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什么?无数人试图寻找这个答案,可每个人是心灵对爱的认识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答案也都是不一样的,无法用语言说清,爱是生命的秘密。父母对于孩子的爱那更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这种爱更需要的是一种正确的表达方式,让埋葬在孩子内心深处的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自由,又是什么?人人都在追求自由,可是对“自由”的定义和“爱”是一样的,是没有确切答案的。翻看字典,自由是一种免于恐惧、免于奴役、免于伤害和满足自身***、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舒适和谐的心理状态。简单地说在心理学上,自由是按照自我的意愿做事,就是人能够按照自我的意愿决定自我的行为。在我看来自由是人类智慧的根源,自由能够说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最高境界了,很向往自由!在《爱和自由》这本书中,自由能够说是一种尊重。尊重生命原本的样貌,不给孩子过多的束缚,不把自我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要说实话应对孩子,有时候我却很难把握“自由”和“原则”的尺度,估计这也是困扰很多家长的问题吧?因为这个尺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上加难。
这本书表达了蒙氏教育的核心理念:对孩子的爱和尊重。中国很多父母都喜欢把自我许多的观念强加给自我的孩子身上,把自我的遗憾和未能实现的梦想都寄托给孩子,期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为自我梦想中的那一个。孩子背负着父母深重的寄托,生活的很累很累。真的理解孙教师曾说过的“同情儿童的苦难!”我们凡是应当从孩子的立场为孩子着想,从容的应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一件事情,从而更理解他们的想法,理解是沟通的最直接的桥梁。
书中说到其实教的整个目的就是为了发展人自身的潜力,“我们总是把掌握某种技能作为智力发展的标准,实际上技能不重要,六岁之前儿童不用急着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他要学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有那种感觉就行了。对此观点我表示赞同。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他们的感觉来源于内部,他不需要大人往纸张上去做好规划,因为你给他什么他就会理解什么。不要妄想让自我的孩子成为“神童”,小小年纪就要求他们会背很多的诗词歌赋、数学计算等,这样的孩子虽说知识广博,但他的.心智发展并不好,缺乏洞察力、不会去思考,只会一味的死记硬背,毫无自我的创新性,整个创造思维被你们给抹***掉了,试问这样的孩子会有好的发展前景吗?
“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的”。我认为在我们生命的过程中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与挑战,从而走向成熟和优秀再迈向卓越!尤其是刚入园的新孩子,他们需要学会自我调整心态,让自我慢慢的去适应幼儿园里的一切,逐渐心智发展的就会很顺畅。所以家长也要配合好我们教师的工作,要保证自我的心态正常,孩子才会不那么恐惶,俗话说的母子连心,大概也就是这样的吧。
孩子在幼儿园时,其成长倚靠自我教育,而不是来自成人。成人更多的就是给孩子营造一个进取的充满爱和自由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让孩子的潜能得以发挥。在六岁之前,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并不会一味这些自由而变得毫无组织与纪律,相反,在自由中他们就变得自律与顺从。而不是我们一味的压制和束缚孩子,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胆怯,不明白到底什么是能做的,就不再有自我的思维,一味的听从大人的指示,完全的迷失了自我,那么他的人生也不会是欢乐幸福的!
只要给孩子充分的爱,充分的自由,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促进孩子的心智发展,才会成为一个专注、宽容、坚强和完整的人!
