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可向难忘的老师写信,祝贺教师节日愉快。可以做书签、贺卡,写上祝贺的话,表达学生对老师的敬意。例如,一位学生写的贺词:“老师就像一颗启明星,照亮了我们成长的道路;老师就像一支火把,点燃了我们求知的火种;老师又像春雨,无声地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无论我将来取得多大的成绩,做出多大的贡献,最难忘的是恩师。”这样写祝贺语就显得生动、有新意。例如一位学生写的《做鲜花给老师》选材新颖、有意义。
以“送鲜花” 的形式,体现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和敬佩。文章按照“讨论送什么礼物——做鲜花——送鲜花” 的顺序写,重点写了“做鲜花”、“送鲜花”的过程。同时插写“我” 生病时,老师把“我” 送进医院的事例生动、感人。结尾还写了许多同学送书签、花蓝,表达学生对园丁教师的热爱和感激之情。这样写文章才真实感人。
今天,我和姐姐一起来到中山公园游玩。听姐姐说,中山公园是人们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命名“中山公园”的。始建于一九二五年,是深圳市目前历史最为悠久的公园。
刚走进中山公园宏伟壮观的大门,公园里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加上湛蓝的天空,美丽极了!这时,我发现有很多人在划船。“我也要划船!”我大声嚷嚷着。“好吧!走。”姐姐说。我们来到售票处买了一张乘坐天鹅船的票,刚划出没多远,姐姐就喊累,“以后再也不租这种用脚踏的船了,脚都要断了。”终于,我们绕湖游了一圈,提前十分钟就上岸了。
接着我和姐姐一起去喂鱼,我拿出事先准备的面包。我把面包撕成碎块,扔到离岸边大约一米远的地方。鱼儿们就会一拥而上,相互争抢着食物,但只要有游船划过,它们就会立刻躲起来。
喂完鱼,我们一起继续往前走。突然,一片碧绿的大草坡呈现在我眼前。我飞快的跑过去,拿出我心爱的美人鱼风筝。一开始我是沿着草坡从下往上跑,我跑得满头大汗,美人鱼风筝还是耷拉着飞不起来。这时,姐姐作出正确指示,让我从草坡顶上往下跑。果真,我的美人鱼风筝不费力气就飞上又高又蓝的天空,我高兴的上蹿下跳。等风筝在天上稳定后,我和姐姐坐在阴凉的树荫下,看着我的美人鱼风筝在蓝天中翱翔。这时,我看见一只老鹰风筝也加入进来。放风筝的人拼命放线,老鹰飞得好高好高,突然,老鹰的一根支架掉了下来,老鹰变成了一张纸,急速往下冲,最后挂在了树梢上。姐姐说,放风筝时要一松一驰来调整好风筝的高度,掌握好风吹的方向,风筝才能飞的又高又稳。做人也是一样的,急于求成是做不成大事的。
重游中山公园,就像回到我幼年时游中山公园的快乐时光。
美丽的中山公园坐落在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的南恩路大街旁。那里风景优美、迷人。今天妈妈就带我去了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是免费为市民开放的公园,正门位于黄河路边上。从正门沿台阶而上,台阶两边是苍翠欲滴的松树,放眼望去,像等待检阅的战士们威武耸立着。继续前行,一个小型广场展现在眼前,中心是孙中山先生的塑像,让前来的人们看到不禁肃然起敬,我想这应该就是公园名字的由来吧!
公园的西面是一大片草地,清晨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像闪亮的星星镶嵌在上面,草地上种着各种观赏的植物,被园林工人修剪出各种惟妙惟肖的造型,有的像螺丝那样旋转而上,有的像坐小山,有的像个大圆球。那里还有几个小花坛,开着艳丽动人的鲜花儿,简直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公园深处也有很多的树呢,比如:白玉兰、龙柏、核桃树、柿子树,刺玫瑰、枣树。这里简直就是一座小型植物园,让你目不暇接。
公园不仅风景优美,它还是人们健身、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每天清晨人们悠闲的身影便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老爷爷们带着自己的“爱鸟”在大树下边炫耀着它们的“神奇事迹”;老奶奶们一边慢跑一边谈笑风生,脸上还不时浮现出笑容。
今天,我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早晨。我爱你——美丽的中山公园。
我的妈妈个子不高,不过她的眼睛与双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得有一次,在寒冷的冬季,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了下来,像鹅毛般美丽洁白。
我下午放学回到家,先找了了一件厚厚的棉衣穿上了,因为那天很冷!在六点钟的时候,楼道里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声,“好像是妈妈,又好像不是!”我内心乱成了一片!妈妈推门而进,“是妈妈,妈妈回来了!”我兴奋极了!立刻扑进妈妈的怀里,妈妈问我:“你好像是发烧了!”“是吗?我只是冷!”我对妈妈说。妈妈摸了我的额头,摸完后,她焦急的对我说:“走,你发烧了,跟妈去医院!”说罢,转身就走。在路上,一双温暖的大手拉着我冰凉的小手进入医院!
