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①所谓青花瓷,是指一种用钴料直接在瓷胎上绘制花纹图案,然后再施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蓝白色相间效果的釉下彩瓷器。青花瓷色调明快典雅,釉面光洁莹润,弥久犹新。在青花瓷的绘制过程中,将中国画的笔墨效果与艺术魅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是中国青花瓷艺术的一大特色。
②明代是青花瓷发展的高峰时期,无论是景德镇官窑,还是各地民窑,都创作了许多精美的传世佳作。这一时期的青花瓷,一直被视为是中国青花瓷的一种典范,为后世所追仿。特别是永乐、宣德和成化、嘉靖及万历年间官窑烧制的青花瓷,以其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装饰丰富而著称于世。在造型方面,永乐时期虽然依然沿袭元代生产较大的罐、盘、碗等器,但也出现了很多小巧精致的器物与新品种:如天球瓶、抱月瓶、八角烛台、长颈方口折瓶等。纹饰以植物纹、动物纹为主。
③明代永乐、宣德青花瓷制作多采用进口青花料“苏麻离青”,颜色深沉、层次丰富,釉面白中泛青。成化年间,青花瓷使用了一种新的青料,叫“平等青”,也叫“坡塘青”,这种青料产于江西瑞州。“平等青”发色稳定,色泽淡雅、柔和,给人一种若隐若现、虚无缥缈的感觉。成化青花瓷,色泽淡雅,釉面肥润、抚之有玉质感;胎质细腻纯洁,白釉莹润如脂,造型轻灵秀美,这也可能就是成化青花瓷跨越时空至今仍保持无穷艺术魅力的原因之所在。图案花纹常见的有云龙、飞凤、团龙、团花、婴戏等。小巧玲珑是这一时期青花瓷器型的特点,多以盘、碗为主。在装饰上,青花加彩是成化年间的突出成就,有“斗彩”和“填彩”两种。
④明嘉靖、隆庆、万历时期官窑新品迭出,民窑精品也争奇斗妍。此时的青花瓷花色纯正稳定,蓝中泛紫,色调浓重鲜艳,真可谓炉火纯青。从嘉靖到万历,用于烧制青花瓷的色料是一种叫做“回青”的色料。所谓“回青”,也称“回回青”,与“苏青”一样来自阿拉伯地区。有专家考证,“苏青”与“回青”其实是同一种钴料的不同称呼,所不同的是“苏青”来自海上贸易,而“回青”来自与西域和中亚的陆路贸易。此时青花瓷造型,更加趋向多样化,除了各类餐具、陈设器及花盆、鱼缸外,还有各种宗教供器。在装饰上,过去极为少见的吉祥文字,如寿、福等被装饰在器物表面,道教题材也开始盛行。而万历年间的青花料则产自浙江,也由此名为“浙料”。虽没有嘉靖青花那样浓艳,但蓝中微微泛灰的发色,颇有自然沉静之感。器型以大器为主,如:龙缸、屏风等;装饰上除延续龙凤纹以外,各种动、植物及人物图案也较为盛行。
1.本文对明代“青花瓷”的有关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代的青花瓷,一直被视为是中国青花瓷的一种典范,为后世所追仿,在永乐、宣德、成化、嘉靖和万历年间官窑烧制的青花瓷特别著名。
B.成化年间,青花瓷使用的 “平等青” 青料产于江西瑞州,发色稳定,色泽淡雅、柔和,给人一种若隐若现、虚无缥缈的感觉。
C.明代所有青花瓷器都具有小巧玲珑的特点,多以盘、碗为主。在装饰上,突出的成就是青花加彩,有“斗彩”和“填彩”两种。
D.明代的青花瓷的图案丰富多彩。有云龙、飞凤、团龙、团花、婴戏等,也有吉祥文字,还有各种动、植物及人物图案等。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制作青花瓷,需要用钴料直接在瓷胎上绘制花纹图案,然后在施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蓝白色相间的效果。
B.明嘉靖、隆庆、万历时期青花瓷造型,更加趋向多样化,除了各类餐具、陈设器及花盆、鱼缸外,还有各种宗教供器。
C.明嘉靖、隆庆、万历时期出产的青花瓷花色纯正稳定,蓝中泛紫,色调浓重鲜艳,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D.色泽淡雅,釉面肥润,抚之有玉质感;胎质细腻纯洁,白釉莹润如脂,造型轻灵秀美,正是成化青花瓷跨越时空至今仍保持无穷艺术魅力的原因之所在。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由于青花瓷具有极强的艺术性,所以从它产生之初,人们就主要把它当做艺术品来欣赏。直到今天,仍然有许多人在收藏它。
B.明代是青花瓷发展的高峰时期,无论是官窑的作品,还是民窑的作品,都达到了很高的造诣,精品迭出。
