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阅读《魔法师的帽子》这本书。读完以后,我的心头思绪万千。
提到魔法师,大家对他的印象不是很好。因为魔法师往往是邪恶的象征,通常带着一顶黑色德高筒礼帽,身上披着一件黑色的披风,手里会拿一根神奇的魔法棒。差不多,魔法师也会魔术,而是用来迷惑我们的。这些邪恶的用意只是为了他的某种目的,满足自己的贪心,所以大家非常痛。可是,这本书中的魔法师太可爱了,他居然在飞行时把自己的帽子弄丢了,而且丢在了姆米谷。
这就发生了一连串的故事。姆米家的小吸吸先从冬眠中醒来,他非常高兴,到上坡上来逛了一圈,发现一顶高顶礼帽。他决定打高顶礼帽。他觉得很新奇,于是就带回了家。他们思来想去决定打高筒礼帽做纸篓。一次姆米妈妈把蒜木伦的植物标本扔了礼帽刹那间植物快速生长起来一会儿的功夫,植物爬遍了姆米的家,姆米家成了名副其实的大森林······令人惊奇的事情正接连不断的发生。姆米的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某甲和某乙。在汤姆家的一次晚会上某甲和某乙,亮出了魔法师的千年红宝石之王,大家很惊讶,正在月球没找到红宝石之王的魔法师看见了,立即骑上他的黑豹来到了姆米谷,并真心的请求他们能把红宝石送给他,某甲和某乙答应的了
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觉得里面的内容很精彩,作者把文中的人物在笔下都“变活了”,里面斯诺克的异想天开,小嗅嗅的聪敏机智魔法师的'持之以恒,妈妈的宽容善良等等都让我感慨万千。如果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又怎么能坚持做好一件事呢?如果我们平时与人相处时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真诚世界将变的更加美好、和谐?
其实,我并不是一不会宽容的人,常常因为一件小事尔和朋友吵起来,我们争得满面红耳赤也没争出个结果来,最后自然是谁也不理谁、只能生干气!读了这本书,我又有了许多新春看法,并不是自己受到了一点点委屈就要非要还回来,我们要抱着一颗宽容的心态和宽广的胸怀去与别人交往。俗话说得好:“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
我们真应该好好向书中的人物学习啊!
“不好意思,降落失误。”
可是我发现,周围并没有人啊!这就奇怪了,是谁在说话呢?我东看看,西瞧瞧,就是没发现人。“是我,我叫飞来帽。”我一看,地上有顶帽子,做工不错,花纹也很漂亮,还有一张嘴,我把它拿在手中。“放开我,我很难受啊!”那张嘴动了起来,“啊”我怕吓得把帽子扔到一旁:“什么飞来帽,快,快出来!”我恐慌不安地叫,那嘴又动了起来“帽子还会说话?”我喃喃自语,又好奇又害怕“我可不是普通的帽子,是飞来帽哦!专门实现别人愿望的帽子。”“真的?”“骗你,我就叫帽来飞!”过了会儿,我并不觉得它很恐怖,便把它带回家。
在家里,我似信非信地对帽子说:“我要去北京人民大会堂!你能带我去吗?”“没问题!”帽子爽快地答应了。我一蹦三尺高,好奇地问:“你怎么带我去啊?”“把我放在你头上就可以了。”我毫不犹豫地戴上它,他又弹出氧气罩,要我戴上,戴上后,帽子带着我飞到空中,朝着北京的方向前进。我心里想,哇!好厉害。
很快,在我的'赞叹声中,到了人民大会堂。我激动地说:“你可真厉害,帽子。”“我叫飞来帽,名不虚传吧。”我抱着帽子开心地游览了大会堂。一路上我们一直聊天,可快乐了,顿时,我觉得帽子很亲切,真想一直把它留在我身边。
后来,帽子还带着我去了非洲大草原,见到了许许多多的动物,真是让我大开眼界,狮子什么的全看到了。我既兴奋又害怕。突然一只狮子冲过来想吃掉我,我大惊失色,本能的退后,狮子依然咆哮着向我飞奔过来。还好,飞来帽及时飞到了我头上把我带走,没有让我葬身狮腹。真是有惊无险啊!
晚上疲惫不堪的我回家睡了长长的一觉,早上醒来,便发现飞来帽不见了。我想,它一定又去实现别人的心愿了。飞来帽可真是一顶好帽子!
我真想知道,下一个遇到飞来帽的人是谁,他会怎样,这在我心中留下无限的遐想。
暑假里,看了不少课外书,但我最喜欢的还是《魔法师的帽子》。书的作者是来自芬兰的托芙·扬松。
故事共有七章,主要写了一个春天的早晨,姆咪特罗尔从冬眠中醒来,他和小吸吸、小嗅嗅一起,在山顶上找到了一顶帽子——魔法师的帽子。这顶帽子可以把鸡蛋皮变成五朵小云,可以把姆咪家变成森林……令人惊讶的事情接连发生。如姆咪特罗尔在捉迷藏时不小心躲进了帽子中,害得他受到了一次变形之苦。一开始他还不知道呢,一直和伙伴们玩着游戏,还以为是一种新玩法;但小伙伴们都不认识他了,最终,他妈妈认出了他,而姆咪特罗尔也渐渐变回了原形。
盛夏八月的夜晚,姆咪一家正与小动物们在森林中举行盛大的庆祝晚会,神秘的魔法师骑着黑豹从天空中降临到姆咪谷……
在本书中,托芙·扬松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真诚、善良和美丽的新奇世界。她作品里那些鲜活可爱的姆咪们住在森林里,样子像直立的微型小河马,胖胖的,很羞涩,热爱阳光。姆咪一家生活温馨和睦、小动物间在困难面前共同面对、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天真的世界。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