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四年级的作文(成语故事短篇300字以上作文四年级)

成语故事四年级的作文(成语故事短篇300字以上作文四年级)

首页说明文更新时间:2023-04-07 00:17:07
成语故事四年级的作文(成语故事短篇300字以上作文四年级)

成语故事四年级的作文【一】

小木偶得到人类所有表情后,会生气,会着急,会哭会笑,也会关心别人,就像一个真正的男孩一样。但是它还是不开心,因为它想拿回它自己的红书包。

一天,小木偶正在外面走着,突然看到小红狐鬼鬼祟祟地走进了一个偏僻的巷子里,而且还背着它可爱的小红包。小木偶悄悄地跟了上去,心想:小红狐一定又想做坏事了。果然是这样,小红狐看见小狗提着满满的一篮子在巷子里走着,就跑过去亲热地对小狗说:嘿,小狗,你好吗?我最近正在做一个实验,是把肉放在显微镜下观察里面有多少种微生物,能把你的肉借我用一下吗?小狗当然不知道小红狐的阴谋,正准备把肉给小红狐。小红狐看见这一切,瞪大眼睛,紧皱眉头,握紧拳头,非常生气。小木偶猛冲过去,一拳把小红狐打倒在地,大喊道:你这只可恶的花狐狸,你又在骗人了!你上次就是这样骗走了我的红书包!小红狐狼狈地爬了起来,揉了揉被打疼的脸,眼珠子一转,就大声说:谁说这个书包是你的,明明你才是一个无耻的大骗子。听到喊声,大家都围过来了,其中还包括正在巡逻的熊警官。熊警官威严地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小木偶就把经过详细地告诉了熊警官,平且说:我还可以找木匠做证。小红狐一听到小木偶可以请木匠做证心里就着急了,急忙挤开人群溜走了。这时熊警官看到落荒而逃的小红狐,终于明白上次错怪了小木偶,急忙下令:出动第一分队,抓捕小红狐!小狗一把抱住了小木偶,感激地说:谢谢你,要不是你,我的肉就被骗走了。小木偶说:不用谢!

最后,小木偶找回了它的红书包,它终于开心地笑了,这回是发自内心的笑。

成语故事四年级的作文【二】

几个人在风景区游玩,在一处凉 亭歇脚休息时,大家看见这个亭子的正中,悬挂着一口巨钟。

小高很是感兴趣,便询问起撞钟的价格来,看钟的老者回答说:“撞一次两块钱,你就撞三次吧!”

小高连忙把六块钱交到看钟人的手里,然后运足力气用那根悬挂的圆木撞钟。每撞一次,钟声悠然间,便听看钟人跟着喊一声:“一撞身体棒……二撞保平安……三撞财运旺……”

很快,三次钟已经撞完了。这时,小高发现看钟人正在与其他游客闲聊,便乘其不注意,又多撞了一次。

小高正在暗暗自喜,看钟人却突然回过身子,对他喊道:“怎么能撞四次呢?这个便宜是不能赚的,你刚才的三次等于白撞了!”

小高一脸不解地问道:“为什么不能撞四次,有什么说法吗?”

看钟人笑道:“四大皆空嘛!”周围的人听了,全都哈哈大笑起来,只有小高面红耳赤地呆立一旁。

贪念产生于一瞬间,如果付诸行动,就有可能在瞬间,把原本拥有的一切输得精光!

成语故事四年级的作文【三】

韩信经萧何举荐被刘邦任为大将军,为汉朝的建立立下很大功劳,汉朝建立后被封为楚王。晚年的刘邦最怕在自己百年之后,政权旁落他人,为了刘姓政权的长治久安,必须铲除隐患。他认为在诸位将领中,功劳、才能、威望的功臣,就是最危险的敌人。因此,韩信首当其冲。可是,除掉韩信谈何容易!刘邦明白就是自己出马也未必能取胜,其他诸将更不是韩信的对手。

刘邦先是用计生擒了韩信。此时的韩信才明白过来,感叹地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刘邦将韩信押回京城后,念其功高且又无罪证,又赦免了韩信,改封淮阴侯。

削去了王位的韩信,心想自己为兴建汉室出生入死,最后落得个如此下场,既然你刘邦无情,休怪我韩信无义。韩信私下与被任命为赵国相的陈稀相约,陈稀在北方举事,韩信在长安响应。

公元前215年(汉高祖十年),陈稀果然举兵反叛。刘邦亲自带兵平叛,长安空虚。韩信准备在长安举事,不幸走漏了消息,有人向吕后告发韩信准备谋反。吕后想把韩信召进宫来,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同萧何商议。最后,由萧何出面,假称北方传回捷报:叛军已败,陈稀已死,邀请韩信进宫向吕后贺喜。韩信哪里想到极力举荐自己而且一向过从甚密的萧何会是***害自己的主谋。结果韩信刚入宫门,就被事先埋伏好的武士一拥而上,捆绑起来。吕后将这一代名将带至长乐宫钟室,残忍地***害了。

民间因此有“成也萧何(韩信成为大将军是萧何推荐的),败也萧何(韩信被***是萧何出的计谋)”的说法。后来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来比喻事情的成败、好坏都由一个人造成。不过韩信等一类将领,自以为立有战功,应当割地称王,但从人民要求统一的观点看来,不消灭这些割据者,即使希望战祸暂停也是不可能的。萧何协助刘邦臣,削除异己,客观上符合人民的利益,因为人民迫切需要休养生息。这是汉高祖刘邦政治上的大成功,也是萧何辅佐刘邦做出的杰出贡献。

韩信的成功是由于萧何的大力推荐,韩信的败亡,也是萧何出的计谋。所以民间就由这个故事概括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句俚语。宋人洪迈的《容斋续笔》记录下这句话,并简单探讨了它的成因。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