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行换裙仪式后,少女就可以自由自在地逛街、赶场、看赛马、耍朋友、谈恋爱了。换裙时间是根据少女的'发育情况而定的,一般选在15~17岁之间,多择单岁。因为在当地彝民看来,双岁换裙会多灾多难,终生也不会吉利。至于换裙的具体日期,则要请老人好好地择算一下,才能最后定下吉日佳期。
换裙这天,主人家像过节一样喜气洋洋,富户要***猪宰羊,大宴宾客;穷户最少也要***鸡泡酒,招待亲邻。一大早,男女宾客便纷纷登门,送礼祝贺。按照当地俗规,举行换裙仪式时,绝不允许任何男子在场,只邀请女亲女友参加。
换裙仪式因地区不同,各有千秋。有的地方是请一位成年女性坐在果树下抽打一只小猪,待猪死后,将死猪在换裙少女的头上连续转几匝,以此来驱除邪恶。然后为姑娘挂上耳坠,梳成双辩,再换新裙。有的地方则先假设一物为夫方,如树木或磨子,然后把少女打扮成一位花枝招展的假新娘,由一位成年妇女背着,围绕假设之物走三圈,即算结婚。
在仪式进行的过程中,有的地方仅由妇女们说些逗笑少女的风流话和祝愿词,有的地方则一直在歌声和笑声中进行。先由为首的姑娘用歌声挑逗、审问换裙的少女,问她喜欢谁?是喜欢好吃懒做的人,还是勤劳勇敢的人?是喜欢诚实忠厚的人,还是喜欢投机耍滑的人?面对审问和戏弄,换裙少女一般不开腔回答,只是低着头羞涩低坐着,规规矩矩地接受一切审问。
所有审问的内容一概由坐在少女身边的一位姑娘越俎代庖,一一作答。最后,为首的姑娘总是独唱这样一首歌:要戴银牌要亲手系,要戴珠链要亲友串,要找知心人要亲自选。唱完、闹完之后,便请一位漂亮、能干、相好的妇女给换裙者梳头、戴哈帕:将原来梳在脑后的单辫梳结到前面来,正中分开,在耳后梳成双辫,再戴上哈帕。额前的刘海用少许水打湿抹光,使之整齐发亮,以显示少女情窦初开、秀丽端庄。再佩上艳丽的耳珠,珠光闪烁,更有含羞藏娇、妩媚动人的神态。最后换上蓝、黑等对比强烈的三接拖地长裙,走动起来,步履轻盈,婀娜多姿,充满了青春的美丽与生命的活力。这是最美好的时刻,在场的妇女或姑娘都沉浸在美好的回忆或幸福的向往之中,从而使“沙拉洛”达到高潮。
“沙拉洛”仪式结束后,男子才能参加欢宴。大家席地而坐,愉快地吃着砣砣肉、荞馍和炒面等,开怀畅饮,一醉方休。换裙意味着女子已经成年,可以自由地找情人,谈恋爱。
彝族的火把节是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传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白,纳西,基诺等族也过这一节日。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本词条将从彝族火把节起源、传说、主要活动和意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最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有的学者认为此节原系彝族十月历法的一个年节,火把节又叫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当于彝历的新年。
火把节由来传说不一。一说天神与地神斗争,人们用火把助地神灭虫战胜天神。一说出自《南诏野史》及师范《滇系》。这两书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五诏,将会五诏首领集会于松明楼而焚***,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而被***,慈善以精明的智慧和对丈夫执着的爱恋,找到丈夫的尸体并顺利安葬,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石林彝族撒尼人视火把节为纪念民众与恶魔斗争胜利的节日;武定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火把节的由来虽有多种说法,但其本源当与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关系,它的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火把节在凉山彝语中称为“都则”即“祭火”的意思;在仪式歌《祭火神》、《祭锅庄石》中都有火神阿依迭古的神绩叙述。火把节的原生形态,简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对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云南泸西县彝族在正月初一和六月二十四,由家庭主妇选一块最肥的肉扔进燃烧的火塘祈祷火神护佑平安。永仁县彝族在同样正月初二或初三奉行祭火,称作开“火神会”,凉山彝族把火塘看作是火神居住的神圣之地,严禁触踏和跨越。
到了节日,各族男女青年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或进行集会,唱歌跳舞,或赛马、斗牛、摔跤。近代,人们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万岁。
啊!彝族的火把节真好,我爱彝族的火把节。
我国有56个名族,每个名族几乎都会有自己的节日,蒙古族的那达慕、傣族的泼水节、傈僳族的刀杆节、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等等,这些节日都丰富多彩,而我最喜欢的还是我们家乡的火把节。
传说在远古时期,云南彝族地区年年五谷丰登,天王知道后极不高兴,于是派出灾神撒下许多害虫,企图毁灭庄稼,彝族先民想出办法,在夜里点起火把奔跑于田野,山坡,山寨,满山遍野的火把形成火海,像一条条火龙,人们见害虫就烧,“灭虫大战”持续了几天几夜,最终在农历6月24日这天灭尽了害虫,保住了庄稼。
为了庆祝胜利,彝族人民把这一天定为火把节,到了这一天,彝族男女老少早早就穿上新衣来到石林草场。白天举行摔跤、斗牛比赛,有成千上万的各族人才着大三旋载歌载舞,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招待客人,到了晚上在火把节的住会场上举行着大型的民族歌舞晚会,晚会结束后,一堆堆熊熊燃烧的焰火、数不清的火把照亮了石林的夜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围着焰火,举着火把尽情的跳舞一直到第二天的清晨才散去……
爸爸开始准备火把了,火把的材料主要是麦柴,为了它能保持直立,中间要放一条棍子,四周的麦柴由绳子扎起来,火把长约两米,直径约15厘米;妈妈开始在门前堆积麦柴了,堆柴也是有讲究的,麦柴每隔三四步堆一堆,有时好几家的柴堆连在一起,可以达到百米之长;而我忙着为父母做助手,想着能尽快开始;左邻右舍们也都马不停蹄准备着,经过我们齐心协力的准备,终于一切就绪了。鞭炮一响,火把节就正式开始了。先点燃柴堆,大家开始从“火堆”跳过去,跳火是为了保平安,把一年来所有的不顺利都“烧”去,期待来年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和睦。跳完火之后,就点燃了火把,我们举着火把一直跑到山顶,从山顶鸟瞰村庄,眼前的景色美极了,家家户户的红灯笼与天上的星星交相辉映,分不清哪个是天,哪个是地,再加上五彩缤纷的烟花,看的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至今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
家乡的火把节热闹极了,我爱家乡的火把节,但更爱我的家乡!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