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乘车从机场来到了丽江新城,在一个旅馆里住下了,那天,我们没有去古城,只是站在窗边远远地眺望着那一幢幢的小房子。它们在夜幕下显得那么安静,不发出一丁点的声音;它们又是那么古朴,依稀看得见历史的足迹;它们还那么迷人,白墙黑瓦的古老小屋,远远望去,在高楼大厦之间显得那么得低矮,从窗户的玻璃后透出了油灯若明若暗的.亮光,没过多少时间,灯渐渐熄了。
第二天,当东方露出了鱼肚白,晨曦的微光照耀着还没被唤醒的丽江古城,被稀薄的淡雾笼罩着的一切还是那么得宁静,只是偶尔有几阵微风吹得青草“哗哗”响,吹得小溪“丁冬”地流,吹得树叶“唰唰”地摇。一会儿工夫,太阳蹿上了高高的山头,古城也热闹起来了,家家户户都打开了“吱吱嘎嘎”响的木门,游客们也涌进了迷宫似的丽江古城。我也随着人群,随着一条潺潺流动的小溪,进入了古城。
第一次进入秀丽的的古城中,第一次亲密接触这古老的地方,我感到既新奇又兴奋,也特别仔细地看了这儿的景色。在宽阔的大街上,铺着光滑的石板,经过了历史的风霜雨雪,经过了许多人的踩踏,石头的棱角已经变得十分得光滑,踩在上面一不小心就要摔倒了。在石板路旁,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流,流遍了整个古城,也是走出这个大“迷宫”的重要路标。再说这一幢幢低矮而朴素的小房子,斑驳的墙上有各种各样的印子,有深浅不一的磕痕,有交叉着的鞋印,也有方向不一的许多划痕。屋顶上铺着破旧的黑色瓦片,一下子就看得出那是很久以前的东西了。一切都散发着一股浓郁的历史的香气。
啊!多么吸引人的丽江古城呀!多么古朴的丽江古城啊!多么惹人爱的丽江古城哪!
在一个宁静的早上,我到了丽江古城,抬腕看表,才刚刚七点,天空刚刚露出鱼白露,我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气,好清新啊!妈妈告诉我:这里的海拔大约有2400多米,与上海相比有两小时的时差。
我走在用青板石做的路上,眼前呈现出一幅古朴,典雅,幽静的画面。纳西风格的民居鳞次梯比,清清的溪流穿城过巷,一座座小桥如彩虹横跨小溪,排排垂柳在清风中摇弋。无数小巷弯弯曲曲,纵横交错,晃若迷宫。
我走进一家客栈,发现建筑为土木结构,听主人介绍,两层木结构的楼高约7.5米,无一颗铁钉,庭院以三坊一照壁的结构而成。院中一条小溪潺潺流过,此谓引水入户,即有北方四合院的味,又有江南水乡的风情。
古城中店铺林立,各式商品琳琅满目,尤其是那晶亮闪光的银镯子及各种铜器,吸引着众多游客。擅长经营买卖的纳西妇女们沉着地讨价还价,一桩桩生意就在她们自信的笑容中作成了。
随后来到丽江古城的狮子山顶,这时天空已是阳光明媚,在这里就能看到白云朵朵和蓝色的天空,还有白雪皑皑的玉龙雪山。
最后下山到了古城里的丽江邮局,在那里买了许多名信片,然后又给吴雪尔和詹凌各寄了一张写满了祝福的名信片,让朋友们也能分享我喜悦的心情。
抵达昆明后,便马不停蹄,直奔丽江。这个古老的小城,每天都在演绎着它平凡的故事。我,只不过是个匆匆过客。
