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大街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我想知道洛阳人以前怎么生活的,就向爸爸、爷爷请教。
爸爸说:那时候走在大街上,满眼都是穿着黑色、蓝色和白色衣服的人。衣服的式样,大家基本一样。男男女女穿同样的衣服,有时看背影根本分不清男女。家里小孩多的时候,衣服就是老大穿新衣、老二穿旧衣,然后老三、老四继续捡旧衣穿,大人很少为小孩重新做新衣服。为此,我们家还闹了个笑话,据说我的姑姑小的时候都是捡爸爸的衣服穿,有一次,姑姑走丢了,全家人四处寻找,明明是个小姑娘,可捡到的人家却说捡了一个小男孩,好笑吗?
现在可是大不一样了:近年来,城市居民的衣着,早已突破了颜色单调、式样单一的旧格调,人们的衣服变得丰富多彩,穿衣已由过去单纯为了防寒、取暖向着美化生活方向发展。大街上很少能够看到穿同样衣服的人。
爷爷讲:以前的人很少吃肉,只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买一点好吃的,平常米面吃的多一些,每顿饭做菜很少,饭菜花样很少。爷爷讲了个他们那时候一日三餐的笑话,说:“早上吃窝窝头,中午吃狼带帽、晚上换个样改吃没底蒸馍。”我好奇的问:““狼带帽”和“没底蒸馍”是什么东西,好吃吗?”爷爷笑着解开了谜底,原来都是窝窝头!一日三餐吃一样的东西。现在,餐桌上的东西早就不一样了,越来越丰富。一天不吃肉,我就感觉浑身没劲。嗨,真不知道,他们那时候是怎么过来的?
洛阳人的变化真大呀!生活在幸福的现代社会,我为自己每天可以穿不同的衣服而高兴,为每天可以吃不同的美食而欢呼。今日的幸福是由你们长辈辛勤劳动得来的,感谢你们爷爷、奶奶、爸爸、明妈妈!我会努力学知识、长本领,把洛阳建设的更加美好!
“五一”到了,妈妈们带我们去洛阳游玩。一路上,我们开开心心、有说有笑的。
到了洛阳,一下车我们就直奔中外闻名的神州牡丹园。我们首先来到专门展示牡丹画的画院。只见高高的四面墙上挂满了画,画上一朵朵牡丹活灵活现,好像真的一样。我最喜欢“豆绿”了,它的花心好像绿色的豆子,大概这就是它名字的由来吧。听导游说,这种绿色的牡丹是最珍贵的品种,天下第一呢!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画得再好看也没有真牡丹美丽!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了种植牡丹的花圃观赏这花中之王。当我第一眼看见活生生的牡丹时,我仿佛来到了仙境。每一个花圃都不大不小,却种植了许多株半人高的牡丹花,花枝瘦瘦的、干枯的样子好像被火烧过似的,但看起来很有力,托起了碧绿的大叶子和硕大的花朵。花瓣重重叠叠的,真是数不胜数啊!牡丹花开得那么大,开得那么气派,透出一种富贵之气,显得典雅、华贵,让我想起洛阳牡丹的传说。牡丹花敢于和皇帝武则天对抗,被流放到洛阳。但仍然遵守了自然规律,在春天开放,真有骨气。
牡丹花的品种实在太多了,看得我眼花缭乱。我们看到了红色的“洛阳红”,像荷花一样的“鲁荷红”,洁白的“玉版白”,还有很多黄色的牡丹花。在这当中,最显眼的就是牡丹花的“花中之王”“姚黄”了。她非常鲜艳,拥有一身黄衣服,好像穿着龙袍的女王。她的花好像皇冠,有着一种威严。
那么多的牡丹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有的低着头,好像一个害羞的姑娘;有的整个身子全低了下去,好像睡着了似的;有的弯着腰,照着“镜子”,好像在精心打扮自己;还有的挺直身子,展开了漂亮的裙子,像在说:“瞧,我多美呀!”……
牡丹的颜色五彩斑斓。白的像雪,红的像火,粉的像霞,黄的像金,绿的像被清水洗过的宝石……不禁让我想起了刘禹锡的诗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欣赏着这国色天香的牡丹,我无法用词语来形容她。神州牡丹园真令我流连忘返。
“中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左传》
从“黄帝垂裳而天下治”始至明代,汉服一直在人类衣饰发展史上散发着最璀璨的光芒。直到明末清初,满清铁骑入侵中原。满清统治着为了打击汉人的文化自豪心,摧毁汉人的气节与骨气,颁布了“剃发易服”令。从此,汉人的.记忆里有了对民族服装的缺失感。
一些历史,好多人都忘了。你们只记得“汉服因不方便,而被历史淘汰。”“改朝换代,再平常不过,汉族传统服饰是旗袍和唐装。”却不知道,汉服有广袖礼服也有轻便的裋褐,更有窄袖襦裙;不知道就在那十里春风琼花舞的扬州,曾经有数万人不愿脱去那些汉服,剪下高束的发髻,而丢了性命;更不知道我们为何被称为“华夏民族!”
