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暑假,我和妈妈还有两个朋友一起去广州游玩。那些天,我深深到了广州的魅力。
乘着飞机,我们很快来到了广州。那天天气很凉爽,天空还飘着绵绵细雨,凉爽的天气让我心旷神怡。我们迫不及待地找到了甜品店,点了著名的双皮奶、黑芝麻糊和莲子百合红豆沙。我刚舔了一口双皮奶就大叫:“我敢肯定,这是世界上最美味的甜品了!”
广州除了美食多,美景也多,城市的花草树木很多很漂亮,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广州的行道树。
广州的行道树很多都是有着两三百年历史的大榕树。大榕树的枝条上垂下来密密麻麻的须条,像极了老爷爷的长胡须,在风中摇摆,谁看见了都想去抚摸几下。晚上,榕树上的星星、月亮灯亮起来的时候,整条街顿时变得流光溢彩,人们仿佛都在美丽的星空里漫步。
那几天我们去了很多著名的百年老店品尝美食,像泮溪酒家、广州酒家、陶陶居、南信双皮奶等,还去了陈家祠游玩。
陈家祠是中国清代宗祠建筑。房檐上雕刻的麒麟啊,凤凰啊,金龙啊,看得我眼花缭乱。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房子!现在陈家祠已经是广州的一个工艺品展览馆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精致的粤绣。看了无不让人啧啧称奇!就拿一幅孔雀来说吧。在灯光的照耀下,那幅孔雀就变得闪闪发光,栩栩如生,好像随时都会飞出来一样!参观完了陈家祠,我对祖国的传统工艺充满了无比崇敬之情!
美丽的羊城——广州,我还会来看你的!
这是一篇优秀的书信。全文紧扣漫画内容,“一直优秀”“不能一直优秀”紧扣100分和98分;“成绩一般同学”“有了一点进步”扣住了55分和61分;母亲的“满意”“微笑”“严厉”等相当于“唇印”和“掌印”。在书信中巧妙、多次扣题及点题是本文的特色之一。
全文的感情自然、真挚。母亲爱儿子,希望儿子优秀;儿子爱母亲、理解母亲,希望能“看到一个温柔的母亲”,这里没有点染、没有修饰、没有造作,是自然的流露。读之,让人心动,引人深思。
立意深刻,中心突出,是本文的另一特色。开篇提出“人不能长久地站在荣誉的高峰”“我不能一直优秀”,观点鲜明。接着用自己成长的例子,说明母亲过高期望给自己带来的压力及反感,并提出“压力就像一个鸡蛋,从里面打破的是生命,从外面打破的就只有灭亡”,分析深刻、透彻。全文用例恰当,中外并举,详略得当,内容丰富。语言简洁、流畅,有一定的文采。假如说理能更严密、辩证一点,引用及用例再斟酌一下,本文会更精彩。
来到广州不能不去白云山,这白云山可被称为“羊城第一秀,南越第一山”。一大早,我就带着激动的心情,乘上了B18公交车,前去这早有耳闻的白云山。
行走白云山,别无特别,最好从索道边上。经历了一小时的车程,我终于来到了这南门。
走入南门,开始是千尺嶝。这千尺嶝不仅高,而且还很长刚走不过10多分钟,就让人气喘吁吁,而千尺嶝的两旁,经常能看到些坟墓,我就好奇看了,发现这尽是朝廷的高官。走着走着,不知不觉中就走完一半了,向远处眺望,整个羊城尽收眼底,迷迷蒙蒙的雾笼罩着羊城,有着海市蜃楼的感觉。
不久到了白云山顶公园,才能深吸一口气,好好休息。在这山顶公园上,有许多人在这锻炼,有打羽毛球的,有打太极的,也有的跳健身操的,三五成群,玩的不亦乐乎。
走出这个鸣春谷,天色也不早了,我沿着大道下山,一种感觉油然而生,白云山虽没有泰山的挺拔,没有黄山的`雄伟,但它更像一个美丽洁净的大花园。是一个蕴藏着无数小生命的地方,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使人感觉与大自然的无限亲近。
周一下午,我校全体党员统一观看了《基石》,观看片中内容,接受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该片以翔实的史料,生动讲述了血雨风腥的革命战争年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与南粤儿女生死相依、血肉相连的动人故事。
使我心灵震撼的是,身体柔弱的母亲,为了红军、为了革命、也表现出强大、坚毅的勇气。李淑桓从香港回来,先后送三个儿子参加东江纵队和八路军,在与日军的战斗中,三个儿子不幸先后壮烈牺牲,她怀着悲愤的心情,也毅然加入了组织参加革命,直到牺牲。李梨英送三个儿子参加红军,并不顾个人安危,以坚贞不屈的气节,照料潮汕红军伤员,赢得红军阿姆的称号。何丽清,为了保护红军不被敌人发现,为使仅出生几个月没有奶吃的儿子不发出哭声,捂住了儿子的嘴巴,致使儿子夭折,为了革命,她成了悲痛而又伟大的母亲。这一个个生动的历史再一次告诫我们:没有人民群众的倾力支持,没有千千万万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就没有共产党领导事业的伟大胜利,是人民,用他们的血肉之躯,铸就了党的铜墙铁壁,是人民,用他的对党的信仰和忠诚,为党的事业奠定了强大的基石。
