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争论500(七下语文第一单元作文600字争论)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争论500(七下语文第一单元作文600字争论)

首页日记更新时间:2024-08-20 00:50:31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争论500(七下语文第一单元作文600字争论)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争论500【一】

自从我学会了画画,爸爸妈妈就一直叫我“小画家”。我也乐意接受这个别称,"憨厚可爱"的大象;"黑眼圈"的熊猫;"健步如飞"的猎豹;"高大"的公共汽车……个个都不在话下。不过说起这个外号,还有一段小故事呢!

星期六,我在家没事干,就马不停蹄地开始画画。通红的太阳、快乐的小鸟、青青的小草、高高的大山、清澈的小溪、可爱的小鱼、高大的恐龙、飞奔的汽车……突然,心血来潮,我想画张人物像。可是要画谁呢?我左看右看,看见妈妈正在认真地看书,那神情可真美!于是我决定让妈妈做我的模特。“妈妈,我可以给你画张像吗?“当然可以!”妈妈爽快地答应了。

妈妈坐在椅子上,双脚并拢,脸上露出甜美的笑容。我细细观察一番后拿起笔,开始画轮廓,头部,身体,手,脚。这时妈妈动了一下,我急忙提醒她:“妈妈,别动,我还没画完呢。”妈妈笑了笑,说:“知道了,小画家!”“啊,叫我小画家!”我听了紧张又激动,开心地接着画眼睛,鼻子,嘴巴终于轮廓打好了。我又拿出水彩笔开始各种涂色,黑色的头发,绿色的衣服,黄色的钮扣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大功告成,美丽的妈妈终于画好了。当我把画像给妈妈看时,妈妈又大喊起来:“哇!小画家,你太棒了!”听了妈妈的夸奖,心里美滋滋的。

妈妈不仅自己叫我“小画家”,而且还拿着画给每个家人,邻居,朋友看,对他们说:“这是我家的小画家画的,厉害吧?”边上的人每每看到我都会向我竖起大拇指。从此,大家都叫我“小画家”。

经过我不懈的努力,一张张生动而优美的画在我的笔下悄然诞生,每当这时我心中的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我相信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用那美丽的画笔画出祖国那壮丽的大好山河!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争论500【二】

在生活中,总是有许许多多的人值得我们敬佩。有玉洁冰清的护士,有救死扶伤的医生,有不怕困难的解放军,还有辛勤的园丁……但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我最敬佩的一个人他就是——林浩。

大家一定还记得在2008年发生的5.12汶川大地震吧!在那一场无情的地震中,夺去8万多名同胞的生命,但与此同时,又有许多同胞幸存了下来,林浩就是其中之一。

那年,林浩才8岁,正在上小学二年级。事发当天,他正在教室里读书,突然“轰隆隆,轰隆隆”,整个教学楼全部都坍塌了下来,前前后后才只有短短7秒钟时间,学校就变成了一片废墟。林浩很快就逃了出来,但他逃出来后的举止令人震惊。他跑出来后,他并没有独自去找警察叔叔和爸爸妈妈,而是又爬进废墟中,去找其他的同学。他在废墟中发现了一位腿受伤的男同学,林浩搀扶着他走了出来。林浩把男同学送到医生那里,不听他人劝告,又冲进了废墟中。人们都在外面焦急的等待,过了一会儿,只见林浩又把一位昏迷的女孩给抱了出来。当精疲力竭的林浩还想去救其他同学时,余震发生了,将小林浩压在了废墟之下。老师发现后,好不容易才把他给救了出来,送去了医院。

后来记者去采访他,问:“林浩,你不怕冲劲废墟后不但没有救出同学,反而自己牺牲了吗?”林浩说:“我是一班之长,我不怕牺牲,如果用我一个人换来更多人的安全,值了!”当时,在场的人都被林浩的这番话所感动了。

直到现在,虽然已时隔多年,但我仍忘不了林浩那“舍己为人,无私奉献,为他人着想的精神品质。虽然他随时都有可能牺牲,可是他并不害怕。一个八岁的孩子能有这种精神,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争论500【三】

看,在壹个“母子上车处”竟然有四个大男人站在那里,而壹个妇女抱着孩子却只能站到壹旁。难道说,他们四个都不识字?不是得,他们都是有文化知识得,他们是为了能早些上车,而假装不识字,让壹位弱小得妇女只能呆呆地站在旁边。

同样,在这科学技术发达得21世纪里,也依旧有壹些“假文盲”。在学校里壹片绿油油得草坪上却有壹条弯曲得小道,就象鲁迅说得:“世上本无路,走得人多了就自然成了路。”壹样,尽管草坪上立了壹些“爱护小草”得牌子,但是那些人却象漫画中得人壹样为了抄近路,学生甚至大人也走草坪;再看看南昌市,壹条条街道旁,虽然放置着垃圾桶,可有得人却视而不见,随手将垃圾仍在壹旁,使南昌这个花园城市得环境象壹件美丽得衣服,沾上污渍,你们说会好看吗?这能说明什么呢?在这科学先进得21世纪得人们得素质还需提高。

啊!弱小得妇女,请你大胆地站出来,向那些“假文盲”大声喝道:“用你们得眼睛看看!不要再装了,这上面写得是‘母子上车处’,请你们到别处等车!”

我相信人们都行动起来,我们得祖国将更加美好!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争论500【四】

我,最敬佩的人,是我爷爷。

我爷爷和普通老人一样,一头苍白夹着几根黑色的头发,不高的个头,炯炯有神的眼睛,总是乐呵呵的。为什么我敬佩我的爷爷呢?

