忆在现实中根本不会再有,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听来在想象中还原图景,从而产生动容。很难想象,用“美的效果”来表现作者酝酿写诗时的所见所想会是什么样,一首拙劣的诗?肯定不会比现在的第十一章更动人。
我惊异于纳博科夫的记忆力,正如他所说,仿佛记忆力知道他后来会失去童年拥有的东西,所以记得非常清楚。我有时怀疑他的讲述中有想象,他也不否认记忆可能有错漏,但这一点都不影响我为之迷醉。而且他的想象有时让记忆中的事情更迷人,例如多了一些好像是命运使然的联系(如表哥尤里的秋千游戏和死亡时的模样),让往事不仅是事实那么单调。一个在听觉和视觉之间有通感的人,也许把那段经历保存在记忆里并讲述出来是他的使命。
无阶级的身份
作者在这本书里好恶分明,却没有明确的阶级立场,他显然为贵族的出身感到自豪,对中产阶级没什么好感,对布尔什维克更是不客气(“布尔什维克是一种特别残酷和彻底的形式——它本身和沙漠中的沙粒一样古老——而根本不是那么多外国观察家认为的那种令人感兴趣的新型的革命实验”),他说自己的父亲是一个“无阶级”者。
我喜欢作者从自身经历和感受出发做出的评论。从他对流亡者思想状况的分析(第十四章第二节)看,我觉得他的感受可以很准很客观。我相信他所好恶的不是具体的政治力量,他爱的应该是母亲那种“全心全意去爱,别的就交给命运”的“简单规则”,憎恶的是“极端愚蠢的死亡”。我们的偏见太多了,读读这样的书是很有好处的。
充满哲思又灵巧的语言
我从一开始便喜欢上的作者的语言,我想那是一种充满了哲思却又很灵巧的语言。
举一个有哲思的例子:作者分析男孩子喜欢有轮子的东西的原因(纳博科夫很反感弗洛伊德那一套,称之为“维也纳的冒牌行家”),他分析的结果是,
一切生命的形式都是快速的形式,难怪一个生长发育中的孩子渴望以最大的空间乐趣填满最短的一段时间……光滑的圆形物体只是用不断的滚动征服太空,而不是为了前进而费力地抬起沉重的肢翼,这神奇的、与通常的信念相悖的状况,必定给了年轻的人类最为有益的震动。
再举一个灵巧又富有韵味的例子,在他描述剑河风景的时候:
时而从开花的树上会有一片花瓣向下飘呀,飘呀,飘呀,怀着看到了无论是崇拜者还是偶然的旁观者都不该看到的景象的古怪感觉,你会看到一眼它那迅速升起——比花瓣飘落更为迅速——与之相会的倒影;并且,一瞬间,你会害怕这一招不灵,那幸运的油不会被点燃,倒影会错过了花瓣,花瓣会独自漂走,但是每一次那精巧的相聚都会发生,有着一个诗人的词语迎合自己的、或读者的回忆时那神奇的精确。
还有一些很有意思并可以称得上一针见血的'说法,例如作者和妻子带孩子在桥上看火车从下面经过,还有一些别的孩子也在看,他们都非常兴奋,作者的孩子就是高兴地看着,有的孩子却会抓住时机从桥上往火车烟囱里吐口水——
两个儿童中更为正常的,是极其实际地解决掉了朦胧的冥想带来的盲目兴奋的那一个。
另外,我在写《我们仨》的时想过一个问题: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是不是也是一种幸福?这本书穿越了很多联系和巧合,给了我一个答案:
塔玛拉、俄罗斯、逐渐混生进入旧花园中的野生林、我那北国的白桦树和冷杉树、每一次我们从城里回到乡间度假时母亲趴在地上亲吻土地的一幕,(俄文‘我的上帝’)——这些东西有朝一日被命运胡乱得捆在一起扔进了大海,将我和我的童年彻底隔断。不过,我在想,对于更为麻木的命运,对于,譬如说,一种平稳、安全、小城式的、原始而缺乏展望的时间的延续,是不是真有什么值得去称道的。
越来越多地感受到,在书和书之间、书和实际生活和想法之间发生的联系是多么奇妙!
