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志摩的诗是一种享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是灵动,“但如今膏火是我的心,再休问我闲暇的诗情!”,是哀怨,是叹息。志摩最容易让我想起柳永:洋溢的是那种满卷的才气。志摩一生“跟着清风走”,在翡冷翠,在康桥,都留下了志摩追求美与爱的脚步。而我永远难忘的是那一首《青年曲》中的一句:“彩虹不常在天边。”其实读志摩的诗并不仅仅是一种享受!
今天,我们的生活就像四月的好天气,但人间总是四月天吗?
相传周定王元年,楚庄王平定叛乱大捷,特宴请众将,百官,并让爱妾许姬敬兴。突然一阵狂风将所有的蜡烛吹灭。黑暗中,一个人拉住许姬的衣袖调情,许姬不许,顺手扯下了那个人的一个衣角,并请庄公检查每个人的衣服。
‘‘酒后狂态,难免如此,若治罪,必伤人之心,百官不欢而散,得不偿失。”许姬听后叹服。日后吴兵伐楚的战场上,有位战士异常奋勇,为保卫楚国立了大功。
其实,做到宽恕并不困难,也不需要付出很多,用一扇敞开的心扉多包容一些,一切够了,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像楚王一样理智的处事态度和宽容的胸襟。
当年的猛将众多,谋士如云的项羽曾拥有过韩信等一大批勇士,可他霸气冲天,处处不能容人,使众多谋臣良将纷纷挂冠而去,最终落得四面楚歌,自刎于乌江。屠格涅夫曾说:“不会容忍别人的人,就不会得到别人的宽恕。
卡耐基曾说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宽容,忍让,和善。
常言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靠自己去成功》是刘墉专门写给女儿的书,在这本书中,刘墉和女儿真是无所不谈,小到吃饭、穿衣,大到人生、世界……鲜活的语言、平常的故事以及巧妙溶于其中的哲理,读来颇具兴味。而绵藏其中的是父亲对女儿成长的良苦用心和一份沉甸甸的希冀:不要等成功来敲你的门,要靠自己去成功。
这本书记录的大都是作者与女儿之间琐碎的小事,然而在这一件件事的背后,刘墉发掘出深刻的道理。他的文章就是这样从平实之中显现出深刻的哲理,教女深省,教女奋进。
刘墉很懂得“避而后谈”。 在“谈独立”这一章节中,作者列举了女儿依赖父母成性的事。在叙述中不难发现,父亲并未因此与女儿发生正面冲突,每次都是以女儿的讲“理”收场。在文后,作者提出了“女大应独立”的观点。作者从理论、事实着手,反驳女儿那所谓的“理”。作者的处理方式既起到了告诫女儿的作用,又避免了父女之间的争端。这种先退后进,以理服人的“战术”可以说百战不殆。
刘墉还懂得“换位思考”。 父女之间存在的所谓的“代沟”是由于他们人生阅历、生活背景的迥异造成的。然而在“谈穿着”里,作者并为因“代沟”而与儿女发生口角。无论是女儿的“露脐装”,还是儿子的“耳环”,作者都是以玩笑待之。仔细品读,在这玩笑中也蕴涵着作父亲的一种态度。这样的玩笑不会激起儿女的逆反心理,也同样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如此以来,本来的一场“代沟战”就覆灭在愉悦的气氛中了。文中,作者曾站在儿女的角度分析“潮流”这个敏感的话题,他一直表示理解、通融。作者冷静的思考、多角度的分析淡化了矛盾,解决了关键问题。“换位思考”帮助他了解儿女、走近儿女。 ……
教育是一门艺术,刘墉用自己精辟的文字、独特的处世态度诠释了这门困扰着许多师长的艺术。《靠自己去成功》闪耀着爱与智慧的光辉,是一本能给予我们深刻思考和感悟的好书。
我叔叔养了二条小狗,一条是纯种牧羊犬,名叫“灰灰”。还有一条是狼狗,叫“旺仔”。因为我每天都去我叔叔家,所以和小狗的关系特别好。
灰灰眼睛特别大,也特别亮,可以看见几十米远呢!它的鼻子也特别灵,通过闻气味还可以分辨是熟人还是生人。如果是熟人,它会在熟人面前摆尾巴,表示它的友好。要是见了生人它就会猛扑过去,还不时地汪汪大叫,把生人吓跑。旺仔也一样。它们俩一只白天睡觉,一只晚上睡觉,分工还挺细致呢。
