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象:文中说明的.对象
2.特征:这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标志打比方:生动地……作比较:突出强调了……列数字:准确地……
怀着对纪检监察工作的使命感以及对优秀纪检监察前辈的崇敬之情,我认认真真观看了以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王海洋同志(原永州市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的真实反腐事迹为蓝本改编的电影《决不姑息》。
电影中,王海洋同志面对****威逼利诱时,他老父亲的一句“要做就好好的做,只求问心无愧”,深深地触动着我、震撼着我,让我这个从法官岗位转岗到纪检监察岗位上时间不长的新兵深感肩上的责任更加艰巨、使命更加光荣。虽然工作岗位变了,但我的初心依然不变。
从律师到法官,从法官到纪检监察干部,我看到过许多人世间的善良与邪恶、美好与丑陋、聚散与离别。我曾亲手化解过许多家庭和社会的矛盾纠纷,也曾亲手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使之得到应有的惩处。到纪委监委工作后,我对纪检监察工作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纪检监察干部对待犯错同志的一贯方针。纪检监察工作犹如“啄木鸟”吃害虫一样,必须时刻用党纪国法这把利剑经常清除我们党内腐败的蠹虫,还国家这棵大树以健康,给人民群众一个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成为纪检监察干部中的一员,我深感自豪和骄傲,同时,我也深深感受到纪检监察工作是一项可以净化个人心灵、提升个人精神境界的工作。
在许多人眼中,无论是纪检监察工作还是纪检监察干部都着一层神秘的色彩,常常被贴上“特殊”的标签。当我真正成为纪检监察干部后,才真正明白其中的“特殊”。在工作中,我看到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中的前辈们严谨的工作态度,不怕“得罪人”,勇于和****“作斗争”。秉公执纪、无私奉献,时刻把党纪国法装在心里,把责任扛在肩上。这就是我们这一群人的“特殊”之处,用担当诠释着忠诚,用实干勇担着责任,用奉献书写着初心。
纪检监察工作是专和人打交道的工作,而对象又是综合素质相对较高,拥有一定权力的党员领导干部以及行使公权力的人员。和这样一个群体打交道,就必须要求每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凛然的风骨,一生正气、两袖清风,因为这是纪检监察人的脊梁,也是纪检监察人的“魂魄”之所在。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把“打铁必须自身硬”铭记于心、谨记于心,日日见之、思之!“打铁人”,欲打铁者,先须被打的,乃是对自己身心的锤炼,己身不硬者,不足以打铁也!
影片中有一句话寓意深刻:“老鼠掉进米缸里”。老鼠在吃米的同时,米缸也就越来越深,最终自己也就跳不出来了。贪腐分子自己在****的同时,也把自己送上了不归路。其实,是他们自己害了自己,是他们的贪欲害了自己。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纪检监察干部也不例外。
到纪委监委工作后,当看到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因工作纪律意识不强以及在生活中吃喝等细节问题上违反纪律受到党纪的处分,对此深有感触,我时时提醒自己“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因为我们必须要比一般人有更强的自制力,才能时刻守住自己的底线,净化自己的心灵。欲正人者,先得正自己,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就是要时时反观自己的内心,并三省吾身,通过从事纪检监察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潜移默化,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
影片中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那些失去了道德和尊严的人,只看见我们守卫的钢筋水泥大坝,却不知道,我们守卫的是一座用民心堆筑起来的国家大坝,他们更不会知道,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站在一起时,这种信念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我深知要怀有一颗纯净的心,愿我心如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心要净,就必须得对各种诱惑有免疫力,守住了底线,心自然就净下来了。
