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不是居高临下地将东西给别人,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学会分享,让友情的快乐播种到每个人的心中。
小学时,我觉得我很会分享。带来一小袋零食,同学们蜂拥而上,一个个摊开手心:“给我一点,我也要吃。”我被大家簇拥着,一簇簇充满渴望的目光汇聚到我的身上。这时的我,洋洋自得,我有权利给他们或者不给他们,我有权利让他们快乐或失望。有时,我宽容大度,手一挥,把那包零食扔向人群:“你们自己分着吃吧!”有时我会大声喊:“不给!”然后撕开包装,自己吃起来,我以为那就是分享。分享者有决定权,操控着大家的情绪。
那时候的我还不知道:自己不会分享,也没有人会向你友好分享。一次,我看见同桌正在和另一个同学一起吃巧克力,我凑上去:“我能吃一个吗?”同桌看向我,很果断:“不给!我没有理由给你。”我很生气,一个劲儿嘟囔:“小气鬼!”我走开去了,却听见背后传来“咯咯”的笑声。我不禁陷入沉思,分享者真的应该是像我们这样的吗?
上初中了,我交到了新的朋友。我们下课一起聊天,谈得很尽兴。我很开心,不由得就拿出了我口袋里三颗我留了很久都舍不得吃的糖,我笑着递给她两颗,没有心痛,也没有遗憾,只是一种欢喜涌上心间。“你吃糖吗?”“哇!”她也笑了,小心地剥开一颗糖,含在了嘴里:“好吃。”她忽闪着眼睛,突然回到她位置上,在书包里翻找着什么,回来时手里又多了两块饼干:“给你,我爸买的进口零食,你尝尝。”我有一些吃惊,忙推托:“不用,这么多我吃不下的。”她塞到我手里:“没事儿,你吃,我们是朋友嘛。看你吃比我自己吃还要高兴!”
是啊,这才是分享。分享,只不过是我们表现快乐的一种方式,分享就只是没有私心的交流,而不是为了让自己因为“分享”感觉高人一等。
记得诗人臧克家在纪念鲁迅先生时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今天,我想说的'是,有的人,虽然眼睛雪亮,但他的内心却充满阴暗;有的人,虽然眼里是一片黑暗,但他的内心却光明无限。贵阳市白云三中的女教师刘芳,就是这样一个内心充满无限光明的盲人教师。虽然,因为眼病的原因,刘芳老师在生活中从此与光明无缘,但她却用无私的爱、用她一颗热诚的心照亮了身边无数的人。她,刘芳老师,就是人们迷茫旅途中的一盏明灯。
近几日来,各大媒体、电视新闻等都在不断播报关于盲人女教师刘芳老师的感人事迹。
看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联播》里那短短3分多钟的视频之后,我又上网搜寻了关于刘芳老师的相关新闻报道,对刘老师的事迹了解得更加清楚了。毫不掩饰地说,我是流着泪读完了每一篇报道,内心所受之震撼,无以言表。
有人说,刘芳老师是中国大山里的海伦。凯勒,而我想说,刘芳老师是当代教师的一座丰碑,是我们迷途中的一盏明灯。
刘芳老师的事迹,无疑为我们点亮了迷途中的一盏灯。虽然刘老师眼睛看不见,但她从没有放弃过自己所热爱的教育事业。她付出了超过常人无数倍的努力,坚守在自己热爱的三尺讲台上,为孩子们带来知识。同时,她用爱倾听,给孩子以心灵的启迪,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我特别欣赏刘芳老师的一句话:生活不能改变的话,就改变生活的态度。
含着泪读完刘芳老师一个个感人的事例之后,用她同事说的一句话来作为今天的学习小结,她都认真地活,我们有什么理由随便过?是的,我们有什么理由随便过?有什么理由混光阴呢?也许,有老师还在为教师这一点微薄的收入抱怨着,但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发展;更何况,既然选择了教师,就要甘于奉献,淡泊名利,就不应该冲着钱而来。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在刘芳老师这盏明灯的指引下,我想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坚定自己的教育理想,爱岗敬业,踏实做好一名教师的本分。我们要以身为教师为荣,而不是为教师抹黑。
成长是一个并不陌生的词语。每个人都想让自己成长。每个人每天也在成长着,但成长并不只是以年龄来评价的,它更多的是以你的社会经验来评定。每个人都有不明白,不懂得的时候,但总会——或者想要征服。在你征服后若再遇到同样问题,你将会不用再烦恼。经验紧随事情发生之后而来。
人生必须成长,大家都必须离开父母。成长如远航的船,父母就像避风的港口。
在途中会遇到无数风雨。
如果一艘船只想在港口里避风而不愿意远航,那这艘船无疑将会变成一堆烂柴。如果在航行中一帆风顺没有一点风雨,那这样的航行是不利于将来的。而在途中遇到强烈风暴而你征服了,那在以后你将不用为遇到暴风而害怕,因为你有以前的经验护航。
如果你的成长遇到过很多的困难,那就说明你很坚定,很有经验,遇事不会束手策。相反,如果你的成长中总是一帆风顺,没有一点困难,遇事不多,见识浅,凡事都要别人帮忙的话,将来你在社会中将无立锥之地。
在你遇到的事和物日渐增多的时候,你会用一种或很多种的用经验换来的方法去解决,那绝不会捉襟见肘。而如果你遇到的事和物少的话,那你会毫无招架之力,你将不堪一击;只因为,你没有类似的经验来帮助你思考。所以在我看来,只有成长中经历的事情多才不至于不堪一击。
成长,如果你有了充足的经验。你长大了,在成长中经验会让你以后的路好走。它可能是人生迢迢之路的一块石,它让路铺平,让路好走。但经验不是与生俱来,天生就有的,而是必须要经历并征服才会得到的。
故而,但愿你的人生有充足的经验,一路成长。
分享是一种博爱的心境,学会分享,就学会了生活。
分享是一种思想的深度,深思的同时,也分享了朋友的痛苦。分享是一种生活的信念,明白了分享的同时,也明白了存在的意义。
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孟子曾这样问梁惠王:“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梁惠王毫不犹豫地回答:“不若与人。”就是说,只有懂得与人分享,美好、精彩的生活才会不请自来。
当你与好友共同分享快乐的时光时,你的生活便有滋有味。
当你与同学共同分享学习的成果时,你的人生便闪耀出无限光芒。
当你与家人共同分享幸福的体验时,你的家庭便成了温馨的港湾。
当你与同事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时,你的事业便会更上一层楼。
