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首《水调歌头》如扇古色的大门,我轻推大门,仿佛走进了苏轼内心的世界。
我曾思索用何词来形容苏轼,是独赏明月的孤寂,是贬谪后的乐观,是游赤壁的阔达,还是对亡妻的忠贞?我无法用一两个词来描述这位伟人在我心中的崇高,因为他多情,没有哪个独立的词汇可以包容他的一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他被贬官,身在异乡,仰望着八月十五的月亮,独自一人喝酒,只能对明月诉说心愿。寂寞,孤独陪着他,凄冷的月光洒向其肩。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他是乐观的。异乡思念着父亲和弟弟,用乐观来开脱自我,用乐观的心态面临着孤独寂寞。月会变得,人也会分开的,一切只是世间的正常变化,何必要哀叹呢?我赞颂苏轼的乐观,看淡世间的分分合合,笑对苦难。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他深情悼念亡妻,十年已过,他却没有忘记妻子。朴素的诗句,流露了深沉之感,他重情义,时间也无法抹去他对妻子的爱与思念。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他的感慨是无尽的愁,乌台诗案的童在他心中留下太深的疤痕,但他希冀自己的人生只是南柯一梦,过往的马蹄声告诉他,这是事实,悲痛之余,用一樽美酒祭拜亘古长空的明月。
在我心中,苏轼是多情的,是传奇的。他是古代的学者;他才华横溢,才一直怀才不遇;他不畏挫折,历经坎坷;他乐观豁达,铸成了壮丽诗篇。
风雨一声,坎坷一生,豁达一生。
记得她跟我说过,她喜欢秋天,因为她喜欢在落叶丛中起舞;记得她说过,它喜欢落叶,将一片片叶夹在笔记本里,夹在课本中,久了,再拿出来瞧瞧,会有“旧”的气味,那是一种享受……忽然,她问我:“你见过秋天最后一片叶吗?”我笑她太幼稚了,这漫山遍野的树,就算日夜盯着,也不一定见得着那传说中的最后一片落叶,更何况我们。她不以为然,“我一定会见到,”从她坚定的眼神中我好像看到了即将来临的伤感,她会失望的,此刻,请让时间凝固吧!就让那一片叶子梦里飘到她的跟前,完成她的心愿后,再将她从这秋天带走吧!
如今,只有我站在这里拾起这最后一片落叶,她真的消失在那年秋天的尽头;如今,只有我伫立在群树之中,在这充满感伤的季节中,完成她的心愿。很长一段时间,我厌恶秋天,是它带走我的朋友,是它用刺骨的风吹落原本生机的树叶,更是它带走了我的欢乐。但是渐渐地长大了,也知道了,不是秋的错,反而是秋才可以给我带来怀念,让我近距离触摸她的`美,她的天真,我喜欢落叶,更喜欢那最后一片落叶,它告诉我任何事都会有完结的一天,奉献了一生,总该在最后悟出了道理:我得继续我的使命,我生来就是为大自然的没奉献我的绿,再为大自然的明天奉献我的黄。
眼中的落叶虽有百般的苦,百般的痛,但是它却是光荣,落叶成全了季节的完美,我眼中的她从未消失过,就算不再见面了,总会在这秋味中捕捉到她的芳香,就这样日子一每天地过,心中也会变得开朗起来,顺其自然吧!世间各有各的归宿,就让眼中的落叶周而复始地旋转,旋转,我已满足,不再“逢秋悲寂寥”反而期待它的到来,但是愿明年我们又相聚在这一片落叶丛中,话我们的明天,诉我们的心声。
所有的中国人都认为屈原是忠臣,所以每年炎黄子孙都来祭祀他。然而我认为他的忠诚固然可贵,但他的才华也同样不可忽视。
屈原本身是贵族,因而怀王让他担任朝中左徒。纵观中国历史,我们发现宦官外戚掌权的结果基本上都是覆亡,唯有屈原与卫青不同。这只能说明一点:屈原是个十分有才的大臣。《史记》中记载说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这些都足以说明他的政治才华之高。正因为他的政治才华“王甚任之”。
只可惜屈原虽然也有文学才华,但他的这两种才华并没有相结合在一起,并不像韩愈等忠臣那样上书直谏君王的过失。相反,他在遭诬陷后只是自己做《离***》来表达内心的忧苦。这一举动,我认为是不明智之举。不过好在《离***》的文学成就很高,因此还是受到世人们的赞扬。
其实我们仔细想想就能的出一个结论:屈原的《离***》是被逼出来的。我们假设没有奸臣的陷害,那么屈原也就不会诉冤诉苦。换句话说,若不是楚国的那个社会环境,自然也不会出现楚辞。楚辞中的“楚”便有力地证明了楚国国君之昏庸。
我们赞扬屈原是歌颂他作为臣子对国家与君王的忠诚。鞠躬尽瘁的精神是我也赞同的,但是我却不赞同他自尽的这种做法。这种做法表面看起来是与国共存亡,但其实也表现了屈原的软弱:愧对现实而逃避。楚国灭亡之时,他应主动去承担责任。我认为他应这样就更忠于国君了:免官后先隐居不出,等到秦国入侵时便再向国君请愿做官,并表明自己尽忠于国家的决心。这样国君任用他的可能性就大得多。这样,即使楚国亡国了,那么屈原也只是死于秦人之手,而非死于自己之手。人们就更加认为屈原是尽忠之臣,屈原也能完成自己效忠的心愿了。不过我这一切都是空想,可能没有考虑到当时的楚国社会环境与屈原的心情。而且屈原要是按我所云去做的话,后人也不会用赛龙舟与吃粽子的方式来纪念他了。
