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爱的企业团队,很抱歉,这是一封姗姗来迟的信件(距离正式提交日期整整迟了6天)。作为团队中的一员,对于自己的“掉队”,我心生愧疚。有那么一天,在匆忙的处理部门文书的时候,刘瑾给我来了信息,她说,“亲爱的,你也写封信吧”。看着这短短的几个字,我很不好意思的说了句,“不好意思,太忙了”。之所以不好意思,是因为我知道,所有的“太忙”,它不是理由,都是借口。我为自己的推托和不负责任感到歉意和羞愧....
提笔写这些的时候,我不知道为什么,萦绕在我脑海的,是刘瑾在qq上的签名,她说,看完大家的信件后,感动到不行。对此,我也是如此迫切的想知道,大家究竟写了些什么东西,让我们可爱的刘瑾如此有感触。但是回头一想,哪里需要看、哪里需要知晓信件的内容,对于一直扎根企业社工、献身于的企业社工、把企业社工当成自己的孩来呵护的她而言,团队的人、事、物就是她的全部,她的唯一。只要与团队有关的东西,时时刻刻都牵动着她的每一根神经、拨动着她内心的每一根心弦。如果问我,来到正阳,我收获了什么,我想,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这个如此深爱并眷恋着社工这一行业的“傻女孩”。记得在某个艰难时刻噙在她眼睛里的泪水...那晶莹的泪滴当中,饱含着多少不甘与坚强。不甘着在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刻,不得不放慢对社工追寻的角度;坚强着即使目前境况不如人意,但依然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不好意思,写到这里,忽然有种落泪的冲动,原来我还是以前那个容易被感动、容易煽情的人...
我亲爱的小伙伴们,是不是觉得我有点语不论次?是的,我也觉得自己不知所云。可是我是如此强烈的想告诉你们,我们的团队中,有那么一个执着、坚强又让我们怜爱的“傻女孩”“傻主任”;我又是如此强烈的希望,在彼此共事的时间里,她的正能量可以传递给我们每一个人...
此次研讨会,从创意灵感到方案策划到各方的`联络与发动,每个环节,我们遭遇着许许多多的挫折与困难。在争取同行机构合办支持的时候,我们碰了壁;在争取政府部门领导主导的时候,我们也抹了灰......但是,这些算得了什么,我们还是依然坚定的走了过来,用我们的激情、用我们的力量,点燃了“东莞市首届企业实务研讨会”的圣火,照亮了我们企业社工前进的方向和旅程......
我亲爱的小伙伴们,我不知道本次研讨会对大家而言意味着什么。在我心里,我觉得是份回报、是份感恩。这无关机构的荣誉、无关行业发展、无关社会影响,它只关于一个人,我们那个为企业社工服务奉献了自己青春与健康的“傻女孩”。
我看过那么一篇关于管理的文章,它上面说到了一点,“如果你的团队/员工感觉到工作很累,那么肯定是你领导的失职,因为你不懂得如何去领导他们快乐的工作”。我知道研讨会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大家很辛苦的付出,但是不知道他们是否会觉得很累。如果觉得很累,那肯定是我领导上的失职。我是如此内疚于由于我个人的能力问题而给大家造成的如此不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可我又是如此强烈的希望能通过研讨会带给大家愉悦而又富有成就感的奋斗体验啊!
未来的路很长,可希望就在我们努力的正前方。所以,请大家允许我这个有限、能力尚浅的丫头,和大家一起携手去开创企业社工的美好未来...
谢谢你们,我可爱的企业小伙伴们!!!
周末晚上,百无聊赖之际。百度搜索社工电影,《癫佬正传》是排名第一位的社工电影,想着打发时间便打开电脑试看一下,怎料却如此触动自己的心灵。这个电影虽然于1986年上映,但也照样反射了如今社工行业的种种阻碍,作为一名刚入职不到半年的社会工作者,这部电影让我产生了深深的共鸣,下面不妨跟大家说说我的感受。
影片讲述了阿狗、阿松与阿全三位精神病患者的故事,篇幅有限。在这里先讲一下阿狗的故事吧,阿狗在菜市场与人们产生了冲突,菜市场的`人害怕拿刀的阿狗伤害到自己,叫来警察,这时社工出现,用玩偶吸引阿狗的注意力,让阿狗镇静下来,这才平息了一场***乱。与其说是精神病的阿狗制造了这场***乱,不如说是众人的不理解与内心的恐惧,菜市场的人因为知道其有精神问题,对其唯恐避之不及,更何谈平心静气与他沟通。也许这样说会给人一种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感觉,毕竟大部分人面对一个手持道具的精神病患者是不可能保持镇静的。但作为一个社工,要遵守的首要价值观就是要尊重服务对象,如果社工自身不能尊重案主,更何谈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
勒麦特和贝克的标签理论认为一个人之所以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人,是由于其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他及其行为的定义过程或标定过程密切相关的。因此,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一种重新定义或标定的过程来使得那些原来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人恢复成为正常人。
电影中的记者问社工:“为什么不把这些精神病患者抓起来?”社工回答:“为什么要把他们抓起来?”记者回答:“因为他们影响市容。”社工说到:“如果我说你也影响市容,要把你抓起来你怎么想。”记者听了不做声,“那如果他们***人怎么办?”社工答到:“要是你***人怎么办?”记者沉默。
面对精神病患者,作为社工不应该将其视为特定群体,而应该将其正常化,把他们当做一个正常的人,他们照样拥有不同层次的需要,他们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而不是社会的另类。
确实,生活中许多人对精神病患者有着偏见,认为他们怎么怎么样,不符合社会的秩序,其实这大都是建立在污名化之上的,偏见先入为主,自然不会用平等的眼光看待被自己认为不正常的人和事物。社工在面对精神病患者时首先要去标签化,秉持尊重,接纳的价值观如此才能与服务对象建立平等的专业关系,运用沟通技巧,为服务对象链接心理资源与医疗资源,让他们能够得到及时的照顾,病情得到控制,是社工在为这类人群服务时需要注重的地方。
诚然,作为一名社工,深知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的不易,实际生活中的种种因素都是我们在开展工作时的阻碍,但好在我们都在这条社工路上,不是吗?
