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三十年心理学的学科建设中,学校心理学是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在发达国家里,作为心理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学校心理学十分热门,是最有生机、极为活跃的一个新兴领域。
《学校心理学》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普通心理学专业和应用心理学专业必修课程,也是从事学校心理辅导和咨询的教育人员学习本专业的必考课程。
《学校心理学》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学校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的国内外发展沿革、动态和最新展望;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职业性质和专业化途径;学校心理辅导与咨询的理论和技术;家庭教育和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教师的心理健康和职业成长等。
读了《学校心理学》这本书,使我对学校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心理辅导与咨询的技术有一个基础的了解,通过对课程上述主要内容的学习,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学校教育工作中去,为进一步学习心理学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学以致用是现代科学孜孜以求的基本目标。
目前人类处于世纪的转折点,置身在这光怪陆离、瞬息万变而又注重实效的信息化社会,学以致用这一论题更是受到全社会的瞩目。心理学近百年历史的经验教训,大家意识到:中国心理学发展的生长点在于应用,而应用心理学繁荣的立足点则使面向社会,面向生活,面向大众。
近年来,有关中小学教师辱骂、体罚学生的报道,有关教师教学质量差的报道,屡见于报端。当社会各界纷纷谴责这些有损教师形象的行为时,那些从事教育研究的专家们,更倾向把这些问题归之于“专业素质不够”。因为大部分教师并不是故意与自己的学生为敌,他们缺乏的,往往是正确有效的方法以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21世纪的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专业素质?现代教育理念认为,一个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但在实际工作中,社会倡导的观念和教师自身内在的观念,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教师专业能力的不足或不适应,是当前教师的普遍困惑。
本书对引导教师营造一个宽松、健康的学校氛围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值得大家阅读。
学了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深刻含义,认为学习这门学科是很有必要的,让每一个在本我、自我、超我中不断完善自己,学好这门知识将助人也自助。现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会发生很多在人际之间,与环境之间甚至是自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冲突发生时,我们常常陷入悔恨,自责或是指责他人及环境的痛苦的深渊中不能自拔。比如:与同事之间在工作上发生一些摩擦有时候各自都认为无道理或是没必要,但就是因为谁也放不下面子,谁也不搭理谁,搞得大家在工作中气氛很是紧张。现在我不断在学习中成长,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处理与同事之间的关系。
二、每一个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带有情绪,这种情绪都被认为是负性的情绪。在工作中或在某些环境里不允许有这样或那样的情绪发生,或会面时有这样或那样的情绪,这时我们会无力去面对,在不经意间,就毁坏了辛苦建立的一段关系。比如:对“愤怒”而言,以前我很害怕这类情绪的发生,在很多时候是避开它,一旦不小心触犯了它时,就会不知所措,要么被“愤怒”操控,失去理智,做出许多事后让我后悔的事,经过成长后,我才发现我的这种对于愤怒的态度及做法,完全是因为对“愤怒”缺少学习和正确的认知所致,以为“愤怒”是一个凶神恶煞似的\'坏东西,现在才知道我的这些“愤怒”的价值观来源于父母,由于父亲的脾气很怪,很小时的我常常看父亲的脸色行事。如稍有不如意则挨骂,我就是在这样的生活经验里学习关于“愤怒”和“胆怯”的知识的,在学习心理学之前我甚至把我的这种经验中学习的知识又重复于我的孩子身上。
另外,我们要培养足够的亲和能力,有了好的品质,创造亲密的关系能力,提升心和心之间的交会沟通能力,只有这种亲密关系才能使我们心理成长,因为它是滋养生命的最佳营养。在中国这种亲密关系大多数人却从来不会,不具备培养亲密关系的能力。比如:许多家庭,父子(女)之间,母子(女)之间,他们无法进行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沟通。就因为他们之间不能视为朋友,不能平等的交谈。导致许多家庭都把责任归咎于孩子身上,却从不在自己身上找找问题。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即“能力”缺乏。
