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的余热还没有完全褪去,新的一个学期已经悄悄来临,我又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步入这所充满了许许多多回忆的校园,参加我在这所学校的最后一次开学典礼。
步入礼堂,最里面的墙上修建了攀岩壁,曾今的我们,一直在攀岩壁上锤炼攀登精神,攀岩壁的最顶端,镌刻着十六个大字: 一身正气,志存高远,同学天下,共托神州 ,字迹苍劲有力,挺拔秀美,这是校长的手笔,是我们的校训。如今,我对着攀岩壁,默默的说了声,再见。
进场后,名誉校长潘多上台讲话致辞,这一次,我听得格外认真,普普通通的话语,对我而言,却是那么珍贵;
自信、合作、竞技 是校长经常讲的话,如今,我要把它牢牢地记在心里,永远不能忘记。因为,你的'身旁有许多的身影匆匆而过,有的落在了后面,有的超越了你,但你不能轻言放弃,记得我们的老师经常吧这句话挂在嘴边,风风雨雨算得了什么,挫挫折折权当小小的磨难。
你决不满足于点滴的成绩,你不会沾沾自喜于一两次,胸中有丘壑,壮志达青云,你的心中挥舞着有力的拳头,你在心底在为自己鼓气呐喊,全力以赴,成功!
退场时,我又回过头望了望攀岩石,着最后一次的开学典礼,既是我在这个学校的最后一次,还是我整个初中生涯的最后一次开学典礼,所以,这次的开学典礼,我永远不能忘记。
开学了!小朋友们都背着书包上学去了,只有我,还在睡懒觉,突然听到边上妈妈在大声叫我:“快醒醒!太阳升得老高了,还在睡懒觉,快,上学去了。”我很好奇地问:“今天几月几号?”妈妈生气地说:“今天9月1日!”妈妈还没说完,我就马上爬起来,以最快的速度,迅速洗脸、刷牙、吃饭,然后立刻背着书包上学去了。
其实,开学之前妈妈早就带我去认过路,但一进校门,我还是习惯地朝以前那条老路走去,现在这条老路周围非常美丽,左边有漂亮的花坛,右边有崭新的教室,我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又从这条老路走了呢?噢,因为这条老路要经过以前我们202班老师的办公室,那里面坐着林老师、俞老师等老师,我心里很想念他们。回到家里,妈妈问我:“你为什么要从那条老路走呢?那条老路远啊。”我把事情如实地告诉了妈妈,同时告诉妈妈通往教室的路有好几条。妈妈问:“那你觉得哪一条路最近?”“东首那条”,我回答。妈妈希望我以后走这条近路,这样能够节省时间,就不会迟到了。我想:这件事能联系到数学,因为数学里有哪条路近哪条路远的问题,这么一来,不是跟数学里的道理是一模一样的?
开学第一天,让我得到了许多数学知识。大家仔细观察,细细研究,生活中还有很多数学呢
2011年9月21日21时16分,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全部过程。
天宫一号奔向太空,这是中国迈出意义非凡的一大步,同时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实现了全面载人航天飞行能力。
根据了解,“天宫一号”只是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但并不时真正意义上的空间站,它只是一个雏形——一个重8T多的空间实验室的雏形。“天宫一号”设计寿命期为两年,在这两年内,我国将会发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宇宙飞船,分别与“天宫一号”完成空间使命的交会对接。掌握空间交会对接的技术,为建造空间实验室积累经验,为建造中国的空间站打牢基矗“天宫一号”升空入轨后,发射中心将在11月1日发射神八。
“天宫一号”为中国构建太空空间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我们回顾一下国际太空站的历程。
1983年,美国总统里根首先提出了国际空间站的新构想;1993年,经过将近十余年的探索和无数次重新设计,终于开始着手建设太空站;1994年,准备阶段开始,在此期间,航天飞机与“和平”号太空航进行了9次对接;1998年,国际空间站的第一组件曙光号功能货舱发射成功;2001年,命运号实验舱与团结号节点舱对接,探索号气闸舱安装完成;2008年,哥伦布号实验舱安装完成,开始安装希望号实验舱;2010年,安装宁静号节点舱。
从国际太空站的艰辛历程可以看出,“天宫一号”只是中国向太空迈出的一小步,但是这绝对是意义巨大的一步。
中国载人航天是深谋远虑的,每一步都经过无数次计算和测试,确保万无一失。目前主要分三步走: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并利用载人飞船技术改装、发射一个空间实验室;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可以说,中国航天技术是借鉴前人的技术而自主创新的。中国航天现有八大系统:航天员系统、空间应用系统、载人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监控通讯系统、着落场系统、空间实验室系统。这八大系统是中国经过长达10多年的摸索才总结出来的`,从中可以看出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辛酸。
