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深爱彼此,都在为这个家做着艰辛的努力,可是,我们永远不可能完全理解彼此的心酸。
——题记
早上吃馒头是爷爷的惯例。
“明明应该还有两个呀。”妈妈的声音。
“那怎么没了……”爸爸好像在找东西。
妈妈走进屋里:“文文,下楼买几个馒头吧……”
我刚从被窝里爬起来不到五分钟就要去当苦力,自然不愿意:“为什么是我。”我懒懒的靠在床上,手搭住眉心,遮着双眼。
妈妈放大了声音:“你不是起床了吗!下楼跑跑有什么不好!”其实我也不觉得帮大人跑一趟有多吃亏,但妈妈的语气,让我内心深处的某种东西聚集起来,这种东西不断鼓动我去顶撞她。青春期里那种想要独立叛逆和放荡不羁的心性一次又一次想冲破牢笼。
“你们不是也起床了吗,怎么不去买!”
没有回答。妈妈好像已经走开了。她没听见?我庆幸着。
但爸爸又走了进来。我仍闭着眼睛,听见他在翻钱包,然后,他表达了和妈妈一样的意思。
我气极败坏地说:“我不知道在哪买!”其实我就是不想去。但刚说完,我就开始底气不足,仿佛感受到爸爸的怒气在一点一点聚集。我心慌了,可是,没有动静。
僵持了十几秒,爸爸走进哥哥的房门,想让他去买,而哥哥似乎也用某种理由推脱了。
爸爸妈妈都走进屋。先是妈妈吵了我两句,然后爸爸责怪妈妈昨天晚上不操心,妈妈反驳……
我立马起身穿衣服,准备下楼去买。我不想让他们争吵,不想让任何人争吵。这是我的软肋。我打开门,正准备下楼,眼泪却突然涌出。这时屋里响起一个充满怒意的声音:“回来吧,我去买!”我愣了一下,关上大门,跑到楼上的房间。
然后,我静静的坐在床上,静静的流泪。窗外的冬阳肆无忌惮地散发着冬日里它本不应拥有的温暖。
“砰!”是爸爸关门的声音。世界又安静了,可我哭得更猛烈了。我任凭自己发泄着,发泄上初中以后的各种不快。家里的、学校里的和心里没由来的烦躁,这一刻,都化为泪水倾泻而出。
……
稍微平静过后,我拿出手机,在上面打了几个字:“对不起,是我任性。”我正准备发给那个让我充满歉疚的号码时,楼道里响起了妈妈的脚步声。妈妈很快走到门前,而我已经来不及抹掉眼泪,便低头盯着手机,故作平静,不敢抬头看她,也不知她现在是什么表情。她要吵我?或者安慰我?大多数家长都会选择前者。但我只是需要一个发泄的机会,可妈妈从来都认为我是因为委屈而哭。这次一样。
“让你帮大人干点活怎么了?你也这么大了,就不能懂点事。你想让我们吵架吗?我们一吵架你就高兴吗!……”这些话,是我意料之中又是我意料之外的。妈妈以前从没有说过他们吵架是因为我之类的话。我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心,又被刺痛了。
妈妈下了楼,决绝地留我一人在这里哭。呵,对他们来说,我只是累赘吗?
我竟然冒出这样的想法!我被吓到了。
我理解他们。爸爸辞掉了工作,刚建起的网站也没有多少人注意。妈妈爸爸一边为生计发愁,一边又要顾家,很是让我心疼。可他们不知道:我每天放学回家看不到他们,心里的那份孤独与失望;我一直在为这个家努力,尽量独立起来,可偶尔还是想像别的孩子一样任性;我努力抑制住青春期带来的暴躁,生气时为了不发脾气而尽量沉默……我,也有心酸啊!