汉服是汉族传承千年的传统民族服饰,表现出天人合一,汉服中左侧衣襟与右侧衣襟交叉于胸前,自然形成了领口的交叉,两条直线的交叉代表着传统文化中的对称性,表现出独特的中性魅力,极我中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正,地即人道,即方与正!
身为华夏子孙,汉服同袍,我袭一身华服,走车水马龙的长街,收获的不是夸赞,而是辱骂“披头散发,穿着一韩服,走在中国,成何体统?”我不知为何,我们汉族传统服装,在汉族人口中,却成了韩服,和服?我华夏流传千年的服装文化,被世人一点一滴地忘去,祖先们留下的文化,似水,流向四方,却流不到汉人的心中……
热爱汉服的我,接触到汉服后才明白,我爱的不仅仅是汉服,而是它蕴含的华夏文化,华夏文化被世俗隐去,身为华夏子孙,我们应该弘扬,而不是随着世俗,将它隐去……
汉服象征着华夏礼仪文明,它弘扬着我华夏的文化与精神,向汉服文化致敬!
符号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很常见的,比如,写作文时要用到标点符号,做数学题时要用到运算符号……其实,我们的城市、国家也有自己 独特的符号。
就拿我的家乡洛阳来说,龙门石窟、洛阳水席、牡丹花……都是洛阳的符号。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洛阳的牡丹花。
牡丹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洛阳又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美誉。洛阳牡丹甲天下!这句话说得可真不错。看, 洛阳的牡丹花朵硕大,品种繁多,花色奇艳,有红、白、粉、紫、蓝、黄、绿、黑及复色九大色系,十种花型,一千多个品种。牡丹花看 起来十分大气、富贵,确实有一种百花之王的气概。人们看到这么美的牡丹花,都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哇!不愧为花中之王!这时,我 又想起那句“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拥有天下闻名的牡丹花,是我们洛阳的骄傲。每年的牡丹花会不仅给国内外的游人提供了赏花游玩的机会,还促进了洛阳的经济、文化、 科技的发展。洛阳种植研发牡丹的基地大型的有王城公园、洛阳牡丹园、神舟牡丹园、国家牡丹园等。牡丹花开时节,无论到哪个园,都 是花海人潮。你看,各色牡丹竞相开放,粉的像霞,白的像云,黄的像金,绿的像翡翠,煞是好看!再看,观赏的人摩肩接踵,欢声笑语 ,每一处都留下了人与花的倩影。到了晚上,洛阳的大街小巷,特别是老城八角楼金街,灯火辉煌,各色小吃摊位上人头攒动,各种娱乐 场所笑声不断,真是“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以它特有的富丽、华贵和丰茂,在中国传统意识中被视为繁荣昌盛、幸福和平的象征,所以牡丹不仅被命名为洛阳的市花,还是我国 的国花。身为洛阳人,我们以牡丹为自豪,我们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去保护,保护属于我们洛阳的特殊符号。
假期里,我便游览了我国的佛教圣地——洛阳“龙门石窟”。
买过票要过检票处时,我才明白这座石窟为何要叫做“龙门石窟”,因为检票处就在“龙门”口。
进入风景区,两面连山,中间夹着一条大河,它叫伊河。听说,现在供游客走的路已经向外扩展了很多,但是看着这条河还是那么宽敞,可想而知,它真的是条“大河”。再向里走,就是我们所说的“石窟”了。一尊尊大佛浮现在我的眼前,其中最有趣的就是有一尊佛像的手式不同于其他的佛像那么庄重,放的规规矩矩的,而是像我们现在俗称的“剪刀手”。导游介绍说,这不是后来改造的,而是原建筑就是这样。还说佛祖有预知能力,在遥远的几千年前,就已经知道现在最流行的手势了。呵呵,当然,这只是传言而已。还有一尊“最美观音像”,虽然只是墙壁上几十厘米的小雕像,但是她的美丽却吸引了不少游客。在我们的印象中,观音,就是一个坐着莲花宝座,手里托着插着一条柳枝的宝瓶,一只手还拿着浮尘搭的庄重女神形象,而这尊雕像,观音却站了起来,一手拎着宝瓶,一手把浮尘向胳膊外甩。她丢弃了以往庄重的神态,以突出她优美的身段,仿佛马上就要翩翩起舞起来,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我不禁为我国古代的能工巧匠的灵思妙手啧啧称赞起来,更为祖国有这么悠久、灿烂、美丽的文化而自豪。
再往前走,一些不和谐的东西开始出现在眼前。我注意到许多小石窟内的小佛像都没有了,还有很多小佛像的脑袋也不见了。那一尊尊大佛像,虽然一动不动的端坐在险峻的山上仍显得格外庄重,但也不再像昔日刚刚筑好后那样完美了,有的耳朵没有了,有的手指没有了,还有的那脸上布满炮灰风雨,看上去显得更加沧桑。这些美丽的残缺,有的是源于历久风雨的侵蚀,而绝大部分都是由于当年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我国时所犯下的罪行,这里的一切,在向我们倾诉着那一段屈辱的历史。想到这里,我的心情不免沉重了起来。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20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我们应该保护它们,保护我国的瑰宝,保护我国悠久、灿烂、美丽的文化!