到了丽江,终于看到了魂牵梦萦的大研古城。古老的砖木房屋一栋栋紧挨着。颤巍巍的已经有些倾斜了。其余的便次第将这倾斜小心翼翼地传递下去,石板铺的街道承载不动太多旧事,已经有些凹陷了,油腻腻的五花石板早就埋没了当年的棱角,一条条石头小路并着一涓涓流水一同穿街走巷,于是便自然地串起了一条条街道,一户户人家。
住在一户纳西人家开的客栈里,每当夜幕降临,坐在四合院的天井里,遥望着近在天边的星星,一任似乎有点夸张地带点寒意的盛夏的风在吹拂,静静地聆听纳西老人讲述那动人而神秘的传统。那种感觉,给住在城市里的人一种久违的惬意。蜗居在繁华的都市里,夜空似乎不再有夜的颜色,银幕一般,但在丽江,却可以清晰地看到那闪烁的星星。
我背着简单的`行囊,独自穿梭于丽江的山水之间,我之所以热爱穿梭其中,并不是因为想描绘那里特有的景观,而是想寻找一种帖合我灵魂的东西。
在丽江,有这样的一种说法:“雨儿一下便深秋。“确实,这里的天气很不稳定,会突然下雨,一旦下起雨来,气温会急剧下降。但是,这里的雨很温柔,有点类似于江南的雨。在丽江古城徘徊时,突然下起小雨,雨滴轻轻地落在柳枝上,滑过叶尖,最后落在地上的石板路,水银一般。它们长期地看着不同的人来了又往,往了又来,四季不停地更替,时间仿佛在它身上留下了痕迹。有这么一瞬,当看着明朗的阳光洒在每一滩水渍映射出无数闪光的时候,竟然有点相信永恒的存在了。我没有打伞,四周很静,各种店铺俱全,卖银饰的,卖牦牛骨等等。店铺的老板热情却不刻意,买卖公平,不过讲究诚意。其中一个打银饰的老板冲我微笑,我也打了声招呼。清寒的风不声不响地穿过我的衣服,也穿过我头顶的柳条,有一些柳絮默默地散落在我的脚旁。放眼望去,满巷皆是。很多不禁风吹的柳絮常在无人的巷子里落了满地,但并不狼藉,仍然安详地保持着跌落时的姿势,仿佛不是从高处坠落,只是枕着底下的清石板睡着了。所谓:“深巷明朝捡落风”便是如此了。
在悠悠的旅途中,一切如歌如许的往昔,在山水间飘渺游移。在这样的时刻,我可以感受到远离俗世的尘嚣,那其实是一种抑郁的感动,一种无奈无助之后的顿悟,它更贴合于生命的本质。
回来了将近一个月,丽江,仍是我不能碰的回忆。每一次打开它的照片,每一次听说它的名字,内心都会深深被震撼。那种感觉就像在漆黑的夜晚,走上一条前世相牵,今生梦回的路。事实上,脚印早已不见,味道却不曾改变,一遍一遍抚摸,有些东西,正在暗暗复苏。如果没有因缘,没有召唤,不知道还有什么理由让我们遇上,带给灵魂无限的纯粹。
或许以后我还有机会来到丽江,但我不知道它是否还会一如既往的纯朴。其实,我们在寻找到香格里拉的同时,也在失去着香格里拉。因为这些美丽的事物在人类金钱目标的面前,面临的,只是逐步消失的命运。记得古老印第安人在歌谣中唱道:“只有当最后一棵树被砍,最后一条狗中毒,最后一滴水用尽,你们才发觉,钱财不能吃。”
公路时而如缠着山脉的腰带,时而沿着河流峡谷直线而上。远处十几个大大的风车慢悠悠地转着,山峦次第隐约,这里的天空除静,就是蓝,白云慵懒的漂浮着。从大理出来,110公里的山路一直堵到丽江机场高速,凌晨两点抵达,整个丽江古城酒店、客栈爆满,连ktv、网吧、沐足中心都住满人。天蒙蒙亮,秋风萧瑟,我们黯然收拾起行李下楼,梦里还是来丽江堵车时的零碎记忆。
这就是传说中的丽江么?
