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吃完兰州拉面,我们开始向青海湖进发!
一路上路的两边全是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因为这属于高原,气候较为寒冷,所以油菜的花期比家里晚了好几个月,程叔叔说:“这么美的油菜地我们一起留个影吧!”我们一致欢呼同意,下了车阵阵清香扑鼻而来,站在油菜地边眺望远方能看到一片蓝色与天相连,美极了!
照完像之后我们又上路了,下午4点左右就到了青海湖,程叔叔说这的海拔有三千二,我跟妈妈提前吃了抗高原反应的药。我们住的是蒙古包,本来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以为会很脏,谁知还不错,那有板房或6人的蒙古包供大家选择。程叔叔带我们去青海湖玩了,青海湖不远,就在蒙古包的后面走路五六分钟就到了,青海湖就这样呈现在了我的眼前,我跟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眼前的是一望无边的湛蓝色青海湖!像一幅画卷呈现在我们眼前,太美了!青海湖的水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柔柔的海浪拍打着岸边,让人很舒服,同行的伙伴也摆出各种姿势与美丽的青海湖合影,在车上认识的雨飞哥哥,潇洒的骑着马奔驰而来,现在正骑着马在蹚水,最后我们在湖边照了张大合影,晚上我们一起进行了篝火晚会。
在青海湖的中心有个岛,听藏民说上面住了50个尼姑,每年的的冬天青海湖结了冰,都有人骑摩托车到那个岛上去。
青海湖之旅结束了,我们明天的目标拉卜楞寺!
所谓叙述举例,就是通过记叙文字来列举实例,是记叙方式在说明文中的巧妙运用。所举事例,因文而易,或事实,或传说,或掌故,均无不可,从而为说明造成某种铺垫,把事物的特征说得要生动、更明白、更具体。
这种技法在说明文中的运用位置,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用于文章开头,在说明之前先叙述举例,通过具体实例为下文说明铺垫张本,提供说明材料;二是用于文章中间,即说明中夹叙事例,以实例作为上文或下文的印证,使说明有据可依,有例可证;三是用于文章结尾,即说明之后再叙述事例,通过事例为全文作结。这三种情况,中者最多,后者最少。
叙述举例可多可少,文字可繁可简,具体运用又有两种情况:一是叙述比较详尽,事例比较具体,因而文字较多,这种情况,适用于说明那些比较生疏的事物,不详述不足以使人明白;二是叙述比较简单,事例比较概括,因而文字则较少,这种情况,适用于说明那些人们熟知的事物,点到为止,无须赘述。例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的第二节,就运用了比较详尽的叙述举例法:
那是清朝光绪25年,有一位叫王懿荣的官员得了病。他懂得医道,每次抓来的药,都要亲自看过,然后煎熬。有一次,他偶然在一味叫做龙骨的药上面,发现有许多好像文字的东西,他感到惊讶,于是把这家药铺里刻有这种文字的龙骨全买下来,凭着他对中国古文字的很深的造诣,考证出这些龙骨是殷商时代遗留下来的乌龟壳和牛的肩胛骨,上面刻的文字就是那时使用的文字。
这段文字,以事情发展为顺序,以发现甲骨文为线索,有头有尾,具体细致地记叙了王懿荣发现并考证出甲骨文的过程,交代了我国书籍发展的源头,既点明了该文题目的前半部分,又为下文具体说明我国书籍的演变发展经过作了很好的铺垫。作者之所以对书籍的雏形甲骨文作这样详细的叙述,主要是因为一般读者,尤其是初中学生,对它知道得甚少的缘故。
说明文中,叙述举例的内容必须与所说明的对象有某种密切关系,如上面说到的甲骨文就与文章说明的对象书有直接关系。何处叙述举例,时机位置要适当。叙述举例的文字能简则简,就全文来说,它从属于说明,不能反客为主,冲淡了说明的主题。
荷花,没有牡丹的雍荣华贵,也没有梅花的铁骨铮铮,没有水仙的玲珑清秀,也没有桂花的十里飘香,然而,她却在炎夏酷暑中,出污泥而洁身吐芳,洒清香而天然独秀,亭亭玉立,超然脱俗。
观荷花之神姿,荷箭高高挺立,轻风中翩翩起舞,荷叶摆弄着滴滴露珠,真是“一阵风来碧浪翻,珍珠零落难收拾”。荷花似亭亭玉立的姑娘,含苞者娇羞欲语,怒放者舒展潇洒。粉荷重露,莹莹欲滴;素莲洁赋,娇娇无瑕;绿荷透清,盈盈泛碧;金莲呈辉,闪闪荣华。
所谓数据揭示法,就是通过列数字来揭示事物和事理的特征和本质,使人获得具体清晰的印象。在说明文中,说到这个东西很大,那个东西很多,光用语言文字来说,有时无法说清楚,而一用数字表达出来,就一清二楚了。运用科学的数据来说明事物、事理或知识,并揭示其特征和本质,具有明显和优势和权威性。
在说明中,运用数据揭示法,大致有两种情况。
一是运用确数说明,即用确实的数据来说明事物的特征和本质。这种数据,可以包括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等,一是一,二是二,不笼统,不模糊,给人以确切实在的印象。例如《中国石拱桥》一文,在说明赵州桥和卢沟桥时,用的都是确数说明:赵州桥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这两段文字,涉及七个数据,整数四个,小数三个,其中含两个区间数。这些都是确数,具体说明了桥的长度,宽度,拱圆的个数和长度,精确实在,使人对这两座石拱桥有个整体印象,从而揭示了事物的形象特征。
