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完成了作业,无聊地看起了作文书。突然,有一篇作文的题目吸引了我:自制“墨水”。我便马上看了起来。
今天我闲着没事干,不如也试着做一做。
说干就干,我准备了一壶热水、一些茶叶、一个空杯子和一个生锈的小铁盆。实验开始了!我先把茶叶放到空杯子里,然后倒上了热水,等茶水变成土黄色的时候,我又把茶水连着茶叶倒进了小铁盆里,茶水马上有一点发紫,看来书上说的是对的。做完所有的.步骤后,就等着一天后出结果了。
晚上,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睡着了。第二天我一大早就醒了,看了一眼小铁盆,啊!茶水竟然变得紫黑紫黑的,实验马上要完成了!
终于等到了实验的24小时之后,我一看小铁盆里的茶水,哇!已经变成无法形容的黑了!我第一个反应就是拿起钢笔吸了几滴,找了一张纸写了几个字,顿时,一个个黑色的字映入我的眼帘。实验成功了!可茶水怎么能变成墨水呢?原来,茶水中含有一种叫做单宁酸的物质,它遇到锈体会产生化学作用,因此才使茶水变成了“墨水”。
啊!做实验真有趣。
我兴奋地向厨房跑去……
我先拿出一直一只鸡蛋,将它洗干净,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它擦干;再拿来蘸取酸醋的毛笔在蛋壳上“小试牛刀”写了个“宋”字,之后将鸡蛋放在空气中片刻,因为据爸爸说需要等到醋蒸发。我看时间差不多了,把蛋放进了锅里——开煮。一分钟过去了,我取出了蛋,“嗨,怎么还没熟呢!时间过的真慢啊!”我极不情愿地又把它放进锅里。两分钟、三分钟过去了,我迫不及待取出了蛋,“哈哈,熟了!”我得意地自言自语起来。鸡蛋被我放入冷水中,等待冷却,我目不转睛地盯着这枚鸡蛋——我的劳动成果。50秒钟过去了,我兴奋地剥开了鸡蛋,看着洁白光滑的蛋体,“天啊!我在蛋壳上写的'宋竟然印在了蛋上。”我惊讶地说。但是,这个实验还是令我疑惑不解。
我抱着这只不一般的鸡蛋,带着疑惑冲进书房,打开电脑……原来是因为醋酸溶解蛋壳后,还能少量溶入蛋白,而蛋白是有氨基酸组的,它在若酸条件下会发生水解,呈现出蓝色或紫色。“原来如此!真是令我茅塞顿开啊!”
从这次实验中,我明白: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如果能付诸行动,还能获取更多的知识,岂不是一举两得!
五一劳动节学校放假,爸爸妈妈带着我去名扬天下的天目山大峡谷旅游。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颠簸,总算到了目的地。
天目山大峡谷,生态环境很好, 远处眺望,这里的山连绵不断,导游讲这里的绿树覆盖率是100%。这里有奇松云海,瀑布流泉,名人胜迹,佛教寺观,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当晚我们住在景点不远的一家农家乐里面。住宿的附近有菜地农田,还有许多茂密的竹林,一派田园气息!当天行程结束,回到住所,时间还早,我就在附近转悠,发现这里有蚂蚁呢,非常兴奋!于是我继续寻找,终于发现菜地边有一群排的整整齐齐的、又黑又大的蚂蚁正在找食物。我赶紧掏出早就在家准备好的樟脑丸在蚂蚁四周画了一个圈,蹲下来观察。只见蚂蚁们原本整齐的队伍变得乱七八糟。有些蚂蚁好象失忆了似的,在圆圈里东倒西歪,撞来撞去,还有些变得软弱无力,像是懵了。我看他们没敢越出圆圈,先去吃晚饭了。
吃完后,来到圆圈旁,没想到,蚂蚁们都无影无踪,真不知道为什么原本害怕的蚂蚁怎么敢大胆的走出去的。我又找到一群蚂蚁,在四周画了一个更大的`圈,刚开始的状况和上次一模一样,直到蹲了个半天,我才发现蚂蚁又恢复了意志,又继续前进,这使我产生了更大的疑问,询问了许多人都不知道,回到家中上网查了查资料才知道:其实蚂蚁不害怕樟脑丸,蚂蚁主要靠触角感觉,樟脑刺激性大,严重影响了他的感受能力所以会显得无所适从,到了后面,樟脑丸差不多散发完了,蚂蚁才敢前进。
没想到蚂蚁不止勤劳,而且是这样的聪明,对任何东西是那样的敏感。