人类目前载人航天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将实验室搬上太空,利用太空微重力高真空的独特环境,开展地面无法进行的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实验,从而为人类造福。太空生命科学试验不仅可以进行植物育种、发明新的药物,而且在半导体、特种材料、天文学、对地观测等方面的好处更是不一而足。
因此,以神七天宫一号为起点的中国空间站建设,将为中国的科学研究带来更大的舞台。周建平说过:只有对人自身在太空中的行为和能力有了清晰的认识,才可能具备更好的开发能力。目前,中国正在朝着这样的目标进发。中国的空间站将成为世界科学发展进步的平台,为人类探索做出贡献。
作为一名高二化学生的我,同时作为一个中国人,看到中国在载人航天事业技术上的发展,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更加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将来要为祖国的繁荣建设作出巨大的贡献。
九月一日是我们开学的日子,但太阳偏偏躲进了云层里。一大清早,小伙伴们穿着校服,戴着红领巾,高高兴兴地走进了校门。
8点整,开学典礼终于开始呢!瞧!主席台上,校长、主任、学生代表正面带微笑地向我们招手呢!
不一会儿,只听见廖主任振振有词地报幕: 实验小学开学典礼现在开始。第一项,升国旗。 王主任用宏亮地声音宣布: 全体立正敬礼。 无数只右手高高地举过头顶,无数双眼睛注视着国旗,我们的心紧紧地和国旗连在一起。操场上安静极了,只听见国歌在校园上空回荡着,只听见微风吹拂着国旗发出 沙沙 地声音。我望着国旗,仿佛看到战场上,一个个战士英勇地与敌人搏斗,争夺了一块块被敌人霸占的领土......国旗渐渐的升起来了!升起来了!在教学楼的衬托下显得多么庄严,多么鲜艳!国旗升上了祖国的天空,也升在了我们的心里。
接着,胡校长精神抖擞地把少总部旗帜授予少总部总大队长谢晓晨同学。紧接着学生代表尹晗、夏露分别作了假期总结和新学期打算的发言。那甜美的语调真把大家的神思带到了一个美妙的境界。最后,王主任热情洋溢地作了新学期工作安排......
开学典礼就这样结束了。展望新学期,我一定不会辜负家长和老师的期望,让自己的成绩更上一层楼。
“航天创造美好生活”,是今年中国航天日的主题。科学讲堂、航天展览等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在全国范围开展,尤其突出航天应用,展示航天技术造福民生、惠及百姓、创造美好生活的神奇力量。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你认路,风云卫星替你看天气,高通量通信卫星将实现在万米高空上聊微信、刷微博……中国航天向浩瀚宇宙挺进得有多高,就与百姓的寻常生活贴得有多近。
目前我国已有2000多项航天技术成果应用到各行各业,民用遥感卫星数据分发量累计超过1000万景(遥感图像的计数单位,通常指卫星拍摄一次所获取的画面,一景卫星遥感图像所包含的面积少则几千平方公里,多则上万平方公里),卫星电视直播用户突破7000万,“北斗”终端持有量达到400万余套,卫星应用年产值超过2000亿元。这些数据是对航天创造美好生活的'最佳诠释——“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提高人类生活的品质,增加人类生活的乐趣”。
去年首个中国航天日以来,中国航天仿佛再次加足了油,300多天之内又干了好多件大事。未来的主力火箭长征七号和昵称“胖五”的长征五号火箭成功首飞,两名神十一航天员创下驻留太空33天的新纪录,再到几天前天舟一号精确将“太空快递”送达天宫二号,所有这些,都让国际航天界瞩目。“我们见证了另一位重要选手的崛起”,这句话既是对中国货运飞船的赞誉,也是对中国航天创新能力的概括。
随着中国很快开启空间站时代,航天技术将继续为人们带来惊喜。和梦想同行,我们就将收获美好的未来。
天宫一号奔向太空,这是中国迈出意义非凡的一大步,同时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实现了全面载人航天飞行能力。
根据了解,“天宫一号”只是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但并不时真正意义上的空间站,它只是一个雏形——一个重8T多的空间实验室的雏形。“天宫一号”设计寿命期为两年,在这两年内,我国将会发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宇宙飞船,分别与“天宫一号”完成空间使命的交会对接。掌握空间交会对接的技术,为建造空间实验室积累,为建造中国的空间站打牢基础。“天宫一号”升空入轨后,发射中心将在11月1日发射神八。
“天宫一号”为中国构建太空空间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我们回顾一下国际太空站的历程。
