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夕阳之下
看到不远处,枯藤缠绕着老树
乌鸦伫于黄昏之中
而这悲凉寂寥的景色之外
我看到,小桥伴着流水
一缕屋顶上的轻烟缠绕了思念
我却立于古老的小道
骑着一匹嶙峋的瘦马
只有西风与我作伴
回首天涯
天涯一望断人肠
望断了思念 望断了天涯
在一个秋天的傍晚,天气冷冷的,一个人孤零零地走在一条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伴着西风,徐徐地向前步行。古道旁是一棵棵枯树,整齐的矗立着,树被枯藤缠绕着,古铜色的树皮上覆盖着一层青苔,显得更加苍老。离他不远处有一座小桥,桥下有一条小溪,发出潺潺的水声。他循声望去,看见了一个小村。小村被炊烟笼罩着。几只乌鸦盘旋在空中,时不时地悲鸣几声。远处的.夕阳快要落山了,阳光冷冷的,投下他孤独的身影,使他倍感思乡。
“这时,家人也许正围在饭桌旁,等着我回家啊!”说罢,勾起了他思乡的情思……
镜头一
几年之前,他刚刚和她的心上人永结姻缘之时,是多么甜蜜!他有了孩子之后,天天在家与孩子、妻子相依为伴。他的母亲年事已高,本该尽享天伦之乐,享受儿孙满堂的快乐,而今他不在家,漂泊在千里之外的地方,家里的人该多么想念她呀!
镜头二
当他决定要去远足时,他的妻子已为他缝好了衣服,母亲已为他缝好了帽子,他临行时,母亲嘱咐他:“你在外,要注意身体!记着多往家写信!”说罢。母子俩已潸然泪下。是啊,“儿行千里母担忧”啊!
他回头看了眼夕阳,这时,夕阳只剩下半张脸。他继续策马向前走去。一阵风吹过,卷起地上的落叶。道旁的树已秃了。看到此情此景,他的心再次跌入了低谷。他恨不得有一双翅膀,马上飞回家中。
然而……
一人,一马,一份寂寞,踏满地落叶而来,马瘦人衰……
正值黄昏,归巢的乌鸦凄厉地叫着,落在绕满枯藤的老树上,沙哑的歌声盘旋于老树分叉的枝丫。他蓦然仰天长啸,天起微风,林叶沙沙,偶有几片枯叶落到他身上,捻起,长叹一声,无尽的悲凉啊……
他裹了裹衣裳,里面有隐约的一抹红——是块护身符。那是临行前,他的老母亲!一步一磕头,去那高耸的山顶求来的。
“祝你平安。”娘只是嗫嚅着说了这么一句。
“嗯!”
他想说很多,却只是重重地点头。他的眼圈,泛着红。
他起行了,才刚没走几步,娘又追上来。
“……小心。”娘轻轻为他抚平衣上的褶皱。
他知道,娘想说,早点回来。
“驾!”他转身催马急行,因为他,不忍……
他隐约看见了娘,娘又追了几步,踉踉跄跄,她老啦。
他想着,脸上浮现了几许温柔,他瞧见流水的小桥旁有户人家,炊烟袅袅,演绎着千百年不变的和平与安详。
他挥鞭催马,跃上一处小丘。他望着家的方向,就那么望着,到月明。
娘啊,你可是也倚在窗前,双目无神,望着月光铺成的小路——那是儿归来的方向,盼望着,盼望着……
那融融的月光呵!我看见大地到处闪着你的光泽。这一刻,没有一切的距离与国界,穿越所有的时间与空间,只有浓浓的爱与思念,在月色中涌动……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古往今来,英雄人物无数,属于宁死不屈的英雄都有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男子汉精神。
为爱国宁死不屈,方为男子汉大丈夫。爱国英雄心存宁死不屈的精神,流传千古,受人敬仰。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他花光全部家当建成义军军队,然而却兵败被俘,三年牢狱之苦,老鹰被折断了翅膀发出哀嚎,在山谷内不断延伸,传进牢狱的窗户,渲染着悲壮的氛围。困苦的生活使文天祥虽苦不堪言,然而他却以一句:“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激怒了元世祖,最后文天祥面向南方就义,留下了:“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由此可见,文天祥的宁死不屈的爱国精神,如果他没有这一片心,又何来如今名声千古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之所以为大丈夫,是因为他有忠国、爱国之情,有为国宁死不屈的勇气和精神。
