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是个“狂人”,她有“三狂”大家听了可能会不信,但我说的都是真的,为了让大家更明白,所以我决定带大家去见识见识我妈的“三狂”。
1、做饭狂
我妈做的饭超好吃!说了你们可别流口水。她做的红烧排骨:肥而不腻、颜色鲜艳,而且口味香浓,让人回味无穷呀!还有红烧鱼:入口即化、咸辣适中,而且鱼骨都是酥的!没看见我最近长胖了吗?
2、购物狂
“叮咚”!我妈又在网购了!她还在和店主谈价钱呢!至今为止,我妈已经在望买了5件衣服,3盒首饰和2双鞋,她的的淘级别已经有三颗钻石了!怎么样?厉害吧!在这个月里,我妈一有时间就在电脑边网购,而且一次要买很多东西,所以她真的是个名副其实的购物狂!
3、工作狂
我妈是个很有名气的化学老师。记得我6岁她在教高三的时候,我生了一场大病,妈妈却理都不理,病好后,我对妈妈有了看法:妈妈不爱我了。可是听说了妈妈教的那个班考得最好,我又对妈妈有了新的看法:原来妈妈不是不爱我,而是为了她的学生!真是桃李满天下呀!妈妈这种奉献的精神值得别人学习!
我喜欢妈妈的“三狂”,我希望妈妈以后快乐、幸福,而且永远做个“狂人”!
入冬深秋 易有霜雾
正常年份的11月,北起秦岭、黄淮西部和南部,南至江南北部都会陆续出现初霜。偏冷的年份,11月中旬,南岭以北也会出现初霜。
11月的北方,随着冷空气的.前锋移出本地,锋后的冷空气团开始向暖的方面变性,如果没有后续的冷空气补充,几天之后,温度虽回升了,空气质量却逐渐变坏。特别是大城市,大气中积累的水汽和污染微粒结合凝结后,形成烟雾或是浓雾,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交通运行。在我国西南、江南,水汽条件比北方要好,如果早晨气温偏低,往往有成片大雾出现。
华北初雪 降水多样
11月以后,全国各地降水量明显减少。高原雪山上的雪已不再融化。在华北等地往往出现初雪,北京的初雪比较难预报,影响也大,往往需要特别关注。此时,降水的形式出现多样化:有雨、雪、雨夹雪、霰、冰粒等。当有强冷空气影响时,江南也会下雪。
西南地区典型的华西连阴雨结束,但相对全国雨水基本都少的情况,它还是雨水偏多的地方。按照西南降水的时间分布,11月进入了一年中的干季。西南西北部干季的特点更加明显。四川盆地、贵州东部、云南西南部,11月还有50毫米以上的雨量。在云南,晴天温暖,雨天阴冷,流传有“四季如春,一雨便冬”的说法。如果遇到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有暖湿气流呼应,南方地区的过程雨量还会较大。此时,长江以北和华南地区的雨日和雨量均比江南地区要少、不大,对于一年三熟的华南,11月的干旱,对作物生长仍有负面影响。
气温下降 变化明显
随着冷空气的加强,气温下降的趋势加快。北方的降温,人们习以为常。从10月下旬开始,先后供暖,人们好在还有一个避寒之地。而对于此时处在深秋“小阳春”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5℃。绵雨已结束,如果遇到强冷空气迅速南下,有时不到一天时间,降温可接近8-10℃,甚至更多。但毕竟大风过后,阳光照耀,冷气团很快变性,气温回升较快。气温的回升与热量的积聚,促使下一轮冷空气带来较强的降温。此时,令人惬意的深秋天气接近尾声,明显的降温使这一地区在进入初霜期的同时,也进入了红叶最佳观赏期,并在11月底陆续入冬。
“立冬”和“立秋”一样,古人同样在这个季节用占卜的方法来看冬天的冷暖,如“立冬晴,一冬凌(寒冷;立冬阴(阴雨,一冬温(暖冬”。不无例外,古代也有到立冬这天,皇帝会亲自率领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行"迎冬"之礼。
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人大水为蜃。"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人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
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立冬时节,太阳已到达黄经225°,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由于此时地表夏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剩余,所以一般还不太冷。
