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孩子缺失了想象力。在现代的应试教育与社会压力面前,孩子们只能被一摞摞教科书压得上气不接下气,而这对孩子们真的好吗?不,这只能局限孩子们的想象力,这只会让纯真的孩子们变得过于成熟。我们不需要标准答案,我们需要的是富有幻想的答案。
我们的孩子缺失了责任感。或许是因为现在的父母只生一个孩子的原因,对于独生子女总是过分宠爱,所有的事几乎全包了,孩子们什么事儿都不用做,缺少了锻炼的机会,出去什么事都不会,交给他们的事儿也做得不到位。
我们的孩子缺少了对长辈的.尊敬。现在的孩子如果心里有些不顺心,回家后就会对长辈发脾气,显得很不耐烦。这些也都是因为长辈的过分溺爱,还有就是做长辈的没有告诉孩子们做人的道理。
或许,我们的孩子还缺失了什么,不过我认为主要有这些。的确,孩子是一个小到家庭,大到国家的希望,关于孩子的问题很值得思考。
塑造角色是戏剧影视作品创作的'重要环节,动画片更是如此。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并深入人心的动画作品,除了技术上造就的视听盛宴外,更重要的是普适性叙事母体的选择以及出色的角色设计与表演等。对于动画产业来说,基本做法是将具有鲜明性格特征与优秀造型设计的动画角色开发成相关衍生产品。因此动画角色塑造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动画片本身的市场及文化价值。
一、动画创作中表演思维分析
动画表演是学习如何表现角色思想、体现角色生命力的关键课程。作为动画创作者,要让角色表演看起来更自然、更富有人性,首先要以塑造角色的思维进行剧本创作,通过故事强化角色塑造;其次在动作设计时,从动画角色心理与思维活动出发,分析什么样的角色性格在什么样的心理活动下做出相应的动作,计算好动作的时间,并在脑海中进行表演预演,确定动作设计的可行性。
动画创作者在进行剧本创作及设定动画角色时,就已经开始考虑动画“表演”并有意将之体现在角色身上,必须用演绎动画的意识去创造角色,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动作的提炼,加以符合动画制作与艺术审美的特性,绘制出具有说明性的行为。[1]
角色塑造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在剧本创作阶段,需要通过戏的构思与情节设置在文学层面塑造角色;第二个重要环节在分镜头台本创作阶段,此阶段是使文字内容视觉化的过程,导演或分镜师通过合理的镜头组织为后面的角色塑造打下基础。第三个重要环节在原画创作阶段,原画师需要深入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征,把自己融入到的故事中,以具有动画特征的角色表演思维具体设计角色动作。
动画虽然没有真人,但是和电影一样,角色表演是影片的灵魂。[2]换句话说,创作动画角色动作的原画师就是动画影片中的演员。作为动画创作者,要具备能够赋予动画角色生命和灵魂的能力。很多初学者认为只要让角色动起来,角色就有了生命,有了灵魂。事实不是这样,让角色动起来只是赋予了它机械的活动能力,却没有内在思维的驱动。动画与电影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动画角色具有虚拟性。因此,动画表演需要多层面的思维转化与嫁接,才能完成虚拟角色的动作表演。对于二维动画来说,角色运动的每一帧都是画出来的,画完一套动作后需要进行动检来检测动作的连贯性。在教学与实际创作过程中,多数学生首先着手解决的是“动起来”的问题,而往往忽视“动的对不对”的问题。
现阶段,多数高校动画专业教学是围绕创作动画短片进行,融入动画创作的前中后期三个阶段所涉及的内容,其中穿插部分应用型动画类课程。对于动画短片创作而言,角色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塑造,这就要求动画剧本戏剧矛盾冲突集中,情节设置及动作设计为角色塑造服务。从目前来看,学生在创作短片剧本的时候不能以塑造角色的思维出发,而是以自身的某种逻辑去讲诉故事。在进行动作设计时,仅仅能够勉强完成角色动作的流畅,表演思维缺失。
二、动画创作中表演思维缺失的原因
在创作动画角色动作的过程中,表演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把握好角色的自然物理性动作原理,第二个层次就是把握好角色内在主观活动及反应。[3]而后者经常被忽略,不只是初学者,很多工作多年的动画创作者也经常忽略了这一环节。在动画专业教学过程中,动画表演思维缺失主要由以下方面造成:
