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读得懂的东西。如报纸杂志,容易读懂,能增加资讯量,但不能增进理解力。因为在那之前水平已经相当了。一种是必须要读的东西。一开始水平就比读者高一截,能给予更高层次的启发,增进读者的理解力。相对而言,后者更值得做。读者追求的不同目标「为了消遣or增进理解力」,会决定不同的阅读方式。任何一本可以增进你理解力的书,也能达到消遣的效果,但倒过来很难成立。
阅读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基础阅读。能认字,摆脱文盲状态的层次,小学时期就能做到。
第二,检视阅读。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从表面观察一本书,如15分钟读完一本书,但它并不是指简单随意浏览。因为资讯泛滥,太多的资讯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对理解力的阻碍。所以检视阅读很有价值的,因为有些书完全不用孜孜不倦的从头读到尾。
第三,分析阅读。是一种「专注」的活动,咀嚼消化一本书。
第四,主题阅读。阅读很多相关类的书籍,而不是一本书。列举这些书的相关之处。
言归正传。《如何阅读一本书》不用俺说,这本书的名气已经如雷贯耳,它太久远(初版1940年)又太经典,记得有一次在北大图书馆,看到他们的年度阅读排行榜,这本书稳稳位居第一。
怀着膜拜的心情捧起这本书的,怎么说呢,可能是自己已经多多少少学到悟到了一些读书的方法,所以,并没有太过惊艳,不过这本书验证了我一些读书方法和观点的合理性,还是很开心的。简单捋几条印象深刻也比较重要的点。
这本书堪称读书者的阅读圣经。要为一件看似稀松平常的事
本书自有展开论说的框架,但按照我的理解,本书其实回答了三个问题,阅读的意义、本质和方法,而且前两者比第三者更加重要。
第一、阅读的终极意义是什么?获取信息?娱乐?答案是增长心智,人的身心有些方面统一,有些方面不统一,不统一表现在身体在达到高峰后走下坡路,而心智则可以冲破身体的限制不断上升,但这是一种潜在和自在,还需要人自觉学习让它的成长成为现实。所以阅读的终极意义就在于帮助心智成长,获取咨询和娱乐本身无法帮助心智,但会享受成熟心智的成果。这一个洞见来源于阅读,但已远远超越阅读了!
第二、阅读的本质是什么?是交流,是与一位拥有体系化知识的人物谈话,所以读者要能激发起自己的主动性和热情,要积极思考对方的陈述,要不断提出问题。记住阅读就是在交流,要热切,也要勤思。
第三、阅读的方法是什么?阅读的方法就是前两者
总之,本书名字普通,价值不普通!
这本书堪称读书者的阅读圣经。要为一件看似稀松平常的事总结出一套系统化、结构化而且有实际价值的方法论,远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容易。阅读就是一件很普通的事,表面上看起来门椹算是很低的,可以说一个人只要识字,就能阅读,但是事实上事情远非如此,读同样一本书,有人一天看完,就能如数家珍,侃侃而谈,有人一周读完,腹中只有些许不成体系的零散碎片。显然两者差距跟方法以及长期坚持某种方法所塑造的能力差异有关。两位作者均是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其中一位还曾因读书在美国一度大出风头,正是在广泛的、大量的阅读生活中逐渐洞察并发现了阅读的秘密,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书就是这个秘密的全记录。
本书自有展开论说的框架,但按照我的理解,本书其实回答了三个问题,阅读的意义、本质和方法,而且前两者比第三者更加重要。
第一、阅读的终极意义是什么?获取信息?娱乐?答案是增长心智,人的身心有些方面统一,有些方面不统一,不统一表现在身体在达到高峰后走下坡路,而心智则可以冲破身体的限制不断上升,但这是一种潜在和自在,还需要人自觉学习让它的成长成为现实。所以阅读的终极意义就在于帮助心智成长,获取咨询和娱乐本身无法帮助心智,但会享受成熟心智的成果。这一个洞见来源于阅读,但已远远超越阅读了!
第二、阅读的本质是什么?是交流,是与一位拥有体系化知识的人物谈话,所以读者要能激发起自己的主动性和热情,要积极思考对方的陈述,要不断提出问题。记住阅读就是在交流,要热切,也要勤思。
第三、阅读的方法是什么?阅读的方法就是前两者思想统摄下的外化和具体化。简单说包括基础、检视、分析、主题四个层次和大纲整理、诠释意思、判断评价三个阶段。根据个人读书经验,真正有价值的是以下两点,一是读书要先摸出作者的写作框架形成整体观,再在整体观下分析作者具体框架内的内容论述。二是看书必须作笔记,写书评,尤其是只有写书评才能帮助自己重新思考作者脉胳,推敲全书逻辑,检测自己读书的火候!
