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是一个繁华的大城市,无论是美食特色,还是民风民俗都颇有历史文化。重庆简称“渝”,也有“山城”的美称,具有三千多年的悠久革命传统及文化。
重庆人最喜欢吃正宗的麻辣,尤其是火锅。火锅的历史约有70多年,以水和汤烧开,加上调料及烹饪的食物酥肉、牛杂、火腿等融入即成。重庆人喜欢吃火锅不仅畅爽,而且油而不腻。他们一般都现吃现辣,以“麻、辣、烫”这几个字为中心,老少皆宜。当然,除了火锅以外,还有著名的“重庆酸辣粉”。酸辣粉分为水粉和干粉,以“麻、辣、鲜、香、酸”为主,吃起来带有酸辣和鲜咸口味。这些美食完完全全是重庆人的饮食文化,他们喜欢辣是源远流长、至始至终的。
重庆的民居建筑也是别具一格的,那就是闻名遐迩的“吊脚楼”。吊脚楼一般是用瓦片盖房顶,由柱子支撑。吊脚楼上不仅有曲廊,还有栏杆。在吊脚楼里不仅仅通风,而且也不会干燥。众多的吊脚楼就如星斗一样,布满了整个大地。这个吊脚楼不仅仅显现了当地人的智慧,也证实了重庆的传统文化。
重庆人千百年的节日习俗与其他地区大同小异,春节的时候回家拜年,中秋的时候团圆吃月饼,清明的时候坟墓祭祀。但是,唯有不同的是重庆的土家族和苗族总要准备节日的盛装和舞蹈,再来参加喜庆活动。在山寨中载歌载舞,唱起激昂的歌曲,甚至还有表演各种民俗文化,如:舞龙、刀梯、打鼓唱歌等。
重庆是个不落俗套的都市,拥有着独一无二的民俗,不会消失在世界中,因为它是永恒的!
秋风轻轻的吹,一片片叶子在空中翩翩飞舞,它们来到草地上、池塘里、小路旁,菊花绽开了笑脸,它们倒映在水面上,朦朦胧胧的。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
忽然,我看见池塘里以前浑浊不清的水,变得清澈见底了,而且池塘里的小鱼也不见了,它们去哪儿了呢?是谁把小鱼都抓走了呢?又是谁把池塘里的污水换成了清水呢?清得连池底的泥沙也看得一清二楚,我越看越纳闷,不知是怎么回事,这时,爸爸回来了,我连忙跑过去问:“爸爸,是你把池塘里的小鱼都抓走了吗?是你把池子里的污水换成了清水吗?”
爸爸说:“不是我抓走了小鱼,也不是我换了清水,是冬天快来了,池塘里的水草都都冻死了,所以我们才能清清楚楚地看见水底,因为水草都冻死了,小鱼没有东西吃了,就钻到土里去过冬了。”“看!那里有一条调皮的小鱼不钻到土里去,结果被冻死了。”我指着水面上的一条死鱼说。
这就是我在我家水池里的发现,你们也有这样的发现吗?
前两天,爸爸妈妈有位大学同学来南京游玩。
于是,我就当起了业余小导游。为了当好导游,前一天晚上我就做了充分的准备。首先,我上网查找了有关于中山陵的相关介绍,妈妈也在那天晚上给我简单介绍了一下中山陵,我已经好久没去中山陵,印象也已经淡化,所以,妈妈把重要的地方画下来,再讲一遍,这样我的印象就深了,到时候就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介绍。我准备了一晚上,但也没能把导游词背下来。第二天,阳光明媚,太阳早早地就伸出头来,柔和的太阳光照在我的脸上,催促我快快起床。一切准备完毕后,我就拿着我的导游词出发了。到宾馆接了两位“旅游者”后,我们就驱车前往中山陵,开始一天的旅游。来到中山陵,我太紧张了,因为两个人我一个都没见过,弄得我半天没说出话来。过了一会儿,我想:我总不能一直这样吧,给人的印象多不好,再说了,我平常那么爱说的人怎么到这种时候就哑巴了?于是,我鼓足了勇气,张口第一句话就是:“你们好!下面我就、我就给你们介绍一下中山陵”,说出的话结结巴巴,像个大舌头,拿着导游词的手也在微微颤抖,心里砰砰直跳,像是有一面小鼓在敲。我拿着导游词,不知所措,把纸张翻来复去。当时,我的脑子一片空白,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更可笑的是,我说出来的话总颠三倒四,重复好几遍。我现在想想,真是好笑。于是,我猛喝了几口水,深深呼吸了好几下,看看天,看看导游词,心里一直在鼓励自己“沉住气,你能行”。慢慢地,说话就没那么紧张了。我边走边说,还不时地看看导游词,也想顺便让自己休息一下。我越来越放松了,说话再也不张口结舌了。但还有个问题:在我介绍的时候,我不能用准确的语句说出来自己想表达的意思,语言不流畅。毕竟是第一次嘛,可以谅解的!等到参观到一半的时候,我那种紧张的感觉就完全消失了,轻松地和两位“旅游者”边走边聊,她们问的问题我也能不看导游词就脱口而出,连我自己都敬佩我自己。一天下来,几乎所有的景点介绍都是由我来完成的,灵谷寺、玄武湖、长江大桥等等,太多了,我说的嗓子都哑了。我在这一天里,收获到的快乐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我再一次超越自己,当上了业余小导游,第一次,我很兴奋,也有些紧张,但我通过实际行动告诉自己,当导游,我能行!
这一次唯一的缺憾就是准备得太仓促,不充分。如果有下次,我会做得更好!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