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颜色真是五彩缤纷,太阳是红灿灿的,天空是湛蓝的,树梢是嫩绿的……难怪诗人爱吟咏春天,画家爱描绘春天,因为春天是世界一切美的融合,一切色彩的总汇。
按说春天是温暖的,是阳光明媚的,可是我们北方的春天却迟迟的不肯展开笑脸,总是感觉有些凉意。话说回来,再冷也还是春天,节气在赶着呢,所有的小花小草、树木丛林都伸出了脑袋等着享受春的气息。
上周五下班时没感觉有什么变化,可是今天早上上班时没到校门口,好远就望见了校门口的油菜花黄澄澄的一片好漂亮,我故意从油菜花的身边走过,淡淡的闻到了油菜花的花香(因为油菜花不多,顿时就感觉到了春的气息。走进校门,拥路两旁的小叶女贞绿绿的嫩芽已经伸出了脑袋。原来干枯的草坪也想脱掉旧衣服想换上新衣裳,但是,如果你俯下身子去仔细审视,你会发现在悦目的色彩中,还有零星的枯黄,那是残冬留下的痕迹。你也许会叹息:“真是美中不足啊!”可是,你不妨削去枯黄的冬衣,你会有更新奇的发现,嘿!里面却是绿的!原来外表枯黄的小草也在孕育着,孕育着更美的春天。校园四周的柳树也已经发出了嫩芽,草坪中间的迎春花更是开的漂亮,嫩黄的颜色把校园点缀的格外的美丽……整个校园让我顿时感觉不一样的舒坦,我又一次从春的味道中感受到了春的气息。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春天是人们向往的季节,我们是不是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并为日不长的春天,我会孩子们一起来奋发向上以不辜负这美丽、神奇、充满希望的季节。
暑假正是出去旅游的好时间,而这,也是我们要做的。去年我们出国旅游,领略了外国的好景,今年我们就要见识一下我国江山到底有没有书上说的那么美。?
今天,也就是十一号下午,我们就要GOGOGO了。我激动的心情简直不能用文字表达,才上午十一点钟,我的心就要跳出来了。
旅行箱!零食!衣服!外套!鞋子!雨伞!水杯!牙刷!牙膏!洗面奶!刮胡刀!擦脸油!对,肯定不能少了睡衣!?说了这些,嘴都干了,请容我去喝杯水……
接下来的事情,谁能知道呢??
明 天,妈妈就要去云南旅游了。临走前,妈妈对我说:“你要听奶奶的话,不能乱花钱。”妈妈还说:“我每天给你5元钱,妈妈去6天共给你30元。你每天要做好 花钱记录,我回来检查。”我点点头,高兴地说:“妈妈您放心吧!”妈妈走后,我努力克制自己,不乱花钱。妈妈回来后,我高兴地告诉妈妈:“我一分钱也没 花,我攒了30元。”妈妈高兴地说:“你真棒!”
今天我们去了世博会的中国国家馆,我们到那里买了票,就进去了,但我们还要排队坐电梯才能上去。电梯一停,我们就看见很多石头一样的柱子悬挂在天花板上,有些柱子下面还有电视机在播放。再往里面走就是一个电影院,讲的是中国原来的经济发展和现在的变化,看完后出来就看到一幅巨大的清明上河图,里面的人、船、河都在动,真是栩栩如生啊!然后,我们又坐了小火车,进入了隧道,里面讲了石头城、还有古时候建房子用的柱子等,就出来了。进入另一个展馆,我们还看到了太阳能车、喷出有字和海宝图样的喷泉。最后我还买了个中国馆的徽章就回家了。
春天是一年四季的开始。从春天到夏天到秋天再到冬天,一年又一年这样周而复始,始而复周的重复着,重复着.....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每当挨到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季节-----冬,我都会想起这句话,急切盼望春天的到来。
我爱春天。春天万物复苏,草\">小草也越发变得葱绿了,到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远处看时感觉嫩绿嫩绿的,而走到近处时,却看不出一点儿绿。这大概就是韩愈所说的\"草色遥看近却无\"吧!
