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的社会上,有许多慈善团体和机构,他们帮助了许多在社会各角落需要帮助的人。例如:红十字会、救助中心等。其中,大家较常耳闻的红十字会,不管是国际震灾、骨髓捐赠、义诊、访贫、居家关怀等,他们从来都不缺席。
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也曾经做过许多善事,例如:在公车上,我如果看到有老人没位子坐,我就会让给他们坐;当我看到他们露出那感谢的笑容时,我的心里也感受到助人的快乐。还有一次,南亚大海啸时,我刚好参加画画比赛得到奖金,看到了这样的`讯息,我便毫不犹豫的将钱捐了出来;虽然钱不多,但是有那份想帮助别人的心意才是最重要的。此外,当我们在帮助别人时,千万不要想求回报,因为 ,帮助别人并不是为了求回报,而是要让被帮助的人真正得到帮助和快乐。
做善事不是随口说说,而是要身体力行。
有句话说:“助人为快乐之本”,意思是说帮助别人时,自己也会很快乐,希望我能继续努力,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意思为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圣明,事实的确如此,从古至今,别人身上的优缺点很容易被发现,但自身的品质却难以察觉,殊不知,自知即是大智。
有谋略的人都先从了解自身出发。与其用不同的眼光审视别人,倒不如拿一面镜子仔细端详自己。就譬如《论语》中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这就是典型的例子,难道说曾子没有见识不懂的学习他人吗?在当时曾子是很受别人尊敬的,因为他眼里没有他人的好坏,只关注自身是否达到了所定要求,反复锤炼自己,追求心灵的一种宁静,不与别人比较,所以,曾子后来并不在意外界的事物对自我看法,一心追求自身的道,最好成了一名儒学大师。
由此观之,经常反省,审视自己的人会保持心理宁静,淡泊,专注于自己的事物。
了解自己的人,不会被他人的三言两语而改变自己的志向,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实力有清楚的认知,所以他们总能达到他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就譬如宋朝时,大文学家苏洵就有自省的好习惯,他在小时就展露出很高的文学天赋,但由于成名较早,四周的人都很仰慕他,都找他求诗求画,但他没有被这种虚无的骄傲而迷失本心,因为他看清了当时社会浮夸的风气,所以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沉淀下来,不断练习写诗作赋,提升技艺,并时常把自己过去的诗赋与自己新作的诗赋作对比,不断反省并拿给别人作评价,终于等到一天,别人完全看不出这两篇诗赋出自同一人之手,他出山了,上京应试,金榜题名,一时名扬天下。
为什么他能够在自己名声正盛时忽然隐退?因为长时间的自我锤炼反省让苏洵明白了只有自身实力强大才能让他不论处在何种境地都能从容不迫,自省开阔了他的眼界,也造就了他的成功。
所以可以看出自知者,是不会被眼前的蝇头小利迷住的,他们看到的是之后的长久利益。
纵观历史,不乏有许许多多所谓了解别人,有“大智”的人最后灭亡的例子,而那些懂得自省,自知的人却总是能够在纷乱的社会中独善其身,求其原因,真是因为他们知道自知即是大智。
前几天,看了一部欧洲的著名电影《天使爱美丽》,感触颇多。
电影中的女主角是一个从小缺乏关爱,在一个晦涩暗淡的童年中度过,没有朋友,很少欢乐,因此造成了她长大后也不愿接近人群的性格。
一次偶然的机遇,在租到的房子里发现了前租客的物什,发觉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于是想到各种办法,打算将此物品归还旧主,并以此来测验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
若是成功,她从此便会乐于助人,找到人生新的方向,如果失败,她便放弃,继续从前状态。
幸运的是,她成功了。
在物主拿到东西感动的潸然泪下时,她知道自己的做法是对的,并且从那时开始,各种做好事助人为乐。
搀扶老人过马路,帮助丢失的小孩找到爸爸妈妈,也会去拦下市场打架的人们等等,虽然都是一些小事,却在得到别人的真诚感谢时激动不已。
在助人为乐的路上,艾米丽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像是一抹光,照亮了她原本晦暗无光的生活,并且找到了真爱。
在这个社会上,有许多善心人士,到各地帮助有困难的居民,例如,嘉邑行善团造桥铺路,史怀哲救助非洲的灾民…等,这些善心人士到各地帮助他人。像他们这样的胸襟我们要多多学习。现在各地有许多人有困难,所以我们要尽力去帮助别人,我们大家要发挥大爱,让爱笼罩这个世界。
我们童子军也要推行“日行一善”,就算一点小帮忙,也算是善事一椿,所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只要尽全力都是大功德,每天做一件善事日积月累下来就等于帮助社会一般。
助人者,人恒助之;爱人者,人恒爱,所以帮助别人,是双向的交流,也可以增进社会和谐,促进世界大同。
静思语说:“做好事不能少我一 人,做坏事不能多我一人。”做好事不但能使被帮助的人得到快乐,而且自己还会很有成就感呢!
