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活着,免不了会经受一些诱惑,不管是"名"还是"利",都会在你不经意的时刻光顾我们的生活。或许会有人用他一生的时间去追求那些功名利禄,但这些所被追求的,毕竟是一个人生存下去的活力所在;而学会去漠视这些"庸俗"的"诱惑",秉承着清静无为的生活态度,那就是一种生存的境界了。
如果有一块黄金与一堆烂泥摆在我们面前,相信会有很多人选择黄金。那假设你是一粒即将发芽的种子呢?那答案肯定不言而喻了吧!人生有时候不仅仅是为了追名逐利,有时候,放弃一些诱惑也未尝不可,而这样,也更能凸显出人生之韵味,彰显思想之境界。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君王聘他为相,他却持竿不顾,一心只求清静之生活。这是何等之高的人生境界,何等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啊!在那连年战火纷飞的`年代,能得到君王的赏识,这是多么高的一种荣耀啊!试问,有谁不想去做官?但是,庄子放弃了。因为他的思想已超越了世间的一切功利,他追求的是一种高尚的生存境界。而"清静无为"则是他选择一直走下去的路。尽管楚国的相位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小官,或许他犹豫了……但当庄子面对着他眼前那波光粼粼的濮水,看着水中的游鱼,他便豁然开朗了……
有时,放弃将会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更是一种美丽。漠视诱惑的那种气魄,是值得人们去尊敬的。向往平静的生活,能使你摆脱世俗,在宁静中寻找自我,品味人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向往的是悠闲自在的隐居生活;"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从此不为地位而费尽心思;"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刘长卿的不谙世事,使他的意境更加旷达……"功"与"名"只是人生路上的一片风景,他们更像是流水,经历过了,也不会留下一点痕迹,而我们又何必苦苦去追求?
漠视诱惑,我们的心也将更加旷达!
唐朝时,有一名录士薛某,高烧入梦,化为金鲤,见一渔翁垂钓,饵香难忍,张口咬钩,最后被渔翁掉了上去。此事初听是荒谬之说,无端崖之辞,但细想下来,亦是现实的投影,难道生活中这样香气四溢的诱饵还少吗?在这充满诱惑的尘世中,唯有在心中修篱种菊,任他往事如流,涛声依旧,我心泰然,才能守住心中的那一片净土。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这是一代名臣杨震的追求。面对“暮夜无知”的诱惑,他眼不曾眨,手不曾抖,泰然视之,并留下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为暮夜无知?”的千古忠言。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一代诗仙李白的坚守。面对名利的诱惑,他冷眼旁观,守住了内心的宁静与傲人的风骨。在红尘掩埋的岁月里,一个王朝的背影已经模糊,而他却在亘古的岁月里自由的吟唱。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是一代圣贤庄子的真姿。先秦诸子,当所有人厮混名利场时,只有他“宁生而曳尾于涂中”也不愿“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死而留骨以贵”。面对钟鼓馔玉、高官厚禄的诱惑,他是当世唯一的超脱者,世界想和他谈谈,他却懒得理睬。
汉初三杰,同样是开国元勋,封官加爵,他们的命运在这一刻重叠,却又随即驶向了不同的路口。韩信手握重兵,被封为齐王,萧何贵为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是他们都被权力所诱惑,全然忘记了功高震主的道理。最后韩信密谋造反,事情败露,身死道消,二萧何虽然及时醒悟,却也逃不过锒铛入狱的下场。只有张良不受诱惑,功成身退后,被封为留侯,长推辞多病,不再参与朝政,留下了一代帝师的千古美名。
秦朝重臣李斯,他不顾始皇死前所托,为了自己的利益附和赵高伪造遗诏,立少子胡亥为帝,同时假造圣旨让扶苏自尽。在始皇的恩情与权利的诱惑面前,他留给始皇的只有一声叹息。后来在赵高的诬陷下,他终于自食其果,惨遭腰斩,只留下了一声悲叹,这次是为他自己。如果他在诱惑面前,坚守本心,也不会有这样的下场。在临死前,他想起的不是富贵荣华,而是他与家人一起度过的悠闲时光,这一次,他看清了了,却没有改悔的机会。
一声声叹息,在红尘中消散,诱惑终究是诱惑,它永远挂在吊钩之上
总有些生命,酣畅淋漓地恣意挥洒,哪怕遍体鳞伤。亦有些生命,宁静淡泊地安于一隅,哪怕无波无澜。
无论如何抉择,只要心中无怨无尤,一句轻描淡写的“我愿意”便有了九鼎千钧之力,不容他人置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惟愿本心充实满足,无悔自己的决定,便是无憾。
托山为钵,剪水为衣,渺渺若垂天之云,悠悠自来去。这便是庄子。他是如此飘忽不定琢磨不透,他穿行于山林间,沉浮于云气中,纵使生活贫困潦倒亦不移本心。他垂钓于濮水之滨,楚王派人寻他入朝为相,“愿以江山累矣!”话说得如此恳切竭诚,而庄子却吝于回头。他凝视着水底匍匐的一只龟,笑言:“龟是愿意被人供养在庙堂里还是愿意自由地爬行在泥地里呢?”对曰:“后者。”庄子笑了:“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或许有人为他放弃高官厚禄而安于贫穷感到不解甚至不值。然我却为他拍手称快,他遵循了心的召唤,不被浮云遮蔽了双眼,坚持自我。孤寂却不孤独地看守着他心灵的月亮树——诡谲难测,却自有一番风骨。
与庄子同样随心所欲的还有那轻裘缓带,不鞋而屐的魏晋名士。在那愁云惨淡的天幕下,他们不愿循规蹈矩明哲保身,而是纵情狂歌,舍生忘死,他们白眼向权贵,折枝为美人,生命随心绽放得如此绚烂,光耀千古。当洛阳东市刑场上奏起那广陵散之绝响,那亦是嵇康内心的绝唱:“此身虽陨,此心无怨尤!”真名士,自有一派清峻超绝的风流。
于此番炽烈壮阔的生命相反的是另一种安然,二者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内心的答案:“我愿意。”
李叔同舍下尘缘,斩尽俗丝,遁入空门成为弘一法师。此举令多少仰慕其才华的人唏嘘不已。然他却是无怨无悔地从心而行。“明镜止水以定身,青天白日以成事,光风霁月以待人”,这般偈语便是他心灵的写照。倘若他不割舍红尘纷繁事,或许会为后人留下更多璀璨的绘画与篆刻作品,但又何来他圆寂前发自肺腑的“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陶渊明“误落尘网中”,终是抵抗不了心底声声“归去来兮”!而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林逋厌倦污浊官场,终是隐于西湖之畔,梅妻鹤子,飘然不群。沈复没有“人间百姓仰头看”的鸿鹄之志,只是随心生活,记录日常的一次出行或仅仅是一块石头,便成了《浮生六记》……
这般安然的心底的细小满足,实在不足为外人道矣。
生命仅有一次,但求随心,勿忘本心。惟愿此心无怨尤,惟愿你能坦然一笑,道一声“我愿意”。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