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学科组内参加活动。每人上“课”、被评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听“课”者由其他参加者(同组教师和专业人员组成。在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不仅登台上“课”,展示自己对某堂课的准备情况,同时又可作为学习者向同事、向专业人员学习,并参与对教学效果的自评与他评,不断反思、修改自己的课前备课,总结经验,提升能力。
说到“微课”并不陌生经常会听到,但是在我的潜意识当中自认为“微课”这样“高、深”的东西对我来说太远了,它看得见摸不到,没想到就在本周我会有机会参加微课制作学习。
培训共两天的时间,学习微课的理论知识和制作微课的几款软件,可以说这次培训时间紧任务重,对我来说一下学几款软件操作还真是不太容易,但最终还是能制作出最基本的微课对我来说也是很欣慰,通过这次培训学习让我对微课的制作有了更多的了解,收获颇多让我知道这样印象中“高、大、上”的制作有一天我也能学会,能够掌握这样的微课制作方法对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我将老师讲解的一些重点的理论部分进行了整理:
现在,微课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新热门之一了。不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大、中小学,均将目光投向了微课。
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老师,我最早接触微课是在201X年暑假。我记得自己参加的是一个有关于微课方面的培训,为期一天,是西安市教育局组织的。上午,有关专家为我们讲述了微课的简介;微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微课前沿与应用。下午就进行了有关微课制作的培训。由于时间紧,也许也是因为我自己比较愚钝吧,我觉得学会如何制作微课还是比较难吧,后来,在老师和同事的帮助下,我只简单的学会了CS6的简单编辑。但是要让我自己录制视频的话,还是有些困难。
后来,我自己又在网上搜集学习如何设计和制作微课。在中国微课网上,我发现,居然提供免费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平台!真是太好了,这样的平台提供的免费培训,我可以一遍学不会,多学几遍,也就会了,熟能生巧嘛。在这个平台上供老师选择的课程也很多:有《微课设计与制作》、《翻转课堂设计与应用》、《PPT设计制作》等。根据我的需要,我先学习《微课设计与制作》。
中国微课网提供的《微课设计与制作》主要内容有:
一是有关微课的简介、前沿、应用,由微课创始人胡铁生教授主讲。华南师范大学柯清超教授讲授了微课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是有关微课设计及常用录屏方法:
1、Camtasia Studio 8微课制作教程;
2、用 Camtasia Studio6录制微课;office2013录屏方法及其他录屏方法。
三是各学科微课范例。
这里的课程给我们展示了几个微课的实例,无一例外的,每一个微课程都短小精悍,知识点明确清晰,且创意十足,让人看一遍就能记住视频中讲授的知识点,非常的有意思。
在这里,我要重点谈谈培训中分享的广州天河区华融小学张莹莹老师微课制作过程。
张老师讲述她从以下四个立足点来制作微课:
一、立足教学点,抓准教学目标;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三、巧妙的教学手段和策略;
四、学习单的设计和使用。
第一个方面,张老师讲到立足教学点,抓准学习目标。首先视频制作的关键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必须清楚学生要学习什么,学习到怎样的程度,年段学习目标就是我们的一个指向。张老师举了自己制作微课的一个例子:《修改符号的认识和运用》,她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以及《广州市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中对四年级学生修改符号的要求作为它的这个微课的导向。微课要求教师讲述的一个知识点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来掌握,时间必须控制在10分钟以内,内容不要太多,聚焦教学目标就可以了。
第二个方面,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师要注意学生学习的坡度,从易到难。张老师还是列举了《修改符号的认识和运用》的例子。她在这个视频中,首先让学生认识修改符号,再到认识符号的作用,练习巩固,最后是运用修改符号,这样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他给我们展示了视频的教学流程安排:
1、情境导入,
2、认识符号,
3、例文示范,
4、总结方法,
5、短文练习,
6、回顾总结。这样的内容安排科学,学生易于掌握。
第三、巧妙的教学手段和策略。她是从创设情境、动画配合、学思结合这三方面实现的。
最后,张老师还为我们介绍了学习单的制作和使用
微课看似简单,但一节好的微课却凝聚着老师的许多心血。这其中之一就是教师熟练地掌握各种专业软件的使用。而这非一日之功,从熟悉到操作,再到各种花样的增加,微课无不考验着教师是否如孙悟空版,有着72变的本领,我唯有继续学习着……
微课成为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研究重点,也是教学过程中研究的热点。当前,不同领域对微课赋予不同的含义。大多数情况下,微课在教育领域中被广泛应用。本文主要结合了国内首届中小学教师微课大赛的有关调查数据,对微课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在此过程中发现,微课伴随着教师的成长,微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教学工具。
