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民风民俗作文600字(六年级介绍布依族习俗作文)

布依族民风民俗作文600字(六年级介绍布依族习俗作文)

首页说明文更新时间:2023-09-02 18:20:51
布依族民风民俗作文600字(六年级介绍布依族习俗作文)

布依族民风民俗作文600字【一】

你们好!很冒昧打扰了你们。

我叫李语墨,是汉族成员中的一位小学生。最近,我们的语文课学了一个主题叫“民族之花”的单元,从这个单元我知道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因此,祖国才能繁荣昌盛。因为对你们民族的.生活习惯很感兴趣,所以我查了一些关于你们民族的资料。

我知道你们的民族都爱穿蓝、青、黑、白色的衣服。妇女婚前将头发盘起,并裹上花布巾;婚后隆起高髻,扮上短衣、长裙、绣花鞋,非常有特色,也非常漂亮!

我还知道:你们那里有“三月三”、“牛王节”,最隆重的就是“六月六”,人称“过小节”,当天人们载歌载舞、***猪宰羊,庆祝节日,好一派热闹景象!

你们那里都是父系家长制,爸爸有指挥成员干一切事情的权利。你们恋爱的方式也很独特,赶场结束后,青年人留下来,如果有喜欢的姑娘,就站在她旁边,只要家长同意后即可成婚,这令很多现代人羡慕吧?

再给你们说说我的学习情况吧!我在学习很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能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不管刮风下雨,都从来不迟到!

听说你们那里依山傍水,非常漂亮,还有有名的“干栏式”建筑,我很想去那里看看。如果我去了,一定要好好招待我哦!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愿我们能融洽生活在一起,愿你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布依族民风民俗作文600字【二】

吴川是一个泥塑多的地方。

梅菉泥塑起源于瓦窑村。瓦窑村始于唐朝(公元618年),开基祖姓廖,从佛山石湾迁徙而来,佛山石湾精湛的陶瓷工艺从此也传入吴川。唐朝中期,有一年元宵,有个陶工随手用陶泥捏起一座小型泥塑玩,想不到竟吸引了不少观众,后来别的陶工也来凑热闹。这就无形中成了元宵泥塑展览。从此,泥塑这一民间艺术断断续续经历了唐、宋、元三个朝代。

到了明朝洪武年间,皇帝派遣官吏四出挑选美女进宫寻欢作乐,民间百姓对此无不怨声载道。于是,梅菉头村的群众便乘闹元宵之机,特地造了一套丑化皇帝与皇后的泥塑。其特点是:人像的眼大、肚大、脚大、乳大、耳大。果然触动了官府衙门,竟派遣大批衙差,声言要抄斩全村百姓。后来,炮制这套泥塑的为首者便出灭辨解道:“皇上眼大看得准,肚大有福份,脚大乾坤,乳大养子民,耳大听民音,这为何不妥?”

这帮趋炎附势的官兵听了无言可答,只好罢休。此后,当地群众对“造泥塑”、“看泥塑”、“评泥塑”的兴趣更浓,热情更高。这便成了当地居民闹元宵的一项主要内容。随着岁月的流逝,“泥塑”作品的题材也不断有新的发展。

原先大都取材于神话传说的“盘古开天辟地”、“女祸炼石补天”,“嫦娥奔月”、“哪咤闹海”、“八仙过海”或取材于历史戏曲的“三顾茅庐”、“七郎打擂”、“平贵别窑”等,进而发展到取材于现实生活的“金杯献给祖国”、“军威震敌胆”、“向四化进军”等多样化题材。

若从“泥塑”制作工艺来看,逐步也不断有新的发展。过去,老是用稻草竹篾绑“树杆”作“泥塑”支架,如今已被“铁线扎钢筋”所取代了。有的群众还别出心裁地搞“活泥塑”,只要来人轻轻按一下机关,小舞台上的“书生”就可吹箫弹琴,又可启步运行;“公主”既可眉来眼去,又可翩翩起舞;何去何从也跟着拧起罗伞,确是造型逼真,栩栩如生。有的“胖娃娃”塑像还神气活现地当着观众的面“嘶嘶嘶”地拉起“小便”来。原来,这些巧夺天工的“泥塑”已被制作者搞成“电动化”了。

布依族民风民俗作文600字【三】

我的家乡——宁乡,这个小县城坐落在湖南省长沙市的西部,这里虽然一切都很平凡,毫不出众,但家乡的闪光点常吸引人们的关注。其中,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民间传统习俗就是其中的亮点之一。

节日的气氛最能体现出传统习俗的魅力。

我们这儿的第一节日是春节。春节还没到,家家户户进入腊月后会陆续***猪,特别是在农村里,***猪后会请村里人大吃一顿。我的家乡除夕定会吃鸡、鱼、肉这三样菜,鸡必须是雄鸡,将它整只清炖,出锅装盘时要让头昂起,不仅喻义“步步高升”,而且清爽可口,令人不吃都想咽口水。

春节后的又一轮高潮无疑就是元宵节了。元宵节吃元宵,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了。软软的白面里裹着一团又香又可口的夹心,咬一口,香甜的黑芝麻糊流入嘴中,在嘴里慢慢融化开来……元宵节时,什么事都围绕着“圆”,那么自然就离不开灯了,家乡有一个持续了好多年的习俗——灯会。每到正月十四、十五夜晚,步行街、行政中心总会亮起“彻夜不眠”的红灯笼,为家乡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是因为这样,每次灯会,现场都挤满了人,真可谓是人山人海!所以,后到的我无奈极了。

我的家乡虽是个小县,但却有着几千年浓厚的文化底蕴,承载了祖先流传下来的民风习俗,为中国增添了一份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方特色。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