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从发端之日起,就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军事、贸易和迁徙进一步推动了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也形成了每一座城市的独特气质。这种气质一方面基于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创意产业;另一方面则集合了城市中各个社会群体和阶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2)今天,世界各国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关注文化自由以及文化的识别性。全球化下的城市文化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冲击。信息和人员的大量流动使得城市之中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异域文化和本土文化、移民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的碰撞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度。
(3)多元文化同时影响着历史和未来的和谐。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认识到,一个兼顾了历史和未来、促进‘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文化战略,以及融合之中的个性,即鲜明的文化识别( cultural identification),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4)“和谐”的理念蕴藏在中国古老文化之中。中华文化推崇人际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礼记》在描绘“大同社会”时提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论语·子路》记载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在社会学上,“和谐”是指一种社会安定平和的状态。如《左传》所言:“八年之中,九和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中国的先秦诸子也都在各自的著述中设想了和谐社会的图景。同时“和谐”也见诸西方先贤的理想。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系统地提出了“和谐说”,和谐包含着对立和统一。同一时期的另一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进一步提出“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到的和谐更美好”的主张。而在《理想国》和《法律篇》里,柏拉图也开始寻求“整个社会将获得非常和谐的发展,各个阶级将获得自然赋予他们的那一份幸福”的美好状态。
(6)数百年来,人们对“和谐城市”模式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乌托邦”到18世纪的“理想城市”,再到“田园都市”的一系列的理论、主张和模型无不在探索如何建立城市在空间上、秩序上、精神生活和物质吐纳上的平衡与和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的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各国政府提出的发展战略大多围绕如何重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展开。最终达到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和谐。由此可见,对“和谐生活’’和“和谐城市”的追求和实践贯穿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并且越来越彰显在人们为城市的明天所描绘的蓝图之中。
(7)建立“和谐城市”,是从根本上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的和谐,在形式上体现为多文化的和谐共存、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社区细胞的和谐运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和谐城市”的理念对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提出更新的挑战,并将之引入更高的境界。
(选自百度《上海世博主题问答》)
6.下列有关“和谐’’与“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城市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军事、贸易和迁徙进一步推动了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使城市和谐的因素变得越来越复杂。
B.信息和人员的大量流动使得城市之中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异域文化和本土文化、移民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的碰撞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度,从而使和谐成为城市的主题。
C.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认识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兼顾历史和未来的多元文化状态,制定促进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文化战略并融合其中的个性。
