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素描绘画当中,最关键的当然是结构。
现实中很多画家,由于对人物或物体结构缺乏了解,最后只能走形式的路子,在创作中很难拿出具有深度的力作。虽然我们已经有了方便的照相机(现在都使用数码相机)和扫描仪,可以在电脑中处理图形,能够省却很多造型的麻烦,但是,形是形,结构是结构,并不是一个概念。对绘画的过程而言,形是附着在结构之上的表象,而结构才是对象的支撑;外在形的轮廓无法真正表现对象的内在美。
我们所观察到的对象的外形,那是一种表象,一种轮廓。当对象一旦变换位置,而我们又缺乏对结构的了解,就很难着手。在初学阶段,几乎每个人都经历了利用稳定的三角形来确定形体的大体位置和构图,然后再用小的虚拟的三角形、方形等分解被画对象局部的位置,这样的方法最后只能是比葫芦画瓢,照相般描绘对象。
就像我们已经走过了充饥的年代一样,我们已经走过了缺图的年代,正跨入一个读图的时代。各种图形、图像、图库层出不穷,再用照相的方法——抄照片去再现对象,倒不如干脆去搞摄影算了,那我们还不如照相机来得客观。对画家来说,最难以接受的便是被人夸奖为:看画得多好,像照片一样。也就是说,那些个作品没有强烈、强调和更深层次的东西,缺少画家对形体结构的理解和对对象的内涵表现的创意,这又怎么能算得上绘画的艺术作品呢?
艺术的真实,并不是纯客观的真实,而是画家通过自己的感官和手,表现画家内心的感受的一种艺术的真实——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刻画与刻划。
过了一些日子,东南风来了,小草在墙头上挣扎着向西边倒。又过了一些日子,西北风呼啸着来了,刮得小草又向东边倒去。蒲公英看了,又忍不住讽刺小草,说:“原来,你真是两边倒呀!怪不得人们用‘墙头草,两边倒’这句话呢!难道你不觉得羞愧吗?”小草不想和蒲公英争辩,默默地没有说话。
秋季的一天,蒲公英的种子被风吹到了墙头上。蒲公英一看,自己的孩子和墙头草做了邻居,就告诉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可千万不要和墙头草交朋友呀!更不能学他一样两边倒。”孩子听了妈妈的话,点点头。
第二年,蒲公英的种子发芽了,成了一株蒲公英。一天,刮起了台风,小草在墙头上随着台风变换着自己的倒向。东风来了,他向西边倒西风来了,他向东边倒……这时,他看见蒲公英的孩子快被风吹断了,就伸出了援手,说:“来,让我们一起来对抗台风吧,你跟着我一起朝与风相反的方向倒。”但蒲公英的孩子说:“走开,我妈妈叫我不要和你一样。”“但你这样会被台风吹断的呀!”“不用你管!”蒲公英的孩子挺直了腰杆艰难地挺立着。
台风终于过去了,在墙头上又剩下了小草孤零零的一个。蒲公英的孩子,在台风中禁受不住被吹断,刮走了。
墙角的蒲公英看着只有小草的墙头,责怪自己:“唉,当初要不是我,我的孩子就不会被风刮走了,我真是个不合格的妈妈呀!”
小草听了安慰她说:“你只是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正直的人,这没有错。只不过,生长在墙头上风大雨大,如果只知道挺直腰杆是不行的。”
清风拂过,那绒毛似的种子飘飘然飞了起来,舞了起来,随着小草的波浪摇摆;清风离开,它们一个个降落在不同的地方,生根发芽。
在这样如梦般的环境中,我慢慢地打开躺椅,天上的太阳正温柔地晒着大地,蓝天白云也是那么依旧。我躺了下来,闭上眼睛。但脑海中的蒲公英花海还是历历在目。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我感到浑身轻飘飘地,仿佛跟随着风飞了起来。
我朝下一看,天哪,躺椅;大树;蝴蝶……它们都变得小了,蒲公英花海,在我面前变得一望无际。我伸伸手,伸伸脚,四肢都变成了洁白的绒毛,美丽无比,啊,我变成了一朵蒲公英!
