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一谈到河南,我就有许多话要说,特别是河南的美食。
一谈到河南的美食,我就想到了烩面。
烩面是河南特色美食,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一种传统风味小吃,以味道鲜美,经济实惠,享誉中原,遍及全国。洛阳的水席、开封的包子、郑州的烩面,是河南齐名的三大小吃。
每天中午、晚上,街上大大小小的面馆都会开张,店里面烩面味香飘四溢,令人忍不住吃上一碗。当烩面上来的时候,顾客接过面,拿起筷子,把面拌匀了,“呼呼啦啦”的吃起来,不一会儿,一碗烩面被吃得干干净净。
烩面的味道好不好,取决于它的汤、面和辅料,汤用上等嫩羊肉、羊骨一起煮五个小时以上,先用大火猛滚再用小火煲,骨头油都熬出来了,煲出来的汤白白亮亮,犹如牛乳一样,所以又有人叫白汤。
面则是用优质高筋白面粉,兑以温开水和成很软的面团,反复揉搓,使其筋韧,放置一段时间,再擀成四指宽,二十公分长的面片,外边抹上植物油,一片片码好,用塑料纸覆上备用,等要吃的\'时候,就把它拉成面条,这样吃起来才会有口感。
辅料以海带丝、豆腐丝、粉条、香菜等,上桌时再外带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菜。一碗香喷喷的烩面就是这样做出来的。
我爱吃河南的烩面,更爱河南那豪爽的味道。
星期六,我和小桔灯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去郑州科技馆参观。
刚到大门,我就被这雄伟的景象震惊了:主楼顶部为波浪式造型,寓意科学技术如长江不断前进,北侧圆锥形建筑,高41米,象征现代科技如雨后春笋,蒸蒸日上。
我一进门,就直奔第二展厅,到了第二展厅就看到了钉床。我又看见了钉床旁边有一个海绵般的按钮。我一按按钮,手被一阵突如其来的刺痛缩了回来,同学躺上去下来时都赞叹道:“真舒服呀!”我想,上去为什么不会血流成河呢?我也小心翼翼地躺了上去,真的一点儿都不疼不痒的。我看了看旁边的原理: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就越小,钉床上有8300多颗钉子,人躺在上面与大多数钉子接触,每颗钉子承担的人体重比较小,就感觉不到疼痛。
还有一个好玩的,就是“隐身术”。那里有两面90度的镜子,站到镜子里,镜面上反射到墙面的图案,我想吓一吓同学们,便钻了进去,别人被吓得魂不守舍的。
我们玩得乐不思蜀,直到下午我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提起郑州美食,人们首先便会想到烩面。没错,烩面正是郑州著名的风味小吃。
烩面不仅味道鲜美,而且看相十分好看。碧绿的菠菜叶犹如一页页荷叶,“羊肉小鱼儿”从“荷叶”下探出脑袋,仿佛在水里待得太久了,迫不及待地要看看外面多彩的世界。洁白的面条嵌在五颜六色的配菜中。那样子,光看一看都让你垂涎三尺。
别看烩面这么好看,做起来可颇有些费事。
和面是重要的一步。面里放盐,每隔半小时活一次,一共要活3、4次才行。活好的面还至少要醒3个小时。所以,晚上准备吃烩面,上午一定要和面,不然面没劲儿。
再就是用带骨羊肉炖汤,只放姜,连盐都不要。肉炖的差不多烂了以后捞出来,将肉从骨头上剔掉,把骨头继续放回锅里炖。
下面前,把活好的面切成宽两厘米的长条,两面抹油,再醒半个小时,最后把面甩开,越拉越长,下到汤锅里煮熟。出锅前放入海带、葱花、香菜、豆腐皮丝和菠菜。
好了,热气腾腾的烩面出锅啦!
喝一口汤,呀!真鲜啊!挑起一根烩面,嗯!有劲儿、有弹性!烩面真好吃!
这就是郑州著名的小吃——烩面。
下了地铁后,我学得乖了些,牵着爸爸妈妈的手走进了餐馆。吃过早饭我们就进了人民公园。我玩了过山车、碰碰车,又坐上了卡丁车。卡丁车可是我的.最爱---只要轻轻踩下油门,它就会飞快的跑起来。
下了卡丁车,我们就去了更好玩的地方---郑州科学技术馆。它是由圆锥形和月牙形的建筑组成的。听工作人员说,展示厅内展品涵盖声学、数学,航天、通信、光学、生命科学等方面。很是与众不同,遗憾的是我们还没有来得及仔细参观,就被打给爸爸的紧急电话搅黄了。我恋恋不舍的走出了郑州科学技术馆,像灰太狼每次失败后一样,对着我心仪的它说:“我一定会回来的!”