实验很简单,材料只有四样:大玻璃杯、食盐、勺子、鸡蛋。虽说简单,却可以从中收获无限知识。
首先,我拿起水壶,在玻璃杯里倒进大半杯水,接着轻轻把鸡蛋放入水中,鸡蛋在杯中沉入底部后就不动了,似乎在休息。
接着我放了1勺盐,鸡蛋没有动静;我开始放第2勺盐,鸡蛋仍然安安静静的躺在杯底;我一气之下放了6勺满满的盐,鸡蛋没有辜负我的期望,上升的一点;最后,我不服输的放了2勺盐,鸡蛋上升指数又高了些。
我听说别人的鸡蛋可以漂浮的水中间,就把鸡蛋拿出来,用勺子搅拌了一下未融的半成品盐水,待杯子底部的盐化了,才慢慢把鸡蛋放进去,这时,鸡蛋不停地上下浮动,我等了一会儿,鸡蛋不动了,挣扎着浮出水面。
最后,我把剩余的2勺盐倒入水中,鸡蛋逐步上升到水面,如戴着泳圈在自在的游泳,我淘气的用手指把鸡蛋往下压,松开手指,鸡蛋又很快飘回到水面。
为什么鸡蛋会飘浮起来?我从电脑中取得了收获:鸡蛋刚放进清水里的时候,由于鸡蛋的比重比水大,鸡蛋受到的浮力小于本身的重量,所以它会沉到底部;放盐后,水把盐溶解了,水的比重增加,当盐水的比重等于鸡蛋的比重时,鸡蛋就会浮在水的中间;再继续加盐,当盐水的比重大于鸡蛋的'比重时,鸡蛋就会浮在盐水的上面,并且鸡蛋顶部露出水面。
老师在课堂上告诉我们:任何物体在水里都会受到浮力,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的重量,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也叫浮力定律。其实科学就和长大要学的物理差不多。
我很惊奇这个小小的实验居然蕴含了如此丰厚的定理,这才明白科学除了用来放松用来玩,还对我们有很深的重要性。我暗暗下定决心在往后的日子里好好学物理,好好研究这有趣的科学。
中学初一:秀慧
科学课前,老师神神秘秘地告诉我们,今天要来做一次有趣的实验。我们满腹疑问地跟着老师来到科学教室,发现讲台上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盆水(里面有一个小水杯)、一个玻璃瓶子和几张比瓶口大一些的绿色卡纸片。
开始做实验了!同学们顿时安静下来,目光全都转向了讲台。只见老师从水盆里拿起小水杯舀满水,随后慢慢倒入玻璃瓶子中。大约五六下吧,玻璃瓶子中的水就到了瓶颈处。老师小心翼翼地继续将水倒入,水已经慢慢超过瓶口了,还不时溢出来些,老师这才停手。全班鸦雀无声,期待着老师下一步会怎么做。老师取出一张绿色的卡纸片放在瓶口上,用手轻轻地按了几下,随后说:“同学们,如果我把玻璃瓶子倒过来,纸片不会掉,你们信吗?”“不信!”大多数同学都摇了摇头说。老师不怒则笑,继续说:“哦!那让我们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只见老师将装满水的玻璃瓶子缓缓地倒了过来,同学们个个屏气凝神、目不转睛地盯着瓶口的卡纸片。出人意料的是,瓶口竟然将卡纸片紧紧吸住了,而且卡纸片没有一丝松动的迹象。
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同学们议论纷纷。许恩源振振有词地说:“刚才老师灌满水时,我发现瓶子口的水面圆鼓鼓的。我认为是水的张力将纸片吸住的,在三年级的科学课上老师就讲过这个知识。”我回想了一下,老师是讲过的,挺有道理的。我正想点头,谁知,沈菁康不甘示弱地站了起来,说:“我认为是卡纸片将水和空气隔离了,使得水没有空气的帮助,就流不下来,于是瓶口便把纸片牢牢地吸住了。”咦,也有道理,我又暗自点头。到底哪个说得对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周围的同学也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最后还是老师将谜底揭开了:原来这都是大气压造成的呀!因为大气中有神奇的大气压,大气压对纸片产生了压力,这个压力向上,并且足以承受住纸片和水的重力,因此就产生了这一神奇的现象。
世界何其大,人类何其小。我们一定要留心观察与发现生活中的奇特现象,努力认清事物的本质,因为大自然本来就无奇不有,奥妙无穷!