总之,本书名字普通,价值不普通!
这是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开通后写的第一篇文章,开通微信公众号的原因是想借助这个平台记录自己的读书笔记和每日感恩日记(三件事),以便日后供自己回顾。
读书笔记的写作模式应该会遵循这样一个过程:
(职业、技能、工具类书籍)提出问题–挑选书目–阅读笔记–付诸实践–总结
(文学类书籍)选择感兴趣的书目–阅读–写读后感–转述或复述给身边的人听
至于感恩日记,发现每天打开公众号记录好像笔记麻烦,故而通过手机日历记载,到周末统一上传本周的感恩日记集。
9月份读完了第一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读此书的目的是为了掌握一些高效的阅读方法,纠正自己错误的阅读习惯。具体的说,在阅读本书之前,关于阅读方面,有一些困惑和难题。如下:
1、看过的书常常合起书本就忘了内容
2、即便记得内容,想要复述却很艰难,无法向身边的人分享
3、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但是好像效果不怎么好。
4、读书的时候不够专注,无法维持较长时间的专注力。
带着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我找到了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如何阅读一本书》,期望书中能帮我找到答案。以下是我用百度脑图做的思维导图笔记。
不知道图片清晰不,百度脑图是经常用,但是第一次保存为图片上传到别的平台上来。这本书读了两遍,总共花了5个多小时,第一遍扫读花了1个半小时左右,第二遍精读花了3个多小时。阅读过程中的笔记都记载在微信读书APP上,共21条笔记34处划线。
几年前读过艾德勒的《如何阅读一本书》,第一次听到主题阅读这个概念,学得之后爱上了这种阅读方法,常常喜欢就同一主题甚至同一题材同一作者阅读相关的一系列书。主题阅读是阅读方法里难度最大耗时最长效果最好的一种方法,但是现在要兼顾工作、家庭和休闲,不同于当年上学时一样有大把的光阴用来消遣,所以才又买了这本介绍阅读方法的书籍看看。
这本书针对阅读方法做了很全面的介绍,语言很平实但很有力道,不仅很详细的介绍了几个不同层次的阅读方法,而且开篇就从读书的根本意义出发引导读者要发自内心的正视读书的意义,重技巧更重态度。用主食、美食、果蔬和零食对书本进行分类,比喻非常贴切!读书笔记。第二篇介绍阅读的各种层次,主要是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这几种阅读层次也是许多名人推崇的,只不过说法不同而已。第三章是关于速读的介绍和相关的训练方法。第四章介绍的是精读法,包括如何写读书笔记、如何反复阅读、如何复述和评论一本书。第五章主要是介绍主题阅读,第六章介绍了读和写的关系,第七章介绍的是读书的实践意义,最后一章则介绍了与读书有关的买书、借书、整理书架、结交书友还有阅读的三条道路。还有就是后记中有一段作者描述的关于阅读一本书的经过的文字,写得很优美,一不小心就把它背下来了哈哈。看得出来作者文字功力很深厚,只是写这样一本工具书尽量当然得保持严肃负责的文风了。
全书虽然介绍的很详细,但是看过之后感觉全书结构上有些逻辑不通,比如第二章介绍各层次的阅读方法时末尾两节突然开始介绍主食类的主题阅读法和美食类书籍的分析阅读法,然后第四、五章又分别介绍了这两种阅读方法,让人读的有点云里雾里。到第六章关于读写关系的描写时又突然开始介绍不同作品的阅读方法和如何学以致用,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这些问题出现在我阅读过程中和读完全书做思维导图的时候。不过作者一直都在告诫读者:尽信书不如无书,求同存异和而不同,阅读的目的不是一味接受作者的观点。
总之,该书是作者很用心编写的一本书,力图大而全的介绍跟阅读相关的技巧和知识,如果能一边读一边将书中介绍的阅读方法立即付诸实践,作者的目的就达到了,你想提高阅读水平的愿望也一定会实现的!