C.明代制作青花瓷在很多情况下使用进口色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用进口色料烧制的青花瓷有些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D.青花瓷制作工艺精良,造型、图案丰富多彩,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参考答案:语文网
1、C(由第三段可知,“小巧玲珑”是明代成化青花瓷器型的特点,而不是明代所有青花瓷的特点,“青花加彩”也是成化年间的突出成就。另外最后一段有“万历年间……器型以大器为主”。
2、D(由第三段“这也可能就是成化青花瓷跨越时空至今仍保持无穷魅力的原因所在”可知,可能之事说成肯定之事了。)
3、A(“从它产生之初,人们就主要把它当作艺术品来欣赏”无此信息。从原文有关信息来看起初还是以实用为主。)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青花瓷器起始于唐宋。唐代以前,中国瓷器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唐代从烧制三彩的过程中,分化出了与纯兰彩几近相同的“青花”烧制技术,到了14世纪二三十年代,即元代至顺治年间,河南巩义黄冶窑的“唐青花”烧制技术,突象遇到一夜春风,致使千树万树“青花”怒放。元代的景德镇瓷窑,景德镇青花瓷器的制作已经成熟,遍地烧起了“青花瓷器”,这是我国制瓷史上的时代的进步。
到了明代,特别是明永乐朝开始,由于海禁开放,郑和七次下西洋,不仅进一步密切了中亚、西亚两地区的贸易关系,而且还带来了“苏麻沥青”的钴土矿,这种钴土矿含有高量的铁,而锰的含量相对较少,在还原气氛中呈美丽宝石蓝色,使得明朝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呈现独有的特点。由于钴土矿成分中含铁量较高,往往在青花瓷器中出现斑点,俗称“铁锈斑”。铁锈斑青花瓷器由于难于仿制,反而更加珍贵。
我国古代青花瓷,绘画装饰清秀素雅,瓷器底部的文字,图案款式种类繁多,各个时期的款式均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根据青花瓷款式的形式、种类来看,主要可分为纪年款、吉言款、堂名款、赞颂款和纹饰款五大类。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民间青花是来自民间、淳朴活泼的一种青花瓷器装饰形式。民间青花最大特点在于用笔流利豪放、点染错落有致。如画山水小景,仅两棵杂树,一个山坡,一条小溪,着笔不多,却把幽静秀丽的大自然美景描绘的意趣无穷。
青花瓷是古代釉下彩绘的巅峰,其清幽淡雅的呈色以及丰富多彩的图文装饰对世界陶瓷的发展影响深远,青花瓷创烧、演进、传播的历史及鉴定辨伪历来是学界和藏界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青花瓷无疑是中国古代釉下彩绘瓷中产量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品种,对海外一些国家的陶瓷生产也产生过重大影响。
一个青花瓷的制作过程,就是一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各个历史时期的人物、植物、动物、风光、民俗、文化、艺术、政治、经济等无不映射其中。如果能够收藏青花瓷并进行整理,从中获得的知识是不言而喻的。青花瓷又是社会文化生活背景的结晶,经过巧夺天工的制作,加上其商品的内在质量,其文化涵义和经济效益是十分可贵的,远远超过了其商品的价值。
青花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因素,以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无穷的意趣,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的喜爱。收藏青花瓷不仅能够提高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而且其还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尤其是近几年来周杰伦的一首《青花瓷》更燃起了无数人对青花瓷的追捧,如今,青花瓷已经成为一种精神、时尚的追求。各种由青花瓷演变的青花衣、青花手机、青花笔记本电脑、青花装饰等等,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听隔壁邻居说,青花瓷被人们称为“人间瑰宝。”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来形容。我爸爸听了后,疑惑不解,是不是真的呢?就买了个青花瓷茶壶证实了人们的‘谣言’,让我们大吃一惊,果然是真的。