爷爷喜欢收集带国徽的硬币,每当他买东西回来找硬币时,奶奶都会说他“没有人比你更无聊”之类的话,然后爷爷“嗯,哦,啊”的敷衍奶奶,却还是乐此不疲。我知道,这是他认为的爱国。

爷爷很乐于助人,记得有一次,我和他走在小路上,前面有一座小桥,挺窄,有一个老人拉着小车想过小桥,由于车上的煤炭很多,而且桥很窄又不平坦,老人显得很吃力,爷爷二话不说,把袖子拉到胳膊肘,又把袋子扔给我,鼓了一口气,手撑住车的尾部,两脚一前一后,用劲将小车推了上去,送走了老人,老人感到很感激。豆大的汗珠从爷爷额头上流下来。我走过去将纸巾递给爷爷,爷爷笑着摆手,嘿嘿的说“留点汗,用不着纸。”

冬天,街道上积满了雪,爷爷早早的爬起来,带上帽子,穿着羽绒服,拎着铲子,走到大街上铲雪。寒风呼啸,刺的人生疼,街上的车都少的可怜,更别说人了。爷爷踩在滑溜溜的冰上,努力支撑着不让自己滑倒,他用劲将铲子插进冰里,铲子向下一按。

一块冰就起来了,爷爷将冰块推到路边,邻居大妈好心端来一碗热汤,跟爷爷说“大爷,别忙了,喝碗烫暖和暖和”爷爷笑着接过来,通红的手有些拿不住碗,吹了吹,便喝了下去,不一会儿,好多家人都出来铲冰雪,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爷爷拾金不昧。暑假里有一天,爷爷走在大街上,吹着口哨好不自在。突然,他看到一个骑着脚踏车的青年路过他身边的时候,斜跨包的拉链没有拉好,掉下来一个黑色的东西,低头一看,是个钱包。爷爷立刻捡起来,刚要喊他,那个青年已经骑远了。他便追了过去,一边追一边喊“小伙子!你钱包!你钱包掉了!”很快,那个男的停下了车,诧异的看着面前大汗淋漓的老头:“你是喊我?”“对,你的钱包掉了”爷爷气喘吁吁。青年笑了,握着他的手说谢谢。爷爷也笑了。

附近的人,提到我爷爷,没有一个不竖起大拇指,正因他的善良正直乐于助人,他成为我最敬佩的人。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争论500【五】

在我的脑海中,有这么一个人很值得我佩服,他就是我们班的技术指导员敬仕炳。

记得在一次班组TPM活动上,担任TPM活动领头者的技术指导员敬仕炳,正带领着我们一帮群狼对A5、B10、B11、C5两台机床进行大扫荡。大家有的拿扫把,有的拿撮子,有的拿棉纱,有的拿簸箕几乎将十八般兵器全部拿上了,我拿着扫帚扫机床下的杂物,敬仕炳却拿着一根铁钩从机床的肚子里钩杂物。

不一会儿汗水顺着我的脸颊直往下淌,我突然想到:这么热的天,敬仕炳难道不热吗?我在机床里寻找着他的背影,发现他的厂服早已被汗水湿透。每钩一会儿,他就得换一个姿势,十分认真、耐心。只见他把机床肚子里的赃物全部钩出来,并一一清扫干净,他不断重复着这样的动作。

再仔细瞧瞧,他的双手配合非常默契!簸箕快满了,他会小心翼翼地爬出机床,把垃圾倾倒进垃圾车,生怕把刚刚扫净的地面又弄脏了。倒完后,又钻进机床的肚子里开始打扫。这时,有员工过来报怨:唉,真没办法,太热了,我受不了,生身上到处都是痱子。敬仕炳静静地听完,轻轻地说:没关系,我来扫,你去旁边休息下吧!说完又埋头苦干,小心翼翼的将垃圾倒进垃圾车里。

他这样做,是想多节约时间,早点把垃圾清扫完。坐在旁边休息的那位员工,看见敬仕炳任劳任怨地样子,忍不住站起来,拿起扫把对敬仕炳说:指导员,还是我来吧!敬仕炳微笑着说:辛苦了,注意安全。我不由自主地走进他,笑嘻嘻地说:指导员,您真好!我要向您学习!敬仕炳听了,眼睛笑眯眯的,摆摆手说:小事、小事。

这就是我最敬佩的人,他是一个默默奉献的人,他的品格值得我去学习。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争论500【六】

说起令我敬佩的人,她不是别人,正是我的妈妈,在我妈妈的身上有许许多多值得我学习的精神。

有一天,我很迟才洗澡。洗完澡后,我把衣服扔在一边,心里想:唉!已经不早了,如果再洗这些衣服,明天的精神一定不好,明天再洗也不迟啊!想着,我换好衣服,上床睡觉了。晚上,我起来小便,忽然见到厕所里还亮着灯光,觉得很惊讶。我急忙走过去,想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下一跳”啊!妈妈正在灯光下一下一下地洗着我换下来的衣服。我走过去,心疼地对妈妈说:“妈妈,都这么晚了,你还怎么再洗我换下的衣服啊?早点休息吧,不然明天可没有一个好精神!”妈妈对我说:“孩子,’今日事,今日毕’,这个道理你懂吗?我最讨厌这种厕所“堵衣”现象了,所以,不管洗到多么晚,我都得洗完它们!”听了妈妈的这一席话,我羞愧地低下了头,脸上火辣辣的。我不好意思地说:“妈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是我来吧!”妈妈高兴地笑了。

我的妈妈就是这样一个令我敬佩的人,在她的身上我也学到了许许很多的道理,让我懂得了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我也会一直努力向妈妈看齐的。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