在现代的社会上,有许多慈善团体和机构,他们帮助了许多在社会各角落需要帮助的人。例如:红十字会、救助中心等。其中,大家较常耳闻的红十字会,不管是国际震灾、骨髓捐赠、义诊、访贫、居家关怀等,他们从来都不缺席。
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也曾经做过许多善事,例如:在公车上,我如果看到有老人没位子坐,我就会让给他们坐;当我看到他们露出那感谢的笑容时,我的心里也感受到助人的快乐。还有一次,南亚大海啸时,我刚好参加画画比赛得到奖金,看到了这样的讯息,我便毫不犹豫的将钱捐了出来;虽然钱不多,但是有那份想帮助别人的心意才是最重要的。此外,当我们在帮助别人时,千万不要想求回报,因为 ,帮助别人并不是为了求回报,而是要让被帮助的人真正得到帮助和快乐。
做善事不是随口说说,而是要身体力行。
有句话说:“助人为快乐之本”,意思是说帮助别人时,自己也会很快乐,希望我能继续努力,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古人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思为,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圣明。这句话将“自知者明”放在“知人者智”之后,更加强调了人需自知的必要性。
因此,我认为知人的前提是自知。
之所以要先自知,是因为认识自己是认识万物的开始。
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认识自我了,即使那时候可能还没有形成“自我”这样一个概念,可在家人的培育之下,我们的生活习性、三观、价值观逐渐形成。与此同时,对自己的认识也更加清晰。而在此之前,我们没有能力认识万物或了解万物,因为我们也是万物中的一个个体,若不先认识自我,就没有能力走进万物,认识万物。
形成自我独立的认知,是判断外物对错的根本。
只有当我们的思想观念中形成了独立的判断是非的意识,我们才能通过知人去了解他人的优点,提升自我,进而更进一步的丰富自己的认知;只有通过自己独立的判断,才会发现他人的缺点,并以此来匡正自己。若对自我,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未先做到自知,不但会不清楚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需要什么,为了什么而奔赴,更有甚者会麻木的跟从他人,最终在人流中迷失自我,缺少判断力,从而不能知人,最终极有可能会忘记那个最初的自己。由此可见,在知人前没有自知会带来多大的害处。
知人与自知,两者对于人的人生发展同等重要。
自知,是通过了解自己来认识到自身的缺陷、不足与需求;而知人恰恰是通过知晓他人,来完善自我,两者相辅相成,例如生物学中的互利共生关系,海葵固着于寄居蟹的螺壳上,寄居蟹的活动可以使海葵更有效地捕食;海葵则利用有毒的刺细胞为自己的生存提供保护。同样知人与自知也是如此,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最终成为一个更完善的自己。
知的最高境界,即知人与自知达到平衡状态。当然,在此之前,我们需先自知。
一个周六的上午,我去我家小区楼下的一个新开的早餐店去买早餐。
我到了那家早餐店时,门外人山人海,在等候的时间里我在心里想着吃什么?可是还没想好就到我。我便买了煎饼准备回家。可是刚离开早餐店我看见了一位年纪很大的拉爷爷搬着一个大箱子,看着很吃力。
我犹豫了一会儿,心里想着:要不要帮他?我在心里想了想,还是帮吧。我先跑过去对他说:“老爷爷,我帮您抬吧。”老爷爷说:“我自己能抬。”可我还是帮老爷爷搬到了他家楼上,我和老爷爷都满头大汗,可我一点也不感觉累。这时我们四目相对,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老爷爷对我说:“谢谢你,小朋友。”我对老爷爷说:“不客气。”我高兴地回家吃我的煎饼了,今天的煎饼显得格外香甜。
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