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无锡必游太湖,游太湖必游鼋头。鼋头渚的湖光山色美不胜收。今天,我和妈妈就来到了无锡的鼋头渚风景区。
我们随着人群进入景区,在十里芳径上,我一看到美丽而宽广的太湖,就被她吸引住了。画面轻柔美丽,富有诗情画意,令人心旷神怡。我来到鼋头渚的森林里,穿越石板小路,看到一个礼堂,上面写着范蠡堂。范蠡是谁呢?范蠡,春秋时期,越国的一位文武双全的'大将军,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洗清当马夫的耻辱。
接着,我们爬森林最高处―――鹿顶迎晖。鹿顶迎晖有三只鹿迎着朝霞而来,把吉祥带给无锡的人们。在鹿的后面有一座三层楼的塔,名为舒天阁。正所谓:“塔顶尖,尖如笔,笔写五湖四海”。我一口气爬到楼顶,向左一看,把整个无锡城尽收眼底,向右一看,太湖风光,碧水辽阔,烟波浩淼。
下了山,我们来到码头,坐着神仙号轮船去了太湖仙岛。烟波浩淼的太湖一望无际,阳光洒射在湖面上,微波泛起,波光粼粼,千万块耀眼的光斑闪烁着,像千万条小鱼儿跳动着,金黄一色,欢呼跳跃。
不知不觉,船已靠岸,桂花的清香送来秋天的芳香,令人神清气爽。经过天街,走着走着,突然从不远处传来一声银玲般的瀑布声,我们闻声而去,还真有一条瀑布自天而降,在瀑布旁看到一个碑,上面写着“银河”两字,我们不禁欢呼起来,“耶!我们到银河啦!”
然后,我们经过云宵宫,来到湖边,看到老子静思的铜像,不禁使我想起老子的道德经。是啊,身处如此美丽的景色之中,融天地为一色,难怪老子会写出流传至今的《道德经》著作来。
太湖美,美鼋头,岛嵌湖中,浮鼋翘首;夕阳映,映太湖,水天一色,人间仙境。此情此景,我想:迷人的太湖,我一定会再来看你的。
春风送暖,燕子呢喃,群山竞翠,大地回春。此时我建议您去无锡梅园走一走,那里的万株春梅正冲寒怒放,喷红吐艳,一定让你陶醉在花间,流连忘返。
一进梅园,一缕缕清香迎面扑来,绵绵悠长,直入心脾。眼前的景色更是如诗如画,美不胜收。满园梅花流枝缀玉,穿插在奇石间,倚在小桥旁,卧于溪水边,更有老藤古柏、清溪秀竹,亭台水榭环绕着红梅绿萼,处处冷香迷雾,横斜影动,让人如坠入仙境一般。
暗香引路来到梅林,放眼望去,万树梅花,沐着和煦的春风,荡漾起片片菲红的、嫩绿的、雪白的花海,斑斓相间,多彩多姿,红梅似片片朝霞,热情奔放。绿萼梅如碧玉翡翠,清翠欲滴,玉蝶梅冰肌玉骨,清雅脱俗,墨梅从容潇洒,稳重大气。各色梅花像五彩云霞装扮着大地。使人目不暇接。近看那一朵朵梅花,有的含苞待放娇羞欲语;有的迎风初绽嫣然含笑,有的缤纷怒放顾盼神飞。她们或仰、或倾、或思、或盼、或和春风嬉戏,或和阳光依偎、或和游人私语……千姿百态,点缀着残冬,生出盎然春意。游人徜徉在花海中,到处回荡着她们的欢声笑语。一不小心惊破梅梦,有零碎梅花,飘然而落,袅袅似雪,似玉碎,如银末轻舞飞扬。惜花的游人任凭它调皮的落在肩上,发丝上,不忍用手佛去。
梅园的花溪也别有天地,溪流两边绿草茵茵,郁树苍苍,盛开着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上百种花卉。大小的蝴蝶、成群的蜜蜂在花丛中飞舞。潺潺的溪水穿过小桥漂流而去,形态各异,大大小小的石头在溪水里酣睡,顽皮的水流在石缝间碰撞嬉戏,溪水清澈如镜,可见龙虾们有的在石缝间缓缓地爬动,有的趴在石头上慵懒地晒着日光浴,引来不少游人垂钓,有的干脆用手去抓。一个个兴高采烈,玩的不亦乐乎,赏梅之余还能享受这钓龙虾的乐趣。真是不虚此行啊。
“烟姿玉骨,淡淡东风色,勾引春光一半出。”春天,从梅园开始,同学们,赶快来这里一览满园春色吧!
星期四,天空中太阳露出了久违的笑脸,我们兴致勃勃地去那清新秀丽、别有洞天的无锡梅园游玩。
一踏进大门,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我们循着这清香,来到了一片青梅林里。啊!这成百上千棵青梅树,绿得那么冰清玉洁,像玉石一般,绿得那么翠绿欲滴,如碧波荡漾,绿得那么纯洁,绿得那么透明无瑕……走进梅林,就像走进了天然的大氧吧;走进梅林,就像走进了绿色的天空。
走出这绿色的海洋,我们踏上了鹅卵石小道,静静地欣赏着这寂静的美景。沿着小路,我们又来到了那巧夺天工的郁金香园。
走进郁金香园,就感受到了一股浓烈的荷兰风味:庞大的风车在悠闲地转着,河里的白天鹅高昂着头,在河里无忧无虑地游动着,还不时接纳游客递来的食物。那山脚下一大片郁郁葱葱的郁金香,白的似雪,粉的如霞,黄的胜金,紫的如贵妇人身上紫色的晚礼服,交相辉映。最美的是白中还带着红色的花边那种,白的如雪,红的似火,虽然雪火不能融,但这朵花却搭配得异常融洽,像个美丽的高脚酒杯,又像一张张美丽的笑脸,一阵微风吹过,郁金香翩翩起舞,与那半隐半现的风车,那纯洁高贵的天鹅,构成了一幅画,一幅胜过达芬奇、毕加索的千古名画的风景画,这幅画的作者是大自然。渐渐的我沉浸在这美景中,沉醉在这首《白色风车》中:“白色的风车,安静地转着,真实的感觉梦境般遥远……”
大自然使梅园变得美丽,梅园使大自然变得熠熠生辉!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