屈原确实是伟大的,尽管有些事他做得并不好,但这一点也不能遮住他的忠诚与才华横溢。他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的骄傲。
苍茫汨罗之上,烟波浩渺,水珠飘浮,树闪影动,你的背影,好像就在昨天。你出生于楚国的名门之后。天生的你,应当享受养尊处优,受人爱戴,应当要有一种自高自大的神气。
可你没有,在七国分争的春秋战国时期,一声响亮,震天动地的啼哭,震撼了整个楚朝,那就是你啊。你拥有与生俱来的优良高贵血统?美好的名字。有卓越不凡的才能是楚国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占尽了天时?让人万分羡慕。你正直不阿虽再次遭贬,你白色的衣袂在狂风中飞舞,你黑色的长须在暴风雨中飞荡,这时的你,思维的火花在你的脑中飞扬,激愤的火焰在你的身上贯穿。你化激愤悲痛为神奇,写出了字字珠玑,贯古烁今的众多伟大诗篇,《离***》、《天问》、《九章》
你有杰出的才能,但无用武之地,你有远大的抱负崇高的胸怀,但却因为地不利人不和,最终只能以死明志。在你的身上,印证了诗人与英雄的悲剧,一生孤独,没有知音?小人暗算,帝王不纳,尔虞我诈,战火连连无休止。你藐视达官贵人?贪官污吏,为自己树立了众多敌人。也许你并不知道,自古以来忠臣总是非死即伤,总是讨不到好处。或许你知道。但你那正直、不愿拐弯抹角、洁来洁去的性子却注定成为你一生的绊脚石,你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你已绘制好祖国的蓝图,正待实施。但,你的梦境很美啊。可那终究是梦啊。是虚无的、飘渺的,这个梦境已在摇篮里就被残酷的现实所撕碎,所扼***。你没有安于现状,选择了弯曲坎坷的政治道路,你没有弃楚投秦,义无反顾的为这片自己所深爱的土地奋斗、保卫终身。在你的心中。生命诚可贵?国家价更高。你在听说郢都被攻破之后?毫无留恋的与这个世界告别,激愤、悲伤、痛楚,形成了巨大的火焰?吞噬着你的心。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你的背影被浪花所掩盖,越来越远。只有枯木,残花。
一想到屈原,身着素衣长袍,腰佩陆离长剑,他那深邃的目光洞穿历史迷烟,感动着一代代的中国人,也让一代代的中国人自愧弗如。那滚滚的汨罗江水,是他的泪。水流不尽,他的泪却尽了;那火红的枫树林,是他赤诚的爱国之心,枫叶落,他那爱国之心却永不老。
人生百年能有多少意义,不过为爱而生,为爱而死。他的爱永远地定格在楚国黎民,那楚国江山是他深深的眷恋。能为爱而死,屈子应无悔。
屈原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在一生中与周围的恶势力进行了坚强不屈的斗争,并以为武器,倾吐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他在文学上是一名巨人,但在政治上是一名弱者。他满腹报国之志,一心一意辅佐楚王,力主改革旧制,举闲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但终究无用武之地,含怨怀愤而死。他之所以有这样的结局,一方面是由于顽固派当权,奸臣当道,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屈原的无能,他不能很好的完成变法革新的工作,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能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屈原不懂得汲取教训,他首次被放逐后,走受到楚王重用,召回京城,但他丝毫没有汲取经验教训,改变自己进谏的方式,处事策略和与奸臣斗争的方法,而是不管不顾,我行我素,一意孤行,最终落得再度放逐,且这一去不回。屈原不重视当时的社会背景与等极制度。
再回首屈原的一生,与其生活在愁苦烦怨之中,倒不如一死了之,死是他最好的归处,而且他还死在一个最佳的时机与地点。但是他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来传颂的,他留下的不仅是灿烂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宝贵的精神遗产!
每年农历五月五日,我国许多地方都有吃粽子的风俗习惯。相传这天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他为了人民和国家的利益最终投入汨罗江,后来人们用端午节来纪念他。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