使我思想敬佩的是,他们有着富裕的家境,为了革命的理想,取大义,放弃了家业,甚至亲人,毅然走上了革命道路,虽壮烈牺牲,却永垂青史。彭湃,大地主的儿子,日本留学归来,看到佃户食不果腹,自毁田契,他领导的海丰农民运动,赢得当地农民的支持,为了革命,被国民党反动派***害,年仅33岁。陈铁军,追寻理想和光明的少女,原本出生于佛山的一个富商家庭,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为了逃避婚姻的束缚,从佛山走到广州,从此,走上了追寻革命的道路,最后,与革命伴侣周文雍举行刑场上的婚礼。这一幕幕悲壮的历史警醒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敬畏他们,他们为了大多数人民追寻明天的太阳,而把自己永远留在暗夜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他们如星光汇聚,照亮我们追寻光明的道路。
十八大后,******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党的伟大目标,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声。实现梦想,就要实行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改革路线图,我们要深入领会,要认真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刻认识“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事业的生命线”,懂得“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的哲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直接与学生打交道,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我们的工作成效,亦会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因此,作为一名中职老师,我要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把爱心、耐性献给我的学生,用恒心去打造我与学生的中国梦。
古谚有云:“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是世代积累传承的观天,但看云卷云舒,从微末中推测天气变化,是种享受与乐趣。而回头开启电视,世界范围内的天气预报映入眼帘。两种感知自然的途径不同,却无外乎为观得天气,殊途同归。自然并无需划分出“近”与“远”。
对于自然,人理应借助科学发明和经验去了解、通达宏观层面,同时用细腻的心仔细体会和感受身边的微观自然之美,方可达成“宏通科学之道,微感自然之美”的境界,实现人、科学与自然最终的“和谐”。
科学与自然从不曾分离。从古代各种水利工具的发明应用到如今发达的天气监测预报系统发展,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进步一直相辅相成。人之于自然,甚为渺小,人类没有能力一一亲自探寻自然的所有奥秘,因此自然似乎离人很远。而科学应用,正是解决人想在宏观上更好了解自然的需求的有力工具。通过电视,人类可以“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地获取天气信息、地理资讯,增长了自然知识、弥补了人自身能力和视野的局限。同时,科学知识对人形成科学思想也大有裨益。达尔文曾说,他对自然的兴趣正是从前人的科学著作中萌生的,其中的科学理论,如生物的纲目属种,都对他形成严谨的科学思维产生巨大作用。可见,利用科学感知自然,既便捷全面又有利于培养自然科学思维,正是“仰观宇宙之大”的好方法。
而“俯察品类之盛”则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生于自然,也归于自然。汉字“性”中由一人和一生构成,可见人性之真必然离不开生态自然。中国古代有“生”的哲学,生生不息、物我一体是古代哲人们不竭的追求。孟浩然、王维醉心于自然山水,感受天光云影之变,细观云过水动之美,创作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样反映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传世佳句。人的生命,融于自然生态,同呼吸、共命运。因而多留心身边微观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方可融入自然,“微感自然之美”。
中国儒家学说中重要的“和谐”思想,要求各方面达成统一与协调。在当下,人既不能肆意丢弃传统感受自然的方式,也无法抵抗科技发展的潮流。因此,务必达成人、科学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就像时兴的观星活动,利用高科技望远镜观测遥远星体的人们,也同时在夜晚的山上感受凉风与蝉鸣,“信可乐也”!
宏通科学之道,微感自然之美。人既与自然亲近、融入自然,又可以更高的视角认识自然。心有宏观看待自然的“猛虎”,亦可微观细嗅身边的“蔷薇”。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