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就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对事物或现象摆观点或驳斥他人观点的文体。议论文的三大要素为“论点、论据、论证”,他们之间是证明和被证明,用何种方法采取何种方式证明的关系。
论点,即作者对事物或现象的观点,这一观点必须要明确、单一,切忌模棱两可。比如,2012高考中有这样一个事件:某考生最后一科迟到被拒绝进入考场,其母下跪未果。假如就是否应让考生进入考场这一问题发表观点,你的观点可以为“是”或者“否”,但不能“墙头草随风倒”.需要注意的是,论点和论题不同,论题是议论对象,论点是对此对象的观点。以2012中考《微公益》为例,其论点隐藏得比较深,很多同学认为是“微公益”,实际上这只是本文探讨的问题,也就是论题,本文的中心论点应该是对此问题作者的观点,因此应该是“倡导微公益”.
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道理论据自不必说,就是大家公认的名人、定理公理等。事实论据,又分史实、典型事例、统计数据等。事实论据的作用在于“事实胜于雄辩”,因此论据确凿性、针对性、典型性和是尤为重要的。有一年阅卷时,很多同学在文章中用到“不是嗟来之食”的事例,还有的同学用到“受极刑”的事例,试想一下,如果这样的事例中的人物用错了,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论证,或者叫论证方法,是连接论点和论据间的.纽带,与论据相对应,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五种。前三种论证方法是和论据类型一一对应的,后两种涉及到了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和语言的生动形象性。以101中学初二下期中题《学会谅解》为例,文章以排比的方式开篇,阐明了谅解有重要作用的观点。接着,作者博古通今、层层铺展,一个反问式过渡段“古人尚能如此,在社会生活日趋复杂的今天,人与人之间更需要谅解。那么,怎样才能学会谅解呢?”既把读者的思绪引到现实中来,又开启了下文“如何学会谅解”的写作。最后,作者笔锋一转,又谈到了“学会谅解但不能一味退让”的观点,展现了作者思维的辩证性。作者从古到今阐明人们都应“学会谅解”,通过详略得当的典型论据,运用多重论证方法探讨了谅解的重要性和谅解的做法,观点另任信服。无论是从议论文学习角度说,还是从议论文写作的角度说,都是值得细读的好文章。
议论文,初中阶段的考查是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和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总结:因此,同学们应在头脑中形成议论文的“知识树”,通过阅读议论文学习议论文的相关知识,明白一些人生道理,使自己的认识水平得到提升,同时还可以模仿着尝试些议论文的写作--多管齐下的学习,全方位掌握议论文的相关知识。
好的文章动静结合、张弛有度有节奏感。句式也是一样,要有变化性,这不仅能使文章更生动,也是语言表达方式的需要和表达能力的体现。句式的`变化,主要是要注意两点:
● 不要从头至尾使用一种句型。
● 长短句结合。
由于语言功底的欠缺和惯用思维,很多人写的文章一种句式到头,如:
I think …
I hope…
He does it.
He will take it
这样的文章虽然意思表达出来了,却显得呆板,欠生动。解决的办法是:
1.间或使用主从复句。
Because he is very much determined, he will carry it out this time. (原因
比较:He is very much determined. He will carry it out this time.
2.使用分词结构句。
The weather being fine,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went sightseeing.
比较:The weather is fine.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went sightseeing.
Africa is the second largest continent, its size being about three times that of China.
比较:Africa is the second largest continent. Its size is about three times that of China.
3.使用不定式句。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 (莎士比亚
To study or not to study, that is much different.(引申
To do it well, you must plan it well.
比较:You want to do it well. And you must plan it well.
4.倒装句
Only when we fully recognize its importance can we have control of its essence.
比较:After we fully recognize its importance, we can have control of its essence.
No sooner had he arrived home than it began to rain.
比较:He arrived home. And it began to rain.
5.失衡句
whether or not he will come is still unknown to all the people present.
比较:No one present knows whether he will come or not.
That he has done it all by himself is known to everyone.
比较:Everyone knows that he has done it all by himself.
当然,句子并不是越长越好,也不是越复杂水平就越高。凡事皆有度。太多长句的堆砌让人觉得是买弄。有时侯,一个短小精辟的句子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特别是在文末段尾。比如:
●As a creature, every one knows.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Practice makes perfect.
常见考点。
①、议论文的论点考点:
第一,分清所议论的问题及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论题和论点)。
第二,注意论点在文中的位置:
(1)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
(2)在文章结尾,就是所谓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中心的写法。这种写法在明确表达论点时大多有。所以,总之,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
第三、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论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第三等。
第四、要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有时题目就是中心论点。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第五、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可以看出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这就是论点。
②、议论文的论据考点:论据是论点立足的根据,一般全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1、用事实作论据。事例必须真实可靠,有典型意义,能揭示事物本质并与论点有一定的逻辑联系。议论文中,对所举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突出与论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明确论据时,不仅要知道文中哪些地方用了事实论据,还要会概括事实论据。概括时,要做到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本质特点把握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2、用作论据的言论,应有一定的权威性,直接引用时要原文照录,以真核对,不能断章取义;间接引用时不能曲解愿意。
③、议论文的结构、层次考点:结构有:并列式结构、对照式结构、层进式结构、总分式结构。
此考点的基本形式:作者如何证明论点的?
总结: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实,能够增强论述的力量和说服力。举例论证的作用,所举的具体事例能证明论点的。举例论证是议论文中的一种方法。
答题思路是:作者为了证明观点,首先使用了论据,然后对论据进行了怎样的分析,从而证明了观点。关键要说清楚证明过程的层次性。
概括要点时,要重视首括句、尾结句或提问式语句的作用,重视给概念下定义或解说的语句的作用。阅读时可以把这些语句勾画出来。概括要点时最好用完整的句子,意思要简明扼要。在逐段概括要点的基础上,用同类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把每部分的大意依次连缀起来,就能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全文的说明顺序了。
使用什么说明顺序,还要看说明的对象。一般来说,说明事物的演变发展的,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的,用空间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的,用逻辑顺序。
准确是说明语言的特点。分析说明文语言,就是看遣词造句是怎样准确说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的。要注意分析关键词语的作用。
如《向沙漠进军》一文中,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中去掉最不足以说明沙漠危害之严重;去掉自然敌人性质就不清楚;去掉之一就绝对化了。当然,文字的生动性也应充分注意。
总结:阅读说明文时,可边读边标出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然后总结主要使用了哪些方法,并进而分析这些说明方法对准确说明事物特征所起的作用。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