回忆起我的祖父,一位老共产党员,十六岁参军报国,抗美援朝,一生枪林弹雨,转战南北,只因为有着崇高的家国情怀,祖父时常教育我们做人要坦坦荡荡、干干净净,常常把“人要知足,莫要贪心,善事可做,恶事莫为”挂在嘴边,让我们这些小辈时刻铭记祖训,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简爱是一个孤儿,父母双亡,她寄人篱下,舅母对她所谓的照顾只是为了去世的丈夫里德先生的遗言,实际上她视简爱为眼中钉。在这座房子中,简爱忍受着各种歧视和虐待。舅母将她和自己的孩子分别对待,不公平的事情时常发生。终于有一天,简爱被送到了一所“学校”----罗沃德孤儿院。
孤儿院中的规矩可以说是不近人情,苛刻的教育,恶劣的生活条件,还有冷漠的院长……唯一的知心朋友海伦患肺结核死去,生活对她有太多的打击,但她在善良的谭波尔小姐的开导下走出了阴影,生活还得继续。
海伦死后孤儿院改善了生活条件。在新的环境里,简爱接受了六年的教育,并在这所孤儿院中任教两年。谭波尔小姐离开孤儿院后,简爱也做好了离开的打算。她登广告谋求一份家庭教师的职业,桑菲尔德庄园的女管家与她联系。在桑菲尔德,简爱的学生是阿黛勒,庄园的主人罗切斯特是阿黛勒的监护人。
简爱与罗切斯特虽是两个不同阶层的人,却被对方的智慧和人格深深吸引……罗切斯特向简求婚。然而就在二人婚礼上,梅森先生却指责罗切斯特----一个有妇之夫。简逐渐了解到真相,还有住在三楼的罗切斯特夫人伯莎。出于道德,简不愿与继续婚礼,她离开了桑菲尔德。
她流浪到了一个沼泽地,险些饿死,幸好圣约翰救了她。
这位仁兄其实是简的表兄,简的叔父死前给她留下一笔钱,她愿意把钱平分。约翰多次向她求婚,但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宗教信仰。简拒绝了他,决定回去寻找罗切斯特。
桑菲尔德成了灰烬。伯莎纵火后自***,罗切斯特致残。
简和罗切斯特重逢,两人终于放下一切,抛弃相貌、金钱、名利,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故事中的主人公简爱贫穷,瘦小,相貌一般,她并不可爱,但她向往自由,渴望得到尊重,她对人生有独到的见解。她有着仁慈善良的本性。虽然舅母对她曾经是过分的对待,在她将死之际,简还是放下怨恨,选择了宽恕。
她敢于求爱,有自己的爱情观。圣约翰向她求婚,不过是为了自己的事业,并不是真正的爱情。面对残疾的罗切斯特,她强烈地诉说着自己的想法,“你以为我会留下来,成为一个在你眼里可有可无的人吗?你以为我是一架机器----一架冷漠无感情的机器吗?你以为我能受得了别人把我仅有的一片面包从我口里夺走,把仅有的一滴救命之水从我杯里泼掉吗?你以为,因为我贫穷、卑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错了,我也有和你一样的灵魂,和你一样的一颗心!如果上帝曾给了我一点儿美丽丰富财产,我也会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不是通过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通过凡人的血肉之躯跟你讲话----而是用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对话,就如同我们离开了尘世,穿过坟墓,一同平等地站在上帝的面前,我们彼此平等----就如同我们的本质一样。”
作者借简爱的口,说出了她想说的话。在当时,社会依然是歧视女性的,就连出版作品,作者都小心谨慎地选用了一个男性化的笔名,因为她以前吃过这样的亏,甚至被侮辱,因为“写作不是妇女应从事的职业”。
“我们彼此平等----就如同我们的本质一样”不仅是简爱的心声,更是以作者为代表的女权维护者的心声。在这部作品里,几乎所有女性都是平等的,包括伯莎。伯莎确实被罗切斯特所禁锢,但她是简爱在作品中的另一个表现。简爱是一个善良的人,但她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她也有***。伯莎和简爱都是罗切斯特夫人,她们都深深地爱着罗切斯特。简爱希望离开桑菲尔德,因为那里是她和罗切斯特的地位标志----她是仆,罗切斯特是主。伯莎烧了庄园,正合简的心意。简爱不美,伯莎把罗切斯特弄成残疾,正好“平等”。只不过简爱是正义、善良的化身,伯莎体现出来的更多是冷漠、残酷。两人一阴一阳,两个极端,却达成了一致的目标,最后伯莎自***,将罗切斯特让给简爱,让两人顺理成章地在一起,伯莎退场,简爱也代替了她,成为罗切斯特夫人。这仅仅是巧合吗?似乎有些过于完美吧?
这正是反映了作者对平等的追求和强烈的渴望,这也是当时社会的需要。可以说,伯莎就是简爱,她就是简爱的另一个人格,在故事中她推波助澜,满足简爱的一切愿望。在现实中女性不可能实现的,作者都在作品中实现了。
后人对于这部小说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在当时的“男尊女卑”的社会,这的确是一个抨击。我们也确实能从简爱身上发掘出这样的闪光点----不卑不亢,本性善良。她所追求的平等、自由、尊严,也是我们今天仍然在追求的,并且今后还会继续追求下去。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