阳光穿透云层,肆无忌惮地投在人们的脸上身上,在光滑透亮的石板上拉长身影,薄雾似未散尽,老远就听见卖饵丝的吆喝声。一进古城,就被古城那一片欢乐的气氛感染,忘记疲惫,和人们一起融入这片欢乐的海洋。我们仿佛循着茶马古道上淡淡的古滇茶香走进丽江古城,走进纳西,走进高原古老的历史画卷。
站在古城大水车前的石桥上,眼望头顶那一层层古色古香的纳西民居,依山傍水,错落别致。屋檐桥下,流水潺潺,水质清冽透彻,迂回萦绕。铺着五色石板的小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熙熙攘攘;两岸纤纤垂柳,濡染着古城的素雅娴静。不远处玉龙雪山披着皑皑白雪,雍容端庄。“小桥、流水、人家、悠然见南山”的诗情画境扑面而来。
这就是丽江,一个充满阳光和诗意的名字。
丽江古城古雅,这里的街道不宽,但青石板的掩映下却拓展出历史的宽度,沁润出千百年斑斓如画的古老而神秘的东巴文化,成为纳西人最珍贵最美丽的岁月书签。
迎着朝阳还在沉睡的街上漫步,刹那间忘却一切烦恼。整座丽江古城以四方街为中心,再由三条主要街道由里向外辐射延伸组成。所有的街道皆由天然的五色石板铺就,一切都如在石罅间流淌的岁月般古朴、清新、自然。城内小巷蜿蜒曲折,纵横交错,淙淙流水循巷迂转,亦步亦趋。街边店铺林立,民居错落,间隔相杂,人声鼎沸。街上精致的民族服饰相当漂亮,很多女人披着新买的披肩左顾右盼,首饰银器璀璨夺目,玉石玛瑙随处可见,耳边不时传来店家悠扬顿挫的吆喝声,远处纳西人牵马走过石桥,传来马儿的铃铛声,马背上游客的脸上泛着幸福的霞光,这繁华的街市令人回味着昔日茶马古道的繁华与辉煌!
让我驻足不前的是一家唱碟、鼓乐店,店家是个女孩,皮肤白净,不像是当地人,但见她秀发垂肩,紧闭双唇,眯笑着眼,手法娴熟地拍打着轻盈的手鼓,我怔怔地看着她好久。
就在那条街上,我看见有一眼露天山泉井,很多人围观在哪儿。
一口喝下去,甘甜沁肺。
这养育质朴纳西人的水,在他们的心目里奉若神灵。在丽江,水是这座古城的灵魂,它宛如流动的乐谱,绕街过巷穿城而过。
在临街的一家四川黄豆面馆前落座,在河边的桂花树下、舒服的藤椅上,耳畔充斥着潺潺的水声,在白驹过隙的瞬间,用心灵感受着这流淌在石罅间的岁月,感受刻在生命里的那份沧桑。
丽江是要慢慢去的,走累,可以去品尝丽江当地的风味饮食:过桥米线、野生菌、烧豆腐、洱丝洱块、竹筒饭、烧竹笋等等。过桥米线是当地的一道名吃。云南人把米线的吃法发挥到极致,吃法很是讲究,米线基本上一样,贵在汤好,煨好的鸡汤料理,名不虚传。价格从15、20元一碗起,一直卖到200元之外。如果不亲眼目睹,简直是难以相信。米线是选用优质大米通过发酵、磨浆、澄滤、蒸粉、挤压等工序而成线状,再放入凉水中浸渍漂洗后即可烹制食用。丽江的米线细长、洁白、柔韧,加料烹调,凉热皆宜,口感极佳。米线烹调的方法有凉、烫、卤、炒,配料更是数不胜数,单大锅米线就有焖肉、脆哨、三鲜、肠旺、炸酱、鳝鱼、豆花等等。
