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颐和园是美丽的皇家公园是乾隆皇帝游江南的时候,被西湖的美景所吸引而造的御用公园。颐和园美伦美奂,巧夺天工,是近代工匠的杰作。
首先我参观了颐和园的长廊,长廊的两边,有许多不同的故事画,有西游记、有封神榜、三国……
走完万长廊,你会看见一个巨大的人工湖--昆明湖。湖边是万寿山,万寿山上有个佛香阁,佛香阁是当年慈禧太后拜佛用的。登上万寿山,昆明湖的里的船,就像池塘里的落叶,很小很小。昆明湖是仿西湖而造,它的面积是西湖的两倍。
湖边还有大理石做的石船、美丽的苏州街、长长的十七孔桥等等,我都把它们留在了我的相机里了。
离开颐和园的时候,妈妈还给我买了一本邮集,邮集里有一个手掌大小的印章,仔细一看,才知道今天是颐和园--清漪园建园二百五十周年纪念日,我真高兴极了!
我刚踏进西湖,便看见了一朵朵、一簇簇引人注目的荷花。瞧!红得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有的含苞欲放;有的才刚刚露出一丁点儿,似乎还很害羞呢;有的全都尽情展开了娇艳欲滴地花瓣,在微风的吹抚中,好象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在摇动着裙摆。伴随着荷花的清香、小鸟的歌唱,我来御酒坊。听介绍说,御酒坊已经有800年历史背景了,有许许多多难得一见的上好佳酿。让人一走进来就能闻到一股沁人心脾的酒香味呢!我都要陶醉在其中啦!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呢!
告别了御酒坊,我来到了位于灵隐寺的飞来峰,被薄薄地如轻纱一般的云雾笼罩的飞来峰此时格外清雅脱俗。飞来峰又名灵鹫峰,高168米。相传东晋咸和初年,印度和尚慧理云游到此,看到这座嶙峋石山,认为很像印度灵鹫峰,说“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出之小岭,不知何以飞来?”此后,他就在这里建寺,名灵隐,将寺前石山称飞来峰。飞来峰在地质构造上属石灰岩,与周围群山迥异。无石不奇,无树不古,无洞不幽。怪石嵯峨,古树繁茂,且洞壑遍布,传说有72洞,里面也是洞中有洞,景中有景呀!每个洞的石壁上都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佛像,这些都是宋朝的手工真品呢!这些佛像神态各异,一些微闭双眼,两手合十;一些乐呵呵地,右手半握……还有许多怪石,似蛟龙,如卧虎……可谓是千奇百怪!最后,来到射旭洞,透过岩顶的石缝能看到一线天光,这就是著名的一线天,我左看右看,也瞧不出一个所以然来。爸爸看我抓耳挠腮的样子便用手向上一指,我不解地抬头往上看,呵!一小束光从上面的石壁上射了下来,若隐若现。参观完了飞来峰,心中不竟暗暗感叹:难怪北宋著名诗人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写到“不谓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呀!
接着,我又游览了西湖景色秀丽的三潭印月与断桥残雪……吃了酥香的.东坡肉、西湖醋鱼……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西湖之旅。
呵!美不胜收的杭州西湖呀!你真不愧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美誉啊!
《活着》这部小说所讲述的,是一个荒诞却又真实的故事。这部小说的主题与内涵,一向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许多人都认为这部小说太过于消极,过于沉重,对读者可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会有这样的评论也是难免的,因为的确,这部小说从头至尾都浸没在一种杯具的气氛中,主人公富贵的一生是痛苦的,悲惨的,他的亲人一个个的离他而去,他生命中那些难得的温情一次次的被死亡撕扯地粉碎。读者读完整部小说,合上书本,看到封面上小说的题目——活着二字时,都会思索: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是否像主人富贵一样,活着就是为了承受活着的痛苦?
另外,小说的结局——富贵和老牛一齐生活,似乎也暗示着一种消极的观点:人和动物的生命价值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区别,存在在这个世界上仅仅是一种活着的状态而已。然而我认为上述观点并不完全准确,主人公的生命如此悲惨,但他从未放弃,一向坚持活下去,无论或者是多么辛苦。所以我认为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是这样一个道理:活着虽然充满了苦难,但路还得走下去。
余华在书中写道:“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失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职责。”职责,是活着的意义,也许生命有些事你无法预料,无法改变,可是更多的是需要你去负责,去担当。所以不论活着多么痛苦,你都要活下去,为了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活着这件事本身也是你的职责。
早上泡在图书馆看完了余华的《活着》。我不明白该怎样去评价福贵这个人,说他不幸,他却度过了最为漫长而黑暗的一夜,乐观而坚强地活着;说他幸运,他又亲手埋葬了自我所有的亲人,只剩一头比他年纪还大的病牛陪伴着。
我看到两个福贵一样黝黑的脊背在余晖中发光,听到老人用浑浊的嗓音在空旷的田野间响起: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整本书以老人的叙述为主,作者和我都是旁听者,坐在午时的山头上,听老人默默细数。正如作者所说,很少有人能这么详细地讲述自我的一生,我想这大概是因为福贵这大半辈子都用在回忆过去了,一个人守着7个人的人生,不断在脑海中放映,无论巨细。就像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老人福贵责骂老牛福贵道:“今日有庆,家珍耕了2亩田,苦根还小,也耕了1亩田,你呢,我明白你年纪大了,也就不说出来羞你了。”我不解,明明那里就仅有一人一牛,哪儿来的那么多名字?福贵得意地解释说,:“如果它(牛)明白仅有它在耕作,就会偷懒的。”呵,多么趣味而忧伤的画面,其实福贵和他的牛一样,他们都假想着自我的亲人还在,所以从来不曾忘记。
故事的最终,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仿佛是想要哭出来的,但却又觉得连福贵自我都从未哭泣过,我又在那里流着谁的眼泪呢?
原先,《活着》便是最好的幸运,亦是最大的勇气。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