为义气宁死不屈,方为男子汉大丈夫。有义走天下,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然而舍生取义者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众所周知,桃园三结义之情深。关羽,一个典型的.男子汉大丈夫。他败走麦城后被擒,孙权招降关羽,而关羽宁死不屈,最终与儿子就义。顺应了那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他之所以获此美称,是因为他注重义气之交,为义气宁死不屈的精神。
为祖国宁死不屈,方为男子汉大丈夫。古代战乱出英雄现在战乱出丈夫。杨靖宇因为叛徒出卖而被日兵俘虏。无论敌方用何刑法,他受尽皮肉之苦,但就是不肯投降就范,最终惨死敌手。他有着一腔爱祖国的热血和宁死不屈的精神。如果他选择投降,他就会免受酷刑之苦,还会有好的生活,但是他却会背上“叛徒”的头衔,这是他最不能接受的。他之所以能够成为英雄,是因为他那种为国的宁死不屈精神。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男子汉大丈夫,宁死不屈。
乙未年四月初,我和堂哥相约共访吉安。虽然我在童年曾居吉安年余,但早年的印象己如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如今还得重新游历。
我们第一站便是拜谒文天祥纪念馆。馆在吉安县,离市火车站12公里,距井冈山站和井冈山机场均为2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整个建筑采取中轴对称的宫殿式布局,由南而北、渐次升高构成仿古建筑群。雄跨松竹葱郁的山岗之上,依形就势,气派非凡。进入高大精美的牌坊,跨过临安桥,登上47级石阶,便是雄伟壮丽的文信国公殿。此殿为二层楼阁,红柱黄瓦,挑角飞檐,底层中央为文天祥塑像。
主体建筑为正气堂,坐北朝南,红墙黄瓦,气势恢宏。周围绿树成荫,花团锦簇,碧水荡漾,步移景换,文天祥生平展览区由正气堂、西厢、西庑、诗屏、东庑、东厢相互衔接,形成一个四合院。正气堂为序厅,有文天祥塑像,高6.4米,庄严威武。四壁嵌8幅大型壁画,描绘文天祥生平佳绩。序厅设有一全馆整体模型盘,指导游人参观瞻仰。4个展厅,分东西厅,西厢房为书画珍藏厅及文天祥生平事迹展览厅,四周亭廓环抱,馆内有中心花园。
全馆分五个展厅、六个部分,通过文物、文献、图片、绘画、雕塑、碑刻、蜡像等实景布置,艺术地展示了文天祥光辉的`人生里程。
文天祥(1236--1283,小名云孙,字天祥;后以字为名,改字履善;后又改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末大臣。宝佑四年(1256状元。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年,任湖南提点刑狱,次年调任知赣州,得元军渡江的消息,立刻组织万人起兵勤王。德佑二年(1276正月,谢太后向元军投递降表,文天祥被派往元营谈判,被扣留,押解北上,后设法逃脱,再组织民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收复兴国等县,包围赣州,军势颇盛。不过,文天祥组织起来的民兵,战斗力不强,很快就被元军击溃,文天祥的妻子也被元军俘掳。
他只好收拾残兵奔循州,驻南岭。后在广东的潮州、惠州继续抗元。祥兴元年(1278,宋廷封文天祥为少保、信国公。十二月,元军从海陆大举进攻,文天祥撤出潮阳,转移海丰。因叛徒的出卖,他在五坡岭再次被元军俘掳。他被押北上,于至元十六年(1279十月初一抵达大都(今北京。前宋丞相留梦炎向他劝降,被其拒绝。他身在狱中,但诗句墨迹传遍京城,被视同珍宝。又在狱中写下千古传颂的《正气歌》,历数各代不畏强权、不怕牺牲的人物,以明自己准备随时为国捐躯的决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九日(1283,在柴市就义,年四十七。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