吃饭,抬头望见店里关于过桥米线的介绍:相传滇南蒙自有位秀才,为躲避迎来送往之应酬,独居于南湖中一小岛攻读诗书。他的妻子每天为他送饭,总是在送到时饭菜都凉。一天,她提一罐鸡汤送去,揭开一看,还热乎乎的,原来是汤面一层厚厚的鸡油保住汤的温度。她由此受到启发,常用鸡汤烫米线给丈夫吃。在妻子的细心照顾和鼓励下,丈夫终于考上状元,一时传为美谈。由于这位贤惠的妻子送米线时都要经过一座小桥,这种米线就被称为“过桥米线”。
久居广东,街上所谓正宗的“云南过桥米线”,不敢跟这里相比较,口感逊色多,吃过桥米线还是云南当地的好吃,正宗,真地道!我想,一种绝美的吃食里面蕴含着当地很深的`文化背景和民族风情,有它的精髓在里头,只有在当地才能够领略到。对于初到云南的朋友来说,不妨亲自去品尝一下。
不觉间,高原上的太阳早早滑过地平线,华灯初上,一排排大红灯笼不停地挑动着游客高涨的热情。丽江,是年轻人的城,是“艳遇之城”,恋爱者,失恋者,恩爱者都会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慰藉。难怪人家都说到丽江古城,如果不去这里的酒吧和咖啡馆算是白来一回丽江。这里的酒吧大都依水而建,可以说,哪里有水哪里就有酒吧,哪里有水哪里就有音乐。丽江的夜,是柔情的,也是浪漫的,我们很享受这美丽的柔软时光。坐在木桥边,静听着纳西古乐,夜色中的丽江仿佛才睡醒的少女,睁着睡意惺忪的眼睛,举手投足间透着万种风情。酒吧里的歌声,由远而近,让你忍不住也想走进去,坐在酒吧软软的藤椅上,点上一杯香浓的摩卡。
在这里,不需要太多的理由,也不需要知道你从哪里来,相遇就好。妻子的一首《城里的月光》让我发呆于闲雅舒适的咖啡香里,迷失在这柔软的时光里,不愿醒来。来到丽江,才知道原来生活可以如此恬美,原来生命可以如此豁达。来丽江之前,我们怀着梦想而来,从昆明出发,各自背负行囊,在丽江的街上一转眼回眸间突然相遇,你就在我眼前,对我微笑,好象初初的相遇。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蓦然回首的刹那,遇到那个灯火阑珊处的人,人生若只如初见。相信有一天,你也会背上包,带上自己,有多远,走多远。因为在丽江,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城,遇或者不遇,只要你喜欢,那总是好的。
早有耳闻,丽江历史悠久,古朴自然,是个神奇而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古城,因种种原因,身为云南人没去一睹丽江的芳容,一直是我的一个心结,今年过年后,在堂妹一家的邀约下,我踏上丽江的旅途,圆我的梦。
在前往丽江的之前,我对丽江的解也只限于别人的文字抑或道听途说,我曾极尽所能发挥想象,丽江究竟是什么样子呢?她应该是一位集江南水乡般飘逸婀娜及高原女子的古朴俊秀的姑娘吧!