D.“和谐”与“文化”一方面基于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创意产业;另一方面则集合了城市中各个社会群体和阶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人们对“和谐城市”模式的探讨,数百年来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乌托邦开始的一系列理论、主张和模型都在探索如何建立城市在空间上、秩序上等方面的平衡与和谐。
B.随着环境等问题的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各国政府提出的发展战略都围绕如何重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达到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和谐展开。
C.作者强调了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的和谐在建立和谐城市中的重要性并且认为这些是建立多元文化“和谐城市”的根本。
D.多文化的和谐共存、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社区细胞的和谐运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是和谐城市的表现形式。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礼记》中“大同社会”中描绘出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与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中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极大提高完全一致。
B.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的和谐说包含着对立和统一,即通过事物内部的对立斗争,产生矛盾的各种因素或者说各方力量的均衡,从而诞生统一而又稳定的和谐。
C.同一时期的另一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进一步提出“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到的和谐更美好”的主张。强调了精神层面的和谐的重要意义。
D.在《理想国》和《法律篇》里,柏拉图也开始寻求“整个社会将获得非常和谐的发展,各个阶级将获得自然赋予他们的那一份幸福”的美好状态。
参考答案:
6.D(D项错在偷换概念,将原文“每一座城市的独特气质”换成了“和谐与文化”;A项根据第一段第一和第二行的内容概括而来;B项见第二段后半部分;C项见第三段后半部分。)
7.B(B项错在将原文“各国政府提出的发展战略大多围绕”换成了“各国政府提出的发展战略都围绕”;A项见第六段前半部分的叙述;C、D项见第七段。)
8.A(A项见原文第四段,《礼记》在描绘“大同社会”时指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与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中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极大提高并不完全一致。
桃之夭夭,纷繁思绪停留过往。
——题记
一次相逢一份暖,一份踏进一树白。
对于一个出生在相对偏远的地方老说,水乡自然是新鲜的。寒假,跟随父亲一起来到水乡,我就惊诧于这里的美了,真是:小桥流水人家
真是应了那句诗:中庭地白树栖鸦,冷落无声湿桂花。如水的月光倾泻在庭院里,倾泻在我的手掌里。流进门槛,流进窗框,流进我小小的心田里。我与外祖母一同走出屋子,仿佛每走一步,都踏进一池月光,给那棵桂花树镀上一层银白色的外衣。
在那棵桂花树下,外祖母坐在那把藤椅上,轻摇着羽扇,而我则依偎在她的身旁,伴随着桂香,伴随着萤火虫发出的微微光晕,目光转向天空。又不知怎的,外祖母是那么的轻柔,以至于我我进入梦乡。
一把藤椅,一把羽扇,构成一道静谧和谐的歌谣。
一桥轻雨一伞开。
小时便结识了不少玩伴,我们热衷那宛如世外桃源的田地里玩,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游耍在池塘中。再也没有城市的喧嚣,一切都显示的是如此的寂静,以至于可以聆听到昆虫啃食翠叶发出沙沙的声音。而随着换来的有: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回清倒影。的秀丽。一切是那么的惬意。可天空如孙悟空的脸——说变就变。下起了蒙蒙细雨,我便往家的方向跑去。到了桥上,隐约看到那熟悉的朦胧的人影,是外祖母。她撑着一把伞,来接我了。我抑制不住心里的欣喜,奔向她的怀抱。外祖母又生气又疼爱的看着我。叹息了一声,便一同走在那充满泥泞的小路上。伴随着清雾,雨的清香以及两个愈走愈远的背影。这种和谐的场面,我真想永远铭记在心里,慢慢发酵,腐烂在心底。
一张石凳,一份温情。
外祖父仍然抱着那杯茶,叫上我与外祖母,茶在滚烫的热水里翻滚着,随后便是一阵沁人心碑的清香,坐在石凳上,看着那台年代早已久远的电视机,饮用着那一杯清茶,时不时蹦出几声欢快的笑声,在那个本就平常的黑夜,传的很远,很远。
这份和谐,永远属于我们心中宝贵的财富,默默地将它藏在心中,记录下属于我们美好的时光。
《诗经》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却道:静谧月,温馨语。
诚实守信就是做人要诚实,做事要守信用,古人说得好:“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古时的:“曾子***猪”“韩信报恩”几乎家喻户晓,现代的:“一诺千金四十年,男儿侠义在双肩”就赞扬了上海知青陈健诚实守信的行为,从古至今诚实守信一直是作为人的基本道德修养之一,正是有了诚信,才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亲切,诚实和信用,对于人,是生存的条件;对于企业是成败的关键;对于民族,是发展的基础。诚实守信教我学会了怎样做人。