有一次,我们班有一个喜欢欺负同学的胖子来了。他带着一条狗,气势汹汹,真是“狗仗人势”。它看见我的两条狗,对它们“汪汪”的叫了两声,然后向我的狗扑了过来。经过一场“战斗”,胖子的狗被我的狗咬得身上的毛乱七八糟的。后来胖子只好带着他的狗落荒而逃了,他以后再也不敢欺负同学们了。
我的两只小狗真勇敢。
飘散而过的光阴无情地流动,徒留一祯祯孤独而美丽的风景,不知何人驻足而坚守,何人又在风中荡漾,最后仅留下留恋的目光和一串串远去的脚印……
不愿放弃的一寸光阴,依旧坚守的'一片风景,永远定格在心口。
像是一杯历经千年依旧醇香的美酒,苏轼的词依旧在我耳畔回荡着一抹余音袅袅的浪漫,想必是想让后人看看他的豪迈风姿,他放言“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我仿佛看见他的背影盛开在烟火四射的夜幕。
他奔波官场,正如他从未放弃过雄心壮志的夙愿,依旧坚守在淡泊的仕途,屡次被贬,抹不去他追逐的背影。
唱着一曲波澜不惊的小调,风抹净的是尘埃,雨荡漾的是人心。
几十年后,昔日黄花早已凋尽,杜子美蹒跚着脚步,拖着病弱的身体流离人世。但他依旧是几十年前忧国忧民的子美,他苦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子美不似苏轼,他不够豪迈,所以他活得很辛苦,但他又何尝放弃过报国为民的心?
我们踩过的土地,可有一寸是当年子美奔波过的?细嗅一片泥土,光阴早就湮没了血汗之泪,但依旧铭记的是那一心为民的背影,依旧熠熠生辉。
但我们拥有一个贯彻一生的信念时,坚守便成了家常便饭,而放弃却成了一种禁忌。
我依然相信,你可以为了信仰坚守数十年换得一次赏识;我依然相信,你可以为了信仰面对官场残酷意志坚定。
那么为何要放弃呢?
信仰是值得我们去坚守的,正如邓稼先放弃留美的机会,留守在中国,最终完成了信念,成为了“两弹元勋”;正如勤勤恳恳的海军一样,坚守在国家的边线,即使归心似箭,仍不忘坚守祖国的重责;正如我们周围的很多人一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先,坚守的是一片拳拳真诚之心……
光阴湮没的是远去人的脚印,定格的却是那祯驻留的风景。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是有的人不懂规矩,不守纪律,我行我素,自由散漫,还自以为得意,不仅破坏了集体,而且自毁了前程。
规成圆矩出方,若无规矩则圆方不成。有一则寓言故事讲的很有道理:河水认为河岸限制了自己的自由,一气之下冲出河岸,涌上原野,吞没了房屋与庄稼,给人们带来了灾难。他也由于蒸发和大地的吸收而自绝身亡。
规矩是人类社会得以正常运行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而又的人确认为法律和纪律限制了他们的自由,以为自己违反纪律是占了多大的便宜,其实他们不理解,风筝掉线就死到临头了,火车掉了道就是灭顶之灾。
由于一小缺失严格的家教,有些90后对自由的理解片面,他们认为自由就是任性而为,想干啥就干啥,谁也管不着也管不了。殊不知他们幻想的自由,过去没有,今天没有,将来也不会有。无规不成圆,无矩难出方。他们无视组织纪律,放任自流,等待他们的一定不是好果子。
余老师书的序言开头是一句希望之语,即“我希望每一位语文教师在生活中、工作中都充满智慧”。
印象中,教育各级主管部门对“教师群体”现状,多有“恨铁不成钢”要求,各类名家或专家论及“教师群体”,往往多为“专业水平不如人意”感慨叹息,社会上普遍的教师关注,多纠结在教育教学方法、技术和效果上,少有关注教师生活、生存现状。你一聊社会地位的落差和待遇,周围就有人用“师德”和“奉献精神”来压你,让人觉得气短,不敢抬头。久之,政府、社会、主管的领导们和广大的教师群体,仿佛都有点“施虐”和“受虐”的病态心理。