从大理出发到丽江,沿途风景美不胜收,阡陌交通,万物葱茏;蓝天白云,如影随形。
车子沿着山边蜿蜒盘旋的公路继续前行着,倏然眼前出现一座拔地而起的巍峨壮观的雪山,它就是丽江的灵魂——玉龙雪山。远远望去整座巍巍纳西神山被一层白茫茫的雾气所笼罩,好像披一层薄薄的白纱,绵延的雪山银装素裹,苍劲而挺拔。
没去丽江,就幻想着丽江的美,想像着丽江的雪山,酒吧,阳光……当我真的踏上这块土地时,心里竟然有些激动和不知所措,此刻我漫步在500多年历史的青石板上,心里陡然安静许多。疲惫感顷刻间烟消云散。这,是我想象中的丽江!这就是在我脑海里演绎无数次幻灯的古城丽江,跟我印象中的丽江竟然有惊人的相似,四方街、青石板,木质小桥、潺潺流水、转动的水车……
在一个丽江做生意的老乡的热情导游下,我们开始丽江古城的游览、观赏。沿街漫步,两旁店铺琳琅满目、风格迥异,有银器、有玉石、有木雕、也有版画,还有披肩围巾等手工艺品。然面对眼前琳琅满目的商品,我没有以往逛街的贪婪和留恋,我只是浮光掠影般的一瞥。我想先浏览一下这个小城的全貌,我想把丽江之美与小城的风韵尽收眼底,珍藏于心。
踏进丽江古城的第一个感觉是惊叹!没想到拥挤纷杂的国土上,竟然有这样一片净土!古城的水清澈见底,古城的石头路面泛着青光。古城的建筑集江南水乡与藏族民居风格于一体。如诗画般的古镇,让我们邂逅陶渊明意念里的庄园。石桥与河水,绿树与古巷,成就高原丽江江南般灵秀的意韵。
流连于四方街,举目雪山,在巍峨之中显出清秀,在峻峭之中更见超逸,气势磅礴,秀丽挺拔,造型玲珑,皎洁如晶莹的玉石,在碧蓝天幕的映衬下,像一条银色的矫健玉龙横卧在山巅,一辆古老的水车在河水中怡然地旋转着百年前的市井繁华,骤然,利禄功名间的躁动出奇的宁静。
古城保留大片明清年代的民居建筑,均为土木结构瓦屋面楼房,多数为三坊一照壁,也有不省四合院,两间融会纳西、白、汉等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民居布局灵活,注重装饰,精雕细雨刻,门窗多雕饰花鸟图案,色调浓烈。庭院内喜种花木,摆设盆景,无房不养花。形成“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小桥、流水、人家”高原水乡风貌。
这里街道独特别致,民居顺水而建,风景秀丽怡人。那五花石铺就的石板路,明清时代的石桥、石牌坊以及土木结构、古色古香的民居瓦房,无不记载着岁月的痕迹与时代的变迁。小桥流水通万家,石巷瓦舍美如画,丽江的水清清的,细细的,长长的,如同一条心灵的溪流,潺潺地流进心田。是那么清澈,是那么圣洁,是那么的柔软。行走在丽江街头,可以看到流水穿室,人居水上的飘逸与浪漫;可以看到柔波里水草飘动;可以看到金发碧眼的老外来往穿梭,店铺招牌中文外语并存,不甘寂寞的传统手工制品林林总总与无孔不入的现代工业品琳琅满目的和谐统一;可以看到街傍水筑,水依街流,杨柳依依,流水潺潺;可以看到夜幕降临时,小桥流水边,茶坊、酒吧、餐馆灯火通明,游客们在此品茶、饮酒、用餐、聊天,脚步伫留在“一米阳光”咖啡屋前,喜欢“一米阳光”这几个字,看到它如同感受到如阳光般温暖的气息。最初“一米阳光”只是个传说。据说玉龙雪山终年积雪不化难见阳光,只在每年秋分时分才有一米长的阳光斜照下来,传说被这一米阳光照到的人就能拥有美丽的爱情。是啊,真正灿烂终生难忘的爱情会一闪即逝,正如这“一米阳光”弥足珍贵!