赵将军又离开我们,去缅甸“修炼成佛”啦!赵将军离开“江湖”的这段时间,江湖是怎样混乱呢?请听我为大家解说。
赵将军离开不久,我们江湖上就成立了“十大门派”。
首先,是所占份额较大的“放飞自我”派。上美术课和科学课时,那吵得个啥样的,声浪都快把屋顶掀翻了!一到下课时间,走廊里更吵,时不时听到同学们的尖叫。
第二派,杨涛同学为首的“蹭吃蹭喝”派。啥意思?相信在座的各位都不懂。事情是这样的:刘恒毅同学的脚受伤了,中午在教室吃饭,杨涛就站在旁边看,经常能蹭到点吃的。可不是嘛!有一天我就看见他在啃一个鸡爪!
再说我们的.小梅,真是厉害了!他是三个门派的掌柜!先说第一个:“如临大敌”派。因为没有赵将军坐镇,上课前组织大家排队的小梅变得超级认真,有时大吼几声,脖子上青筋暴露。
至于小梅掌柜的“超级作死”派和“半死不活”派,我就不必多说了。小梅为什么会半死不活呢?还不是被揍的!为什么被揍?就是因为他超级作死!
说到这里,还要介绍一下气场超强的“横扫江湖”派。这个门派,由吴锶瑶、罗嘉宜、朱倍娴和我组成。我们几个呢,专门收拾那些作死的人。
那些男生呢,专门成立了一个门派:“如花奔跑”派。这事儿,还得从赵将军说了那句“像如花一样奔跑”说起。自从赵将军说了那句话以后,男生们经常“像如花一样奔跑”,看着想笑。
“鬼哭狼嚎”派是陈秋硕同学的天地。这次去研学旅行的路上,大家在唱《学猫叫》,我们的小硕子,时不时吼一嗓子,大家都要笑死了。
从前的“打女”傅安妮这回居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
虽说江湖如此混乱,有些同学却仍“纹丝不动”,以前嘛样,现在还是一样,不由得叫人深深地佩服他们的定力!
赵将军,快快回来吧!江湖如此混乱,这妖气要您来镇压!
总结梳理个人在过去服务中的经历,有这么一些经验与诸位分享,关联建立中的“四多”,服务工作中的“四勤”,团队沟通中的“四分”。
第一、关联建立中的“四多”,即多聊、多动、多看、多帮忙。
对于初来乍到的大学生,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接触之前从未接触过的人群,进行着社会工作的专业实践,这时最需要的就是与服务对象建立关联,如何建立关联?参看“四多”
法宝:多聊、多动、多看、多帮忙。
一多是多聊,所谓多聊就是要多和服务对象(老师、学生)沟通、交流,多与他们聊天,从中了解状况、评估需求。社会工作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说话、聊天是必不可少的。在建立关联时要多聊,那里的聊不是漫无目的、天马行空的聊,在聊的过程中需要有必须的指向性和针对性,即有一个聊天的主题。聊天的过程是我们了解状况、了解需求的最好时机,多聊的过程就是多知道、多了解、多熟悉、多获取的过程。
二多是多动,所谓多动就是要经常走动,要多走出去,去与服务对象进行零距离的接触。每个学校都有社工站作为我们的工作阵地,我们工作时刻的大部分也都是在办公室或活动室度过,要么处理文案资料,要么开展活动。我们对阵地周边的环境是否了如指掌?我们是否经常走动,是否常从阵地中出来?我们需要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关联,就需要多和他们接触,多走进他们的圈子,多去探寻,多去接触。多动,从阵地中走出来,去看看阵地外的事物,我们会发现其实校园里处处都是好风景,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就会有收获。
三多是多看,所谓多看就是要多观察,多用眼睛去看,去发现。每个学校都有不一样的需求,我们的服务又难以满足全部需求,也难以和每一个学生建立关联,但我们能够利用课间时刻,走访班级的时刻,上社工课堂的时刻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然后就观察到的现象与同伴、督导、班主任或任课老师交换意见,增加对所观察学生的认识。当我们用心去看时能够看到很多平时未被察觉的资料,能更好的明白学生,在关联建立中也更得心应手。
四多是多帮忙,所谓多帮忙就是多伸出我们的双手,为周边的人搭一把手。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正因我们的工作就是助人。对年轻的我们,学会去帮忙他人,力所能及的.事做一点其实吃不了亏,常常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多帮忙能够拉近我们与服务对象之间的距离,多做事能够加深我们在学校师生中的印象,对关联的建立以及服务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好处。
第二、服务工作中的“四勤”,即勤思、勤做、勤写、勤论。
不管我们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思考-行动-再思考-再行动。对我们的服务工作需要做到勤思、勤做、勤写、勤论这“四勤”,并相互结合。