一、微课的定义
(一微课的定义及诞生
“微课”又被人们称为“微课”,通常译为“Micro courses”,“Micro-lesson”,“Mini-lesson”,“mini courses”,“small lecture”等等。近年来,随着翻转课堂、可汗学院等新概念的普及,微课作为颠倒的课堂的课前预习环节的重要载体,受到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微课在全国各地迅速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
大家知道在传统授课时一节课的精华总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教学点展开,精彩的、高潮的环节都是短暂的,瞬间的。学生视觉驻留时间普遍只有5-8分钟,若时间太长,注意力得不到缓解,很难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只将教学重点、难点、考点、疑点等精彩片段录制下来提供给学生,而且5-8分钟,50M左右大小的简短视频,也方便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下载或点播。能重复使用,利用率高,较好的满足师生的个性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需求。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微课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发挥怎样的促进作用。
对于微课的诞生,内蒙古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教研中心副主任李玉平老师,结合他个人的经历进行了深入的阐述。2001年,李玉平老师所在的区成为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当时遇到了很多细节性的难题。例如“课堂开放了,纪律不好管理”“总感觉教学时间不够”“合作中总产生矛盾”等等问题。从那时起,李玉平老师开始“关注小现象、开发小策略、积累小故事”的研究,这也简称“三小研究”。
“三小研究”与教师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十分的贴近,但后来发现其效果并不好。经过详尽的调查研究发现,其本质问题出在校本教研上。首先,主要原因是学校研究的内容以“教学设计”为主,而“三小研究”并不在其研究体系之中;其次,研究话语体系比较上位,不习惯“三小研究”。于是,李玉平老师又开始尝试教研方式的变革。例如“行为研究”“风险研究”“快乐研究”“主题研究”等等。在此过程中,“三小研究”加上教研方式的变化使学校的研究有了进展。不过后来,随着服务对象的增加,我们越来越感觉力不从心,根本顾不了这么多人。这种情况下,两个新话题出现了——成果的简单化处理和成果的多样性传播。这里的“简单”,不仅意味着“用时少”,更意味着将复杂内容简单化、将简单内容趣味化;这里的“传播”,不仅意味着方便学习,更意味着减少信息衰减。
微课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它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的研究方式的形成:“微问题、微研究、微课程”,简称“三微研究”。从“三小研究”到“三微研究”不仅仅是研究视角的变化,更是一种成长方式的重建。
(二微课的概念与发展
“微课”是按照新课标及教学实践的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的教学载体,充分显现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的教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近些年,微课被大多数中小学广泛使用,从而形成了一些质量较高的精品课件。从教学方式的角度来说,微课主要分为:讲授类、启发类、问答类、演示类、练习类、自主学习类、探究学习类、合作学习类等等。从教学进度来看,可分为:当前复习类、新课程导入类、新知识理解类、总结扩展类等等。
二、浅谈微课在教学中的发展
(一微课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的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教学环节所展开的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
在当今社会中,随着网络的普及,“微”这个词被广泛运用。例如:“微电影”、“微信”、“微博”等等。“微”所强调的是精致、短小。通常一片微博不超过200字,一部微电影不会超过半个小时,这短短的几百个字和几分钟充分突出了文章和电影的中心。现如今,微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现将微课纳入到教育领域中,不仅突破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学到的都是“死知识”的教学模式,还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应用,将微课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另外,微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微课对教师的促进作用