走在这与悠悠河水缠绕的小街上,感觉久远、古典、自然而清新,像是来到江南。于是想起戴望舒的《雨巷》,于是想起一道道悠长而又寂寥的街巷,于是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清爽,于是有一缕幽远古老的韵味。长满苔藓的屋瓦和台阶,湿润的青石街,小桥流水,桃红柳绿,构成一幅水墨画,恬淡、宁静、悠远。丽江,多么具有诗情画意。
走至一个写有东巴文字和的街头,我们看到千姿百态,袅娜起舞的纳西象形文字,将大自然的草木花石,高山湖泊,日月星辰,浮云流水融入纳西的东巴文化中,如,“展翅高飞”的纳西文字就画一只展翅高飞的小鸟,“永相伴”的纳西文字就画牵手的两个人在烈日下、在风雨中相伴不分离,每一个字,都可以随想像派生出许多更形象的“字态”,甚至扯一片绿叶就可以表达爱情;剪一缕清风就可以风花雪月;掬一捧溪水就可以洗荡灵魂……。
我的思绪收敛翅膀,停落眼前的这条处处弥散着淡淡温馨气息的街上,在这里信步,恍若又回到在喧嚣中一度已经疏远的、恬静的心灵家园。曾经有哲人说,人这一生,便是不停地出走,却又不停地渴望回归,渴望回到最初那安宁的心灵的家。于是,便有无数人在不同的地方失落,他们从各种地方来,带着各不相同的尘土,却在这里的石板窄巷中进行精神上的回归。
在老乡的引领下,我们走进一间名叫“和志刚书斋”的小屋,在这之前,老乡就跟我们简单的介绍书屋的主人,何志刚的事迹,和志刚,男,纳西族,中国著名口书书法家。11岁时不幸被高压电击失去双臂。他失臂不失志,在逆境中靠顽强拼搏的精神创造着一个生命强者的精彩人生。学生时代失去双臂后的和志刚没有向命运屈服,始终保持自信与坚强的心态,以超乎常人的顽强毅力以口代手写字,苦练书法,成为国内外著名的口书书法家。
带着崇敬的心情,我们见到何志刚,从逆境中走出的失臂不失志的真正的强者,我们欣赏他刚劲洒脱的书法作品,并给孩子买他著的《假如上帝还我一双手》,请他在书的扉页上签名,在震撼之余,真希望女儿看这本书,能以此为激励,做一个顽强拼搏的人。
走出书屋,澎湃的心情久久难以平息,和志刚的精神书写丽江纳西族人民坚强和博大的奋斗精神,也代表中国人矢志不移的精神,为丽江的历史文化名城增添靓丽的色彩,作为一个身体健全的人,有什么理由沉沦呢?面对着宁静幽美的丽江,我们虽然是过客,但我们带走丽江的美景以及纳西人不屈的奋斗精神,我们也懂得珍惜,将一切美好的东西珍藏心间,无论行至何处,即使年华老去,也要唱吟过往。
丽江的美,是古朴中透着华丽,淡雅中露着庄严,让你不能不惊叹纳西民族的勤劳智慧,不能不钦佩身背箩筐的纳西族妇女为弘扬民族文化付出的辛勤汗水,我留恋丽江的雪山,丽江的水,丽江的独特,丽江的灿烂文化,思绪总在古朴自然、幽雅宁静的古城中流连忘返,似乎我的梦还在丽江,我依然不愿醒来,清秀妩媚的丽江为什么让我如此缠绵?那幽长洁净的青石板路,那绵长清澈的河水,属于丽江,纳西古乐、东巴文字、酒吧文化,属于丽江,这其中无不折射着淳朴与宽容的内涵,正如深植于此的正统儒学文化,在这边远之地得到完整的传承,这或许才是真正的丽江韵味吧。
你若是去了丽江古城,就会觉得自己穿越到了古代。
木府是古城里一个历史悠久的建筑,上面的花纹都是木块一个一个的拼出来的,美丽极了,还染上了鲜艳的颜色,令众人拿出手机一一拍照……就连房间也是美丽无比,床上的布是用花瓣儿缝边,椅子上还放着老虎皮……庭院宽阔无比,有着很多美丽的植物和一些特别的装饰。
在小巷子里,太阳公公用温暖的阳光照着我们,我们走过小石桥的时候,就看见了小溪!这个古城被它围绕,几乎每一条巷子都有小溪。溪水清澈见底,一条条长长的水藻在水中按照它的旋律摇摆,我不知道小溪的源头在哪里,但在这座古城里,如果你迷路了,你沿着小溪水流的方向,你就会找到出口。晚上,古城里每条小巷里的人很多,如潮水一样在流动,有的买小吃、有的喝奶茶、有的买首饰,还有的在享受美景……
丽江古城的景色真好,我体会到了浓浓的古代气息,看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听到了更多关于古城的知识,丽江真好玩。
作者:陈思佳,北师大附小四年级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