量了体温,医生给我打了退烧针,我感到不冷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妈妈回来很早,一回家就问我:“今天药吃了吗?”我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这就是我的'妈妈,一双慈祥的眼睛常常望着我,给我勇气与力量,一双温暖的大手常常拉着我,给我温暖与幸福。
妈妈,您对我的疼爱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即使我说的再多,再多,也永远说不完,道不尽您的“丰功伟绩”。
进入公园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刘墉像。只见刘墉像一手搀扶着母亲、一手紧握着母亲的手,微笑着侧身面朝母亲,仿佛正和母亲絮絮交谈。那谦恭有礼的样子,一看就是一个孝敬长辈、彬彬有礼的好儿子。
接下来看到的便是张廷璐的像。他头戴官帽,身穿长袍,脖子上挂着一串象征权位的木珠。他正襟危坐,目光炯炯、双唇紧闭,神态严峻地凝视着面前的木桌,好像正思考着关乎国家兴亡的大事。
最引人注目的是夏同善像。他端坐在书桌前,左手伏案、右手持笔,桌上摆满了笔墨纸砚。他双目专注地注视着眼前的宣纸,瘦削的脸上写满了认真,仿佛即将挥毫泼墨、赋诗作画。那聚精会神的样子,一看便知是个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学者。
路边,一位挑水的老汉站立在井前,一手持着井绳,一手放下水桶,双目正紧盯着缓缓下降的水桶。虽然额头上布满了油亮的汗珠,但仍然是精神矍烁。
瞧,那人正疾步走来!只见他一脸焦急,手里拿着一个纸卷状的东西,风风火火地往前赶。看那焦急万分的表情,似乎要去传递什么紧急信息。
还有一人悠然地牵着马,缓缓走来。马像与真马一般大小,形体健壮。那跃跃欲试的样子,仿佛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
每一件铜像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高举双手,大声欢呼,似乎为自己榜上有名而庆贺;有的瘫坐在地,目光呆滞,如同在为自己生活的不幸而叹息;有的手执棋子,屏息凝神,目不转睛地下着棋;有的三三两两谈笑风生,仿佛把自已见到的趣事与别人分享……走近他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微的呼吸声。
中山公园铜像群生动地再现了江阴的名人故事,形象地展示了江阴的悠久历史民俗文化。江阴这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作为她的儿女,我们无不感到骄傲、自豪!
星期天好好高兴啊!因为我们要去参观风景胜地——崂山。
崂山三面环海,一面靠山。我们的车在山腰间行驶着。山路像一条玉带缠绕在绿山腰间。山路极为陡峭,我们被甩得东倒西歪,晕头转向,一路上喧闹的我们也不禁变得鸦雀无声。孙大爷在前面不时地提醒开车的陶叔叔:“开慢点!开慢点!”车子终于抵达了目的地,我们不由地松了一口气。仰望山顶,云雾缭绕,绿树郁郁葱葱,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我们先去参观了华严寺,又参观了太清宫。太清宫里面有很多古树,最令人惊叹的是一棵银杏树,它有二千一百年历史,且被雷击过变成了空心树,现在它仍然枝叶茂密,生命力旺盛。更让人不敢相信的是这棵树竟是三树一体,一株千年凌霄树缠绕着银杏树,二树相依为命,同舟共济。后来,一粒刺楸树的种子竟在银杏树的枝桠间生了根,发了芽,长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奇观——三树一体。太清宫里面还有许许多多的崂山道士,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昨天导游给我们讲的一个小故事:青岛前市长建了一座办公楼,请崂山道士来看风水。道士看了后,说:“你这个官当不长了!”市长很惊讶:“为什么?”“你看这大楼孤零零,无依无靠,官怎能当长!”于是,市长又在大楼后建了一座更高的大楼。说也奇怪,楼刚建好,市长就被连升三级。崂山道士真有那么神吗?如果真有,我一定让他来看看我的风水。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古木参天、充满神秘色彩的太清宫。
啊!崂山真美!它让我感受到祖国的河山是多么的壮丽,多么的可爱!
每个教师各有特点,或幽默有趣,或严谨求实,或活泼开朗,或严肃寡言……我们写老师就应该将其独特之处表现出来。如一位同学写了风格独特的陈老师,“这位老师的外貌是那样的普通,但教学方法却是那样的别出心裁,叫我们怎能忘记?”这样写充分展示老师独特个性。真是别出心裁,生动有趣啊!
带露的晨风凝结在青黑色的山峦中,清新的空气透出少人造访的静谧。崂山,被云雾笼罩得影影绰绰的大山,让人不由自主地心驰神往。暑假里,我有幸跟妈妈去爬青岛崂山。
潮音瀑是崂山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古人曾说不到潮音瀑就不算真正到过崂山。于是,我和妈妈到崂山的当天早晨,便马不停蹄地向潮音瀑进发。一场大雨刚过,唤起漫山云雾,我和妈妈破云穿雾踏上山径,山路两旁杉竹成林,泉水淙淙,我们一边赶路,一边欣赏着沿途的景色。经过飞来石,连云崖,直至潮音瀑上的五巨峰,高插云间,峰上云雾缭绕,如一把穿天云剑耸立在云雾之间。山径蜿蜒曲折,像一条彩带从云间飘落下来,游人似一个个小白点,零零星星散步在彩带上缓缓地向上移动着。
起初,我冲劲十足,赶过几位白头发的老爷爷,但随着山路的明显变陡,我的冲劲渐渐变小。走了不一会儿,已经是汗流浃背,“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我想打退堂鼓了。这时妈妈说:"走完石阶便是潮音瀑了。“于是,我一鼓作气向前冲去,走不到几十步,便一屁股坐在了地上。”“难道你比不上古代三步一叩头上山拜佛的人吗?登山不畏难,畏难不登山。“妈妈激励着我。听了妈妈的一番话,我打起精神,一骨碌爬起来,接着向潮音瀑前进。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我们终于登上了潮音瀑,瀑布从石壁上倾泻而下,虽没有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观,但“哗哗哗哗”的流水声足以让人震撼,听着松涛流水,环顾四周,我顿时陶醉在大自然的美里……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要爬上山顶,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