微课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除了有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微课程也是一种提供教师学习的“课程”,解释可以借助微课这个教学工具,发挥独特的教学方式。当前,微课程的提供者是一线教师本身,这里没有多少高深的理论,每个学习的主人都可以通过简单的培训而转变为微课程的开发者,让自己的作品为同行提供借鉴和启发。在这里,每个人既是学习者,也是开发者、创造者,从而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去探讨,微课也是一种深受广大中小学教师热爱的教学模式。
不仅仅是中小学一线教师运用微课堂来探索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目前,大多是师范类的高校的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具有专业化素养的教师,在此方面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工具进行研究,要求教师应具备两方面的知识能力:一是系统的理论知识;二是熟练的教学能力。
微课没有固定的模式,通常教师针对一个典型的小问题进行展开,没有强制的操作流程,教学过程是从教师的兴趣出发,具有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力。通常,微课中的小问题是嵌入在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并不强调研究结果的理论意义,在微课中只讲求解决实践问题的效果。通过小研究,教师既能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又能提高专业水平。微课主要是解决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例如:教学的重点、难点等,或者反映课堂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的活动。
微课对教师培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五点:
1微课可以记录教师成长的轨迹,教师既可以通过观看自己录制的微课找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也可以把微课上传到互联网上,教师或学生通过观看微课指出教师在教学中的缺陷,不断地提高自己教学业务水平,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
2微课形式新颖,制作简单,在教师培训中使用,既可实现培训中教育教学资源的积累、共享和交流,又可提升教师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还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
3微课可以变教师被动接受培训内容为主动创作培训内容,让教师直观地了解教育思想与教学技能,便于教师借鉴和模仿。
4优秀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通过微课固化,便于传播,便于交流,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教育公平。
5优秀教师的优秀微课,对年青教师来说,能起到骨干、示范、引领的作用,激励和指导年青教师朝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相关案例
下述案例充分体现了微课对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
深圳辅城坳小学的颜淑兰老师,是一位微课程的学习和参与者。颜老师上学期新接手一个班,班上有一位很棘手的学生:不听管教,不听课、不做作业……颜老师用了很多心思在这位女生身上,终于改变了她。后来颜老师问她:“为什么你以前不听其他老师的话,现在却愿意听我的话?”她回答:“因为老师不打电话给家长。”很多教师总以为学生有问题,就要联系家长,很少或几乎没有从学生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学生对告状式的电话是很抗拒的,因为电话一打,就可能给他带来一顿打骂。
一位教育系统的家长说,她的小孩(优秀生在一所学校读书,一个学期都没有老师跟她联系,说说孩子在校情况。后来,她把孩子转走了;另一位家长说,他很不满意自己孩子(中等生所在的学校,因为老师从没有和他沟通过孩子的情况;还有一位家长说,他一天接到几个教师的电话,很怕,很烦。这些现象让颜老师意识到打电话给家长是一门学问:要打电话给所有学生的家长,只是次数可有所不同;要把握“4W1H”,即打给谁,为什么打,说什么,怎么打,什么时候打。
于是一个微课程诞生了。
与传统教科研的弊端相对应,微课程的特点主要有:快餐化,四五分钟,一次学习;简单化,语言简洁,易于理解;实用化,提供策略,解决问题;多样化,视角广泛,种类丰富;聚焦化,一课一点,深层剖析;智能化,自动播放,自主学习;娱乐化,有画有音,轻松快乐;普及化,人人能做,人人爱做。
微课程是教育教学思考与教育技术的结合体。参与之初,教师作为消费者,慢慢学着尝试制作,一旦制作,便想着给人看。所以,如果想要制作出给人以启迪的微课程,教师必须思考自己的教学得失;要使微课程真正发挥其作用,展现其魅力,就要挖掘现象背后的原因,寻找问题解决的关键;要使微课程震撼心灵,就必须研究教育教学规律,研究学生以及教师的身心发展规律。这样做恰恰是对自己教学实践经验的一种总结、提炼和完善。
