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板鸭作文600字(酱板鸭的来历这篇作文怎么写)

无为板鸭作文600字(酱板鸭的来历这篇作文怎么写)

首页日记更新时间:2024-07-19 14:22:33
无为板鸭作文600字(酱板鸭的来历这篇作文怎么写)

无为板鸭作文600字【一】

“南京板鸭镇江醋,苏绣工艺天下著”,作为江苏三宝之一的南京板鸭,驰名中外,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老南京就流传着“古书院、琉璃塔、玄色缎子、闲板鸭”的民谣,可见南京板鸭早就闻名于世了。

南京板鸭色泽微黄,皮面光滑无皱纹,南京板鸭是用盐卤腌制风干而成。虽然是腌制品,但口感鲜嫩肉质酥烂细腻,香味浓郁,色香味俱全。外形饱满,体肥皮白,肉质细嫩紧密,食之酥香,回味无穷。特点是“干、板、酥、烂、香”。板鸭是金陵人爱吃的菜肴,还有“六朝风味”、“百门佳品”的美誉。呦呦,馋了吧,来跟我深入了解它吧!

南京板鸭始于六朝,是南京市的`一水乡小镇湖熟久负盛名的特产,后传入民间。关于“板鸭”这个得名,还有一个故事呢。相传在南北朝时,侯景叛乱,围台城,梁朝的官兵为了守城顾不上吃饭。时值初秋,南京城的老百姓便取白鸭洗净,加盐和佐料煮熟后,把几十只鸭捆成一捆,送到城头时,鸭子已又干又扁。开捆煮食后,鸭子香味扑鼻,士兵们高兴地说:“这压板了的鸭子真好吃,干脆就叫板鸭吧。”“板鸭”由此得名,它的做法也一直流传至今。

南京板鸭在生产工艺上也别具一格。宰***技术要极其精湛,刀口要小,出尽血。对毛的处理也很讲究,先烫掉大毛,再拔掉小毛,这样的鸭子食客吃起来才会肥而不腻。

品尝过南京板鸭的人都说它味道鲜美,皮香肉嫩,像我这样的南京小同胞也忍不住每个星期缠着爸爸带我去家乡一尝为快。告诉你一个小秘密,其实我就是湖熟姑娘,按道理来讲,这板鸭,我应该吃惯了,但是我从来也吃不腻。刚坐下不久,一只热气腾腾的板鸭便端上桌来,它外形饱满,体肥皮白,肉质细嫩紧密。靠近一闻,一阵诱人的香味便迎面而来,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细嫩的鸭肉和酥脆的鸭皮的美味便在我口中弥漫开来,令我陶醉。又吃了一块,咸、鲜、香味立即涌上心头,真是越嚼越有滋味。别说我馋,是真的很好吃呀,不多说,我还要吃了。说实在的,这板鸭,连我这种嘴刁的姑娘都管不住自己了。

说了这么久,大家肯定都要流口水了,如果你还没有吃过,那就赶快来夫子庙尝一尝这金陵一绝吧。

无为板鸭作文600字【二】

罗清(1442-1527年),原籍山东莱州府即墨县(今山东省即墨市)人。幼小失怙和艰辛的军旅生涯,使罗清饱尝了人间的苦难,时常思考着人生苦难之谜,极需精神上的慰藉。为了寻找答案,他退伍后,开始了参师访道、自创教派的艰难历程。他自修习佛教净土与南禅始,进而糅杂道教清净无为和宋明理学思想,经过13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成化十八年(1482年)“悟道明心”,参悟出“无为法”,并据此创立了无为教。

罗清创教后,便在密云、京城传教度人,后被捕入狱。羁入“天牢”期间,他决心将自己悟道所得写成经卷,是时,恰有太监张永皈依了无为教,罗清便命张永差人赶赴五台山,把他的两个徒弟福恩、福报接到牢中,“书写五部经文”,这就是由罗清口述,福恩、福报笔录整理的《五部六册》。其后,经门徒奔走,通过张永、党尚书等权势协助,罗清才得以出狱。

