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赶鸟节那天,村寨里的青年男女都聚在一起,甜蜜地对唱情歌、山歌、猜字歌、谜子歌,从日出到月起。渴了,喝一捧清泉;饿了,吃几个粑粑。鸟雀忘了归巢,唱歌人不想回寨,直到夜露湿透了头帕,他们才男送女,女送男,送过岭,送过山,送一程唱一段,快进寨门了,才含情脉脉,依依不舍地分开。
这一天,青年们忙着赶会对歌,寻找知音,老年人便在家里,把连夜舂出的糯米粑粑,捏成铜钱大小,戳在竹枝上,插在神坛边或堂屋门旁;名叫“鸟仔粑”。说是鸟雀啄了粑粑,就会把嘴壳粘住,再也不会糟蹋五谷了。到晚上,瑶家人还走村过寨地串火塘,品尝各家的“鸟仔粑”,祈祷不生天灾人祸,辛苦一年能有一个好结果。
瑶族赶鸟节是瑶族的传统民间节日,同时也是瑶族青年男女交流感情的日子,大家在一起欢歌笑语,老年人在这一天祈福今年能有一个好收成,是瑶族民俗,是瑶族人们代代相传的特色的瑶族文化。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李白在清明节时写的一句诗。这个时候的天气正是万物复苏、花红柳绿,绝佳的踏青好机会。
因为我的老家不在杭州,所以今天我们不用去扫墓,爸爸决定带我去临安爬山,也算是踏青吧。我们家离绕城很近,所以5分钟的车程我们就上了高速,由于高速今天免费,车子有点堵。上了杭徽高速情况好了很多。汽车飞驰在杭徽高速上,我从下往上望去,只见一座座山各不相连。山上怪石嶙峋、奇峰罗列、形态万千,一座座山好像是翠绿的屏障,仿佛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我好想变成鸟儿飞到山顶。到了目的地,我和爸爸一起沿着搭好的石块儿小心翼翼的往上走,旁边的景物真美丽呀!一个个新生的竹笋拔地而出,争先恐后的允吸着晶莹的露水,一根根翠绿的竹子在微风中翩翩起舞,一只只小黑精灵从我身边争先恐后的搬运食物。不一会我们就爬到了山顶,山上云雾迷蒙,山间绿树成阴,仿佛是人间仙境。在雾中隐隐约约的可以看见远处的美景,像是披上了灰色的.衣裳。这时的青山是如此的寂静,在白云的衬托下越加的平静美丽,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美感。
停停走走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们开始从山上往下走,忽然下起了蒙蒙细雨,来踏青的人们撑起一把把雨伞,仿佛是点缀在山中的宝石,使整个山又增添了新的光彩。我和爸爸依依不舍的在拥挤的人群往山下走去,离别这美丽的青山。
瑶族多在山上居住(有所谓“无山不瑶”之说。中国南方山上树木繁茂,鸟类群聚,因此,瑶民与鸟关系密切,感情深厚。所以,瑶山传承着与鸟有关的风俗和传说就比较多。以前的农历二月初一,繁忙的春耕还未开始。这一天,江华瑶族民众穿上本民族的节日盛装,愉快地开展喂鸟、比鸟、歌鸟等活动,欢度敬鸟节。他们一方面祝福鸟类快乐、繁衍;另一方面也学习鸟类自由的生活。清晨,瑶胞像汉族过年那样兴高采烈,大人小孩全忙开了,把自家做的圆糍粑一个个地插在房屋的四方和田土的四角,心里不停地默念着传统的“”:
鸟神王,鸟神王,
你的生日我不忘。
吃饱吃好耍个够,
为我农夫大帮忙。
“祝词”朴素地表现了瑶山民众对鸟的特殊情感。敬祭完毕,瑶民一家才坐在堂屋里火塘边,欢欢喜喜地吃糯米粑粑。早饭以后,男女老少成群结队,高高兴兴地去赶“鸟会”。风雨无阻,十分热闹。
传统的鸟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于奇特的魅力。一般都有比鸟、歌鸟两项活动。“比鸟”,是甲、乙两方把各自的鸟笼挂在一起,双方的鸟便会搏斗起来,越斗越凶猛,越斗越精彩,观看的人们不断喝彩,斗赢一方的'鸟主自然更是高兴,其鸟获得的赞美也更多。
“歌鸟”更富于情趣。主要是以鸟为由,以歌为媒,男女青年对唱瑶歌,选择伴侣,自由恋爱,缔结良缘。在传统的鸟会上,那情意缠绵的歌声缭绕云端,成双成对的情侣笑逐颜开……
旧社会的瑶山被“山主”(财主霸占着,也被鸟兽损害着。为了摆脱贫穷困苦,瑶族劳苦大众把善良的愿望寄记于美好的幻想之中,因此,有些地方过的是敬鸟节、麻雀节,更多的地方则过着“粘鸟节”(用圆滚滚的米汤粑粑把棍子戳起,插到自己菜园里,免得鸟儿来啄菜吃——如果来啄菜吃,就会把鸟儿的嘴巴粘住、赶鸟节”。新中国以后,特别新的历史时期的,绿化家园,绿化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随着绿化工程的深入开展,自然生态环境的改良和爱鸟、保护珍禽等工作被人们所重视。因而,广袤的瑶山的敬鸟节也就具有了新的涵义。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