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这些,我又回到厨房,一边给奶奶打下手,一边仔细观察着整个过程。只见奶奶先盛出煮好的红豆汤,然后把已经煮烂的红豆捣成泥,接着捞出皮,把红豆泥放入纱布中。最后把纱布挂起来,等水分全部沥干。
吃完午饭,已经四个多小时过去了,红豆成了豆沙,皮子也早已准备好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迅速洗好手,把春卷皮儿摊开、理平,就想开始。可奶奶却不慌不忙地把馅儿倒入盆中,加进些糖搅拌起来。待她搅拌完了,我心想:这下总该可以开始了吧?但奶奶一点儿都不着急,又撒入了少许芝麻,再次搅拌了起来。我可等不及了:“奶奶,这什么时候才可以做呀?”“心急可吃不了热豆腐,想要春卷好吃,馅儿是关键!”一听这话就知道奶奶是个老手。
豆沙终于调好了,奶奶让我尝一下。呵!真是甜中带香,香里有甜:豆沙的甜味中带着芝麻浓郁的`香气,白糖蜜一样的口感里也有红豆淡雅的清香。想到这么美味的馅儿搭配上松脆可口的外皮,我都垂涎三尺啦!
奶奶的呼唤声把我从幻想的天地中拉了回来,她边说边演示着:“先在皮儿下部分放入馅,适量即可,让它摆放成‘一’字型,大约一根手指那么长。”奶奶顿了顿,“接着,‘春卷、春卷’,就要开始卷啰!用下面少量的皮包住红豆沙,往上卷就行。等卷到一大半的时候,已经看不着馅了,这时就可以把两旁多余的春卷皮折上来,然后继续卷完。一个色、香、味俱全的春卷就大功告成了!”这还不简单!我拿起皮子就动起手来。可是天不遂人愿,包出来的不是小胖墩儿就是歪脖树,没一个像奶奶的那样:既苗条又挺拔。没关系,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只要坚持,就没有过不去的难关!果然,熟能生巧,我终于包出了标准的春卷!
盼星星,盼月亮,总算到了晚饭时间,我们的劳动成果可以闪亮登场了!奶奶大展身手,不仅把春卷炸得金灿灿、香喷喷的,还盛入盘中,摆出造型,加点元宵,稍加修饰,制成了一盘令人垂涎欲滴的“花好月圆”!
吃过饭,我们一大家子纷纷入座沙发,边品着“春节联欢晚会”,边尝着“花好月圆”,谈笑风生,其乐融融······
龙年将至,祝大家——花好月圆!
当天晚上,我兴高采烈地来到了包春卷的桌子旁,看见了雪白的面饼,热气腾腾的馅料。我想:用这些材料包春卷,那还不容易?于是,我把面饼放在面前就开始做了。
我先把面饼扯了一片下来,再在面饼上放上香喷喷的陷,最后,把面饼卷起来,就完成了。我做了一个又一个,春卷都快堆积如山了。正当我准备欣赏自己的“大作”时,一下子愣住了:一个个破了的、散了的春卷印入眼帘。我顿时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料放的太多、面饼皮扯得不好。我只好去找妈妈。妈妈说:“包春卷,料不能放太多,差不多就好,皮要薄,还要早一点将两边卷起来压进去。”我听了后,恍然大悟,照着妈妈的话做,终于成功了一个。我又按照这个春卷的做法来做,做出了许许多多个成功的春卷。我望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满意的笑了。
通过这次的包春卷,我知道了做什么事都要细心的去做。这样,也许就会有发现哦!
包春卷,包春卷,吃着春卷迎春天。这就是我们滨海家家户户都会做的春卷小吃。
春卷的主要做法是用烙熟的圆形薄面皮卷裹馅心,成长条形,然后下油锅炸至金黄色浮起而成。馅心可荤可素,可咸可甜。品种有韭黄肉丝春卷、荠菜春卷、豆沙春卷等。
然后
妈妈有说,把我包的春卷油炸后再给我品尝呢!我想:容易,我十分钟就能包五十个。我开始按照步骤做了,可是这玩意儿好像偏跟我作对似的,我用勺子舀肉馅,不是馅放多了,把皮给撑破了,就是馅放少了,撑不起来皮。最后用拇指点了些水.糊在春卷皮上把口封好。包好了!包好了!我兴奋地叫着。高兴得手舞足蹈.可是我刚把春卷放在桌上,春卷却张开了小嘴,怎么回事?我又动手重做。可每个都有这样的毛病。我琢磨了很长时间还是没包好。我想还是请教爸妈吧,但又不好意思,怕他们笑话我,自个儿在一边干着急。妈妈看见我着急的样子,对我说:怎么,包不起来了?爸爸见状,立刻教导我:没关系,慢慢来,包久了就会。
我包了一会儿,果然可以。过了一会儿,我无意间瞟了一下爸爸做的春卷,他做的小巧玲珑,可我做的是肥头大耳。我生气地对爸爸说:澳,原来你没有把全部诀窍传给我。啊,我是怕你学不会,既然这样,我就教给你。其实也很简单,就在你第一次卷起来的基础上,再卷一道,然后再两边对折,以后的步骤你已经知道了。爸爸一边说一边做,很快做好了一个。
我卷啊卷啊,终于卷完了,迫不及待的去看外婆炸春卷。那春卷在油锅里成了金黄色,就像一条条可爱的小金鱼在池塘里游来游去,真可爱。咬一口,味道太好了!
春卷很快包好了。妈妈拿起春卷放在锅里炸,一阵清香扑鼻而来,看着在锅里炸的春卷,我的口水都快流下来了,一会儿我包的春卷炸好了,我拿起一个就吃了起来。咳!你别说。又香又脆还真好吃。可我又给它起了一个别名叫开口烫因为我吃春卷时,春卷烫手,我就作牙去咬,结果把我的嘴都了,所以给它起了个别名。
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春卷,至今那春卷的味道还留在我的嘴边
我爱春卷!
正定八大碗的代表“宋记八大碗”制作技艺已被河北省列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实际上主要是由猪肉制作组成的八碟八碗十六道菜。因当时儒家与道家文化盛行,人们崇拜“八”这个数字。当时酒家讲究上八仙桌,每桌坐上八个人,上八道菜,都用清一色的大碗。主要由四荤四素组成。四荤:方肉、酥肉、扣肘、肉丸子等,材料精选肘子肉,后臀肉;四素:豆腐(炸豆腐或白豆腐、海带、粉条和农家时令菜蔬(如萝卜、白菜、茄子等。其荤菜均是运用独特工艺先煮后蒸,按照严格的程序和工序。其技艺主要在选料、刀功、火候的掌握以及配料的选择上下功夫。
八大碗的作法有粗细之分,细八大碗指:熘鱼片、烩虾仁、全家福、桂花鱼骨、烩滑鱼、川肉丝、川大丸子、松肉等;粗八大碗有:炒青虾仁、烩鸡丝、全炖蛋羹蟹黄、海参丸子、元宝肉、清汤鸡、拆烩鸡、家常烧鲤鱼等。由此制作的菜肴八大碗,制作精良,选材考究,经济实惠,肥而不腻,老少皆宜,且具色、香、味、型俱佳兼具显著北方菜系特征,荤素搭配,营养丰富,吃法讲究,现已形成一套完整、规范的工艺流程和技艺标准,不断被不同食用人群所接受和喜爱。同时,也被不断的发展完善。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