首先是勤思,进行完需求评估之后,我们要针对需求制定服务计划,服务计划的制定也不是说有就有的东西,它需要思考。勤思就是在实际工作中要多想想,多问几个为什么,多问几个怎样样,事先预设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的状况或问题。在行动之前,我们先要思考,行动之后,我们还要思考。前后的思考侧重不一样,前者所思考的是我们的服务计划是否能够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我们在带给服务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未知状况,我们需要预备哪些方案和措施来应对突发事件;而后者所思考的是我们的服务是否满足了服务对象的需求,服务工作的优势与不足,在带给服务时所遇到的困惑与挑战。不管是哪种思考,在我们的工作中,都需要多思考、勤思考。
其次是勤做,所谓行动才是最有效的。思考之后就需要行动,行动的表现之一就是去执行、去操作,将我们的计划付诸实践。虽然我们在很多方面还不算成熟,作为大学生,身上总会带着一丝学生气,这能够明白,但我们能够尝试做我们所思考过的事情。只有实践后才知道计划或方案是否贴合服务对象的需求,只有实践后才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还需要提高,只有实践后才知道服务对象对我们服务的反馈。做十分的重要,在实际工作中有差错也是情有可原的,情不可原的是我们怕去做,甚至不去做。虽然做不容易,做好更不容易,但是不做我们永远不知道我们的潜质和优势。多做、常做、勤做,在做中学,在做中积累经验,这样才有收获。
再次是勤写,我们的工作不是做了就结束,需要有记录。工作中的点点滴滴都是我们成长的证明,也是工作的交代,需要保存这些重要的资料。勤写,多动笔,多动脑,需要我们在服务完成之后能够以文本的形式将服务予以呈现,记录服务中的心路历程,并从中总结出服务的特色和亮点。写能够帮忙我们记忆,也能积累资料,成为宣传的素材。
最后是勤论,所谓勤论就是在服务前后要多进行讨论,针对服务方案、活动设计进行讨论,针对服务状况、活动现场、服务对象反馈进行评估,了解服务的成效。在一个活动开始前先讨论,讨论时常常会碰撞出多彩的火花,这些火花就是服务中的特色和亮点,而这些火花常常是一个人所想不到的,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两个人的想法综合在一齐就成了一个全新的想法。在活动结束之后及时进行沟通讨论,就活动中的优劣进行商讨,取长补短、补缺补漏,为下一次的活动积累经验。勤论不仅仅能够激发出智慧的火花,而且能够发现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实际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三、团队沟通中的“四分”,即分工、分享、分析、分先后。
在项目学校带给服务的不是个人,是团队。作为团队就少不了沟通、交流、协作、配合,在团队沟通中需要分工、分享、分析、分先后。
分工在团队沟通中能够明确成员的身份主角,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各尽所长,发挥优势。分工合作是团队沟通中的一块重要资料,没有一个明确的分工就难以确定团队成员的职责与位置,彼此的行动便会相互干扰、不相一致,同时会出现资源闲置或紧缺的现象,这样团队的行动就缺乏组织性和协调性,不能最好的发挥团队的力量和成员的优势。
分享是团队沟通中情感支持的一种表现。作为同来实习的驻校社工,大家来自不一样的地方,远离自己的家乡,然后聚集在一齐,在异地他乡开展实习工作,从情感上来说需要有人支持与关怀,团队成员之间的分享与交流就满足了这一需求,同时分享能够及时了解不一样项目学校的工作动态,能够相互学习、相互指点,为下一步的服务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分析是团队沟通中对问题的回应。一个团队正因不一样性格的成员组合在一齐,难免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所采取的态度和方式决定了这个团队的发展。分析能够帮忙我们理清团队沟通中的问题所在,为我们解决问题带给帮忙。科学、理性、对事不对人的问题分析能够使我们的团队更加凝聚,并一齐完成既定的目标,展现团队风采。
分先后是团队沟通中处理各项事务时的原则。一个团队一齐开展工作,需要处理的事务常常不只一项,沟通之时需要遵循分先后、主次,轻重缓急的处理原则,分清事务的主次、类别,合理分配时刻,相互商讨决定,重要紧急的事务先处理,不重要不紧急的事务后处理,避免无主次、无秩序,不分轻重的状况出现,同时也能够规避沟通中的冲突,使团队成员更容易达成共识,统一行动。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