微课程,让教师从习惯的细节中追问、思考、发现、变革,由学习者变为开发者和创造者,在简单、有趣、好玩中享受成长。微课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框架,是学生在学习中学的开心、学的顺心、学的有效,是教学在教学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随着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教育的高度信息化、智能移动终端的逐步普及,各高职院校把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引入了课堂教学,并进行相关的实践探索。从微课的本质和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微课的“三个三”,即“三小”“三问”和“三精”。
从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举办了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开始,微课引起了全国各省市和高等院校的高度重视,教育界掀起了一股“微课”热潮,微课逐步成了各高等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各高职院校纷纷开展了微课的教学比拼。国内教育界也对微课的概念、表现形式、意义和重要性及实现微课的技术手段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着重从高职高专微课的本质和特性分析,提出了“三个三”,即“三小”“三问”和“三精”。
一、微课的本质
什么是微课?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点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要包含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具有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学做一体的教学活动设计。也顺应了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即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教学活动场所的变化。
微课应符合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充分体现高职高专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特色。教师可选择一门高职高专课程,精心备课,授课过程中要充分合理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二维、三维动画、经济生活及生产企业一线实拍视频、HTML页面,以及PPT等,充分运用各种教学设备、仪器设计课程。微课视频时长在15分钟以内为宜,体现出简明易懂、短小精悍,并应有相关的配套资料,提供教学设计文本、演示文稿(PPT,以及微课中使用到的动画、视频、习题、图片等辅助材料。
微课不仅是一种新的“课堂”表现形式,更是一种新的课程资源类型。而当前微课制作过程中存在很多认识上的误区,如相当多教师对微课的本质特征认识不够,仅学到微课的“外表”(短、小而没有掌握其“精华”(一种支持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的课程;部分老师开发的微课基本等同于“课例片段”(从传统一整节课例中截取一段或者是“浓缩课”(把一节45分钟的传统课压缩15分钟内的微课,内容和环节一个不少,只是去掉思考、自学和互动时间;更有甚者,许多教师把更多重心放在微课制作技术上,利用昂贵的设备,请专业技术人员录制和剪辑,强调视频声音和画面的精美,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而对微课的内容选题、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活动的实施等核心环节却重视不足,导致微课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不佳。
通过微课实践表明:微课的制作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开发过程,更是一个在先进教育理念支持、精细创意的教学设计方法指导下进行了一项创造性工作,最终的决定因素还是“人”(教师。没有教师精心教学设计理念支持下的微课作品,顶多只能算是一个外表华丽、中看不中用的精美“视频式课件”,仍然摆脱不了传统课堂的“翻版”或“束缚”。
微课究竟有哪些特性和内涵,本文从以下内容展开探讨。
二、微课体现出“三个小”特征
(一小而有用
微课能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表现出来,用一种符合高职学生认知能力和学习行为习惯的表现形式提供给学生,供学生自主学习、在线学习、移动学习。微课的受众应该是广义的学生,是一切爱好学习、渴望自主学习的学习者。评价一节微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这节微课是否适合学习者进行自主的学习,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微课区别于传统的一对多的课堂教学,提倡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微课资源容量较小,学习者可以流畅的在线观看微课,控制播放,可以随时暂停,多次播放,以达到对课程内容的完全掌握,满足了不同学习者的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二小而精彩