我将不断的提高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的学习成长,争取做到我好,你好,世界好。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就是为自己铺路。
本学期我读了好几本书,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这本书与其他心理学的书不一样,不再是枯燥乏味的理论堆砌,而是运用实例来解释教育心理学的知识。
其中有二种心理现象引发了我的思考,给予了我一定的启示。
我读了《教育心理学》这本书,内心波澜起伏。它使我认识到了学习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教师只有学习了教育心理学,才能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选择适当的教材,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或许你认为不经意的一句赞扬的话、一个微笑的眼神,但在学生的眼里分量是多么重,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老师的赞扬和鼓励,就是对他们的赏识,就是对他们的认可,就能给他们信心和勇气,让他们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上学期我所带的是二年级,由于孩子年龄小,学生习惯差,上课不认真听讲,影响课堂效率。我经常对他们进行大声批评,严厉训斥。几个星期下来,结果令我很失望。学期中我上了一节公开课,全校老师都来听课。上课铃响了,学生坐得端端正正,我一颗悬着的心放下了。可是过了没几分钟,教室里就有窃窃私语声,还有几个好动的学生开始做小动作了,我心里有点不满。“老师,蔺俊祥折纸飞机。”……突然一阵告状声打断了我的思路。面对此情此景,我真是怒从中生,真想训斥他几句,但理智告诉我:别发火,发火是教师无能的表现。在片刻的冷静后,我决定抓住这一契机对“捣蛋者”进行教育。我走到蔺俊祥跟前,拿起纸飞机,面带笑容地说:“同学们看,蔺俊祥的纸飞机折的真好,一定是未来的发明家。可是能在语文课堂上折吗?”同学们齐声说:“不能。”“那么同学们,你们愿意把勤奋好学、积极举手发言的一面你想展示给老师们看吗?”听了我的话,同学们一下子放松了绷紧的神经,很快就有一部分同学马上坐得端端正正了。我扫视全班,同学们都为我一脸的笑容而露出又惊又喜的神色。接下来,我又表扬了几个上课认真听讲、读书好、积极发言的同学,树立了榜样。这时,不用老师的提醒另外的一部分同学也都坐得笔直笔直的了。随后,我利用讲课的空隙,开始观察几位“重点生”的表情,我发现蔺俊祥和我目光对视的一瞬间,赶快避开,甚至把头伏在桌子上,脸上露出羞愧笑容。此时我则微笑着向他点头,似乎暗示他你已经改正错误了,还是一个好孩子,老师原谅你了。另外的几个调皮学生在与我眼睛对视的一刹那也都有后悔之意,我同样都报以肯定的微笑。
这时我的脑海瞬间闪现出《班主任工作纵横》中的论断“如果班主任能像古希腊‘含笑的哲学家’得谟克利特那样,以微笑迎人,不用语言训人,那他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始终面带微笑与他们深情地交谈,正面指出了他们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危害性,不但自己学不到知识,还影响其他同学,更是影响了整个班级的荣誉。希望他们以此次为戒,不要再有类似情况出现。入情入理的微笑教育,得体适时的表扬鼓励,收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一个月、两个月、一个学期过去了,我们班的学生变自觉了,上课认真听讲的多了,积极发言的多了……
此外,微笑和表扬还能增添学生的勇气和力量。我们经常听到学生说:“那道题目的答案我本来是记得的,可被老师冷不防的一喊,站起来时就全忘了。”所以,教师在向学生提问时,要以“微笑”来期待学生回答问题,这样学生站起来时心理上就不会太紧张了。如果学生回答问题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微笑着对他说:“别紧张,你一定能回答的。”学生在你的鼓励下往往会“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最终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
老师们,赏识你的学生,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欣赏孩子的长处,肯定他们的每一个细微进步,让他们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找到学习的快乐和自信,并真诚地帮助他们,那么,奇迹就会发生,坏学生、后进生都会变成好学生!
智力落后儿童兴趣的产生往往仅局限于对某种事物的好奇心或者受某种具体、生动、新奇事物的影响,很难产生更深层次上的兴趣,很难把所从事的活动或所做的事情与结果相联系,不考虑活动的结果,只图一时的快乐和满足。
智力落后儿童也有自己的兴趣。但是大部分智力落后儿童的兴趣仅仅局限于某种事物或活动上,而对其他各种活动则表现得十分冷漠,毫无兴趣。智力落后的程度越严重,这一特点表现得就越明显。如有的儿童只喜欢劳动,对其他活动都很厌烦,不感兴趣,只要让他劳动他就特别高兴。如有的儿童只喜欢舞蹈,音乐课上一学习跳舞,他就有用不完的劲,而让他唱歌,他却无精打采。智力落后儿童的兴趣单一,范围狭窄,往往与神经过程的惰性、活动的狭窄是分不开的。教师在教学法中应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有意义的活动来培养儿童的广泛兴趣。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