我握紧了手机,低下头,又发去一条短息,但这次是给妈妈的:“对不起,我很任性,但我哭不是因为委屈。”我坚定地按下发送键,好像心中有种情绪被风吹走了,心情也随着窗外射进的阳光变得明朗起来。
爸爸早已买完馒头回到了家。他应该看到我发的那条短信了吧?我吸吸鼻子,走下了楼。爸爸看见我,只是温柔地问:“作业写完了吗?”我“嗯”了一声。
爸爸应该原谅我了吧。
我有种难以言喻的感动。
“滴滴——”我拿起手机,发现是妈妈的短信,便迫不及待的打开看:“我今天心情也不好,本来不想吵你的`……但是又怕你以后总是这个态度,我不想你长大后这样:总是考虑为什么我做,为什么不让别人做。记住,多付出总有回报,能做的就不要推三阻四的。想做就要开心的去做,一件事开心地做和心存埋怨地做结果是不一样的。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就是不情愿也要自我调整,不要让自己处在消极、悲观、埋怨、生气之中。这对你以后的人生很重要。我也对不起你,但是吵你是因为希望你能更好地成长,不是只要学习好就行,一个人的情商很重要,决定你人生的是情商,是怎样与别人交际。”
我沉默了,羞愧异常。妈妈……很用心呢。窗外的阳光投射出我瘦小的影子。我虽沐浴在那轮冬阳的金辉下,可对它来说,我从不曾消失,却也从不曾存在过。我想,可会有人在意渺小的我?是的,那两个沧桑的身影一定会。我知道,纵使我在这个世界上像粒沙子一样微不足道,那两个高大的身影,也会一直伴我左右,从不认为我是累赘。一个孩子淡淡的惆怅与幸福,慢慢地融进了阳光之中。
很多时候,我们体会不到彼此的心酸,但我们可以感受到彼此的关心。知道吗?当我们互相包容、支持时,我们心底的那份不易表达却那样深厚的感情——亲人之间的爱,会慢慢流淌进彼此的心里……
暑假里,我最喜欢拿着自己喜欢的书细细品读。这个暑假我把《灰娃的高地》这本书认认真真地读完了,有了不少的感受。
《灰娃的高地》作者是曹文轩,代表作有《草房子》《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等。作品大量被译介到国外。曾荣获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文学大奖。但我最喜欢他写的《灰娃的高地》了。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灰娃,读这本书,会让你感到有许多为灰娃打抱不平的事情,激发起你的正义感。灰娃家以前有过很辉煌的过去,但现在只剩下一座茅屋,家徒四壁,到处都是裂缝。他爸爸是个坡脚,也爱喝酒,老是喜欢夸赞自家的东西。很多孩子都不喜欢灰娃,他也总被镇上的小孩欺负,连小狗都放弃了他,习惯了孤独。但他还是一个人坚强地生活着,并不停地帮自己找乐子。
灰娃家祖先的坟上有很多茅针,其他孩子看见了,都纷纷来寻找,一边找一边吃。灰娃站在旁边很气愤,灰娃就拿着瓦片瞎扔,不时传来被砸中孩子的尖叫声。但是最后以寡不敌众,那帮孩子又都重新上了坟头,取得了胜利。灰娃只能垂头丧气,无可奈何。读完了这本书,我觉得灰娃很勇敢,同时也很可怜,被众人欺负时,没有爸妈的心疼和关爱。这本书让我知道穷苦的乡村孩子是怎样长大的,他们的童年生活是多么的艰辛。也让我懂得:我们要有一颗善心,我们应多给他们一些温暖和尊重,让他们快乐成长!
