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一说起关羽,大家就一定会想到青龙偃月刀,关羽是东汉末年刘备手下的一名大将。
关羽姓关名羽,字云长,河东解县人。有很多人叫关羽关二爷,因为刘备、关羽、张飞桃源结义时关云长排了老二,所以叫他关二爷。关云长还是义气的象征,无论是从关云长为了追随长兄刘备千里走单机、过五关斩六将;还是从华容道上关云长放走曹操,都可以看出关云长是个讲义气的人,我之所以喜欢关云长,也因为他讲义气。
假如我是关云长的.话,绝不会失守荆州的,我要先装出瞧不起东吴,不把东吴放在眼里的样子,引鲁肃上勾。让他钻进我的圈套,然后大败吴军,之后在全力对付曹操。打退曹军后,再派兵把几百只快船伪装成商船,里面再暗藏精兵,再骗过守军,出奇制胜灭了东吴。
再招兵买马,训练精英,再率军直奔曹军首都洛阳,要挟曹操投降,然后悄然把曹军势力消灭。天下三分归一、一统蜀国。百姓安居乐业,废了昏君刘禅再立刘氏明主,天下太平。百年之内可不再发生战乱。
假如我是关云长,我一定要把这些常人不可思议的事实现,我——关云长一定比秦始皇还要出名。我要让世人知道关云长这个名字,它不只是个名字,它还是成功,胜利的象征,他的功绩是前所未有的。
为什么有的人有定见,而有的人却连主见都没有?
没有定见的人,是因其没有需求!如果需要,自然会去寻找。
在大海中,没有方向的航船,是不可能靠岸的。人生也要有方向,才能活得有意义,“方向”即志向,即追求。而要于世间撑持事业,须先立定脚跟。
对于人生之树而言,先要立志,先要扎根,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如果连意愿都没有,那就几乎不可能长成,如果要长成,则要先扎下根基。
在人生事业的撑持过程中,当面临种种困惑与挫折与迷惑与艰难时,还要学会“内断于心,自为主持”。有方向,在遇到意外情况时,就不致于迷失方向。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的过程中,经历了相当多的挫折与阻挠,就是因其心中有方向,才能坦然面对。
曾国藩以为“先立坚卓之志,可求变化之法”,也即人生要有明确的方向,即有清晰、明确的目标,然后想尽方法,充分调用一切可用资源,去实现目标。方向明确,目标明确,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则不受任何限制,随之变化。
郦波老师说:人生就是这样,有思路才有出路,有定位才能有地位。
1.遇事有主见,不人云亦云,这是基本前提
反思自己,发现自己就是一个典型的没有主见的人,分析起来,有三种情况:
①怕担责任
既然“怕”,且最终没有担责任,说明自己主动将责任推脱掉了。既然没有负责任,那就不会收获“积累”!付出了与他人一样多的时间,却没有收获,那就是对宝贵资源的浪费!
为什么不去主动担责任?说明那并不是自己的真正“目标”,否则,就会想尽办法去实现这个目标,而不是躲!
②没有见解
当某件事情由自己负责时,就会想尽办法去搞定,逼着自己去收集信息、整合资源,梳理解决思路,怎么会没有“见解”?因此,根本原因,还是自己没有目标,才导致了自己没有“实现目标”的责任。
③对自己的方案没有信心,即没有风险把控能力
其实一般情况下,自己还是有一点“见解”的,但就是怕失败了,遭埋怨,即怕担责任。为什么会没有信心呢?其实就是缺乏风险把控能力。“风险评估”并不是盲目地猜测,更不是“算卦”,只不过是预测“后果”而已,在推演过程中,遇到障碍走不动时,补上相应的缺就是了!怎么会评估不出风险呢?只不过是在遇到障碍时,没有动力去补而已!为什么没有动力,根本原因,还是没有目标,也就没有实现目标的责任!