罗清获释后,仍在密云一带传教。后来,又回到老家传教收徒,其信徒成分,也由最初的下层军丁、水手扩展到社会各个阶层,其中既有权势太监,也有著名僧人;既有生员,也有官吏;当然下层民众、手工艺者占其大多数。明嘉靖六年正月二十九日,罗清“坐化归天”,享年85岁,安葬在北京檀州附近。

罗清及其无为教的出现,对明中叶以后的民间宗教的启迪作用是巨大的。在罗清宗教思想的熏陶与形塑下,以无为教为蓝本的.各种教派如黄天道、东大乘教、西大乘教、弘阳教等教派相继涌现,从而形成了一场空前的下层民众宗教运动,有时又转化为一场场农民起义运动,对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尤其是信仰世界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罗清的宗教思想集中体现在《五部六册》,后又经过其异姓传人与僧侣弟子的继承与发展,到明万历年间,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无为教教义思想体系:以无生老母为最高崇拜,以真空家乡为理想境界,以龙华三会与未来佛即弥勒佛为信仰核心,主张三教归一,注重内丹修炼,以及规范化的仪式等。

罗清在世时,无为教已在北直、山东、河南拥有众多信徒,并通过漕运水手将无为教信仰传到南方。罗清故后,其子孙、传人又将无为教传播到更为广阔的地域。特别是罗清传人对无为教教义思想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更赢得了下层民众的狂热信奉,引起了正统佛教的震惊,正统佛教界因此对其进行了长期的口诛笔伐,称无为教为“此其教虽非白莲,而为害殆有甚于白莲者”,并将其斥为邪教;无为教的迅速发展,也引起了明朝统治阶级的恐慌,明朝统治阶级对无为教等民间宗教教派给予了“皆讳白莲之名,实演白莲之教”的判决。

明万历初期,浙江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赵古元率领信徒起义,后被官军镇压,赵古元被枭首示众。6年之后,另一无为教首领刘天绪又在南京率众起义,亦很快失败,刘天绪等人被逮剉尸、坐斩。

无为教地方教团表露出来的叛逆思想,特别是公开举行的造反活动,终于使明政府认清了无为教对统治秩序的危害,因此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全面查禁无为教,“再不许私习无为教,自取死罪”,并严令销毁《五部六册》,不准再行翻刻流行。

然而,与封建统治阶级的主观愿望相反,无为教不仅没有被扫荡殆尽,其地方教团反而以各种名目继续在民间流传。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盛行江南的龙华教。

龙华教由浙江处州府缙云县(今浙江省缙云县)人殷继南(1527-1582年)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建立。此后,由浙江处州府庆元县(今浙江省庆元县)人姚文宇(1578-1646年)继承教权,虽屡经官府迫害,仍行教如常,到明末清初,遂使龙华教成为雄据江南的大教派。入清以后,龙华教为了躲避当局查禁,于雍正七年(1729年)改称一字教,又名老官斋教,简称斋教,一直在江南七八个省份流传,并衍生出众多支派。

乾隆年间,老官斋教的一个重要支派五盘教在江西出现,并由此又先后分化出青莲教(道光初年)、先天道、灯花教(道光末年)。尤其是灯花教,于咸丰、同治年间,在贵州领导10多万军队,坚持武装反抗清朝统治达10余年之久,有力地配合了江南的太平天国运动,声势震动朝野,被清当局视为威胁其专制统治的“元恶巨憝”。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无为教自罗清去世后,其教权一直掌握在罗氏子孙手中,因而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教权世袭制。在这种以罗氏为中心的宗教制度下,罗氏子孙高高在上,理所当然地享受着信徒们的顶礼膜拜和虔诚供奉,过着精神上统驭广大信众,物质上不劳而获的教主兼地主的腐朽生活。这种宗教制度到了江南龙华教那里,则表现得更加突出。

龙华教第二代教主姚文宇死后,其子孙承继教权不久,就首先完善了教阶制度。不仅如此,姚氏教主还通过举行斋会又称蜡会的形式,自我神化,以巩固其在教内的世袭地位。有清一代,姚氏家族尽情坐收江南七八个省份成千累万教徒的香资供奉,成为温州一带的豪门地主。其子孙屡出贡生,跻身士林,有的官至教谕,甚至职领州牧,兼有明为朝廷命官,暗为“邪教”首领的双重身份,因而使该教在下层民众中具有更大的诱惑性和欺骗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