上个星期三,吴老师让我们回家做了一个实验。这个实验就是用醋来泡鸡蛋。我对这个实验很有兴趣,所以我一回到家就开始做了。
我先找了一个杯子,再把鸡蛋放了进去。然后,我把厨房里的食用醋往里面倒。我倒了好一会儿,怎么还没有没过鸡蛋呢?吴老师可是强调了要把醋倒到没过鸡蛋才行的。我想了想,因为醋的分子比水小,所以鸡蛋是沉不下去的。于是,我找来了一个小酒杯扣在了鸡蛋上面。哈哈!这下鸡蛋可沉了下去。吴老师为什么会让我们做这个实验呢?鸡蛋被泡在醋里又会怎么样呢?我带着疑问去查了一下电脑。我点开了百度网页,在关键词栏里打上了“醋泡鸡蛋”四个字,然后按了一下回车键。哈哈!答案出来了,鸡蛋壳里含有钙质,而醋的酸可以分解钙质。从而软化钙。如果,泡的时间有两个星期的话,还会变成半透明的!我立马来了兴趣,想看看半透明的鸡蛋,但我还是耐住了性子继续看了下去。鸡蛋和醋在一起后会冒许多小泡泡!我立马跑到了杯子旁去观察,真的有许多小泡泡。
第二天早上,我一到学校就与同学们谈起此事。都说很有趣。
晚上放学前,老师还说可以继续做下去。我回到家就开始观察了。鸡蛋壳变得软了。泡泡变少了。鸡蛋壳上面还有一层像皮一样的薄膜。
第三天,鸡蛋壳已变得很软了。仿佛一碰就要爆了一样。泡泡更加少了。鸡蛋的皮衣脱落了一半了。
第四天,鸡蛋壳已变得非常的软了,所以我没敢碰。泡泡已经近乎没有了。鸡蛋的皮衣完完全全的脱落了下来。这个实验真是有意思,但还没有结束。我一定会把这个实验做下去的!
随着悦耳的上课铃声,叶老师拿着一支蜡烛和一个打火机走进了教室。看到叶老师手中的东西,我们的好奇心一下子被吊了上来,忍不住七嘴八舌起来:“这节课老师要给咱们做实验吗?”“该不会是又要停电了,老师提前做准备呢?”“难道要给哪个同学庆祝生日?”叶老师微笑着说:“今天,咱们来做一个让蜡烛熄灭的实验。”
只见叶老师先用打火机把蜡烛点燃,然后神秘兮兮地对我们说:“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使蜡烛熄灭?”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用嘴吹。”“用扇子扇。”“用水浇。”“说得都对,可今天老师只用一个杯子就可以让蜡烛熄灭。”叶老师说着,像变魔术似的从桌子下面拿出了一个透明的玻璃杯。“不可能,杯子既没有嘴也没有手,怎么把火熄灭呢?”看着同学们一脸不相信的样子,叶老师学着魔术师刘谦的样子说道;“下面,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叶老师一边说着,一边拿起玻璃杯,使杯口朝下,小心翼翼地罩住正在燃烧的蜡烛。我们拼命地睁大眼睛,盯着火苗,生怕漏掉哪一个环节。刚开始,明亮的火苗没有任何异常,在杯子中欢快地跳动着。可才过了一会儿,火光渐渐暗淡了,就像一个年迈的老人,无力地垂下了头。再过了几秒,火苗只剩下一个小红点了。最后,火苗颤抖了几下,终于熄灭了,飘出一股细细的白烟。“蜡烛真的熄灭了!”我们不由地叫出声来。看着我们惊讶的表情,叶老师微笑着问:“蜡烛怎么会熄灭呢?”大家纷纷议论起来。最后,叶老师请我们班的小博士李予宁来为我们揭晓答案。李予宁站起来,一本正经地说道:“蜡烛燃烧时需要氧气。当杯子没有罩住蜡烛时,有足够的氧气供蜡烛燃烧。而当蜡烛被玻璃杯罩住时,杯中的氧气渐渐耗尽。氧气没有了,蜡烛自然就熄灭了。”听了李予宁的一番讲解,我们才恍然大悟。
原来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一定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这真是一次有趣的实验啊!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