瞧!这个青花瓷茶壶。茶壶的茶柄像耳朵,像是用藤条一圈又一圈卷起来的一样。茶壶的茶嘴是雪白色的,白得透亮,白得像一块玉似的。在‘茶壶妈妈’的旁边有四个‘茶壶宝宝’显得古色古香。茶壶的主颜色是白色的,白色上面布满了许多蓝色小花,布满了许多花纹,精致极了,有鸟、木、花、草等等,看!那蓝色的小花一朵一朵的,数也数不清。花儿有五片叶子,叶子中央有一颗深蓝色的花蕊,整体看起来栩栩如生的。咦?“怎么茶壶盖上有个小洞呢?难道是一件不好的产品吗?还是……”我带着这个问题去问了爸爸,爸爸告诉我,如果没有小孔,倒茶时,茶壶里的液体减少,空气体积增大,导致壶里空气压强变小,有了小孔后就可以使外界空气进入流出的液体体积。我终于明白了,原来一个小小的洞,竟有如此大作用。
每天放学回家,情不自禁做得第一件事就是喝茶,爸爸把泡好的茶给了我,一阵阵幽香向我鼻子扑来,一下子,一口茶,我在学校那生气的心情,现在心情舒畅了,连平时不喜欢喝茶的我,现在也喜欢上了品茶、喝茶,这也是因为被青花瓷中的一朵朵小花,一棵棵小草,一只只小鸟被吸引了,喝下去,就像喝花茶似的,那样香甜,那样可口,渐渐地喜欢上了‘青花瓷’,喜欢上了这神奇的‘花茶’。
“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再瞧瞧那‘青花瓷茶壶’古色古香,含着音韵,色彩淡雅,稀薄发亮。这就是我家的‘青花瓷茶壶’精致又优雅。
看着那滚圆的青花瓷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三栋在岸边静默着的小屋,简陋却不失温馨之意。屋后生长着茂盛的松柏,画中的颜色虽呈淡雅的青色,但从画面中看去,仿佛也感觉到了它的青翠,苍劲的气概也随之显露出来,好像一个巨人,忠诚地站在山腰上,守护着这片静谧的小岛。
在岸边的沙地上,站着一个亭亭玉立的女子,她的纱裙好像被从江面上刮来的风吹着,高高扬起,看着也好像一个下凡的仙子,她双手放在胸前,好像在往旁边的江中眺望着什么,我不禁心生疑惑。在她旁边有一个孩童正在嬉戏玩乐——这大概是她的孩子吧,那孩童好似在奔跑,他头后的小辫子甩得高高的,那激动的神情就像在放声大笑般,应该是在玩什么很好玩的游戏吧。看着这天真可爱、无忧无虑的孩童,好像连自己心里的忧愁都要被这稚嫩的孩子融化了似的。
我恋恋不舍地将目光从孩童身上移开,望向那一望无际、烟波浩渺的河面,河上有几条船。远处的高山在云海之中若隐若现,“仙气十足”,让人不禁浮想联翩。你说会不会有神仙住在山中呢?山腰处的云彩十分显眼,它隐去了山原本的典雅、别致的颜色和巍峨的山形,只让它变得模糊一片,不知哪里是头,何处是尾。但这“模糊”的景致,反显出一种缥缈之意。江上那几条小船显得有些孤单,在平静如镜的江面上留下一轮轮淡蓝色的涟漪。
等等!定睛一看,一条草船上站着一个身披蓑衣的男子,他手中拿着一根细长的竹竿,轻轻插入水中,好似回头注视着岸上的女子——这终于解开了一直“系”在我心头的谜团。
我在心里勾勒出了一个美丽的故事:渐渐远去的男子必是心怀远志,要去为国家建功立业吧。而目送他远去的妻子依依不舍,盼着他能够早日归来,一旁稚嫩的孩童还不知父亲已经远去,依然自顾自地玩耍着,不知再见的一天还能否认出彼此。
隔着玻璃,青花瓷的风采依旧……
这是一个元代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元代是青花瓷发展的一个高峰,绘画装饰清秀素雅,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流畅有力;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我不禁被眼前的美震撼了,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瓶底,瓶身描绘的牡丹韵味无穷。我伸出手,才发现,原来我和青花瓷遥不可及。我们之间,不仅隔着冰冷的玻璃,还隔着一千多年的时光。
它在岁月中,浸染了上千年,凝聚着工匠的心血,倾注了使用者的感情,它流落四方,在岁月的流逝中,属于不同的主人,都拥有不一样的故事,甚至它身上的每一道裂痕缺口,都有着独特的历史……
青花瓷,它在等待吗?
