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公交车的作文三年级(给老奶奶让座看图写话)

坐公交车的作文三年级(给老奶奶让座看图写话)

首页看图更新时间:2022-12-08 22:47:30
坐公交车的作文三年级(给老奶奶让座看图写话)

坐公交车的作文三年级【一】

我们从潮都三楼走了下来,一看表,已是2点05分,马上就要迟到了,来了几辆出租车,车上都有人,还有几辆都被别人强行拦住了。

我的心怦怦直跳,心想:如果我打不着车,那肯定得扣小组的分。

我急得来回跺脚,头上也冒出了汗,汗已经占领了我的头部。出租车一直不见踪影。

公交汽车来了,因公交车上的人太多,上不去我和妈妈还有弟弟。妈妈急忙掏给我一块钱,让我自己坐公交车。当时,我愣了,有些惧怕。再看看时间,无奈之下转身上了公交车。

上了公交车后,我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但,妈妈还有弟弟他们却站在了那里。车上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拥挤,上来的大多是学生,后排也有吵闹声,服务员尽自己的本能去压制他们。坐在座 位上的人都若无其事地看着窗外,车上一片混乱。

就差一站地就到了,我也可以安心了,好多小学生都已经做好准备,10分钟得跑到教室里。

服务员那边的压制也成功了,不少大人不欢而散,嘴里不停地骂着。

车门开了,我跨越了车门,全力以赴,顿时火力已开到最大了,我三步并两步,到了教室里。

独自坐车让我真正明白了,我长大了!

坐公交车的作文三年级【二】

暑假到了,妈妈说让我每天下午到新华书店看书,这个主意不错,我爽快地答应了。可是妈妈说让我一个人坐公交车去,“一个人坐公交”? 我不禁皱起了眉头,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事,拍了拍我的 肩说:“恒睿,不要怕,凡事都有第一次,妈妈先带你走一遍从咱们家到新华书店的公交路线,告诉你应该怎样做,然后你看完书自己坐车回家好不好?”

说成这样,我当然也不能让妈妈小瞧,我愉快地拍了拍胸脯说:“好!没问题!”妈妈先带我到了小区门口的公交站牌处,给我讲了站牌的名称,并教我怎样看公交站牌表,然后开着车带我走了一遍从小 区门口到文化城的路线,并交代了注意事项,然后把我送进了新华书店。

看书的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就到了该回家的时间了,我放下书,按照妈妈的话走到了文化城站牌处等车。等啊等啊,车怎么还不来,又等了一会儿,天上下起了小雨,可是车还没来,又等了十分钟, 我就有些不耐烦了,我想:公交车怎么还不来,再不来我的衣服都被淋湿了。我看着过来的205心急如焚,终于我期盼已久的313来了,我上了车,就把妈妈给我的硬币投进了投币箱,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毕竟 是一个人坐公交车,我不禁有些害怕,心也咚咚地跳了起来,我开始胡思乱想:坐公交车会不会遇上坏人?万一真的遇上坏人我该怎么办呢?正当我想得出神时,公交车的一个刹车把我“叫醒”了,我一看原来 到家了,我刚要站起来往后门走,这时又一个急刹车,把我一下子撞到了前面的座位上,疼得我直揉肚子。我想要是妈妈在我肯定会神气一会儿,可现在,唉……

我揉揉被撞疼的肚子走下了车,结束了让我难以忘怀的第一次公交经历。

坐公交车的作文三年级【三】

上周星期六,弟弟吵着要去坐火车。恰巧,爸爸说他星期天有空。于是我们决定星期天坐火车上玉林。钳子盆大雨,但也阻挡我兴奋的心情。我们坐车快一个小时了,火车站终于到了,那时刚好是十一点整。我饶有兴趣地在宽阔的火车站里东张西望,东走西走,动个不停。妈妈看了看票价说:“去量一下身高。”我一看一点一米以上,一点五米以下买儿童票。我去量了一下,晕!我都快初中生了,身高都还不足一点五米。我有气无力地说:“我买儿童票吧!”大家一听哈哈大笑起来。爸爸付了钱,拿来三张粉红色的长方形票。他说,他开车去,让我们坐火车。我从妈妈手里接过票仔细地看了起来。左上角上写着这几个字,我问妈妈,妈妈说:“铁路系统的编码以及一些关于你这张票的购票信息之类的,就像邮政编码一样,可以看出你的购票处,是防伪标识之一吧!”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右上角就写着售火车票的地点;在再下面是出发地点和终点以及车号;再下面就是时间和价钱,儿童票的就有一个“孩”字。十一点五十分了,火车是十一点二十五分开的。售票员来检票了。她用特制的钳子在票上钳了一个M型的小洞。检好票就该排队等火车来了。