让美德驻我家孝敬父母让我明白了赡养老人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尊敬师长让我懂得了什么是感恩,诚实守信教会了我如何做人,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要继承并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引领健康幸福成长。
和谐在家庭里,在校园里,在生活里,更蕴含在大自然里。
我们人类与大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生活在美丽富饶的地球。在这个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的环境下,我们快乐地成长着。清晨,我们被一阵温暖而舒适的春风从香甜的睡梦中唤醒,睁开那闭上的双眼,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快乐与美妙。听,远处那只可爱的小鸟,正在欢乐地歌唱;看,窗前的那棵高大而粗壮的雪松,正在急速地生长,你听,他发出了嗖嗖的声响。清晨,无比的和谐。
不知我们人类与大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所有的生物与大自然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森林,是许多生物温暖的家;是小鸟歌唱的地方;是蝴蝶飞舞的舞台;还是和谐的世界。当我们走进森林,你听,“叮咚叮咚”,这是什么声音?这是小溪潺潺流淌的声音;你听,“哗啦哗啦”,这是什么声音?这是瀑布冲击岩石的声音。你看,小溪中的小鱼时不时的跳起来与游客打招呼;松树上的小松鼠正在捡松果呢,它头朝下,两条细长的小腿像钩子一样抓住树干,用手捡起从树上掉落的松果;一只蝴蝶从草丛中,缓缓地扇动翅膀,向空中飞去,那个背影闪着金色的光芒。向森林深处前进,你会看见一大片植物正在成长,一株株郁金香含苞欲放,那一片片花瓣正在缓缓地张开;一棵棵高大的松树,正在长出绿叶,变得郁郁葱葱;一丛丛小草,正在慢慢地长长。森林,无比的和谐。
除了清晨和森林,音乐也非常和谐。
一首钢琴曲,那轻快的旋律,那美妙的声音,那动听的歌声,会使人陶醉其中,……一首小提琴曲,那舒缓的音律,那和谐的声音,那清扬的音乐……
不止我们是演奏家,会演奏音乐,动物们也是表演演奏家。草丛中一群的甲虫,努力地扇动翅膀,发出优美的音乐;树上的黄鹂,边扭腰,边唱着动听婉转的.乐曲;还有那隐居在草丛中的蟋蟀,一起合唱着美妙的歌谣。
和谐无处不在。
记得报纸上曾经登载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是一家人养了几只猫和老鼠,它们平时同食同眠,亲如睦邻,从没发生过矛盾。如此怪象,真让人百思而不得其解,如果说狗不抓耗子,那是不想多管闲事,可猫和老鼠是前世冤家啊,一直以来都是见面就眼红,毫无妥协余地的,怎么可能和睦相处?就算猫现在生活改善了,对鼠不感兴趣了,那鼠也不敢讳此大忌在猫的面前闲庭信步啊,更不要说同食同眠了。
也许存在就是合理,事实胜于雄辩罢!这些前世冤家能化干戈为玉帛,能求同存异相安无事,自然也有其和谐之道
如果猫整日里都虎视耽耽地注视着老鼠,老鼠一有微小的举动就绳之以爪,或大声恐吓、或围追堵截、或玩弄于股掌之间,或尽各种摧残之能事,老鼠见到猫,不逃跑也真是白痴了。尽管老鼠其貌不扬,名声欠佳,凡其同类,皆被誉为“鼠辈”,也应该给它自由的空间,要不然,整日里臣服在猫威之中,伴猫甚于伴虎,压抑的时间长了,心里也不是滋味,在猫不注意的时候,干些偷鸡摸狗的事,让猫横吹胡子干瞪眼,也无可奈何。甚至哪一天群鼠有首,有组织有计划地和你猫狗作对,那时,恐怕株连九族的手段使出来也无济于事。
当然,如果老鼠不思长进,劣性不该,整日里尽想些歪主意,挖人墙仓,偷人钱粮,老是在猫的眼皮底下玩腻的,给猫添乱,让它吃睡不香,让它背失职的黑锅,损害猫的威严。也就难怪它猫发冲冠,怒极生怨了。
万事都要有个度,超过了一定的度就会走向反面。猫鼠能和平相处,自然是在“度”上把握得好。一个是猫肚里好行船,以平常心去看待老鼠的偶尔的错误,给老鼠一个平和的空间,不会动辄大发猫威,令鼠生畏。一个能收敛恶习,行为坦荡。偶尔猫鼠之间还拉拉家常,谈谈心事,增加了解,拉近关系,时间久了,自然前嫌尽消,亲之信之。睦邻友好。
物理如此,人事亦然,,平日同事们常常感慨师生关系象猫鼠之戏,学生看见老师就如鼠见猫,能躲则躲,能跑则跑,学生中有什么事不愿向老师反映,老师的一些工作计划也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老师和学生无法进一步交流,师生关系很紧张。我想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也许很复杂,但老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信任是其中的重要因素,由于社会、观念、立场等种种原因,阻隔了师生的理解和交流,长此以往,师生之间产生障碍乃至形同陌路也是必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冻老师和学生的之间的紧张关系,要有一个过程,有时,各退一步就会海阔天空。水太清则无鱼,雷霆之下岂有生机?和谐之道在于宽容,师生间过分清楚的界限其实就是代沟的开始,过分严厉的教育也会扼***师生间本该有的温情。
天道宽仁,师生之间又何尝不需要宽仁之心呢!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几乎经常会遇到一些特殊学生。他们或许是已被测定的弱智生,或许并非弱智,但思维缓慢,而且过于顽劣懒惰,因而学习严重脱节。为了以大局为重,这些个别学生常常成了班中可有可无的角色,作业不交没人问,考卷不交没人笑,甚至有时候连他在不在教室都不会有人去注意,他们于是成了课堂的一个不和谐因素。
但是,“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眼中百分之百的希望”。每当想起这句话时,不禁就觉得遗憾,觉得愧疚,觉得我对这样的孩子关
构建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是人类梦寐以求的心愿,是全世界60多亿人孜孜不倦的追求,为营造社会和谐添砖加瓦是我们每一人共同的责任。
从蛮夷时代到数码航天,从战乱纷争到稳定发展,从饥饱不定到丰衣足食,几千年来,无数代人为了这人共同的愿望不懈努力。
清晨,伴随着太阳的升起,老人神定气足的打着太极,小孩灿烂天真的玩耍,富太太们带着宠物悠闲自得的漫步,教室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农民伯伯们正沐浴着朝阳开始一天的耕耘,展现了一幕幕美丽的画面。这一幅幅和谐的画卷,承载着我们共同的心愿,由我们大家一起用责任的肩膀扛着,需要所有人一点一滴的凝聚。
