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
作者: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
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2.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3.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全句说,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
4.曈曈:光辉灿烂。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
5.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逢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
赏析: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一天,我正在写作业,忽然听到旁边的空调外机位里有“咕咕咕”的声音。
奶奶和母亲打开门一看,好美的两只鸽子啊!雪白雪白的羽毛,火红火红的嘴巴和爪子,乌黑乌黑的眼睛,金黄金黄的眼眶,有一只鸽子还有一些灰色的羽毛长子脖子上,真漂亮!
我想,这两个小家伙一定是在昨晚的暴风雨中迷路了。我把它们放在阳台上,给它们玉米吃,给它们水喝,我想和它们做好朋友。
母亲说:“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蓝天才是它们的家。”可是我真舍不得它们啊!我想再和它们玩几天,就送它们回家。
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是一年四幅绚丽的图画。绘就春的,是缤纷的花丛;勾勒夏的,是鲜翠欲滴的叶子;画出秋的,是无垠的稻田;描绘冬,则是一朵朵冬天的使者--雪花。
雪花从一望无际的天空轻轻飘落下来,纷纷扬扬、飘飘洒洒……一朵朵、一片片晶莹如玉,洁白无暇,像天上的仙女撒下的玉叶、银花,又像天宫派来的白色天使,是那样的美丽,无私的把大地装扮成童话中的王国。
白茫茫的天,白茫茫的地,白茫茫的雪花飘洒。面对这样银装素裹的世界,我心里不由升起几分愉悦,于是便怀着踏雪赏冬的心境,融入这洁白的世界。
好“雪”知时节,当“冬”乃发生。看到雪花一丝丝,似有似无,缓缓地,轻轻飘飘地的飘落,我想到了那些形容白雪的词儿,什么“洁白、晶莹、柔软、明净、无暇、素雅”,想起了“白雪纷纷何所似?”“来若柳絮因风起”“草木之花多五出,独有雪花多六出”“忽如一夜春风来,钱树万树梨花开”,等诗句;想起了“瑞雪照丰年”的谚语;甚至还想起雪莱在《西风颂》里所言“哦,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无声的雪,还在飘飘洒洒,却重重落在我的心里,唤起我对冬天的使者-雪花的爱。雪花,并不只是寒冷,它有颗热忱温暖的心。它无私地在阳光的照耀下融化的自己,化做水分供给大地,滋润世间的万物。
她,在我的眼中,就是一位标准的中国妇女,态度永远就是那样的温和。此时家中只要有了她,我们的家就会永远整洁、干净,就像一只迷航的船看见了一座灯塔。她,便就是我的母亲。
为了孝敬妈妈,我就准备在这天三八妇女节这个机会,给妈妈一个特大的惊喜。
时光飞快而过,一看钟,“啊!已经五点二十八分了,我赶快跑到门外等妈妈回来,没过多久,一个熟悉的身影向我走来,仔细一看,原先就是妈妈,我连忙跑过出去对妈妈神秘的说:“你明白吗?这天就是三八妇女节,我这天要给一个惊喜。”我拿出礼物,妈妈先就是一楞,之后突然明白过来,抱着我说:“婕婕,你真乖。”其实,我送妈妈的只就是十只千纸鹤,按道理就应就是一千只,但我并不在意这些,我只要把她永远放在我的心中。
没过多久,结果、妈妈捞掏出了一大包德夫巧克力,我感动得热泪盈眶。此时这天就是妈妈的节日,而妈妈竟然还送给我礼物,我心想:妈妈对我可真好。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务必以我的全力为她奉献。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我会自立、自强的,让妈妈能不为我操太多的心。
对生养我们的父母尽一份孝道,就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怎样做才算孝敬父母呢?