“龙门”一游,是我今年假期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洛阳春日最繁华,红绿荫中十万家,”这是我国我国宋代诗人司马光的诗句,道出了古都洛阳花繁锦簇,春光无限的情景。我们一家三口怀着愉快的心情,在大年初一开车去洛阳,领略了一下古都的风采。
一大早,我们就起床了。前一天下载了我喜欢的音乐,又买了我和妈妈喜欢的零食,爸爸开着车,放着劲炫的音乐,我们向快乐出发了!跑了近两个小时的高速公路,我们终于来到了洛阳。洛阳好美啊!古朴的建筑提示你这是一座历史厚重的名城;高大的现代化大楼预示着这座古城散发着时代的气息。
爸爸开车直接到了他洛阳朋友的提前订好的酒店,爸爸的朋友郭叔叔早已在门口等候多时了。安顿好以后,我们坐上了郭叔叔的车,从这以后他就是我们的司机加导游啦。
叔叔首先带我们来到了丽景门。高大的城门里是古色古香的街道,各种卖小吃和手工艺品的店铺比比皆是,门口还挂着写着店铺名字的旗帜。恍惚间仿佛回到了大唐盛世。游玩一番后,我的肚子不争气地“咕咕咕”叫了起来。这是,郭叔叔说:“我们中午就在这里最有名的水席店吃午饭吧。”对我这个小吃货来说,这是再好不过的事了。一进店门,我就被惊呆了!小店里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幸亏郭叔叔提前订了二楼的桌子。入座后不一会儿,美味一个接一个地上来,有酸汤焦炸丸子、连汤肉片、牡丹燕菜、酸汤酥肉等等,真好吃呀!
下午,我们去了关林。但是因为春节期间人太多而导致交通堵塞,所以去不了了,好失落。不过听爸爸说,那里是三国大将关羽埋葬头颅的地方,而中国也只有两个地方可以称之为“林”,一个是山东孔林,一个就是洛阳的关林。虽然没有去成关林,但是听完爸爸的讲解,还是有所收获的。
洛阳之行结束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古都洛阳。今天的游玩,让我感受到了洛阳的民俗风情。这真是愉快而又开心的一天!
暑假到了,妈妈们带我们去洛阳游玩。一路上,我们开开心心、有说有笑的。
到了洛阳,一下车我们就直奔中外闻名的神州牡丹园。我们首先来到专门展示牡丹画的画院。只见高高的四面墙上挂满了画,画上一朵朵牡丹活灵活现,像真的一样。我最喜欢“豆绿”了,它的花心像绿色的豆子,大概这就是它名字的由来吧。听导游说,这种绿色的牡丹是最珍贵的品种,天下第一呢!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画得再好看也没有真牡丹美丽!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了种植牡丹的花圃观赏这花中之王。当我第一眼看见活生生的牡丹时,我仿佛来到了仙境。每一个花圃都不大不小,却种植了许多株半人高的牡丹花,花枝瘦瘦的、干枯的样子像被火烧过似的,但看起来很有力,托起了碧绿的大叶子和硕大的花朵。花瓣重重叠叠的,真是数不胜数啊!牡丹花开得那么大,开得那么气派,透出一种富贵之气,显得典雅、华贵,让我想起洛阳牡丹的传说。牡丹花敢于和皇帝武则天对抗,被流放到洛阳。但仍然遵守了自然规律,在春天开放,真有骨气。
牡丹花的品种实在太多了,看得我眼花缭乱。我们看到了红色的“洛阳红”,好像荷花一样的“鲁荷红”,洁白的“玉版白”,还有很多黄色的牡丹花。在这当中,最显眼的就是牡丹花的“花中之王”“姚黄”了。她非常鲜艳,拥有一身黄衣服,像穿着龙袍的女王。她的花像皇冠,有着一种威严。
那么多的牡丹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有的低着头,像一个害羞的姑娘;有的整个身子全低了下去,像睡着了似的;有的弯着腰,照着“镜子”,像在精心打扮自己;还有的挺直身子,展开了漂亮的裙子,好像在说:“瞧,我多美呀!”……
牡丹的颜色五彩斑斓。白的好像雪,红的好像火,粉的好像霞,黄的好像金,绿的好像被清水洗过的宝石……不禁让我想起了刘禹锡的诗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欣赏着这国色天香的牡丹,我无法用词语来形容她。神州牡丹园真令我流连忘返。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