勾起牢***之语,是因为余老师关注教师工作的同时,还记着教师们的生活。“希望每位语文教师在生活中充满智慧”,一句亲切的叮嘱,让人心头一热。当我们谈论教师这一职业,或谈论教育事业的时候,首先要关注这一个个“人”——生活中的“人”。他的性格、爱好、情趣、志向和平常的心态等等,都需要互相的关注、关心、理解、帮助。教育教学是一份充满“爱”的工作。试想,普通老师生活缺乏稳定,对自对人对社会的心态调整不好,能期待他们平静而清醒地走进教室吗?教育是“育人”的事业,“育人”首先要“育师”、“育己”,然后才能“育学生”。“一流的教师”才能育出“一流的学生”。由此,无论是从学校、还是社会和国家层面看,教师是第一位的,有全社会敬重的第一位的生活,有充满智慧和激情的第一位的工作。
教师的成长,生活和工作是分不开的,生活中乐观、有情趣、自我认同感强的老师,在学校里肯定自信、积极,有个人魅力。同样,许多工作优秀的教师,他们对生活现状的理解和对未来的追求充满幸福感。所以,许多名家、大家优秀的表现和出色的成绩,除了用专业理念技术去解读外,还可从其生活中的个人性格、品质和精神上去理解。看余老师的《致语文老师》一书,其长者、智者的风范令人敬仰。余老聊的是教学,也是个人迎难而上的成长修炼,这修炼的过程,有坚定的目标,有系统的规划,有艰苦的执著,有挑战的智慧,有说不尽的苦乐滋味,有沉甸甸的收获。其修炼的智慧之语,既可心引领我们认真地工作,也可以启发我们用心地去生活。
我们无论是自愿,还是巧合从事了教师这个职业,注定了此生与他人有些不同。除去虚幻神奇的道德评价,因为职业的特点,我们的生命历程真的有些特别。我们需要(应该)掌握更多的文化,我们有机会站在人类思想的前沿,这是我们有时清高的原因;我们肩负着文化传承和思想播种的责任,我们的工作与其说是教育教会学生,不如说是熏陶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现在和未来,往大了说,我们的事业真的能改变命运和世界;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有丰富思想和鲜活情感的学生,我们每天的工作少有重复,我们每个教育教学的细节需要更多的创造性和人文个性,我们每天都新奇有趣的挑战;我们此生真的要“活到老学到老”,需要吐故纳新,才能与时俱进,很少有职业像我们这样需要终生修炼和成长。
凡职业,都需要为了生活,从事教师职业也需要“养家糊口”,这点标准不一,争议不断;凡职业,都需要有敬业的精神,都可以经营成事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说的是不论哪行,都能用心做到极致。从古至今,“状元”总是凤毛麟角,可不甘平庸,追求卓越的想法每个人都会有的,为难的是,成功需要面临各种挑战,不是每个人都能勇敢地、努力地坚持下去。
听听新闻,看看报纸,那些耸人听闻的事情并不鲜见。有的官员本来是两袖清风,因为自己的贪念,他们将自己推入深渊;有的不良少年本来是品学兼优,却也因为经不住花花世界的诱惑,而一步步走向堕落。而他们,本来都不想这样的,只是因为一念之差,因为在一瞬间失去管束自己的毅力,而断送自己的前途。
回想我们学过的课文《许仲平义不苟取》,我们也能感觉到,一念之差,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许仲平“暑中过河阳,渴甚”,面对“道有梨”的诱惑和“众人争取啖(吃)之”的影响,居然能“独危坐树下自若”,仿佛丝毫不为所动。难道他不想在骄阳下吃个梨解解渴吗?难道他不吃也不会难受吗?不,都不是。他可能一次一次的与自己做心理斗争,可能几次想伸手去摘梨却又缩回来,几次有这样的“一念”,却没有造成“差错”,只因为“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所以,在错误发生之前,我们就应该管好自己,不让一念之差使自己受伤——多想想“吾心有主”吧!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