没有主见的根本原因是没有目标,没有“实现目标”的责任。如果有了清晰、明确的目标,就会去想尽办法“实现目标”,就要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评估方案“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可行性以及风险。而要具备设计方案的能力,就要站在高处,进行全局考量,不去管是否是所谓的“常规”,总结、分析,梳理出骨架,使无重大因素的遗漏,抓住重点,然后,缺什么就补什么。当梳理出骨架了,抓住重点了,进行反复的验证、修正,对方案的风险评估就非常明确了,对风险的把控就非常强了,对自己所设计方案,就会非常有自信,对他人方案也具备了风险评估能力,“怎么做”就非常清晰了。
如果目标感清晰,就要为“实现目标”负责,设计方案,比较各方案的“后果”是否能够“实现目标”,以及对“目标”的影响。当了解到新的信息,或收到他人不同的见解时,就要重新评估,而不是盲从。
2.遇事有定见,这是对风险的把控能力,抓住“骨架”的能力
事态紧急,而且事情比较重要时,不改变方案,意味着即刻(短期内就有“损失”。但我们往往只顾着着急,而忘记了如果改变方案,同时也意味着未来(长期损失更大,甚至彻底失败,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因此,是否改变方案,就要仔细权衡,短期和长期的影响各是什么,哪个更重要,要懂得取舍,懂得“放弃”。
如李鸿章初到上海,军情紧急,在淮军没有足够的战斗力时勉强出兵,失败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但失败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何谈“建功立业”!但如果不出兵,上海告急,情势危急。如果仔细衡量一下,就会发现,他来之前上海一直都在“危急”,短期内不出兵,上海只不过多危急一段时间而已,也没有什么!经过曾国藩的言传身教,他选择了“任尔风狂雨骤,我自岿然不动”,直到淮军形成战斗力之后才出兵,并一战成名。但他坚持数月不出兵,却也招来了无数的指责和非议,要抗住这一点,也是不易的。
曾国藩是有血泪教训,吃过大亏的!他在初练乡勇时,只有几百人,但当时事态紧急,他忘记了自己还没有足够的实力,而越俎代庖,得罪了绿营和长沙官场,差点被整死。他选择了忍辱退走衡阳,日日练兵。后来事态更加紧急,太平军围攻长沙,长沙告急,不管长沙政府如何低声下气地多次求他出兵,曾国藩都按兵不动,甚至皇帝咸丰连下四道圣旨,也不为所动,直到觉得兵练得有底气了,他才挥师出衡阳,一举成名!
曾国藩灭太平天国的经历,更是如此,历经十年,过程中并不总是光辉和荣耀,更多的,却是被朝廷质疑、防范,战败后的冷落,没有实权被地方政府欺凌,友军(正规军冷眼看笑话,以及朝廷瞎指挥。但曾国藩坚定“顺江而下,不断压缩太平军战略生存空间”的战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为所动,终于成功。
但如何正确地进行选择?答案是“势”,即趋势。要顺势,不能逆势。
滚滚长江东逝水。如果观察江边某一处的水,会发现并不是向东流的,甚至好像没有规律,但将汪汪一江水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却只有“东”一个方向!这就是“势”!
也类似于抓骨架。
抓住了“势”或“骨架”,就把控住了风险,任它风狂雨骤,也无需搭理!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应该怎么办呢?对于一个有理想的企业来说,追求的是“基业长青”,也即永续强大。而一个企业,是一个组织,是由人组成的组织,所有的事情都要由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来完成。只靠老板,或者少数精英,都不能成功,只有将大部分人或所有人的能量都调动起来,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靠“自觉”肯定不能调动,就要靠经营之道,以“制度”进行保障。当出现任何问题时,都要通过制度来实现,如果制度不能实现,或者效率太低,那就修正制度,使制度不断地得以优化,而不能放弃制度。而自己如何能够实现“参与创造一家基业长青的企业”的梦想呢?首先要培养自己的实力,否则一切免谈,那就是做好自己的手头工作,使自己的\'工作创造出越来越多的价值,使自己的工作越来越不可或缺,影响力越来越大。而要实现,就要提高能力,为了实现目标,对遇到的障碍进行攻克,发现缺之后,缺啥就补啥!虽然在工作当中,会有很多干扰,而且看起来好像都比较“紧急”,但都不重要,甚至完全不做,也无碍大局,那就不用管,或敷衍一下就可以了,不要浪费时间和精力,更不要转移方向!
晨光熹微 ,远处一位胯下骑马男儿,身若九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容重枣,唇若涂脂,腭下青须,长似二尺,手握青龙弯刀。恍然大悟,定是豪杰关云长。自古英雄多风姿,唯有关羽独出群。自从走进三国,关羽百战***敌,集正义于一身的形象我已铭记于心。
你武艺超群,是我心中的英雄,你侠肝义胆,让世人所为你倾倒。我曾无数次被你的赤胆忠心所感动,骁勇善战所震撼……
当年你桃园三结义,结下的不仅是同生共死的兄弟情,更是凝结了一份忠于君,善于友,永不背叛离弃的.世盟;当年刘备辗转各地,你伴其左右,同床而睡,不辞劳苦,几近生死边缘,却从不背弃桃园结义之誓言。