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一生蔑视名利与金钱,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不捞取任何个人私利。在镭提炼成功以后,有人劝居里夫妇向政府申请专利权,垄断镭的制造以此发大财。居里夫人对此说:“那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应该公开发表,别人要研制,不应受到任何限制”。“何况镭是对病人有好处的,我们不应当借此来谋利”。居里夫妇还把得到的诺贝尔奖金,大量地赠送别人。
美国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每天清晨当我醒来,我便思索着如何与他人分享我的快乐,因为那会使我更快乐。”比尔·盖茨是这样的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贡献给社会,他甚至把自己的财富拿出来与他人共用。同时,他也得到了世人的尊敬。
分享是人生自我的不断完善,是人格品德的一种升华,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文明,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分享是一种境界,一种智慧,一种升华,懂得分享的人心胸会变得开阔,人生脚步也会越走越远。分享就像催化剂,生活因分享而快乐,因分享而美好,因分享而精彩!
前一段时间,我校组织了新课改和新理念的学习,自己感触很深,下面我就谈谈学习新课改后的生物课堂变化。
1、生物课堂提问应主动化,学生学习方式探究化
本次课改的一个主要突破口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过去被动、机械、僵化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如何实现这一转变,关键是课堂是否能真正交给学生,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统治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例如:《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因素》一节进行到种子萌发需要哪些外界因素时,一名学生问到(不用举手,有问题就提):老师,我认为种子的萌发不需要阳光,因为我见过农民种小麦、玉米、黄豆等种子时,都是把种子埋入土壤里,种子见不到阳光,都能萌发出来我认为种子萌发需要阳光,因为我们家种胡萝卜种子时,是把种子撒在土壤的表面,用脚一步挨一步地踩即可,并没有埋入土壤内,种子照样萌发。另一名学生紧接着反驳道。需要探究的问题在学生的疑问中产生了。当进行到植物的茎是由胚的哪一部分发育来时,学生说道:我认为植物的茎是由胚轴发育来的。不对,植物的茎和叶是由胚芽发育来的。另一名学生紧追不舍。经过学生的讨论分析,最后老师拿出了正在萌芽的花生种子解决了有争议的问题。课改后,在课堂上象上述这种针锋相对的提问情况经常出现,随着问题的提出,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到焦点上来了,老师趁机发动全体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就这样开始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在激烈的争论分析中,既解决了问题,又学到了知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搜集实验材料应群体化,学生实验活动落实处
传统的>生物教学中,一个学期下来只安排了少数几个实验,而且也不能全部都做,因为老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准备实验。实行课改后,实验要求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能力,不光重视实验的结果,更要重视实验的过程,这样,老师的手脚一下子就放开了,实验材料、用具等发动学生自己准备,学生准备的过程就是学习思考的过程,分析辨别的过程。如:植物的开花一节,学生从田野、路边、山上采集的各种花朵,汇集在课堂上,极大的丰富了课程资源,各小组之间分工合作,互相观察、解剖,做到资源共享。各种花的形态结构、颜色、气味等学生直观形象生动的掌握了,比老师用语言描述学生静坐听讲效果要好的多,类似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如:学生搜集鼠妇、蚯蚓等,不再一一列举。这种实验方式,注重了实验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整个实验活动过程中学会了分工合作,主动参与,学会了观察分析,老师的负担减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增强了。
3、课堂教学应实际化,解决问题应现实化
传统教学往往只重视知识的获得,而对于知识的获得过程和获得知识后的应用重视不够,因此造成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的学习状况,学到的知识是死知识,不能付诸于实践。这也是本次课改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现在的课堂无论是学生提出问题,还是老师和学生合作学习,都离不开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实际中体会到生物知识的重要性。如:在播种种子之前为什么要浇地、翻地?为什么每个品种都有它固定的播种季节?为什么在小麦的扬花期遇到阴雨天会减产?为什么在小麦即将成熟时下一场雨也会造成减产?贮藏粮食时,为什么要晒干?为什么新疆的哈蜜瓜格外甜等等问题,学生平时经常遇到的困惑问题,在课堂上经过讨论、争论、老师帮助解决了,学生的那种成就感、甜蜜感溢于言表。
在危难来临时,常常,有经验的人都活了下来,而没有经验的人都几乎没有生还的希望。这是个轻易就让人明白的道理,有经验的人锻炼过,在危险来临时镇定自若,依靠着上次危险时总结出的经验来度过危险,用“自卫枪”保护好自己,而没有经验的人则坐以待毙!