火车来了,还未到达,我就听见了一声汽笛声和隆隆的声音。火车到了,是一辆红色车身的火车。妈妈担忧地说:“这是第一次坐火车,会不会坐过站啊?”我一边看着票,一边满不在乎的说:“不会的,你注意听就行了。”我们要坐的.车厢是加二,我们找到这节车厢上了车。妈妈看了看票又看了看座位两边的数字,就拉着我和弟弟一直往前走,走到了四十八、四十九、五十号坐了上去。车厢不是很窄,也不是宽;每个座位上都有一张蓝色的坐垫,车厢里也很干净。一会儿,又是一声鸣笛,火车出发了。外面的景物慢慢的变换着,最后越来越快就像一个正在播放景物照片的电视机。我看了一会儿连忙坐了下来,再看看我就要晕了。渐渐的,我发现只要坐着不看外面的景物就不会晕,就好像不是坐在车上,一点晕感觉也没有。过道上不停地走动着来来往往的乘客。听旁边的一位阿姨说,以前火车是很挤的,很多人只能在过道上站着。速度是很慢很慢的。就连去一个不是很远的地方都要花上很长时间。妈妈、弟弟和我走到车厢的连接处发现车上竟然有卫生间,还有饮水机。我坐回了座位还好奇地看个不停。几十分钟后,售票员喊了一声:“去玉林的快到站了,乘客们做好准备。”听到这喊声,我们走到了这节车厢的下车处,我惊讶地发现两节车厢连接处一开一合的,有时有几厘米的缝隙,有时有十几厘米的缝隙,万一哪个乘客不小心把手指放在那上面怎么办啊?而且这里晃动得很厉害,站都站不稳,还好有扶手,不然就糟了。

唉,原来做火车就是这个感觉啊!

坐公交车的作文三年级【四】

人少的时候,坐公交车当然既方便又经济,但问题是很难有人少的时候。要坐车你就得先学会随波逐流,冲呀挤呀,自然由不得你了。都说是“坐车”,但这“坐”字有时实在是形同虚设。于是人们通常要遭遇种种所谓“坐车”的尴尬。坐车的尴尬之一是挤车。

人少的时候,车到站时尚有少量座位可占,大家当然要争先恐后地挤着上车。人一多,车上基本没有座位好占了,但只要车一靠站,不等车轮停稳,趋之若鹜的等候者依然是蜂拥而至,简直势不可挡。人们似乎早已习惯了奋力奔跑,习惯了争先恐后,习惯了争分夺秒。

也许是习惯成自然吧,挤车已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别以为挤车总是两兵相遇勇者胜或强者胜,有时恰恰是“柔弱胜刚强”。比如女人挤车,只要她们把心一横,男士多少就要摆出一点绅士风度来让一让。曾经见过一个胖女人挤车时那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架势,竟然一屁股将一个小孩挤进车门的叠缝里使之无力自拔。

瞧这挤车功夫,不,是挤人功夫,可真了得!有了座少人多的矛盾,必然要引发抢座风波,这是坐车的另一尴尬。好不容易挤上车来,抢座的战斗又悄然开始了。因为没有空座好抢,大家只好觊觎坐客们的屁股底下了。于是一人离座,众人趋之,只要有人到站时稍作离座状,便会立刻引起周围的一片***动。抢座很有点碰运气的'味道,倘若不幸站在一位要一坐到底的乘客身旁,你当然只好自认倒霉了!如果运气好点,遇到身边的乘客马上就要起身下车,你就得站到最容易抢座的位置,比如说,靠背旁。

站在坐者的正前方就不行,因为人家一起身就会挡住你,挡完了,一扭头,你便发现座位已经有主了。这种情况多了,真叫抢你没商量。记得有一次,我坐71路公交车前往延安中学,侥幸占得一个座位。但因为车上人声嘈杂,人影幢幢,我视听混乱,生怕弄错站次,便侧身询问站在身边的一位乘客,他一脸认真地说:“就这站。”我赶忙站起身来向车门口挤,他顺势接管了我的座位。

这时,旁边另一个人说:“你要去延安中学?”我说:“是啊!”他说:“别急,还有三站呢!”我沉默了,回望刚才的座位,心中暗暗叫苦。但苦归苦却怨不得别人,谁不想有个座位坐下啊。站在人满为患的车上,还有一个尴尬是稍不留神就得与人发生碰撞或摩擦。只要车子来个急刹车或突然加快,满车站客就要跟着前仰后翻,难免会张三踩到李四的脚上,或李四撞到张三的身上。

遇到这种情况,一般说声“对不起”就行了。只是有时要想道一声“对不起”也难,你想连脚都站不稳,谁还顾得上对得起对不起呀。

不怕笑话,我曾多次在举足无措之间踩过别人,但并没有引起什么争端,只不过有两三次他们也有意无意地踩还我罢了。

坐公交车的作文三年级【五】

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学做饭、第一次学滑板、第一次学骑自行车……每一次对我来说都是一次锻炼,只有经历许多的第一次,我才会慢慢长大。暑假里我又经历了我的第一次 。

暑假里我要上英语补习班,爸爸妈妈上班忙,没人接送我,这时,妈妈做出了“天大的决定”,“菁菁,今天你自己坐车去学英语!”“啥?”我以为自己听错了,“我让你自己坐车,你敢吗?”“敢 !”我高兴的连连点头,巴不得有这样的机会。

我收拾好背包,和妈妈一起下了楼。一路上妈妈千叮咛万嘱咐,“车卡要放好,坐车千万不要坐过站,过马路要左右看……”我一一点头,朝车站的方向走去。

几分钟后,我上了16路公交车,“嘀”随着一声刷卡的声音,车上的人都向我这边看,我羞的满脸通红,心里在想,没见过小孩子自己坐车呀?过了几站后,油田一小到了,我学着大人的样子大喊一声: “叔叔我要下车!”“刷”车上的人又把目光投到我身上,当时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下了车,路口又没有红绿灯,看着过往的车辆,我不知道该如何过马路。这时妈妈的话响在耳边:过马路左右看,等没车时我顺利的地过了马路,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浑身轻松了许。给妈妈 打个电话报声平安,妈妈直夸我长大了,我高兴地向学校走去。

这一次坐车,不仅锻炼了我胆量,还让我从中学习许多知识,也让我悟出一个道理:做什么事都要大胆去尝试,敢拼才会赢!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