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一天一天长大了,从青青的颜色慢慢地变成了黄灿灿的颜色,真诱人呀!
我家窗前有一棵高大粗壮的桂花树,树上开满了一团团金灿灿的香味小桂花。微风拂来,空气中传来一股浓浓的香味,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奶奶跟我做的小桂花糕和桂花糖。
银杏树的叶子都枯黄了,从树上飘落下来,好像小黄叶跟银杏树妈妈道别。池塘边垂柳姐姐好像跟我告别,也渐渐的蔫蔫的了,慢慢地枯黄了,准备明年的气息,池塘的水面上飘着许多枯萎的黄叶。可能是落叶吹起的指引,指引着冬天快要来到。小鱼儿在落叶下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好像是跟我们说着过冬的消息。
秋天的脚步,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秋天到处一片香甜。
这就是秋天的脚步,是不是很有趣呀?
风开始刮了起来,落叶在空中打着旋儿,黄的、绿的,好像被谁肆意撕毁的包装纸。爸爸提议去放风筝。我记得似乎哪本书上看过,说秋天的气流是往下的,不适合放风筝。
“那也无妨。”爸爸笑笑,抓起风筝,“要不就当散散步吧。”
苏颂公园里。当那只鲜艳的笑脸风筝拖着长长的尾巴,在两米高的高空中滑翔时,我看着爸爸拽着金色的风筝线卖力地扯着。我早已在多次失败中失去了耐心。“要不,算了吧?”我问道。然而爸爸似乎没有听到。因为此时正好吹来了一阵风,那风筝像打了鸡血似地猛一振翅。爸爸见状,也赶紧逆着风狂奔起来。“那样没用的……”我默默停步,暗自想着。
果然,风停后,爸爸略一放慢脚步,那风筝也跟着一怔。他也只得无奈地再跑。眼看此时离小广场边缘已近在咫尺了,爸爸只得停住。那风筝便飘飘忽忽地落了下来。此时再看那只风筝,那眉眼间仿佛写满了嘲笑。
“算了,你是对的。”爸爸望着渐黑的天空,有些遗憾地笑道:“秋天不适合放风筝。”我心里顿时有根弦似乎被触动了一下。秋天不适合风筝,就像有时候成功暂未到达。失败了,总有人鼓励你从哪跌倒从哪站起来,因为成功都要靠坚持。可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知是否有人想过,夏末秋初的风筝,一旦陨落,便难再展翅了。
在我看来,有些时候,一味的坚持倒不如认清时节。秋天不是放风筝的季节,可却适合人们去野外郊游。在广场上一遍遍地转动线圈,只会让风筝一次次痛苦地跌落。
别做那只秋天的风筝。
窑洞内外温差是两个世界,夏天里面好像开了冷气,冬天感到暖洋洋的。窑洞又很安全,盗贼难以打洞进来,又不会起火。窑洞结实耐久,我有一次家访,学生家长告诉我,他这孔窑是明朝的老祖宗留下的,有四百多年历史了,三十年代中共陕北特委还在他窑里开过会。
窑洞基本分两类:土窑和石窑。土窑沿着土坡向里挖,地形合适,一排可以挖好几孔,父母、子女、家畜各得其窑,外面围一段短墙,就成了一个小院。我在铜川还住过一家窑洞旅馆,一孔大窑洞隔成许多小间,就成了客房。平地也能挖土窑。咸阳周陵中学是解放前创办的老学校,地处北塬,平展展一片。当年的创办人在平地上向下深挖,挖出一个凹字形大坑,再向四壁挖洞,形成一个四合院,一边土墙上开出踏级上下。这个四合院就成了他们的女生院,安全,实用,省料。
平地上的窑洞都是石窑。用三角形大石砌成桥洞模样,石块互相挤压,非常稳固。顶上填上厚厚的土层,四周砖砌,门面彩绘题词,很是美观。米脂中学的学生宿舍全是石窑,一排几十孔,上下五六层作梯田式排列,远远望去像是一座高楼。每一个班分到五六孔,班主任住当中,男女生分住两边。有些陕北老乡进了西安等大城市也要住窑洞,因为在陕北生活惯了,离不开火炕,所以西安市内也有一些石窑。
窑洞的结构比较简单,正面是门窗。以前都是纸糊的窗棂,现在也兴铝合金推拉窗了。火炉和炕是相连通的,两者是窑内的特有设置。煤炉烧陕北人叫做钢炭的.块煤,火力很大,整天都有热开水。炕面用薄石板或土坯铺设,下面的火道呈蚊香形盘旋通过,再经窑壁通向窑顶的烟囱。炉子烧着,炕和墙总是温温的,被窝总是暖热的。所以客人一来,就请上炕暖和暖和。但是火力过大了,石板发烫,容易烤坏被褥。南方人到陕北总要这么经过一次才有体会。有经验的人外出时,在炕皮和芦席间常插进一根木棍把芦席抬起一点。窑内还可以向一边打一孔套窑,只开窗,没有门,扩大居住面积,提高私密性。窑和窑的隔墙厚度至少一米,很坚固。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