微课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单一形式,因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而变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且充满情景感。一段幽默的FLASH,一段生动的场景展示,一幅精美的PPT,皆可传递知识,并让授课者和学习者都享受其中,微课让学习者体验到了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索的乐趣,在场景中完成知识的“积极构建”,而非“强制接收”,这恰恰是人类的认知规律之所在。微课的产生还打破了学习的时空限制,我们可能与艺术大师、文坛巨匠跨时空“亲密接触”,也可能共同加入到世界著名实验室,见证奇迹的诞生。
微课,从小平台到大精彩,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贡献。一个好的作品,首先应当是生动、有趣、充满创新精神的。只有这样,才能在第一时间吸引学习者的眼球,从而散发旺盛持久的生命力。从全国高校微课比赛的参与者来看,有知识渊博的中科院院士,也有教学一线的普通教师都在推动着这一新兴事物的向前发展。微课还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注重创意,它不是一堂“大课”的压缩,也不是传统授课的网络化、视频化,而是将一个知识点高度浓缩,富有创意的展现。微课是浓缩的精华,是授课者的精彩亮相。
(三小而完整
相对于传统的45分钟的课堂教学,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应该主题更加鲜明,重难点更加突出,问题更加聚焦,目标更加明确,语言更加精炼。虽然微课只讲授某个知识点和技能点,但它也要注意教学环节的完整性,整个微课教学过程仍应包括引入知识点和技能点、内容讲授和总结三个基本步骤。
三、微课需解决三个问题
(一知识点、技能点是什么
微课开发者需对课程有全面的掌控,包括微课开发的内容和可利用性。合理确定哪些知识点必须开发微课,哪些知识点不宜开发微课。应选择有代表性、普遍性及关键知识作为微课的开发对象。
(二为什么掌握该知识或技能
分析学生的思维和认知特点,回答为什么该知识点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学习后学生会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三如何解决问题
确定微课要讲授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后,要分析微课表现什么内容和采用什么形式能更适合学生的微学习方式。通过学生反复观看微视频,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微课需具备“三精”
(一精心设计
微课可选取教学环节中的某一知识点、技能点、专题、实训活动。选题尽量“小而精”,具备独立性、完整性、示范性、代表性。教学方案:围绕选题设计,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教学内容:严谨充实,无科学系、政策性错误;理论联系实际,反映社会和专业发展。教学组织与编排:符合高职学生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以学生为主题。
PPT设计一定要传情,参照教案设计制作,先设计母板;多用图表、动画等富媒体,尽量少用成段的大量文字;风格与视频保持一致;体现课程特色。
(二精心准备
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微课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应对教学情境、教师风采、学生面貌、教学设计以及制作成本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首先教师要熟悉课程内容和学情。对某一课时的教学,教师必须熟悉课程的整体规划,重、难点,还要根据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充分研究学情,明确在实际的课堂实践中,学生的困惑点和障碍点在哪里。其次,基于教材和学情,充分挖掘课时教学中的难点,准确把握教学难点,找到教学的难点,也就明确了微课程的设计思路。第三,有好的教学策略或创意。如何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好的策略或创意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就是微课程的内容。第四,有了微课程的设计内容,接下来的就是借助手机、照相机、手持DV、录像机等进行录制。录制时,可以一边操作,一边配音,一边录制;也可以只操作,后配音。一定注意要突出的地方镜头要有推拉,这样效果明显。最后,对录制好的视频,可以剪辑、整合、修饰、包装等等,形成完整的微课程。
(三精彩表演
微课应表现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教师教学语言规范、清晰、准确、简明。教师仪表得当,严守职业规范,能展现良好的教学风貌和个人魅力。微课教学应有创意,应充分表现教师的教学技能。
一堂好的微课,既要有好的主题和设计,更需要通过教师的语言去传授知识点和技能。教师在微课讲授总,应启发互动、引导思考、提升学生积极主动性;能形象生动、手段丰富、图文并茂、幽默风趣。
用适当的肢体语言增强课程吸引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缓解教师紧张和有助于思考。
五、结束语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中已初见成效,但如何能更好的做到资源的共享和运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需要更深入的实证研究与实践来解答这些问题,相信微课将作为一种教学的常态出现在高职课堂。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