像课文中的海娃,他也是依靠着经验让自己不必死在鬼子的枪下,让游击队成功地赶跑鬼子。在海娃初遇鬼子时,依靠经验,他就知道鬼子必定会搜身,所以才把鸡毛信藏在羊尾下,若他没有经验,他肯定依旧把信藏在身上,让鬼子搜到信,从而把他这个情报员给***了。
有两个故事,就充分说明了:经验,危险中的自卫枪。
从前,有一对朋友结伴去森林里。突然,他们看见了一头熊向他们走来,朋友甲立刻爬上了树,而朋友乙来不及上树了,只好躺在地上装死。熊径直向朋友乙走来,没有发现在树上的朋友甲,朋友甲逃过一劫。而熊在朋友乙身上嗅了嗅,走了,熊不吃死人,而朋友乙不呼吸,熊便把他当成死人。
这个故事中的朋友的所作所为,不难读出他们在危险来临时用自己知道的经验逃出“魔掌”。朋友乙知道熊不吃死人,而在地上装死,让熊以为自己是死人,熊并不是聪明的动物,没有多想,就走了。这两大因素,就是朋友乙所总结出的经验,在危险中的“自卫枪”!
在面对危险时,若没有经验这个“自卫枪”,那么,等待你的只有死亡,生还的希望少之又少。
下面,我来为你讲述另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四川大地震,许多人都死亡了,可真谓是“死伤惨重”。可有一所学校在四川大地震来临时,却无一人伤亡!
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个学校经常模拟地震来临时逃生的过程,在地震来临时,逃生的过程他们镇定自若,没有一丝慌张,就像平时演习一样。若没有经验,他们就不能无一伤亡,而是都埋在了废墟里。
经验,危险中的自卫枪,为即将熄灭的蜡烛在点上一个跳动的火苗!
分享是一种快乐,与朋友、家人、甚至是陌生人分享时……我们拥有的似乎更少,但当我们真正开始分享,就会发现,一扇更加广阔的门就此打开。
以前的我认为自己乐于分享。有一次,学校里老师说要帮助山区贫困的孩子,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捐一些东西。我想:反正只要捐了就好,他们不会说什么的吧。于是,一回到家里,我就翻箱倒柜的找一些东西,比如我不要玩的玩具、我穿不下的衣服、已经很旧的书……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爱分享的人,捐了好多东西。但第二天,看着同学们精心准备的书,我觉得心里不是滋味。但那时候,我并不知道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
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是在上体育课时:我一向自己去借篮球,然后自己独自一人在篮筐底下拍。看着隔壁场上的同学们一起在打比赛,我看着很羡慕,我也很想与同学们一起打篮球,但一个人拥有一整个球多快乐呀,所以我那刚想张开的嘴又闭上了。这时,我的好朋友拿着一个篮球向我走来,他说:“要不我们一起吧,正好我现在就一个人。”我本想拒绝的,但他却直接拉着我,不容我多想。我们一起在篮球场上说说笑笑,你投一个我投一个。到这时我才领悟到了与朋友一起分享的快乐。
体育课结束之后,坐在操场边的长凳上休息,初夏的风缓缓地吹过来,我才知道自己在捐献东西的时候为何不快乐。我一直以为的分享,都在考虑自己。真正的分享,是考虑到别人。这一刻,天也蓝,风也舒服。
悲伤可以自行料理,而欢乐的滋味如果要充分体会,你就必须有人分享才行。当你与他人分享时,你自己也会很快乐。真正的分享,从来不是将自己不喜欢的内容淘汰,而是将最美好的东西散落四周,就像星星散落银河那样。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