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脱壳的作文(小虾脱壳作文三年级)

虾脱壳的作文(小虾脱壳作文三年级)

首页日记更新时间:2024-09-16 23:32:22
虾脱壳的作文(小虾脱壳作文三年级)

虾脱壳的作文【一】

“加油,就快爬出来了!”夏天的夜里,我背负着无限的希望,向自己呆了四年的泥土说再见。终于,我所向往的事就要发生了!我终于可以出壳了!我终于可以在夏日的阳光下高歌了!

夜里11:50分,我终于从土里爬了出来。望着自己的家,我有点依依不舍。过了一会儿,我爬上了一棵枝干粗壮的柿子树。当我爬到一个枝丫上时,就用脚紧紧抓住树皮上的一处裂口,停在那里不动了。开始脱壳了!我的身体来回抽搐了几下,背上立刻裂开了一道口子,我的背露出来了。这时,我的的背部逐渐隆起,裂缝也越来越大。我不停地蠕动,背部越来越鼓。有时身体像遭受重击似的剧烈颤动。而我背上那一层保护甲的颜色也在很快地变化着,先是极淡的绿色,一会儿变成了深绿色。接着,我的头露出来了。我有些欣喜,便更努力脱壳了。慢慢的,我的背部前方出现了两只巨大的眼睛!终于能看清楚东西了。过了一会儿,胸前两只脚也露了出来。整个身子在慢慢地活动。我的大半个身体已脱出壳外,但是尾部仍与蝉壳紧密相连。我觉得体力有些透支,就决定休息一会儿。又过了十多分钟,我觉得休息够了,就猛地将身子挺直。这次,我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一个“鲤鱼打挺”,整个身体就全部脱出壳外,而我的的脚则牢牢地抓在刚蜕下的壳上。整个动作配合得自然协调。脱壳的我静静地趴在蝉壳上,过了好一阵子,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蝉壳。

刚出壳的我身体和蝉翼还很软,不能飞行。身上的颜色较浅。除了背上那一层保护甲外,全身都是灰白色的。蝉翼也还没有完全展开。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蝉翼慢慢变硬。原本又小又嫩的翅膀逐渐大了起来,很快盖住身子,像两把扇子长长地拖在身后。我的肚子在不停地颤动着,每颤动一次,身上的.颜色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渐渐地变成了深绿色,变成了棕黑色。翅膀上出现了排列整齐、图案精巧的斑纹。我的触角上也显现出一道道灰白色的光环。

蜕变完成了。我也已经精疲力尽。新生过后,我长久地趴在树上,恢复着体力,准备开始我的歌唱生涯。人们常常会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们蝉儿就有了这样的生命体验。只有了深刻的生命体验就会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尽管脱壳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是为了新生,我们一直在努力!

虾脱壳的作文【二】

出生

暑假的一天,我在外婆家的院子里发现了一只蝉,我和妈 妈看见了金蝉的壳,晚上,下起了小雨,雨过天晴,蝉就从土里爬出来,它的背上有一条缝,两只眼睛黒里透亮,鼻子上有一点毛茸茸,两只前脚像两把小剪刀,特别有趣。

成蝉

开始的时候,它从背上的缝缝里先把头探出来,再把两只前脚露出来,把后两只脚露出来,它的翅膀是浅绿色的,慢慢的它的翅膀变成深绿色,最后它的翅膀就变成黑棕色。两个翅膀像两把剪刀一样。

结果

蝉脱壳出来以后,就用自己的嗓子唱歌。

虾脱壳的作文【三】

晚饭后,我和妈妈去街心小公园玩。 路上我蹦蹦跳跳地,东张西望。我猛一低头,“哇——”我惊呼起来。地上竟然有一只知了龟,差点被我一脚踢飞,吓了我一大跳呢。妈妈连忙把它捡起来,捧在手中对我说:“我们先去锻炼一下身体,然后再回家给他洗澡好吗?”(知了龟身上有很多泥巴我高兴地说:“好呀!好呀!”

我们锻炼了一小会就急着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我仔细地观察了一下它的样子。它有六只爪子,最前面的两只很粗壮像两把大钳子,张牙舞爪地向我挥动,好像在说:“快放开我,不然我就生气了。” 两只眼睛圆鼓鼓的,亮亮的。挺好玩的。

回到家后,我把它放进一个小盆子里,接上了点自来水给它洗澡。我刚要伸手,发现它正挥舞着两只大钳子,难道是它不会游泳在高喊救命吗?不一会儿,我就把它身上的泥巴洗掉了,变得干干净净了。我捧在手心里,不舍得放下。忽然发现它的背部有一道裂缝,这是怎么回事呢?我请教妈妈,她告诉我说:“我们把它放到蚊帐里,深夜它就会从这道缝中来一个‘金蝉脱壳’,变成蝉了。”

我听了妈妈的话迫不及待地把它放到蚊帐里,等待它的大变身。

一觉睡到天大亮。我醒来一看,“哇噻”,知了龟果然长出翅膀了!蝉和知了龟的模样简直太不一样了。让我难以相信蝉是知了龟变的。爸爸告诉我:“昨晚我亲眼看见蝉刚从壳里钻出来的样子了,白嫩嫩的,可好看啦。可惜你睡着了,没看到。”我研究了一番蝉蜕,发现蝉确实是从壳的背部那条裂缝里爬出来的,因为蝉蜕上别再没有另一条裂缝。我央求妈妈:“我们把它放了,让它飞走吧。”妈妈说:“不行,它是害虫,专门喝树汁,影响树木生长。但是它的壳还是一种很好的中药材。”我只好拿来一个瓶子把蝉放到里面做成了一个标本。

由此我明白了“金蝉脱壳”的道理:知了龟变为蝉时要脱去一层壳,比喻有人用计脱身,使别人不能及时发觉。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