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看到科学书上写着:剪开花茎,一半插在红色水中,一半插在蓝色水中,花就会变成一半红一半蓝。这太有趣了,我决定做个小实验。
我采了一些白菊花,用剪子把它们的根茎剪整齐,再把调好的十二种色水从盒子里拿出来,我还加了一些水呢!然后我把十二朵白菊花插到十二种有颜色的水中。然后,我就等待有不同颜色的花开出来。
一周过去了,我天天观察,发现纯水生养的花仍然开得很好,有颜色加水多的花开的也不错,上了点色,但加水少的虽然叶子上了色,但花都枯萎了。
通过这次实验和观察,我明白了我们做事要有科学的依据。比如养花吧,色中要多加水才能按着我们的要求开出五颜六色的鲜花,否则花就会很快枯萎了。
实验很简单,材料只有四样:大玻璃杯、食盐、勺子、鸡蛋。虽说简单,却可以从中收获无限知识。
首先,我拿起水壶,在玻璃杯里倒进大半杯水,接着轻轻把鸡蛋放入水中,鸡蛋在杯中沉入底部后就不动了,似乎在休息。
接着我放了1勺盐,鸡蛋没有动静;我开始放第2勺盐,鸡蛋仍然安安静静的躺在杯底;我一气之下放了6勺满满的盐,鸡蛋没有辜负我的期望,上升的一点;最后,我不服输的放了2勺盐,鸡蛋上升指数又高了些。
我听说别人的鸡蛋可以漂浮的水中间,就把鸡蛋拿出来,用勺子搅拌了一下未融的半成品盐水,待杯子底部的盐化了,才慢慢把鸡蛋放进去,这时,鸡蛋不停地上下浮动,我等了一会儿,鸡蛋不动了,挣扎着浮出水面。
最后,我把剩余的2勺盐倒入水中,鸡蛋逐步上升到水面,如戴着泳圈在自在的游泳,我淘气的用手指把鸡蛋往下压,松开手指,鸡蛋又很快飘回到水面。
为什么鸡蛋会飘浮起来?我从电脑中取得了收获:鸡蛋刚放进清水里的时候,由于鸡蛋的比重比水大,鸡蛋受到的浮力小于本身的重量,所以它会沉到底部;放盐后,水把盐溶解了,水的比重增加,当盐水的比重等于鸡蛋的比重时,鸡蛋就会浮在水的中间;再继续加盐,当盐水的比重大于鸡蛋的'比重时,鸡蛋就会浮在盐水的上面,并且鸡蛋顶部露出水面。
老师在课堂上告诉我们:任何物体在水里都会受到浮力,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的重量,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也叫浮力定律。其实科学就和长大要学的物理差不多。
我很惊奇这个小小的实验居然蕴含了如此丰厚的定理,这才明白科学除了用来放松用来玩,还对我们有很深的重要性。我暗暗下定决心在往后的日子里好好学物理,好好研究这有趣的科学。
中学初一:秀慧
老师刚说完,同学们便扬起了眉毛,七嘴八舌地开始讨论起来,有的说:“我一定能成功!”有的说:“从二楼扔下去,不行吧?”……我也很为难,想到:鸡蛋那么脆弱,平时妈妈给我煎荷包蛋时,只要一敲鸡蛋,蛋清蛋黄就会滚滚流出,该怎么才能让鸡蛋不碎呢?这可能吗?
就在这时,我灵机一动,想:我们生活中不是常见着气球吗?也许我可以用它来保护鸡蛋,让气球来减轻鸡蛋落地的冲撞力量,使鸡蛋掉下来的时候不会碎。于是,我便翻箱倒柜找来三只气球,把气球吹大,接着,把系气球的绳紧紧地绑在鸡蛋上,最后拿着它们从五米多高的空中狠狠地扔下去。没想到一阵大风吹来,使鸡蛋飞快地落到了地上,这只鸡蛋成为实验的第一个牺牲者。但我毫不气馁,依然研究着。吸取第一次的'教训,我准备用海绵来保护鸡蛋,在鸡蛋外围包裹着海绵,再用层层胶带绑紧,接着便把它扔下去。
只听见“啪——”的一声,穿着厚厚“外套”的鸡蛋掉在了地上,我急忙跑下楼去,心里十分紧张,一直猜测着鸡蛋有没有碎呀?打开海绵一看,嘿,我成功了!我有说不出的高兴,心中像只小鹿一样快快乐乐地跳来跳去。
鸡蛋是大家最熟悉的食物之一,既有营养又好吃。但它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啪!”破了!唉,总是那么脆弱,要不人们怎么会说把不自量力说是“鸡蛋碰石头”呢?但我想创造一个神奇,让鸡蛋犹如橡皮一样弹性十足,我暂且叫它“橡皮鸡蛋”!