现在,郑州已经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相信不久的一天,我会再次踏上那块神奇的土地!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参观黄河博物馆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今天是xxxx年九月22号,我们学校组织我们全体学生来到河南省郑州市黄河博物馆
该博物馆前身是成立于1955年的“治黄展览会”,1986年正式更名为黄河博物馆。建馆以来,接待了数百万中外观众,其中包括***、刘少奇、朱德、钱学森等国内外政要、著名科学家和国际友人,成为弘扬黄河优秀历史文化,传播水利科学知识,宣传人民治黄成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场所,也是多家大、中专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德育教育基地、素质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
黄河博物馆的解说员热情招待了我们,并向我们详细介绍了黄河。我们首先学习了黄河流域的概况,从中我们了解到黄河流域面积广、流经线路长,途径八个省份,西起巴颜喀拉山,东入渤海,滋润了一方水土,养育了万代中华儿女。滚滚奔腾的黄河水繁衍出灿烂的中国文化,司母戊大方鼎将青铜器时期的\'文明推向高潮,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也为黄河流域的文化填上了浓重的一笔。黄河博物馆有丰富的图片资料,珍贵的历史文献、文物标本。在这里,我们近距离地感受了黄河文化,了解了黄河现状。我们通过声、光、电等现代化展示,认识了黄河流域的地理、地貌、气候等自然概况,以及中国古代及近代黄河水患灾害、治理方略、治河技术,还有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治理开发的重大举措及取得的重大成就。
参观结束,我们纷纷表示:“我们勤劳勇敢的祖先就是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劳动生息,创造了灿烂夺目的古代文化,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认识黄河,了解黄河,保卫黄河,从我做起!”
1、合记羊肉烩面:合记羊肉烩面是一种荤、素、汤、菜、饭兼而有之的传统风味小吃,以味道鲜美,经济实惠,享誉中原。94年5月荣获"全中清真名牌风味食品"称号。97年12月又摘取"中华名小吃"桂冠。合记羊肉烩面,选用上好鲜羊肉,经反复浸泡后下锅,撇出血沫,放入全大料,将肉煮烂。另用精白面粉,兑入适量盐碱和成软面,经反复揉搓,使其筋韧。下面时,锅内放原汁肉汤,将面拉成薄条入锅,放上羊肉,配以黄花菜、木耳、水粉条。上桌时外带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碟,其味更鲜。合记烩面严格操作规程,数十年来,坚持一碗一锅,从不懈怠,深受食客青睐,成为郑州有口皆碑的佳肴,外地人也经常慕名前来品尝。
2、萧记三鲜烩面:在郑州能与合记比肩抗衡的只有萧记。萧记烩面的创始人萧鸿河原是郑州国营长春饭店做伊府面的师傅,退休后领着两个儿子开起了烩面馆。他没有沿袭传统的羊肉烩面风格,而是从自己拿手的伊府面中找到了灵感,将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的\'海参、鱿鱼加入羊肉烩面中,称之为三鲜烩面。萧记第一次创业时,挂的招牌是“三鲜萧记烩面馆”,随著名气越来越大,招牌改成了“萧记三鲜烩面馆”,而今天其总店的招牌已经改成了“萧记三鲜烩面美食城”。
3、蔡记的蒸饺:蔡记蒸饺的创始人是河南长坦县蔡士俊先生。蔡老生早年在北京皇宫里帮厨,辛亥革命之后,蔡士俊流落于北京街头,为了养家糊口,在帮朋友的帮助下,在北京前门外开一小饭店,经营蒸饺、馄饨,生意倒还红火。几年后,蔡士俊携家眷辗转来到郑州。其子蔡永泉继承父业,并于1949年迁德化街继续经营,他不但完全掌握祖传技艺,而且坚持质量第一,薄利多销,因此,蔡记蒸饺、馄饨成为郑州有名的风味品种,近八十年来久卖不衰蔡记蒸饺制作颇为讲究,肉馅剁好之后,要边打边加水,使肉馅打上劲,各种调料也要按一定比例,缺一不可,蒸饺皮用半死半烫面粉,经反复揉搓使面团筋韧,再擀成薄皮,装馅提成柳叶褶,使蒸饺形为弯月,所以蔡记蒸饺具有皮薄微黄、色泽光亮、馅饱透明、造型美观、灌汤流油的特点。
4、葛记的焖饼:葛记焖饼是“京都老号”葛记坛子肉焖饼馆独家经营的一种风味食品。葛记坛子肉焖饼是用饼和特制的坛子肉加青菜焖制而成。其饼是用软面烙成千层饼,放凉后切成帘子棍形备用;坛子肉选用带皮五花猪肉,切成2厘米见方的方块,先放入锅内添水煮开,撇去浮沫杂质,捞出肉快装入坛内,下足八大料,外加香腐乳,倒入肉汤封口,大火烧开后,改用文火慢炖,煨至烂熟。开坛时浓香四溢,过往行人闻香止步,素有“开坛香”之美溢。焖饼时,锅内用青菜铺底,放上饼条和坛子肉,加高汤稍焖即成。其肉香醇厚,肥而不腻,其饼柔软适口,老少皆宜。焖饼时配菜除用豆芽外,更多是用四季鲜菜,如蒜苔、小白菜、四季梅、茭白等。焖饼用的汤,除猪肉汤外,还用鸡汤、鸭骨汤,因此焖出的饼软香不腻,鲜美爽口。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