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槐树日记600字初中作文

秋天的槐树日记600字初中作文

首页日记更新时间:2024-09-22 03:14:43
秋天的槐树日记600字初中作文

秋天的槐树日记600字初中作文【一】

5月11日是母亲节。在此为劳累了一年的您,写一封信,祝您节日快乐!

我已经十多岁了。现在学会了很多事情,懂得了许多道理。而您,带我一步一个脚印,从一个无知的小孩变为一个少先队员。这其中经历了很多事情,比如说,写字啊,用筷子啊,算算术啊……都是您耐心教导我的。

记得有一次,那是我上幼儿园时,您教我写数字:1,2……这些都快速会了。可唯独一个“3”,就是写不好,每次写到一半时,都横一笔写成了“2”。但您不仅不生气,而且更加耐心地教我。可我根本听不进去,左耳听,右耳冒,所以总写不好。见到我还不会,您就把着我的手,一笔一画地示范给我看。最终在您耐心的指导下,我终于学会了写“3”。

您不仅对我耐心,而且在我遇到挫折时,您也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

2010年时,我才上二年级,不懂事,跌折了胳膊。而您仿佛比我还着急,我的胳膊虽然痛,可是更痛的是您的心呀!记得您把我带上公交车的情景:

“司机师傅,这车到医院吗?”

“上来吧,不过多走些路。”

听到这话,您找了一个位置——是唯一的位置,让我坐下了。到了医院,医生要给我的胳膊抚慰。“啊!啊!”我感觉太痛了。大声的尖叫触动了您的`心,我亲眼看见,您的眼睛里,噙着泪水。{来源于360fww.com}

回到家,要再次复查,医生告诉我复位不正。您焦急地问道:“医生,没事吧,万一留下后遗症,可怎么办呀?”说完,您抑制不住心里的情感了,放声哭了起来。看到这样的情景,我……

……

啊,妈妈,您就是用这种无私的爱,陪我面对困难。教我怎样成长,怎样做人。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正好是5月11日,母亲节。祝愿您过一个快乐的节日!

此致

敬礼!

 

秋天的槐树日记600字初中作文【二】

《狂人日记》是一篇象征性和寓意很强的小说,当时,鲁迅对中国国民精神的麻木愚昧颇感痛切。

对现实的失望是鲁迅感到了唤醒人民觉醒的困难,他经常在绍兴会馆里以抄古碑来打发无聊的时光。鲁迅对中国人民精神的麻木愚昧感到着急,这就是他的这篇小说体现出深厚的忧愤,而人民精神的愚昧又和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礼教密切相关。

这篇小说也采用了自述式的手法,通过一个患有“迫害狂症”的人内心揭示和批判了封建礼教对人的迫害。正是由于“狂人”对外界的极度敏感,才使得他能够感受到普通人在麻木的精神状态下无法感受到的东西。

在这些看似可笑的言语中,隐含着小说深刻的寓意。比如:“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古久先生即是指封建礼教对中国的长期统治,这句话也暗示了封建礼教的腐朽和对人们反抗的压制。再如:“狮子似的凶心,兔子似的怯弱,狐狸的狡猾……”表现了封建礼教强大凶恶的形式下其内在虚弱的本质。

总之鲁迅的每一句话都耐人寻味,需要读者用心细细地品读其中的深意。

秋天的槐树日记600字初中作文【三】

有人赞美杨柳的婀娜多姿,有人赞美松柏的冬夏常青。而我,却钟爱我们学校的卫士--槐树。

一进校门,就可以看见一棵枝繁叶茂的槐树,它就像一位忠诚的卫士,日日夜夜地守护着我们的学校。瞧,它长得多壮呀:枝干粗得要两个同学手拉着手才能围的住。树冠都比我们学校的教学楼还要高哩。偶尔一阵风,树叶便“沙沙”作响,奏起一支和谐的校园交响曲。

春天,槐树又换上了新装,吐出了嫩绿的枝芽,显得生机勃勃。春的使者--鸟儿也来凑热闹,它们多欢快呀,唧唧喳喳地闹个不停,呼朋引伴,树上可是它们安家的好地方,成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夏天,槐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象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枝上的叶子是那样翠绿,映着火辣辣的阳光,闪闪发光,而密叶之间还掺夹着雪白的小花,仿佛给槐树罩上了一层淡淡的云。体育课上,同学们在毒辣的阳光下追逐着,嬉戏着。玩累了,就躲进槐树底下,那里别提有多凉快了。仰头一望,星星点点的阳光直射下来。

秋天,秋姑娘金指一点,槐树又换上了金色的\'衣裳。树叶们变黄了,也变得调皮了,总时不时的给树下打扫卫生的同学捣乱,树叶飘落下来,像只只自由的黄蝶儿,优雅地翩翩起舞。树下的同学可无奈了,刚扫完地,不一回儿地上又落满了树叶。它可真调皮呀!

秋去冬来,槐树挥手告别了秋姑娘,又迎来了冬爷爷。凛冽的寒风吹来,把打着寒颤的同学们逼进了教室里。可槐树还是仍旧挺立在操场上,为同学们挡住寒风,让同学们在教室里安心学习。

这就是我们学校的槐树,我们决心时刻守护好这尽忠职守的槐树,让它枝繁叶茂,为我们增添光彩!

秋天的槐树日记600字初中作文【四】

作为中国新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现代短篇白话小说的《狂人日记》,初中时就曾被老师要求读过,但那时尚小,不曾懂得鲁迅先生的意图。头一回看的时候,都觉得背后阴阴阵阵,有一种看《十宗罪》的感觉,上了高中,再读此文,感觉自己读懂了一部分。

我觉得小说主人公“狂人”,从现代人的角度看来,他就是一个精神病患者,害怕,多疑。用现在的医学术语来说,也叫作“迫害妄想症”患者。医生给他看病,让他静养,他认为那是把他养肥好吃肉。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他只是个心理变态。然而,鲁迅先生并不是在写一个精神病人的犯病史。“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挑战的知识分子,一个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这些才是“狂人”形象的真正内涵。

据鲁迅先生说,这篇小说“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何为“弊害”?乃在“吃人”。对于这篇文章,我最钦佩的是鲁迅先生的构思,竟能想出用“吃人”来表现封建制度的害人之处。也确实,那时候的社会就是“吃人不吐骨头”的社会。黑暗笼罩,人们整天惶恐不安,他们无法起来反抗,因为在日夜不停的恐吓下,双腿早已发软,内心也丧失了站起来反抗的勇气,只能顺从地任人宰割,什么时候,自己的肉被吃完了,血也被喝光了,骨头都没剩下多少,才是一种解脱。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