团结友爱的社会风气,是和谐幸福的基本前提,关系着人们日常的幸福生活。老人过马路需要你扶上一把,旁人问路需要你真诚的告知,别人遇上困难时需要你力所能及的帮助,交流问候时需要你用微笑把幸福传递。和谐的人文环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付出,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细小的幕幕最终拼集成和谐的画卷。
地球是人类赖于生存的空间,和谐的环境直接关系着人类的幸福。目前,创建和谐环境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长期以来的人类一味的索取,已经让这个赖于生存的空间岌岌可危,大量石油资源的开采,造成海洋生物的大量减少,破坏了海洋和谐的生物链,并且严重影响了水产养殖业和渔业的发展;由于对树木的大量砍伐,造成鸟类生存空间的急剧减少,导致许多鸟类品种灭绝,给了害虫横行霸道的空间;工业的污染物的违规排放,让我们能呼吸的纯净空气越来越少,各种疾病正侵袭着我们的健康;人们日常使用的冰箱、空调及汽车尾气排放的氟利昂,不段的破坏地球的“保护伞”——臭氧层,造成全球气候变暖,人类居住的适应指数不段降低。这种种一切,都与我们的一言一行息息相关,源于生活的一点一滴,我们应时刻把保护环境的责任记着心头,身体力行的去保护环境,在发现破坏环境的行为时,及时的提醒和制止。只有我们每个人共同努力,一起呵护我们已经脆弱的地球,才能进一步建造起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
责任不是一个甜美的字眼,而是要我们要我们共同传承的使命,当你成为了社会的一分子,责任作为一份厚重的礼物不知不觉的落到了你的肩上。社会的和谐进
一切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人要发展,社会要发展。人的发展决定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直接影响着人的发展。只有高度发展、高度文明的社会才能使每一个人得到最充分最全面的发展,也只有全面发展了的人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
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但森林可以改变气候。一个人不能改变社会,但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则可以改变社会。我们现在要构建和谐社会,就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和谐社会就会很快到来。从中央到地方,从高层到基层,从社会团体到每一个人,都有切实的举措,那么和谐社会就会成为现实。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各个部分努力的结果,就是社会整体的发展。
每一个人的努力,每一个人的发展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反过来说,社会的发展又为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经济发展了,每个人都可以接受优质教育,每个人的才能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每个人都可以得到最全面的发展。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很多人不能接受教育,很多人得不到较好地发展,生产力就得不到提高。很明显,是社会的落后限制了人的发展,人得不到发展,社会也就相应地落后。也就是说,只有社会发展了,人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
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为每一个人的发展创造最有利的条件,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努力,充分而全面的发展,也就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了贡献。
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如此,人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也是如此。一个社会要和谐,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人也要和谐。小和谐构成大和谐,大和谐促进小和谐,和谐是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目标,和谐才能更好地发展。和谐就是矛盾的统一,和谐就是平衡,和谐就是中庸之道,和谐就是科学发展观,和谐才具有亲和力,和谐才有活力,和谐才能可持续发展。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努力,不断消除那些不和谐的因素,创造和谐的一切,那么和谐社会就会如期而至。
人的和谐,就是冷静与热情同在,就是刚柔相济,德威并存,就是身心俱健,活力四射。社会的和谐,就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进步,就是各地区、各区域共同发展,就是每一项事业可持续发展。让人和社会都和谐,让社会与人齐发展。
和谐则是人对自身与社会、自然的进一步认识,其实沟通也是和谐的一个组成部分。和谐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儒家的仁爱、仁义,墨家的兼爱、非攻,道家的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以及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等传统文化中,都蕴涵着和谐的思想。一个中学生要想真正体味和谐,就要先从体验社会和人生开始。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