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过《三国演义》就偏喜欢曹操,不喜欢刘备——说曹操“奸雄”也好,“枭雄”也罢,总可称得上是个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军事家,最起码也是一个敢作敢为的大男人。
刘备算哪根葱?一没谋略,二没武功,连首打油诗都不会写,偏偏被罗贯中奉为“高、大、全”的正面典型。我始终看不上他——十足的窝囊废。胆子小酒不用说了,跟曹操“煮酒论英雄”,一直战战兢兢,浑身哆嗦。天上响了一个炸雷,他就吓得把手中的筷子掉到了地上,你瞧他这点出息!最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就是他老人家动不动就哭:哥儿仨失散了,他哭;徐庶离开了,他哭;好不容易三顾茅庐见了诸葛亮,他还哭;赵云为了救出他那个弱智儿子阿斗,在长坂坡曹军中七进七出,他照哭不误。我粗粗想想,《三国演义》中关于刘备哭的描写至少不下十处,而且都还哭得相当有技巧。就他这一哭,哭出了一个拥兵百万猛将如云的蜀国来。这个窝囊男人,最终凭着哭术,居然也成就了一代霸业,呜呼哀哉!
为何说乱世枭雄乃刘备,论乱世奸雄乃曹操。
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乱世枭雄可不少,比方说曹操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有人曾评价他说:你在乱世年代可以当枭雄,可是如果你在和平年代你只能当奸雄。还有人评价他说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曹操在历史上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我认为曹操应为乱世奸雄,而刘备应为乱世枭雄。东汉末年,政治黑暗,军阀并起,一个又一个乱世枭雄都在历史舞台上作了一番走马灯似的表演。汉末枭雄太多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我在思考,为何都是乱世,为何都是雄杰,为何会出现两个意思基本一样的词语。为何刘备和曹操都是两个雄杰,为何曹操是奸雄,而刘备是枭雄。曹操曾经为自己辩解以求自己清白,可是又有多少人听到了。他曾经说:如果天下没有我,不知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并不是空话,称帝的袁术,就是曹操所灭了的。当时如果没有曹操,乱世又有谁来平?刘备为什么称为枭雄?那是因为他善于利用人才,但还不如说人才去找他。唯一可以说他是枭雄的原因就是他是汉王世的后代、子孙。人们崇拜刘备,憎恨曹操,为什么?恐怕没有多少人说得出来。我告诉你们,你们是喜欢的'是蜀国而不是刘备,你们喜欢的是五员大将勇猛而不是刘备,你们喜欢的是诸葛亮的智慧而不是刘备。再说,你们可能想的是他是蜀国的两个皇帝中比较精明的。但这只是比较而已。
实际上我们的心中的曹操是一个丑陋,无耻的小人,可是你们看的这只是表面现象。你们可能会问为什么诸葛亮不投靠曹操而投靠刘备,是因为刘备知道诸葛亮这个人,只是因为曹操没有三顾茅庐。这只能代表刘备的专一而已。
你们知道么?曹操是一个文人、一个诗人、也是一个军事家,而刘备呢?如果他和刘备像鲁班和墨子那样战斗的话,刘备绝对不是他的对手。在这里我也不是非常的否定刘备,可是事实确实如此。再说各方面的才能,刘备远远不如曹操。曹操行刺董卓,矫诏聚诸侯讨董卓。这类事刘备什么也没干。曹操是个大军事家,刘备却未见有何军事才能,最后又败亡于军事。曹操是个为世人熟知的杰出诗人、文学家,做过一些"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之类的诗。至于刘备,却什么也没有。当时的多半诸侯,都是曹操所灭的,如袁术、袁绍、吕布、刘表、张绣、张鲁等,但是刘备却很少。
我读了一遍又一遍《三国演义》,我发现刘备这个人很有特点。刘备他这个人,是人们公认的“厚脸皮”,总爱哭。可我认为他哭的好,因为他会哭,不是耍小性子的哭。为达到目标,他可以哭得有真情实感,可以哭得感天动地,甚至可以让所有的人信以为真,当做他动情了。正因为他能厚着脸皮哭,所以在关羽被***后让人认为他动了真情,从而进一步收买人心,此种方法虽不可取,但更能发现他的聪明。正如刘备装哭,他做人也装。虽说刘备劝刘表偷袭曹营不成,但他忍着气,对刘表说:“战争机会多的是。”又如与曹操青梅煮酒,当曹说:“今天下英雄,为使君与曹耳。”
这时,他惊得“失箸”,可拾起筷子时又说:“为惊雷所至。”刘备的做法虽说有些不可取,但在当今社会上,该装还得装,但不能再象刘备那么诈了;装也要看时机,该装时便要装,但对朋友、师长、父母,却不可伪装。社会上防人之心不可无;亲朋好友,师生之间,却只瞒得过一时瞒不过一世,屠格涅夫日记中骂都德的话,使都徳郁郁而终,所以有时伪装不可取。希望人们可以把谎言,伪装用善良的地方,让社会安宁,而不能象刘备般一味地装,心存不良或分辨不清该不该装,刘备的做法还是有些不可取之处的。希望大家多一些真诚,少一些伪装。这样,生活就充满阳光。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