海娃那时14岁,是儿童团的团长。他经常在山上以放羊为掩护,山上有一棵树,名叫信树。只要有鬼子一来,海娃一拉线,信树就倒了。村里人就知道情况,马上就会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有一次,海娃在上山放羊,突然看见几个日本鬼子,他赶紧拉线,村里人一看树倒了,立即拿好粮食和水跑到山上去了。海娃来不及跑,就躲到草丛里。由于他的机警,村里群众多次转危为安。一天,海娃的爸爸给了海娃一封鸡毛信,让他给王三村的村长送去。海娃拿到信马上出发去王三村。可是路上一不小心遇到了鬼子,鬼子军官问海娃说:“你的,要去干什么?”,海娃装做听不懂,说:“你在说什么呀?”鬼子军官的手下说“浑蛋,太君是问你要去干什么?”海娃说:“我是放羊的儿童,要回村里呀。”鬼子看他有点可疑,便说:“搜!”鬼子们在海娃身上什么都没找到,于是让他带路。
到了晚上,海娃心想:“海娃呀海娃!你可摊上大事了!信怎么送呀?”他一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假装上厕所悄悄溜了出去。终于摆脱鬼子了,海娃高兴的一边走一边哼起了小曲。快到王三村的时候,海娃一摸口袋呀!信掉在那了,海娃连忙跑回去拿信。
等他拿到信跑回王三村时,鬼子在后面一边追赶一边开枪打。海娃跑到村里时,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了。游击队的人出来接应,开枪打死了全部鬼子。海娃断断续续的说:“信……信。”然后就昏了过去。等海娃起来时,发现自己正倒温暖的小床上,身边放着各种好吃的东西。队长过来摸着海娃的头说:“还疼吗?”海娃摇了摇头。队长又说:“这些好吃的全是给你的,你可真是我们的小英雄呀!”海娃有点不好意思的说:“我不要,我只要把枪。”“那不就是吗?”队长说。海娃一看兴奋极了。
小英雄海娃用他的机智、勇敢,圆满完成了任务,他是最可敬的人。他面对血与火的.考验,生与死的抉择,却毫不退缩,他是最可爱的人。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个海娃式的英雄,才换来我们幸福、安静的学习环境和和平环境。
这就是海娃的故事带给我的启示,我要向海娃学习,更要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将来把国家建设得更美好。这不也是海娃他们的心愿吗?
可是上个星期,我的背好端端就开始痛起来,到医院一检查,X光片显示,我的脊椎骨居然发生了歪斜,而且已经比较严重了,若不及时治疗,将造成终身残疾!这个消息对我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我的泪止不住“啪嗒啪嗒”掉下来。
医生安慰我说,幸亏发现及时,只要戴上“形体矫正套”,估计过一两个疗程就能矫正的,到时背就会挺直了。为了健康,我只能答应下来,开始了我的“戴套生涯”。
说是“形体矫正套”,其实是一副不锈钢制成的“模子”,套上去以后,整个人直挺挺硬梆梆的,根本不能弯腰、跑动,连脖子都转不了。一天24小时,最多只能摘下两个小时,吃饭、睡觉,都要戴着它。衣服、外套要买1米75的,裤子要穿宽松的。睡觉时,套子不能摘下,不能转身。头发要扎起来,否则会被套子钩到……这些我都能忍受,但是,更令我伤心的是,周围我认识的人看我的.眼光。
我刚戴上套子时,爸爸就说我像“稻草人”,一动都不能动,我并不在意。到了第二天,我来到学校,同学们一见到我,就围了上来,问东问西。中午,杨奔凯说我像“机器人”;岑诗贝说我像“牢监犯”;岑瑜佳说我的套子像拴狗的链子……徐金贝、宋碧红她们一见到我就问“这是什么东西”。就连别班的同学见到我,都在背后指指点点、议论纷纷的。我表面上装作不在意,但有谁知道,一次次在晚上起来,默默哭泣的感觉。那一刻,我终于体验到了什么叫“心酸”。
被好朋友说成是“牢监犯”是心酸,被同学们当作是异类更是心酸。此刻,我多么想唱陈楚生的一首歌:“有没有人曾告诉你我很在意,有没有人在你日记里哭泣……”
读《灰娃的高地》这本书,其中《城边有家小酒店》这篇文章最令我难忘。