风改变了方向,我渐渐远去……
我来到了城市,花花绿绿的人行道上,停着辆汽车,旁边放着根水管。显然,汽车已经被主人用水清洗地干干净净,可一旁的水管仍然喷洒着清水:水流流出人行道,流到花坛里,花花草草被冲地一塌糊涂;水流来到马路上,给马路措手不及地洗了个“澡”,灰尘被冲地遍地都是。半天了,还没有人来阻止这浪费水资源的恶习,我不忍心看下去,跟着风飞远了……
我来到了郊区,望见了一潭潭水。我飞低了,在水面上滑翔,想要拂起一缕水帘冲个澡。可是,我忽然望见,那潭“干净”潭水面上,浮着一片片脏兮的油腻,死鱼死虾在潭水面上排成乱糟糟的.图案,熏人的臭气令我反胃!难道没有人来收拾一下这样如此狼藉的环境吗?答案是,没有!
我来到了漂亮的农家山庄,可此时此刻,为什么空无一人呢?我十分好奇,随着风飘进了一间小屋子里。屋子里的人刚出去,朝着小溪那边跑:“没水了,没水了!十多天都没水了!”有人愤怒地咆哮。
我望了望农田:草儿作物干枯;泥土干裂;庄稼一棵棵倒下……“来人啊,来人啊,有人喝了河里沉淀的死水,闹肚子啦!”许许多多的人拉着一名病人走进了屋子,看着那憔悴的眼神,略显失望……
我的眼睛一睁,从躺椅上坐了起来,原来这只是一场梦,我的眼前依旧是那片蒲公英花海。
假如我是蒲公英?没有这个假如,我不再希望成为一朵蒲公英了。成为蒲公英的我,看到了美丽的浙江原来还有这样的不足之处。
躺在床上,我枕着星星入睡。慢慢地,慢慢地,我的眼前模糊了。
今年寒假,我和范布宁等三个小朋友一起去报了一个“素描班”,除了画架等材料,学费全免,连“学生”也是“老师”组织起来的。哈哈,其实是我想学素描,妈妈帮我组织的,因为她就是老师。
第一节课是教画圆柱。在正式画之前,先需要整理用品:铅笔要削好,画架要搭好,纸要铺好……我高兴得不得了,恨不得直接动手画,还得先看示范吧。先打一个框架,再打线条,深深浅浅……转眼间,一个漂亮的圆柱就诞生了,好像是放在纸上的,超有立体感。因为素描有高光点、亮面、灰面、阴影、明暗交接线五调子,把这五调子表现出来就有立体感了。看着妈妈画,我想:“这简单,看我的!”于是开始学妈妈的样子打框架。但有句话说的好:看事容易做事难。
刚开始打圆柱上面的那个扁圆时就发现:原来这么难!笔好像故意在和我作对似的,怎么也打不圆。而妈妈要求用直线组成圆,我却直线画成了圆弧。这时我一开始的高兴劲全像天边的云被风吹走了一样,无影无踪了。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勉强画好了我的框架,但“不幸”还是发生了:妈妈说我画得:1、太小;2、结构不对。两个原因就把我的这幅“佳作”PS掉了,并让我在反面重画。这真让我“欲哭无泪”啊!我只好老老实实地看妈妈是怎么画的,然后学着妈妈样用心去临摹,终于又一次勉强把框架画好了。看看范布宁:哇,她画得真快!但我告诫自己:不能急,画得太快会把好不容易搭起来的框架搞糟的。
接下来是在框架里用线条画出明暗,这样就有立体感了。打线条也是有讲究的,线条要打得两头一样粗细,做到“两头轻,中间略粗”为最高境界。但这种线条不是一天两天能够练出来的,这是一点;第二点更重要的是打线条千万不能乱,打出来要一组一组的,并要有在角度的交叉。如先打横着的一组,再打斜着的一组;第三点是线条的深浅关系,如果要浅,则既可以减少线条数量,也可以把线条加深或变浅,除了手上用力不一样,加深或变浅可以用不同软硬度的.铅笔。
最后,我完成了那张作品。看着有些模样的圆柱,我颇有些自豪:这可是我的第一张作品哦!当时自以为画得不错,等到“培训班”结束,看看真是实在比较糟糕的。我的素描旅程作文青春人物素描作文课间十分钟素描作文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