1983年,美国总统里根首先提出了国际空间站的新构想;1993年,经过将近十余年的探索和无数次重新设计,终于开始着手建设太空站;1994年,准备阶段开始,在此期间,航天飞机与“和平”号太空航进行了9次对接;1998年,国际空间站的第一组件曙光号功能货舱发射成功;2001年,命运号实验舱与团结号节点舱对接,探索号气闸舱安装完成;2008年,哥伦布号实验舱安装完成,开始安装希望号实验舱;2010年,安装宁静号节点舱。
从国际太空站的艰辛历程可以看出,“天宫一号”只是中国向太空迈出的一小步,但是这绝对是意义巨大的一步。
中国载人航天是深谋远虑的,每一步都经过无数次计算和测试,确保万无一失。目前主要分三步走: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并利用载人飞船技术改装、发射一个空间实验室;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可以说,中国航天技术是借鉴前人的技术而自主创新的。中国航天现有八大系统:航天员系统、空间应用系统、载人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监控通讯系统、着落场系统、空间实验室系统。这八大系统是中国经过长达10多年的摸索才总结出来的,从中可以看出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辛酸。
人类目前载人航天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将实验室搬上太空,利用太空微重力高真空的独特环境,开展地面无法进行的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实验,从而为人类造福。太空生命科学试验不仅可以进行植物育种、发明新的药物,而且在半导体、特种材料、天文学、对地观测等方面的好处更是不一而足。
因此,以神七天宫一号为起点的中国空间站建设,将为中国的科学研究带来更大的舞台。周建平说过:只有对人自身在太空中的行为和能力有了清晰的认识,才可能具备更好的开发能力。目前,中国正在朝着这样的目标进发。中国的空间站将成为世界科学发展进步的平台,为人类探索做出贡献。
作为一名高二化学生的我,同时作为一个中国人,看到中国在载人航天事业技术上的发展,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更加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将来要为祖国的繁荣建设作出巨大的贡献。
我和爸爸坐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地望着屏幕,唯恐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经过四次分离(助推器分离、一二级分离、整流罩分离、目标飞行器与火箭分离),2次变轨,天宫一号终于进入对接轨道,它将与在1个月之后发射的神舟8号对接。
听爸爸说,天宫一号只是一个开始,一个中国建立太空站目标的开始。“天宫一号”就“神舟”飞船放大的一个小型简易空间实验室,以突破交会对接技术为核心任务,由于在轨时间较长,也将承担一些观测等方面的任务。预计中国在2015年前发射“天宫”二号和“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那时他们重点突破再生式生命保障、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货运飞船等关键技术,同时开展一定的科学应用,2020年前后发射的中国空间站定为“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间站的建造和运营技术、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并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
我们想想看,南极咱们有3个站了,北极咱们要有一个站了,深海咱们7千米深潜器已完工,月球的大家都知道,火星的研制中,可能和俄罗斯联合搞吧……一个都不能少!存在就是利益,这都是为子孙后代争夺未来的'生存空间!所以天宫一号的发射成功,是为中国之后的发展埋下了伏笔,中国将在这些基础上更加进步,繁荣。
天宫一号意义非凡,这是中国人飞天梦想的继续延伸。“天宫一号”已成为另一个象征,表明中国通过几十年经济繁荣的财富积累,国力提升,能集中力量发展航天事业,在一度只有少数国家掌握的技术领域开始缩小差距。
无垠的太空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探索太空是人类的共同追求。在人类探索太空的事业中,中国理当有自己的贡献。中国航天技术进一步发展,获益的是全球。
作为一个小学生,我对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同时我要更加努力学习,学习更多科学知识,将来有机会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贡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