我爱春天。春天代表着绿色,绿色却又代表着生机与活力,代表着旺盛的生命力,代表着春天的来临。
我爱春天。当淅沥沥的春雨从天而降时,我总有一种浑身舒畅的感觉。特别是春雨过后,空气清新得很,彩虹也随之绽开笑脸。我国民间有关于晴雨预测的农谚,象\"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清明风若从南起,定主田禾有大收\"等。也有关于春雨的诗句。比如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元明韵寄子曲》中的\"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一年之计在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作为四季的开始,必然会以崭新的面貌再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民国风度》中的79位人物,可以大概归结为三个序列。一是大学校长,如梅贻琦、蒋南翔、蒋梦麟、马寅初、傅斯年、张伯苓、马相伯等。他们的风骨、精神各不相同,但其个人风采以及对学校的影响,都令今人在追慕之余不甚感慨。二是近代以来各学科在中国的奠基人,如考古学之李济,现代语言学之赵元任,物理学之叶企孙、吴大猷,地质学之丁文江,经济学之何廉,社会学之陶孟和等。他们对自己安身立命之学科的关注与倾心,真非今日许多学科之“权威”所能比拟。三是其他文化业界的前辈,如大公报社之张季鸾,商务印书馆之张元济,编辑界之孙伏园,新闻界之邵飘萍、黄远生等。他们的责任担当、社会敏感等等,都展现出那个时代的品质与高度。
民国那些人体现着民国风度,他们虽然千人千面,个性迂狷狂痴,但内里不失风骨、风雅与风趣,底子上都有一个“士”字守着。“士”乃知识分子的本色,它要求知识分子必须对家国、社会、历史有所担当,对自我的生命有所担当,对学术本身有所担当。因拒收张作霖30万元封口费而遇害的邵飘萍有一座右铭: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铁肩担道义”可以概括为民国那些人的担当之“志”,是他们对自我在社会、历史中的角色、立场的选择与认定。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公共知识分子”,他们代表的,不是某个利益集团的利益,更不是一己之私利,而是社会公共利益,是时代的正义和良知的代表。
钱理群先生在该书的序言里谈到,知识分子对家国、社会、历史的担当,在两个时刻显得尤为重要。一是民族危难时刻,可举一例:曾任辅仁大学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和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的陈垣先生在北平沦陷时对启功说:“一个民族的消亡,从民族文化开始。我们要做的是,在这个关键时刻,保住我们的民族文化,继承下去。”二是在社会道德失范的时候。危难时刻显本色,越是社会道德失范,知识分子越要承担起精神坚守的历史责任,大学也越应该发挥“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的精神圣地的作用。这其实是知识分子的自觉意识和天然责任。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分子的使命是否发生了变异?周有光先生在其“百岁口述”中说,一代有一代的使命,他们那代知识分子的使命是“还我河山”,那是民族危难之际的呐喊与担当。那么今天,知识分子的使命是什么呢?不好回答。
什么是对自我生命的承担?时下热衷于报项目课题的教授们可能也不好回答这个问题。《民国风度》中,费孝通对自己的老师潘光旦有段评价:我们这一代很看重别人怎么看待自己,潘先生比我们深一层,就是把心思用在自己怎么看待自己。“看重别人怎么看待自己”,在意的是身外的评价、地位,说白了,就是虚名;而“自己怎么看待自己”,在意的是自己对不对得住自己,是自我生命能不能不断创造与更新,从而获得真价值、真意义。费先生说他们那一代已经不能与潘先生那一代相比,那么我们这一代、我们教育出来的下一代呢?真让人惶恐不已!
民国那些人中,有些人只是一个学者,他们仅为学术而生。在曾昭抡同时代人的回忆中,有关曾先生的怪癖传闻很多。说他曾站在沙滩红楼前,和电线杆子又说又笑地谈论化学上的新发现,让行人不胜骇然;带着雨伞外出,却在暴雨中提伞走路,任衣物全湿;吃晚饭时心不在焉,拿着煤铲到锅中添饭;忙于工作,很少回家,有次回去竟被保姆视为客人。如此等等。费孝通先生曾对这些怪癖如此评价:在他心里想不到有边幅可修,他的生活里有个东西比其他都重要,那就是“匹夫不可夺志”的“志”;知识分子心里总要有个寄托,曾先生把一生的精力都放在了化学上,他为化学这门学科在中国的开创与成长而付出的辛苦,犹如父母之于儿女。这种对学术的痴迷,显出呆傻的状态,但没有这种状态,钱理群先生认为,是不可能进入学术,登堂入室的。现在的许多学者聪明过人,自然也就与纯粹的学术相去甚远。这固然可以说是时代、体制之弊,然要说其中个人全然没有责任,未免也是托辞。反观当下诸多“过度社会化”的知识分子,只能让我们仰望前贤,追慕逝者。
徐百柯本人在后记中说,写完14位大学校长,回首望来,不禁感叹:一校之长,今安在?很显然,当代大学校长优秀者不乏其人,徐的感叹不过意在惋惜一种“长校”精神之流逝。当年全国各地的报纸猛烈批判《新人口论》,马寅初却拒不,依然笑眯眯地出入燕园,“圆圆一张脸像弥陀”。他说:我总想以行动来教育学生,希望北大的10400名学生在他们的时候和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要知难而进,不要一遇困难便低头。“匹马单枪”之北大校长言行之中展现的风格气度与精神追求,让人敬仰,更让人深思。
傅斯年在1949年后出任台湾大学校长。某日冬夜,傅斯年穿一件厚棉袍伏案写作,其夫人俞大綵坐在一边缝补他的破袜——第二天学校有两个大会,校长不能太寒碜。夫人催他早点休息,他说正在为一份杂志赶写文章,想早点拿到稿费买条棉裤,“我的腿怕冷,西装裤太薄,不足御寒”。这温馨夜色下的天方夜谭,真令我辈感叹!傅斯年是何等人物?是敢在委员长面前叼着烟斗翘起二郎腿的人,却竟为一条棉裤如此周折!