对蒙特梭利教育了解得不多,暑假里,翻阅了《爱和自由》,才对其教育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蒙特梭利说:“儿童只有依靠爱和自由,才能获得成长的全部能量,以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这让我想起一个学者的一句话:“以爱的情感激发儿童成长的积极性;以自由的空间确立儿童自我意识的主动性……”
在蒙氏教育,需要孩子们遵循的“规则”特别少,比较主要的三条:第一,不伤害自己;第二,不伤害他人;第三,不伤害环境。孩子们在遵守这三条基本规则的前提下,他们有权利为自己做决定,他们可以做自己的主人。
每一个生命都不一样,每一个生命的发展都不一样。就拿敏感期来说,蒙氏教育讲究要在儿童敏感期来临时,抓住这个敏感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孩子6岁才出现数学逻辑的敏感期,但这并不说明他要比5岁就出现数学敏感期孩子笨,只不过他的数学敏感期来的晚而已。一个孩子要画画到凌晨,也不要打扰他,因为他正是处于绘画的敏感期。他要通过持续、反复的操作来达到认知和发展的目的。但如果在孩子童年时期没有足够的自由来发展他的敏感期,那孩子有可能丧失了这么一次发展的机会。有可能他终生不再绘画,终生都不能感受到绘画的美。
孩子在一个充分自由与爱的环境里,发展的是心智,认知的是真理,而不是在控制和压抑下迷失了真正的自我。而迷失了真正的自我,人的一生是不可能幸福的。
你以为你爱孩子,你想象你可以爱孩子,你认为这就是爱孩子,和你真的爱孩子是有差别的。也许,你需要停下来看:你是不是基于你的思想,你的想法,你的恐惧,你的焦虑,你的习性来爱的。这可能意味着你更爱你的想法,更爱你的恐惧,更爱你的焦虑,更爱你的习性。
爱就是爱,恐惧就是恐惧,焦虑就是焦虑,认为就是认为,一切如是。我们要学会从一切如是中将爱剥离出来,你的孩子才真正可以接收爱的礼物。
我们一生能够给予孩子的,只有一样,那就是爱!——孙瑞雪
爱自己的孩子是每个大人的天性,在儿童教育家孙瑞雪看来“你以为你爱孩子,你想象你可以爱孩子,你认为这就是爱孩子,和你真正的爱孩子是有差别的。”
她在第一章中提出“儿童带着什么来到这个世界?”的疑问。她认为孩子一生下来就蕴含着强大的精神能量,每个孩子都将按照内在的成长规律成长,我们成人要遵循孩子的这种内在规律,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适时引导。我们经常会说孩子会有敏感期,在敏感期的时候,成人稍加引导鼓励,孩子就能对某项技能做得更好,更熟练。但现在的家长都很着急,就怕自家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拼命地去帮忙,去帮孩子规划好自己认为好的课程或技能,将自己当年未完成的愿望期望在自家孩子身上实现。
记得之前有和一位家长聊天说到,她说本来她没有很着急想让孩子报辅导班之类的,她觉得孩子还小,等稍微再大一点上了小学之后再报,可是当她发现身边其他的小朋友有的在学画画,有的在学舞蹈,有的在学弹琴,有的在学打鼓等等,她就开始慌了,她不想让自家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大概问了孩子的兴趣之后草草报了一个家长选择最多的打鼓兴趣班。孩子刚开始很有兴趣,因为来到这里有自己的好朋友,打鼓的时候会发出各种动听的声音,他觉得好玩极了,就高兴地对妈妈说他喜欢打鼓。妈妈开心极了,她认为自己为孩子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可是没过几个月,孩子的新鲜劲过了,妈妈也能明显感觉到孩子对打鼓这件事提不起兴趣了,孩子总是找不到正确的节拍,跟不上节奏,找不到自我归属感,于是慢慢变得自卑,害怕在众人面前表现自我。她这才意识到她当初根本没有认真考虑过孩子的感受,也没有实际去考察看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她只是觉得别人家孩子有的我家孩子也该有,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去盲目的跟随主流给孩子报班或替孩子做决定,她后悔极了。
0到6岁决定人的一生。人特别奇怪,比如说一个坏人,让他去教大学,这个人的东西可能被大学生吸收,也可能不被吸收,但基本上是不被大学生吸收;如果让他来教小孩子,小孩子就吸收了他的东西。我们也经常在网络上看到,奶奶带着孩子天天跳广场舞,结果那个孩子跳的广场舞和大人一模一样,我们看了后都不禁大笑。也经常会听到有些家长会议论孩子在家模仿老师上课,让家长当小朋友,学的口气、动作和老师一模一样。以前我也一直认为孩子没那么的细心,不太会关注身边的事物,需要大人的引导和提示。其实孩子是很敏感的,他能感觉出老师的情绪,精神状态,记得有一次我身体不太舒服,就坐在小椅子上,估计表情也不是很好看,我的小可爱“汉堡”就走到我身边问:“木子老师,你肚子痛吗?揉一下就会不痛的。”说着她就用自己的小手帮我揉了起来,顿时我的内心一阵感动。这些都反应出幼儿的心智是具有吸收性的。在幼儿园里教师就是儿童的环境。除了教具、教室环境的准备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准备就是教师的精神。在教学中对待孩子的态度一定要严谨和科学。引导孩子从感觉走向概念、把具体的事物和抽象的概念进行联结。所以要时刻提醒自己,准备好自己的精神。
爱是土壤,爱是阳光,爱是孩子成长的一切,爱是孩子成长的最好食粮。“爱”同我们掌握一门艺术一样,是需要学习的。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对孩子的生活过度地照顾,对孩子精神上的照顾和理解也就是关心他的成长。真正被爱的孩子依恋程度比较小、独立性强、思维开阔、自信、记忆力好、解决问题能力强、同时孩子快乐无比。
可见,爱孩子应建立在对儿童生命发展了解的基础上,多看一些经典的书籍了解儿童的成长规律和精神的建构过程,就能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提供条件和帮助。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