关于读此书前想解决的三个问题,此书基本给出了答案
1、看过的书常常合起书本就忘了内容
解决办法:忘了的原因是没有真正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最好的方法是好书多读、多做笔记、多思考回顾、多实践。
2、即便记得内容,想要复述却很艰难,无法向身边的人分享
解决办法: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不亚于理解能力,在做到第一点的同时,多跟身边的人分享交流。
3、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但是好像效果不怎么好。
解决办法:没效果的原因是,做完之后没有回顾。好书多翻阅,多回顾,多实践
4、读书的时候不够专注,无法维持较长时间的专注力。
解决办法:不够专注的原因是总是在喧闹的环境中阅读,手机经常干扰阅读,也有生理上的原因。解决方法是对一些比较难懂的比如专业类的书籍,尽量选择安静的环境,保持正确的阅读姿势,关掉电子产品,用番茄时间管理方法保证高效的阅读时长,不必违反生理学强迫自己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集中。
今天的阅读内容为主题阅读、阅读与心智的成长两个板块。
阅读的第四个阶段:主题阅读。其实主题阅读挺像我们在写论文的过程,通过不同书籍的阅读,截取相关性的东西来完成整个阅读过程。
主题阅读也分为两个阶段:一为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我们需要针对研究的主题,
二为阅读阶段,在这个阶段大致有五个步骤。
第一步骤为:检视阅读所有书籍,并找出与主题相关的关键章节。
第二步骤为:根据主题创立一套中性的词汇,带引作者与你形成共识。
第三步骤为:根据主题建立一个中性的主旨,并就此主旨列出相关问题,并在书籍中寻求解答。
第四步骤为:界定主要议题及次要议题,然后将作者对各个议题的不同意见
第五步骤为:分析讨论,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以求凸显主题,并将各个议题之间的关系清楚的界定出来。
在主题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用自己的词汇表达作者的意见,但形成议题的观点时尽量用作者的原句,避免自我设限,更为客观。
在阅读与心智成长这一块,作者强调如果你的阅读目的是想成为一个更好的阅读者,你就不能任何书任何文章都读,你必须有所拣选,对你所读的书要有所要求,这些书一定要看起来超过你的能力才行,这样在阅读的过程中,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
心智其实就像肌肉一样,如果不常运用就会萎缩,而主动的阅读,思考对于心智就是一种运用,虽然社交媒体发展迅猛,我们看似动动手指就可以找到我们想要的任何信息,可是那些信息并不是来自于我们,往往会看过就忘了,并不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的成长。
所以,今天起开始阅读吧,拿起你手边的书,去主动阅读,取主动思考,去让每一本书带领你迈向更好的自己吧。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本书要解决的问题在于:书应该怎么读?在这本书的一开始,作者就在强调这样一个观点:“阅读是一件主动的事,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通过主动的阅读,通过在阅读中投入心思去不断的思考,这样的阅读才会收效越大。阅读的目标,是为了获得资讯,以及为求得理解而读。书中有这么一段,说真正的阅读,是“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只凭着内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从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的理解为止”。这是读书最基本的目标,也是最终的目标。我们是如何理解读书的?抱着某本书,从书的第一个字读到最后一个字,那就是读书?我平常在读书的时候,常常很焦急,想急切的看完一本书,但在看完书之后,有时却觉得记不住,或者领会不到书中的意义,这样的读书方法“不值得羡慕,而应该同情”。读书的目标不明确,更没有任何方法可言,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日常生活中,有人读书只是为消磨时间甚至是催眠,有人读书是为了个人学业,有的.人读书时为提高自身,有的人读书就是纯粹的喜欢,阅读目的多种多样,个人认为,不管何种目的,何种方式,只要能拿起书籍,开始阅读,就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我们要培养孩子们从小就对读书产生兴趣,不要强行规定他们那些书能读,那些书不能读,关键在于家长的正确引导,言传身教,让读书成为他们生活的一种常态,那么他们将会获益一生。
如果说每本书都是一条幽黑的通道,通向一个神奇的地方,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便是寻宝指南,使我们顺利抵达,满载而归,不至于迷失途中。它教会人们避免在书山中毫无头绪地乱转、走弯路,尽可能减少读书时的迷思困扰,更好更快地感受到读书的愉悦。它时刻提醒人们,要做一个主动的读者。阅读不仅是消遣、获取信息,而是挑战自己,让心灵丰富、成长的过程。相信正如书中所说的一样,久而久之,坚持下去,读书便会成为一种习惯、一门艺术!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