我准备了两个鸡蛋,一生一熟,两个干净的瓶子,一瓶白醋,一瓶汽水,两根鱼骨。我将一个熟鸡蛋,一根鱼骨,放一个瓶中,将另一个生鸡蛋,一根鱼骨,放另一个瓶中,给1号瓶中加入白醋,给2号瓶中加入汽水。
第一天
1号白醋瓶中,鸡蛋像个调皮的宝宝,漂浮到液面上,在外壳上吐出许多小而密的气泡。这些小气泡是什么呢?原来是鸡蛋壳中含有的碳酸钙与醋酸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2个小时过去,在鸡蛋宝宝的周围漂浮着一团又一团泡沫状的东西。这一团团,脏兮兮的东西是什么?看颜色,我觉得应该是鸡蛋的外皮。因为看着特别碍眼,我给换了一次干净的醋。
第二天
换了干净的`醋,1号瓶中的鸡蛋宝宝,舒舒服服地浮着。蛋壳上的气泡慢慢减少了,蛋宝宝脱去了外皮,变得白晰光滑了。我捞出鱼骨,掰一掰,没有原来那么硬,可微微弯曲了。
2号汽水瓶中,鸡蛋很安静,只吐出少许的泡泡。鱼骨也没什么变化。
第三天
1号白醋瓶中,鸡蛋又沉入底部,蛋壳上的气泡几乎消失,蛋的表皮更白更嫩了,开始点透明,好像Q蛋一样。而鱼骨也可以弯成“U”形了。
2号汽水瓶中,鸡蛋外壳上气泡稍多了一些。但跟1号白醋瓶中鸡蛋比,差别是很明显的。一个白嫩光滑,一个黄绿斑点。
第四天
1号白醋瓶中,蛋宝宝似乎将外衣脱尽,变得白白嫩嫩的,捞出来,轻轻一扭,很有弹性。2号汽水瓶中,鸡蛋开始脱皮,鱼骨也不再直直立着,躺在底部,为什么呢?我捞出来一摸,它也变软了,可以弯曲。
第五天
1号白醋瓶中,蛋宝宝更光滑了,鱼骨可以拧成结了。
第六天
1号白醋瓶中,鸡蛋从白色开始变透明橡胶色,鱼骨细刺变须状,大刺可以随意扭结。
2号汽水瓶中,鸡蛋鱼骨与第4天变化几乎看不出。
第7天
我把两个鸡蛋放入两个一样的杯子,对比发现经过一周,1号白醋中的鸡蛋和2号汽水中的鸡蛋,从颜色和大小都有了很大的不同。
捞出2个瓶中的蛋,2号汽水瓶中的鸡蛋宝宝,只褪去一层皮,但并不干净光滑。个儿明显小于1号白醋瓶中的鸡蛋。再看1号白醋瓶中的鸡蛋,它成功变身,变成"橡皮鸡蛋",一捏就陷下去,放手又弹起来,往上轻轻一扔,掉到石桌上,也像橡皮球一样弹来弹去,完好无损。神奇吧?
为什么1号白醋瓶中的鸡蛋会变成“橡皮鸡蛋”呢?我在百度上搜了搜,原来蛋壳已经被醋酸溶解了。至于鸡蛋的体积会涨大到原来的1倍,则是由渗透压造成的。鸡蛋内部黏稠状的蛋白质浓度比较高。蛋壳变薄之后,在渗透压的影响之下,醋中的水分就透过蛋壳溶解后形成的半透明薄膜,进入鸡蛋把它撑大了。看到这些,我恍然大悟!
小伙伴们,围观后,你有兴趣吗?不妨也来体验一下。
辨别生熟鸡蛋的十二种方法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直立旋转法”:把生鸡蛋和熟鸡蛋分别头朝上,开始在桌子上旋转,看看会怎么样。
老师一说完,我就立即拿起一个熟鸡蛋,转了一下,便迫不及待地告诉同桌:“熟鸡蛋像在跳舞的舞蹈演员似的,转了超过十圈还没有倒下来呢!”同桌冷冷地对我说:“你生鸡蛋转了吗?”我这才想起来,便急忙拿出一个生鸡蛋转了起来。结果一不留神,“啪”,我的蛋光荣牺牲了。周围的同学哈哈大笑起来。我狼狈不堪,赶紧把碎鸡蛋收拾好。呵呵,幸亏我还留有一手呢!我从书包里重新拿出一个生鸡蛋转了起来。“我又发现了!”我兴奋地对同桌说:“生鸡蛋像被车撞了似的,刚刚转了不到五圈,便摇摇欲坠,‘哐’地一声倒了下来。”
这时,黄校长问我们:“谁有发现了吗?”我立马把手举得高高的。黄校长看见我穿了一件鸡蛋色的衣服,便叫了我起来回答。我头头是道地回答:“生鸡蛋因为它的蛋黄是液体,不容易转起来;而熟鸡蛋的蛋黄是固体,它容易转起来。”黄校长听了,向我竖起一个大拇指,对我说:“来,奖你一个熟鸡蛋。”我接过熟鸡蛋美美地坐在位置上。顿时一阵“哇”声传满了教室,同学们都向我投来了羡慕的目光。我轻轻敲开蛋壳,一边吃了起来,一边继续与黄校长一起研究,区别生熟鸡蛋的其它方法。
接下来,黄校长又让我们把两个鸡蛋放在灯光下看,用眼睛来辨别生熟鸡蛋。我仔细端详了一阵,左看看,右看看,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嘛。这时,黄校长一边说:“当当当当。”一边拿出了课前准备好的小小的手电筒,往一个鸡蛋上一照,“哇……。”“啪啪啪……”,同学们的'惊叹声中夹杂着经久不息的掌声,这个鸡蛋居然从肉色变成了非常亮的红色,真是不可思议啊!黄校长笑着说:“生鸡蛋里面是液体,能透光,而固体的熟鸡蛋则不行。”
随后,黄校长又给我们介绍了:“跌撞滚滚法”、“咚咚听听法”等方法,每一种方法都很有趣,也都充满着科学道理。
这节课,我们十分的快乐,更收获了许多辨别生熟鸡蛋的方法,真是受益匪浅呀!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