最后一点抱怨
现在有多少人都只读电子书不读纸质书了?就连我这样极其不适应电子书的人也买了kindle(虽然可能马上就要上闲鱼了)。所以纸质书的市场遭到打击了?那么这个时候不是应该奋发有为以摆脱困境吗?为什么从我最近买的一些书来看,无论是排版(这本书的排版很好)还是校对都让人失望极了,外文书的翻译问题更是老生常谈了。
这本书里,如果说诸如“我的搜寻将我带进了冰冷的蓝色河流的边缘处的一片由奶白色的总状花序植物和黑色的桤树构成的茂密的林下灌木丛之中……”这样半句话里有7个“的”字的让人恼火的翻译可以解释为作者在原文中就想造成这种效果的话(反正我也不会去看并且看不懂原文),“从一九一九年到一九〇四年”这种低级的错误是不是不太可能是作者故意开的玩笑?拜托,上海译文出版社哎。
纸质书,就算是为了我这种“遗老”考虑,也应该在追求精美之前(有腰封真的算不上精美好不好),起码要先做到精确。
曾经立下的誓言的那个永远永远;
曾经的那个笑容是否能再次看到。
-----题记
还能记得那个纷飞的日子,也许没有泪水的充实生活就会变的永远的单调,也许没有欢声的充实生活就会
变成灰色。“喂,还能想起从前的那个自己吗?”自己说着,也许是自语吧。
真的,从前的那个自己已经从记忆中消失。留下的只有那断断续续的回忆,索性将它们拼凑起来但那不可能。有时能想起从前 做的一些“傻事”而感到愧疚,有时能从前的一些“喜事”而哑然失笑,有时能从前的'“悲事”而感到寒意四射。
看着灯下的影子,你好像长大了,长大以后就要变得成熟明白吗?自己明白自内心性的要记住做一件事情不能太,单一 不然很难醒悟过。
直至2010年5月27日 。哦,也就是分开的时候。看着朋友的离去才恍然大悟,一切只是一种暂时的拥有。就像一叶扁舟时间长了也会飘向远方、、、、、、、
只剩下那孤独的影子陪伴自己品味辛酸的人生。
曾今的那份感受离自己远去;
曾经立下的誓言早已磨灭;
曾经的那个笑容也随风远去;
-------后记
友谊需要滋养。有的人用钱,有的人用汗,还有的人用血。友谊是很贪婪的,绝不会满足于餐风饮露。友谊是最简朴同时也是最奢侈的营养,需要用时间去灌溉。友谊必须述说,友谊必须倾听,友谊必须交谈的时刻双目凝视,友谊必须倾听的时分全神贯注。友谊有的时候是那样脆弱,一句不经意的言辞,就会使大厦顷刻倒塌。友谊有的时候是那样容易变质,一个未经证实的传言,就会让整盆牛奶变酸。这个世界日新月异。在什么都是越现代越好的年代里,唯有友谊,人们保持着古老的准则。朋友就像文物,越老越珍贵。
读书收获:
毕淑敏的文字,神闲气定,字里行间流露的是她的冷静与善意。她擅长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一连串排比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这更能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和思考。这个假期书看得不多,但收获却不少。读毕淑敏的文字,就好像在和最亲密的好友聊天,亲切自然,又好像和智者谈话,受益良多。
经历了这次心灵的长途跋涉,更让我感触到人要为自己活着,要活得坦荡,活的潇洒,羡慕别人是没有用的。生活不是连续剧,它不会在该浪漫的时候,就响起煽情的音乐;它不会在你伤心难过的时候就正好出现一个陌生的肩膀给你依靠;它不会在这样需要温柔和甜蜜的时刻,就打翻一杯浓浓的.蜂蜜。
它永远有它猜不透的剧情。
和那个创造它的,残酷的编剧。
伤口要自己愈合,剩下的路,必须爬起来再走。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命题。
我们永远都在崇拜着那些闪闪发光的人。
我们永远觉得他们像是神一样的存在。
他们用强大而无可抗拒的魅力和力量征服世界。
但是我们永远不会知道,他们用了什么样的代价,去换来了闪亮的人生。
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每个人都会失去,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着绝对的公平,人生并不像商品一样,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所有的成功,都需要付出甚至超过收获的代价。而要想不被自己打倒,就是要砥砺心志,是自己的心和力量更强大。正如强者和弱者对待欺骗的态度。后者害怕被欺骗,因为他们很软弱,只能臣服在命运的脚下,被动地选择着自己的人生。而强者根本就不屑于欺骗。因为他们足够强大,强大到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外物是非,无论虚假与真相,都能坚持自己的决定和原则。我们要学会造心,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做情绪的主人;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爱,因为爱怕孤单;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学会感恩,因为父母的期待,只要我们多在细微处关心;我们要用善于观察的眼睛去发现幸福,用拥抱阳光的双手去感触幸福,用充满回忆的心灵去接纳幸福,用美丽淡然的微笑去迎接幸福,因为幸福就在平凡的点滴中;我们要记住爱,记住时光,因为无论走到哪里,哪怕一无所有,因为有记忆,我们就不孤单;我们应该支配习惯,而绝不能让习惯支配我们,因为一个人如果不能去掉坏习惯,那简直一文不值。
圆满的人格就像一个鼎,真、善、美好比鼎的三足,缺少了一足,鼎就必然立不成:人生在世,当求自身的圆满,即求真、善、美。对一个人而言,美是皮肉,善是经脉,真是骨骼,这三者支撑起了一个大写的人。这就是我的收获。
人生一世,消失的是岁月,收获的是朋友。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