这是徐百柯行文的高处,他写傅斯年这样具备种种传奇的大家,却只从平常处说起,雕刻平凡细节之中的伟大。他写冯友兰也是这样,只提冯的“两束雄文”:一是冯友兰代表西南联大致函教育部抗议其训令,此文被后人赞为铭刻了一所大学“力争学术自由,反抗思想统制”的光荣品质;一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此文被史学大家何炳棣称为融古烁今的“不朽文章”。30年后,冯氏重读碑文,竟然“感慨系之”。原因何在?何炳棣有言:此碑永存,而它所代表的学术自由精神未数载即开始消逝。
此外,书中杜涌涛的序言、钱理群的再版代序,还有“延伸阅读”及作者的后记,都与“民国那些人”相得益彰,从不同角度诠释着民国风度。徐百柯认为,“他们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与我们相去甚远”;但他又希望通过种种努力,来对抗断裂、遮蔽与遗忘,培养一些建设的力量。
但逝水悠悠,这样的努力,不知成效几何?
今天,我和家熠哥哥、一凡姐姐、妈妈、舅舅、舅妈、外婆一起去大罗山天河水库玩。天河水库的风景很美,山青水秀,岩石也非常漂亮,有的岩石像蝴蝶,有的岩石像半个肉骨头,有的岩石像蘑菇,还有个岩石像一头大象。
到了山顶上,大家休息时,我还拿出油画棒和速写本写生,画了天河水库的美景。
回来的路上我们捡了一根枯树枝准备回家做个弹弓。
今天真好玩!
当迎春花用一抹黄送走桀骜不驯的冬,当黄鹂鸟用歌声引来万紫千红,我知道,春天到来了。
清晨,我看到柳枝半伸半卷的嫩芽儿上还夹着昨夜的泪,清风也拂不走。我该明白,万千柳枝的婀娜哪会来得那么容易。
因它经历了乍暖还寒的洗礼,才有资格得到这醉人的绿……
日上三竿之时,我在竹林游荡。它们挺拔、青翠欲滴,骄傲地俯视着我。参天的毛竹,要该怎样才能这般笔直高大?我该懂得,当它还只是一个竹笋时,多不起眼。沉默如它,只是不停地在往地下延伸它的根。可谁都看不见,谁都只给它讥笑。四周的时间,扎实了根,却只用一周节节拔起,突飞猛进。有多高?它的根知道。
因它扎实了根,才有资格傲视大地……
午后,冬,不甘就这么走了,春风就这样夹杂了些冷意。山脚下的桃花趁着前段时间的暖阳,悄悄结了蕾,甚至有些还开了花。可这天,并不想让它们安静地开花。雨,淅淅沥沥下着。花,支不住脑袋,垂了下去。“啪嗒”——它掉了下来。我该理解——“不,经不住考验,结果只能如此。”明亮地声音突然响起,我看到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女捡起了那花,不屑地表情映在脸上。“它虽开了花,却终没能结果。你还要理解,还要怪罪这场雨吗?”她不顾我惊愕的目光又继续说,而这话的确让我匪夷所思。我不答她,看向那朵花,不久,这花便会化为肥料,助桃树上未被风雨所打落的花结果了。那女孩不再等我回答,又说道:“我是春,你愿和这被打落的花一样吗?不愿,就请应下我的邀约吧!”“那愿呢?”我似笑非笑的问她,她并不理我,只低头把弄那残花,我已了然她的意思。
我终应下春天的邀约,风雨兼程,只为盛夏骄阳予我荣光。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