碧血丹心,英勇善战,你“千里走单骑”的胆魄让我钦仰。
河水萦带,群山纠纷,远处的千军万马绝尘而来,手里的战刀越握越紧。一场厮***,迫降了曹操,却保住了兄嫂,曹操将你生擒,待你以厚礼。为报其恩,你独自出马应战,青龙刀一挥斩下颜良项上人头。曹操以此挽留,你却以“刘公后恩,发誓共死,不可背弃”拒绝,推掉重赏,留书告辞,踏上寻主之路。尽管曹操军马一路追***,但你凭赤兔(快)马和青龙宝刀,过五官斩六将,回到刘备身边。
智勇双全,威震华夏,你“水淹七军”的智慧让我震撼。
大雨如注,白露翻滚,被刘备封为前将军的你,进攻荆州樊城。曹操此时欲派七军援救,因骤雨导致洪水大涨,七军被大水所困,将士纷纷往高处躲避,你乘势坐大船追击,曹军大惊,以致为躲其锋芒险些迁都远离。
知恩图报,重情重义,你“华容道大义之举”的情谊让我感动。
兵荒马乱,弹尽粮绝,曹操大败赤壁之战。仅剩的三百人马跟随曹操向华容道退去,你早已守在山前,横刀拦住去路。曹操闻风丧胆,只得央求:“我今无路可去,五关斩将之时,还能记否?”大丈夫以信义为重,想起当日曹操恩义,你何不心动,又见曹军惶惶,心中不忍,于是勒回马头,曹操才得以苟活。
铮铮铁骨,肝胆过人,你“刮骨疗伤的”刚强让我佩服。
帘卷西沙,兵戈铁马。你穿梭沙场,英勇***敌,却不慎被毒箭射中。毒素入骨,华佗为你医治,割开皮肉,用刀将骨上毒素刮去,你双眉紧锁却拒绝使用麻沸散。你左臂下棋右臂刮骨,围观的诸将,都大惊失色,你却面不改色,平静如常。
至情至性,在你眼里,视死如归是武者应有的气概。至忠至义,在你心中,坚贞不屈是雄者必有的品质;披肝沥胆诠释了你与兄弟间的情深似海,义无反顾见证了你匡扶汉室复兴的无悔一生。
“汉末才无敌,云长独出群,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看着你转身离去的背影,我默默地念出……
明月清风,微雨扰梦,方知一场黄粱。些许失落,心任不舍,下次又何重逢?
曾国藩不是战术家(他打仗很烂,而是战略家,制定的大战略就是舍枝叶固根本,因地制宜。与太平军作战战场主要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坚定地按照由西向东的作战趋势,沿长江中下游一线逐步压缩太平军的战略生存空间。因此他大力发展水师,使之具有压倒性优势,并因水师的优势,而使陆军可以在每一个沿江战略据点展开持久战,实现“扎硬寨,打死仗”的战术原则。
湘军坚守这一战略原则,任太平军时有声东击西、南突北击、围魏救赵之灵活术,任朝廷时有左调右迁、朝令夕命之瞎指挥,也任友军绿营有隔岸观火、东堵西截、疲于奔命之狼狈相,却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战略中。
这是一种对趋势的把握。
定见不是“瞎”定的,而是把握趋势、抓住骨架,风险是掌控住了的!
我的基业长青之路应该怎么走?也是趋势!出现任何情况,都要从制度上解决!企业不生长了,出现问题而不自觉了,出现问题但不能有效地解决,部门之间相互扯皮等,所有的这些乱象,都是因制度不行!
但并不是简单固守、一成不变,而是能应势而变,顺应乃至引领时代发展的潮流。随着新的信息,新的变化,而对原有的进行补充、修正,把握住“势”,就会使之越来越贴切。比如自己的“培养能力”,则要根据需求而选择培养哪方面的能力,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化。
原有的学识,容易使自己陷入一个天井而不自知,由是偏执。比如清朝的多数儒家知识分子,不能正视西方的发达一样,在已经落后的事实下,还在夜郎自大。而清朝政府,则在遭到西方列强蹂躏时,则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由自大转向了绝望,开始唯洋人是举。这就是失控!
而曾国藩的学习西方、洋务,则是源自于自强之道的定见。中华之难,中华当之!师夷是为了制夷!最终是要制夷的!并不是夷不可以制,而是目前自己实力不够而已,实力不够,培养即可!缺什么就补什么,夷人处有,则向夷人学习,自己祖先已经留下了,以前却丢掉了,那就从故纸堆里捡起来。
因能有自强的定见,所以不惜向所谓的“蛮夷”之邦学习;能有自立的定见,所以不求装模作样的表面文章。目前的中国社会,很多人表面上“抵制日货”(比如不买日本车,以为是“爱国”,实际上,不买日本货就是爱国?可笑!中国比日本弱,态度上恶日,并不能改变中国的弱,要改变,就要缺什么就补什么。现在很多国内的品牌,打着“民族”的旗号进行道德绑架,更是可怜!你的产品不行,那就去弥补,缺什么就去补什么!即使国人一时可怜,买你的东西,但一年又一年,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加大,这种可怜能养活一个企业?!国家现在为了所谓的“培养”民族品牌,封锁国外优秀产品,如谷歌、Facebook等,奢望能够培养起国内的品牌,这么多年过去了,后果大家都看到了吧,百度并不因谷歌的被禁而强大,反而越来越垃圾!
六辔在手,万流赴壑。
人生要先立志,有方向,即有明确、清晰的目标,然后想尽办法、调动一切可调用的资源去实现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要先立定脚跟。当他人有不同见解,有新的信息,遇到意外情况,或事态紧急时,要评估风险,短期和长期的失与得各是什么,进行综合衡量后,再去进行选择。扎稳根基、积累至足够的实力,这是一切的前提,事态再紧急,也不能动摇!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