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的中央有一个小洲,洲上长着一株桃树,树上结满了桃子。
狐狸想吃桃子,可是过不了河。
猴子想吃桃子,也过不了河。
狐狸便和猴子商量,一同设法架桥过去,摘下桃子,各分一半。
狐狸和猴子一同花了很大力气,去扛了一根木头来,从这边架到河的小洲上,成了一座独木桥。
这座桥太狭了,两个不能同时走,只能一个一个过去。
狐狸对猴子说:“让我先过去,你再过去吧!”
狐狸走过去了。黑心的狐狸想独自一个吃桃子,便故意把木头推到河中去了。
接着,狐狸哈哈笑起来,说:
“猴子,请你回去吧,你没有口福吃桃子!”
猴子非常生气,可是它也马上笑起来说:
“哈哈!你能够吃到桃子,可是你永远回不来啦!”
狐狸听了非常着急,没有办法,只好苦苦哀求猴子:
“猴子,我们是好朋友,请你替我想个法子让我回去吧!”
猴子连一句话也不回,管自走了。
变化可以是肉眼分辨得出的,例如阳光的转移、人的情绪与表情。变化也可以是间接的,如一个人改变了,或者是成长、老化的过程,我们不一定可以在短时间内察觉,
却一直在进行着,运用变化,可以使文章有层次,也更有深度。
对比往往离不开变化,不过,对比的运用更强烈。无论是颜色、声音、光暗、心情、行为,对比的作用在于制造冲突,让读者有震憾的感受。通过对比,我们所要表达的意思会更清楚,效果也显著。
在作文中运用变化与对比,可以表现作者观察入微的仔细。
在现实生活中,气味看不见,但是,它肯定存在。正如一道美食散发出的香味,它无法填饱肚子,却让人胃口大开。嗅觉在关键时刻取代了视觉、听觉与触觉,例如,食物如果馊了,我们不见得看得出来,但是,肯定闻得出。
作文的气味使表达的方式更多样化,也更活泼。
例如风,风的.味道全凭它来的方向决定。风吹过海岸,带来浓重的盐味、鱼腥味;
风吹过垃圾槽,你闻到腐臭;风吹过欢乐的人,你甚至闻到他们的笑声中夹带的美好气息。
无论是美好的气味或者令人恶心的恶臭,都具有画龙点睛的妙处。
周处是晋朝义兴县人。他在年轻的时候,脾气粗暴,好惹是生非,经常与人打架斗殴,危害乡里,被当地人们视为祸害。
那时候,在义兴县境内的大河里出现了一条蛟龙,同时在义兴县山里又有只斑额吊睛猛虎,它们都时常在河里、在山上侵害老百姓。当地人们都把周处同蚊龙、猛虎一起看作是“三个祸害”,而这“三个祸害”中又以周处更加厉害。为了除掉侵害老百姓的祸害,曾经有人劝说周处上山去***死那只斑额吊睛猛虎,到河里去斩除那条危及乡里的蛟龙。
周处听人劝说后,立即上山去***死了斑额吊睛猛虎,接着又下山来到有蛟龙作恶的河边。当蚊龙露出水面准备向他扑过来的那一刹那间,说时迟,那时快,周处转眼间便跳下河去举起手中锋利的砍刀,向作恶多端的蛟龙头上砍去。那蛟龙为了躲避周处的刺***,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沉入水底,在大河里游了几十里路远。周处一直紧紧地跟着它,同样是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沉入水底。就这样,三天三夜过去了,地方上的人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人们都在为这“三个祸害”的灭亡而奔走相告,互相庆贺。
谁知周处在***死了蛟龙后,又突然浮出水面,游到了岸边。当他上到岸上来时,看到人们正奔走相告,都在为他已不在人世而互相庆贺,这时他才晓得自己早已被人们认为是祸害了。这是为什么呢?他扪心自问,经过一番仔细的反省之后终于有了改过自新的念头。于是,他到吴郡去寻找陆机、陆云两兄弟。因为陆家兄弟是当时远近闻名的受人尊敬的大文人、大才子,周处是想请陆家兄弟开导思想,指点迷津。
周处头脑中带着疑惑来到吴郡陆家的时候,陆机不在家,正好会见了陆云,于是他就把义兴县人为什么恨他的情况全部告诉了陆云,并说明自己想要改正错误重新做人,但又恨自己年纪已经不小了,恐怕不能干出什么成就,因此请陆家兄弟指点迷津。陆云开导他说:“古人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在早晨懂得真理,那么即使是在晚上死去,也是可贵的;何况你现在还年轻,前程还是满有希望的。”陆云接着说:“一个人怕只怕没有好的志向。有了好的志向,又何必担心美名不能够传播开去呢?”
周处听了陆云这番话后,从此洗心革面、改过自新。经过自己艰苦的努力,后来终于成了名扬四方的忠臣孝子。
这篇故事的寓意是:一个人有了缺点错误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正视、敢于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重新确立好的志向,一样可以成为一个有用之才。也就是说:浪子回头金不换。
通过上述的看图、分析和想象,我们看懂了图画,接着就要写作文了。动手写之前,还要把自己的看图所得整理一下,编好作文提纲,然后写作。编写提纲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把审题立意时确定的中心思想写下来,并把想到的有关材料都先记下来,不管其顺序,只要自己能看懂就行。这一步一是要快,抓紧时间,二是要尽可能抓住思想中的一闪念,记下来,以免忘记。第二步,再从容地归纳、分析、整理、安排这些材料,这时再想如何开头,如何展开,如何转接,用什么材料为主等等,再写成简明扼要的提纲。
中心是文章的主帅。我们从图上观察到的内容,以及由观察所联想到的内容,不一定都可以写入作文,必须根据确定好的中心进行“筛选”,写前要想一想:这次作文应以写什么为主?哪些材料可以作辅助材料?哪些材料可以不用?确立了重点内容之后,再根据中心表达的需要,安排好结构层次,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梓庆是古代一位木匠,他擅长砍削木头制造一种乐器,那时人们称这种乐器为鐻(ju。
梓庆做的鐻,看到的人都惊叹不已,认为是鬼斧神工。鲁国的君王闻听此事后,召见梓庆问:“你是用什么方法制成鐻的?”
“我是个工匠,谈不上什么技法。”梓庆回答说:“我只有,在做鐻时,从来不分心,而且实行斋戒,洁身自好,摒除杂念。斋戒到第3天,不敢想到庆功、封官、俸禄;第5天,不把别人对自己的非议、褒贬放在心上;第7天,我已经进入了忘我的境界。此时,心中早已不存在晋见君主的奢望,给朝廷制鐻,既不希求赏赐,也不惧怕惩罚。”
梓庆在把外界的干扰全部排除之后,进入山林中,观察树木的质地,精心选取自然形态合乎制鐻的材料,直至一个完整的鐻已经成竹在胸,这个时候才开始动手加工制作。
“否则,我不会去做!”梓庆向鲁王详细介绍制鐻过程后,继续说:“以上的方法就是用我的天性和木材的天性相结合,我的鐻制成后之所以能被人誉为鬼斧神工,大概就是这个缘故。”
这个寓言教育人们,要想成就任何事情,都必须执着、专一、忘我。梓庆制鐻虽然有些过分夸大精神作用,但是强调干事业摒除杂念、精神专注是非常重要的。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