优美的曲线,流动的青色,带着我穿越……我仿佛看到,水云萌动之间依稀可见伊人白衣素袂裙带纷飞;我仿佛看到,微风中静静流淌石上的山泉溪涧,清泠透亮而又蜿蜒回环多有不尽之意。青花瓷默默等待千年,在物是人非的惆怅中延续历史,它洗尽铅华,古朴典雅,它出自尘世之手,却有超凡脱俗之美,呵。它不仅是盛物的器皿,它承载着不同的历史,物过境迁,它愈久弥香。它一声不吭,在轮回中选择了洒脱。它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它见证了血与火交织的风雨岁月,它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手中绽放光芒……
忽然觉得,我和青花瓷并不遥远,它带着我,品味历史的幽香,感受身边的历史,探索那隐藏在身边千年的秘密……
隔着玻璃,青花瓷容颜依旧,而我,隔着重重历史,静静观赏传世青花瓷不变的美丽……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青花瓷是从清朝就烧制的一种古朴、厚重的瓷器。她历史悠久,意韵深远,以天青色的小单调一笔一画,在洁白无瑕疵的瓶身上勾勒出优美、如幽谷中出尘的青莲般的图案。以最简约的姿态让我们在不同的心态、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生经历间流连忘返。她是带领我们跨越时空返往古时空的桥梁,是当代艺术文化的珍宝,每一只青花瓷,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一只瓶身上的图案都携有历史的典故。她的美是带有厚重的历史色彩的。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青花瓷就像裹着一层朦胧的轻纱的少女,想看清却迷蒙,想触摸却始终存有一层薄膜,若即若离,若有若无。她是飘逸轻灵的仙子!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青花瓷在皎洁的月色下观赏更是突出她清冷高洁的面容,那天青色的条纹好像一条条无风自动的飘扬的彩带,缠绕在她身上,如被贬入凡尘的仙子,翩翩起舞,好不令人沉醉。她自顾自怜时,更是引人心醉!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这里又使我体验、领会到了当时清政府的腐败、胆小懦弱。是他们让原本美丽绝世的青花瓷沾染上了俗世的烙印——割地卖国的耻辱。那一段刻骨铭心的印记伴随着她流传了下来。可她非但没被耻辱玷污,还借助这一次‘割地卖国’来洗净了自身的不足。让自己变得愈发耀眼。就犹如一颗被拭去灰尘的明珠:绝世、耀眼、璀璨,闪射出万丈光芒。她的美亦是无法掩盖的瑰丽。
总之,青花瓷是历史遗留的产物,是清雅脱俗、秀丽无瑕的代言品,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美。
“残缺不仅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美的。” ——张晓风
友人送来一支烧制的青花瓷钢笔,我对它爱不释手。然而一次不慎,钢笔被摔在了地上,墨色一地,残缺的青花歪斜在上面,无声地抗议。收拾残骸之际,无意找到了最初的包装盒,盒里面的说明似乎带了炫耀的语气:数十道工序的加工,唯独到了最后的烧制,将有一大半因花色不正而被淘汰打碎。
这段文字,看得我心惊胆战。也就是说,在这些正品的背后,有无数个被当作垃圾的次品。虽然这些次品,同样经历高温的烧制,然而可能就是因为颜色不正或者其他的瑕疵,却被当成次品,它们来于泥土又归于泥土了。我仿佛看到了这些湮没在岁月的风尘里的青花小冢,满目疮痍刺得我不忍回首,然而它们终是消逝了。
不由得想到了孩童时期在瓷坊做的那只杯。冰冷的瓷土在手中翻转,塑形完成后已然有我手心的余温。送进炉中烧制时那一点点稚嫩的不安,至今仍然历历在目。深深浅浅的纹路只能在烧制过程中形成,来路何方,去向何处,淡淡的,只能期待。当成品摆在我眼前时,不同的颜色以一种奇异的方式排列组合,如一个浑然的'卦象,无可替代,不可捉摸。虽然,这个我亲自做的杯子,很古拙,在行家看来,有很多的不足,但是就是因为它的不足,它才是世上唯一的,仅仅这唯一,就显示了它非同寻常的价值。
玉也如此。听一个懂玉的专家辨别真玉和假玉的技巧:完美无缺的肯定是假玉,而真玉一定是带有瑕疵的。人生也是如此。有人说,生活往往不尽如人意,但不尽如人意的恰恰是生活。《周易》六十四卦中的最后一卦是“未济”,即没有完成之意。而那个预示成功、完成的“既济”却被放在了六十三卦中。哲学家告诉我们,因为是“未济”,才要不断的努力,才有奋斗的空间,是大吉。而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的“既济”,暗含的却是河水“濡其(小狐狸首,厉”。
依稀记得《枉凝眉》中有一句话,“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无瑕美玉暗指宝玉,却殊不知从一开始,他的结局就注定是一个大大的缺憾。然而红楼残篇,即使是残篇,却依然能引发后生无尽的浮想联翩。倘若李白一生平安,在翰林院写着粉饰太平的诗句,那李白就只是李白,谁又知诗仙是何许人也?倘若苏轼仕途通顺,那又是谁面对赤壁,喊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那又是谁面对一轮明月低吟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才会“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月者,阙也。茫茫宇宙,月又何时真的圆过?即使是圆规做出的图形,也会因为纸张的不平整而导致不圆。灰者,慧也。世上又如何存在绝对的黑与白,却是那不完美的深深浅浅的灰色,成就了每一幅无法仿制的水墨天青。瓷者,慈也。瓷杯,是否亦作慈悲。那支残缺的青花钢笔,就让它与那只并不完美的杯,一起静静地留在书架上,去笑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