姐姐草菊和弟弟毛毛因为生活所迫在城边开了一家小酒店。但是来往客人总是找茬子,用姐弟俩撒气。却有一个人例外:那个年轻人系着领带、文质彬彬的,付钱时也不计较。相比,有一个老头总是抱怨没有鱼子。他们弄到了鱼子,老大爷却嘱咐他们"当心那个‘领带’",草菊喜欢‘领带’,很生气。
后来老大爷在酒店门口开了一个修鞋摊,成了"保护神",没人来敢找茬子了。"领带"进了酒店,带着三个人,故意紧抓着草菊的手,调戏她、想占她便宜。老头走出酒店,带来一帮人把"领带"赶跑了。但是过了两年,酒店被拆迁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深刻意识到那些外表体面、漂亮的人,也许也就是外面的一层包装纸。一颗糖果,糖纸再好看也没用,重要的是内在的。故事里的那个"领带",表面上是个绅士,其实是个小人。老头虽然脾气有些暴躁,衣着不体面,但是他的内心是善良的,是个彻彻底底的好人。在我们的生活中,难道像"领带"这样的人还不少吗?有的人表面上给你端水、倒茶,殷勤得不得了,还时不时赞扬你、说你的好话,事实上还不是想利用你,一旦你答应了,就把外面的那层包装纸撕掉,露出本来的面目。而有些人虽然表面上不顺着你的性子,但是实际上还是很善良的。就像花生,看起来不好看,但是很有用。
从小就迷恋篮球并抱有理想的迈克尔在兰尼高中篮球队打过一段球后,却受到了一次令他终身难忘的挫折。
一天清早,他和朋友赖洛伊·史密斯一起到校运动馆的布告栏前去看调整后的校队名单,结果才知道史密斯却榜上有名,而自己已被淘汰出局!那天他憋着一肚子气说不出话来,虽然坚持把课都上完了,却根本不知道老师教了些什么。放学回家后,迈克尔把房门关上,然后大哭特哭了一场。母亲下班回来,迈克尔告诉她说:“我被校队除名了。”泪水马上再度夺眶而出,最后母亲也忍不住拥着儿子一起哭了起来……
球季快要结束时,迈克尔鼓起勇气去向弗雷德·利克教练请求,允许他往后搭车随队观看比赛。教练开始说不可以,直到他再次执着要求,并答应为上场队员抱衣服,教练才点头同意。为了提高技艺,迈克尔苦练了一年,终于又回到了校队。迈克尔本人后来回忆起这件事时说:“发生这种事,对我来说,也许还称得上是件好事。因为它让我搞清楚失望有多不好受,所以我立定志愿,发誓绝不再承受一遍那种感觉。”
成名乔丹
在北卡罗莱纳大学就读期间,迈克尔·乔丹曾参加过NCAA三个赛季的比赛。1981-1982赛季对他这个初出茅庐的选手来说,既新鲜刺激,又不同寻常。在东海岸高校篮球锦标赛中,他和他的队友乘胜追击,连创佳绩,终于一路打入NCAA预决赛,最后得以于1982年夏天与乔治敦大学队进行冠亚军决赛。最充满刺激、最受人关注的,使迈克尔·乔丹一鸣惊人的,还是最后那场与劲旅乔治敦大学队争夺冠军的决赛。
上半场比赛结束,乔治敦大学以32比31领先。下半场开始后,比分呈"犬牙交错",双方交替上升,在离终场时间剩下32秒时,乔治敦的控球后卫佛洛伊德发威了,跳投得分,乔治敦大学以62比61领先。关键的时刻,北卡罗莱纳大学的教练史密斯叫了暂停。如果是以前,他会让老球员来完成这个“生死球”,但这次却选择了新人乔丹。对方球员盯住了北卡罗莱纳的“主攻手”沃斯和帕金斯,不让他们切入内线,球传到了球场左边的乔丹手中。这时,时间只剩下15秒了,乔丹果断地跳投:球在现场上万球迷和百万电视观众的`眼前划出一道弧线,直落网心。北卡罗莱纳大学反败为胜,在阔别30年后,重新登上了冠军宝座。赛后乔丹因其出色的表现被选为决赛明星球员。
比赛结束后,乔丹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了校园里的英雄人物。冠军决赛时那一记神投的光环笼罩在他的头上。甚至当地的电话簿上都印着乔丹那次跳投的照片,一家餐厅推出了以“乔丹”命名的汉堡包。但乔丹并未满足,他说:“我已经不是原来的乔丹了,我用一记投篮打败了乔治敦大学,但我不愿意别人只为这件事才想起我,我要别人完完整整地记住我,不是一场球的最后几分钟,而是整场比赛,从头到尾。”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