二是运用约数说明,即用大约的数据来说明事物的特征和本质。这种数据只有大概的说法,不绝对限死,不完全定实,形式上用大约左右多余等词语与之配合,使数据给人以大概的印象,但同样具有很强的真实性,也是为了说明的需要。请看下面两篇说明文中的几个例句:①《地球是圆的吗》:北极地区的大地水准面比参考扁球体要高出10米左右,南极地区则要凹进去30米左右。②《电子计算机的多种功能》:目前,我国还只有少数的单机,而美国的计算机的终端约有50万台,西欧十几个国家共有40多万台,日本也有10多万台。这两个例句都用约数说明,但用约形式不同,例①以左右配合,在比较中说明了北极大地水准面的高度和南极大地水准面的凹度;例②四个约数,一个用约,一个用几,两个用多,分别说明了有关国家计算机的台数和西欧有计算机的国家数。
运用数据说明要注意两点,一是对确数要反复核实,力求准确无误和来源可靠;二是对约数要尽可能地减少误差,同时要把握住大约左右以上等词语的配合用法。
所谓分门别类,就是根据事物的特征,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其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加以说明。运用这种技法,至少有三点好处:一是可以显示被说明对象的轮廓,给人以概括性的了解;二是可以区分出各个类别的差异,帮助人们掌握被说明对象的特征;二是头绪清楚,层次分明,容易让人接受和了解。可见,分门别类说明事物或知识,可以使复杂的内容清晰化,深奥的知识明朗化,是一种运用频率较高的好方法。
分门别类法在具体运用中,就篇幅而言,大致有两种情况:
一是通篇运用。即在全文中,以分类说明技法为主,其他方法服务于它。例如《食物从何处来》这篇说明文,就采用了这种分门别类的方法。文章共13个自然节,除开头3节和结尾1节外,其余9个自然节就是由分门别类构成的。文章将生物获得食物的途径和方法分为两种。一种叫自养。绿色植物都属于这一类。它们自己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的食物,满足生长的需要。另一种叫异养。所有的动物和大部分微生物都是这一类。它们自己不能制造食物,靠植物来生活。文章以生物获得食物的途径和方法为分类标准,先说自养,后说异养。提纲挈领,清晰明了,文章之所以用分类的方法说明,是因为这种知识和观察涉及范围广,问题比较复杂,内容多,而一经用了这种方法,就使之概括严密,条理分明,易于被人们理解和掌握。
二是罗列相垒。即在文章的若干段落中,将有关内容分门别类地列出,句式整齐,语势明畅,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例如《谈笑》一文,就运用了这种说明技法,请看其中的两段文字:论其声音,哈哈,嘻嘻,嘿嘿,吓吓,噗哧,哑然还有咯咯之类,大约用来形容少女的银铃般的笑声。笑嘻嘻,笑迷迷,笑盈盈,笑吟吟,又是各有一副神情意态。这两段文字,从声音和神情意态两个方面,分类进行说明,每一类中,又分为若干小类,前者7类,后者4类,罗列汇集,点到为止,简明而又干脆,给人以清晰的印象。
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按一定的`标准分类,标准不同,类别就应不同,若将标准不同的内容放在一起,就会交叉重合。二是分类有主次,不能平分秋色,有了主次,重点详略也就突出了。
世界上有许多花,玫瑰、月季、郁金香……但我最喜欢荷花。
荷花从不孤傲,要开满整个池塘,方圆一片,给人一种壮观。荷花似雪,红的也似霞。一朵朵花瓣簇拥着花芯,有的荷花簇拥在一起,成了“莲花台”。那含苞欲放的花骨朵似乎一听到铃声就会开放。
荷花有许多颜色,不只有白色、紫色、粉色这几种。碧绿的荷叶像一把小雨伞,帮我们遮挡风雨,也给荷花制造养分。
荷花,你那种超凡脱俗的气质,常触发出我们内心的美感,使我们遐思飞逸……
七月底,我们一家开着车,向着心中向往已久的青海湖出发了。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的东部,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有高原明珠之称。经过漫长的时间,目的地越来越近了。沿着弯曲的山路,我发现路两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油菜花,远远望去,黄橙橙的一片一片,与远处的蓝天、白云、碧绿的草原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时,开车的爸爸对我们说:“这个季节正是青海湖油菜花盛开的季节,路两边的油菜花还不算多,湖边才多呢。”我看着窗外的美景,问爸爸:“青海湖还要多久啊?”爸爸说:“就快到了,再耐心等一会。”又过了一会,爸爸突然说:“快看前边,青海湖马上就要到了。”我们透过车窗远远地看到远处一团翠绿出现在天边,车越开越近,水天一色,一眼望不到边的青海湖跃入了我的眼帘。
来到湖边,我迫不及待的跳下车,站在湖边,享受着蓝天白云,享受着湖水的清凉。再向远处看,湖边上种着比来时在路上看到的还要多的油菜花。风一吹,金色的海洋一起一伏,漂亮极了。青青的湖水轻轻地拍打着岸边,空中的鸟儿在湖面上自由的飞翔,远处上山成片的牛羊,我的眼睛被这美景俘获了,手里的照相机不停地拍着。
青海湖真是大自然赠与人类最美丽的礼物。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