首先就是不就应缠着父母买东西。我常常看到一些同学死缠着父母,哭着让父母给他们买玩具、买食品等。如果父母不答应,他们就会厌恶父母。其实,父母不轻易答应孩子的要求,自然有他们的道理。如果我们一缠着父母要东西,他们就给买的话,就会养成一个坏习惯,此时那就就是:想要什么,死缠住父母,总会得到满足。这样的结果只会消磨我们的忍耐性。因此,我们不就应缠着父母提一些不合理的要求,
其次,就就是不能欺骗父母。有时我们做错了事,有的同学怕受到父母的责备,就对父母撒谎。比如分数不理想就自我改一个理想的分数,再模仿父母签字。用一个谎言去掩盖另一个谎言,要明白,这样就会养成经常撒谎的习惯,这样的孩子,有一天惹出了大祸,等到那时,事实毕竟就是用谎言掩盖不了的。会使辛苦把你养大,爱你的父母伤透了心。
最后就是我们就应高兴地去帮父母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因为父母把我们养大很不容易,这其中的艰辛也许我们此刻还不能完全到。我们此刻能做的就就是,此时除了搞好自我的学习以外,就就是多帮父母分担一些家务事。
只有孝敬父母,多尽孝心,才能和父母建立起彼此信任的感情。
燕子这种小巧玲珑的小鸟,人人喜爱。
记得去年的一个阳春三月,燕子飞回来了,住到了我家的屋檐下,这样又给我们添了几分欢乐。有一天早上,忽然听见叽叽喳喳的叫声,抬头一看是两只燕子正在晾衣服的铁丝上打架,你啄我,我啄你。它们怎么打起架来了?我正想着,原来在它们的巢里多了一只小燕子,它们是为它们的的孩子的食物问题而吵架的。刚好外面下着非常大的雨,小燕子伸长着脖子似乎饿急了,我马上找来一些食物,叫妈妈拿来梯子小心翼翼地爬上去送食物给它们吃。
正在这时小燕子的爸爸妈妈嘴里衔着像小虫子的'东西,浑身湿淋淋的飞了进来。小燕子见了爸爸妈妈高兴得叽叽地叫了起来,吃到了它喜爱的食物。它们冒着大雨不顾自已的安危,真让我感动。过了几天,小燕子想自已学飞不小心摔了下来,我看见了连忙双手捧起它,不知会不会受伤,此时的燕子爸爸妈妈肯定正着争的在找孩子吧!我赶紧把它送回了鸟巢,心里乐滋滋的,暖暖的。
一个月过去了,小燕子长大了能独立生活了,它飞到外面去寻找快乐了。看着它们一家子进进出出的非常温馨。
春天,是四季中最美好的季节。
当春天轻轻地走来时,光秃秃的树枝上多了几片绿叶,花儿绽开了笑容,小草从土里钻出来好奇地打量着寒冬的世界。
春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暖风托起了“不务正业”的太阳,它伸了个懒腰,打了个长长的哈欠,便开始站岗。阳光普照着大地,万物皆变得生机勃勃,欣欣向荣,太阳也好像忘了寒冬饱受的折磨,变得精神抖擞,是啊!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有的是时间,有的是希望,正是发展的好机会。
一声清脆的鸟鸣把我的.目光引向人群,人们脱下厚厚的棉衣,换上单薄的衬衣,在碧绿的田野上笑着,闹着,一副和谐甜蜜的画,让看的人仿佛吃了蜜一般。
在春天当然也少不了另一位朋友——春雨。它是春姑娘的弟弟,它顽皮地跑下人间,给万物带来活力。可能是春姐姐太忙,没时间陪它玩,于是它就偷偷地溜出云层,跑到人间玩耍。瞧!它玩得多开心啊!一会儿狂奔不止,便是倾盆大雨;玩累了,就停下来散步,便是蒙蒙细雨。玩够了,它便悄悄地回家了。这一切来得突然,又走得匆匆。
春天的一切都值得欣赏,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它的美妙,它的优雅,它的生气,是其它季节不可替代的。
虽然现在是寒冬,但我们并不会感到寒冷,因为我们心中有春天,春天一直生活我们心中,一直在我们心中生长着,帮助着我们。我们要去关心它,呵护它,才会长成一个郁郁葱葱的花园。
我是喜欢夜晚的,它可以给我无限的遐想,可以给我无限的思维空间,可以给我!
家乡的夜晚是那么的宁静,宁静地安逸,宁静地舒爽,宁静地让人浮想联翩。喜欢故乡的夜晚,因为在那个小小的村庄,我可以一个人静静地躺在楼顶,享受夏的温存,欣赏月的洁白,看流星的陨逝;可以一个人走在乡村小道上,聆听虫鸣鸟叫,没有汽车的轰鸣,没有人际吵杂,就那样享受大自然给予的和谐。一边轻轻地呼吸新鲜的,从大自然发出的,没有污染的空气,一边享受如春暖花开般的安逸。那样的生活是美好的,是让我享用不尽的。
当火车驶出故乡的海岸线,驶出我生活了19年,驶出我不曾离开的那个海岛,就决定了我在异乡生活的开始,决定了我新的人生的起航。
当我来到这个我不曾到达的城市,这里一切都是新鲜的,它让我产生一种去了解它的***。是的,这是一个很好的地方,有美丽的山,有洁净的街道,有热情的人民。但是,当我一直从中国的最南端到达这里,经历了家乡春夏秋冬的温度,我对它产生的些许好感,因为它的温度让我的身体感到舒适,让我的精神得到充沛。但是它远不如我的故乡,那个和谐健康的海岛。来到这里,我的身体有了以往未曾有过的舒适,但我的呼吸道,我的大脑,开始曾受不一样的压力,这里的空气是污浊的,是干燥的;而家乡的空气是是新鲜的,是湿润的。突然改变的生活环境让我不适应。
但是这里的夜晚也是那么的宁静,那么的安逸,舒爽的温度可以让我更好的遐想未来,回味过去。看着窗外阑珊的灯火,那宁静的夜空,还有夜空中那闪烁的星星,我的心思飞舞,这样的夜晚让我没有一丁点瞌睡的***。这样的夜晚让我不禁感觉我还在那个安逸舒适宁静的乡村,那个我怀念着的家。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