晴朗无风之时,常有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不仅十分宜人,对冬作物的生长也十分有利。但是,这时北方冷空气也已具有较强的势力,常频频南侵,有时形成大风、降温并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气。
燕子形小,翅尖而窄,凹尾,喙短,足弱小。羽衣单色,或有带金属光泽的蓝或绿色;大多数种类两性相似。燕消耗大量的时间在空中捕捉昆虫,是最灵活的雀形类之一。在树洞或树缝中营巢,或在沙岸上钻穴,或把泥黏在墙上或突出部上为巢;每产37卵,有时卵有斑点。除最寒冷地区和极偏远的岛屿外,世界性分布。
燕子是人类的益鸟,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几个月就能吃掉25万只昆虫,所以我们不能伤害它。。燕子在冬天来临之前的秋季,它们总要进行每年一度的长途旅行——成群结队地由北方飞向遥远的南方,去那里享受温暖的阳光和湿润的天气,而将严冬的冰霜和凛冽的寒风留给了从不南飞过冬的山雀、松鸡和雷鸟。
表面上看,是北国冬天的寒冷使得燕子离乡背井去南方过冬,等到春暖花开的时节再由南方返回本乡本土生儿育女、安居乐业。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原来燕子是以昆虫为食的,且它们从来就习惯于在空中捕食飞虫,而不善于在树缝和地隙中搜寻昆虫食物,也不能橡松鸡和雷鸟那样杂食浆果,种子和在冬季改吃树叶(针叶树种即使在冬季也不落叶)。
可是,在北方的冬季是没有飞虫可供燕子捕食的,燕子又不能像啄木鸟和旋木雀那样去发掘潜伏下来的昆虫的幼虫、虫蛹和虫卵。食物的匮乏使燕子不得不每年都要来一次秋去春来的南北大迁徙,以得到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燕子也就成了鸟类家族中的“游牧民族”了。
“年年此时燕归来”。早在几千年前,人们就知道燕子秋去春回的飞迁规律。相传春秋时代,吴王宫中的宫女为了探求燕子迁徙的规律,曾将一只燕子的脚爪剪去,看它是否在第二年仍旧飞回原地。无独有偶,晋代有个叫傅咸的,亦用此法观测,结果这只缺爪的燕子在次年春天又飞回来。燕子一般在夜里飞迁,尤其是在风清月朗时飞得很快很高,白天则在地面休息觅食。
对燕子的飞迁习性,古代的诗人曾这样描述:“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自古以来,人们乐于让燕子在自己的房屋中筑巢,生儿育女,并引以为吉祥、有福的事。尽管燕子窝下面的地上常被弄的很脏,人们也不在意。燕子是季节性很强的候鸟,人们称它“报春归来的春燕”、“翩然归来的报春燕”等。只要见到燕子,似乎就是提醒人们:春天来了!古人曾有:“莺啼燕语报新年”之佳句。人们总是把燕子跟春天联系起来。
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燕子无心,却见证了时事的变迁;燕子的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象空间,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爷爷很喜爱看书,每天晚上都要坚持看书。因此,爷爷成了家里的“智多星”。无论什么问题,一般爷爷都能轻松解决。
有一次,家里的一盆“滴水观音”的叶子上往下滴水。(当时才买回来不久,从没遇到这种状况哩!)妈妈一看,正纳闷呢!而爷爷却在一旁偷笑,一双嵌在眼镜里的小眼睛,闪烁着得意的笑容。妈妈疑惑地看着爷爷,问:“爸,这是怎么回事儿?”
爷爷笑了笑,得意洋洋地说:“哈哈,不知道了吧!告诉你,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哦,对了!这叶子渗出的水可有毒啊!千万别用这水做事情啊!”
听了爷爷的一番话,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心想:爷爷可真了不起,这么大年纪还坚持看书,真是“学到老,活到老”啊!
学无止境,没有什么理由可以不学习。只要坚持学习,就可以成为一个“智多星”。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