第一,国内多数高校动画专业在创办之初并没有开设动画表演课程,是最近几年才认识到动画角色表演的重要性。在动画表演课程教学中,教师对动画表演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方法以及教学内容认识模糊,导致学生动画表演思维缺失;第二,国内高校动画专业多被设置于艺术类二级学院下,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仅仅接受了绘画能力方面的训练,文学、戏剧、影视、音乐等方面认识匮乏,基础缺失。
第三,动画表演首先要解决运动规律层面的问题,掌握走、跑、跳等基础动作的绘制技法。在影视中有演员表演就不会考虑走、跑、跳是否会出现动态错误的问题,而在动画作品中这些动作都要由创作者去绘制,这时如果不细致观察与分析就很容易出现基本的动态错误。动画中角色的运动由其身体结构决定,分为两足、四足、软骨等,这样就要求创作者对其它类型角色的运动规律进行细致观察,有意识的训练连贯动作的动态分解能力。因此,许多学生一开始便将精力集中在使角色动起来的问题上。毫不夸张的说,不少学生在基本运动规律层面都存在很大的问题。
第四,动画创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动画角色表演思维教育应当贯穿前期、中期的必要课程。例如动画剧本创作、分镜头台本设计、运动规律、原画设计等。在剧本创作层面,戏的成分缺失,故事平淡,矛盾冲突不集中,故事大纲中关于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没有实际意义,在创作时忽略分析角色心理活动与动作设计的关系,或是没有认识到动画的本质特征导致剧本创作与实拍影视作品类似,导致动画角色在剧本创作层面就缺乏表演成分。
第五,动画角色预演思维与动作转化思维缺失。这种能力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获得的,它需要通过长时间敏锐的观察及大量的创作实践中去积累。电影演员一般通过现实的预演,先从体验层面出发,再通过肢体动作可以直接完成预演,从中体会角色心里与动作表演之间的关系,演员可以随时调整自己的表演状态。而动画角色在这种“移情”效果之外,还需思考这种预演如何体现在绘制出的虚拟角色身上。动画本身具有夸张、幻想等特征,那么在进行预演与动作转化的时候,又需进行动作设计与提炼的再创作过程,也就是预演思维与动画角色动作转化的关系。
动画表演课程主要锻炼动作与意义、动作与生活原型、动作与心理、动作与性格、动作与感受等方面的思维与体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应仅仅局限在课时内的训练,更需要在动画前中期课程群中融入动画表演方面的思维训练与启发,将表演思维真正引入学生脑海,引导学生以角色表演思维促进剧本创作与分镜创作等。
三、动画表演的学习建议
动画作品想要打动观众,就必须在角色动作流畅的基础上融入内在的主观心理活动及反应,思考角色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与动作的关系。虽然动画角色是由创作者控制的演员,但作为创作者要把自己融入角色,去感受角色的内心世界,去体会处于某个环境中或是故事情节中角色的心理变化及情绪变化。根据这个角色的性格特征去想象在某些情境或因素的影响下,会做出一些什么动作来对应角色心理层面的反应。
动画表演不仅仅局限于肢体动作,也包含面部表情、眼神、声音(对白、音乐、音效)及其各要素之间的组合表演。由于动画创作手段的独特性,动画角色的面部表情创作具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即使创作者将角色表情设计的再细致,也无法达到与真人一样丰富的表情。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创作者通过经验来对人类的真实表情加以提炼,使每种表情都有所区分。在表情表演中,眼睛的状态能够直接影响情绪,因为角色思维意识最明显的外在表现就是眼神,所以在动画创作时要把握好眼神的变化,也就是角色动作的心理暗示。用眼神来传达思想活动往往比用语言表达更有说服力。动画创作者只有熟练掌握了面部五官的变化所能表达的情感,才能创作出丰富的面部表情表演。在声音层面,就需要创作者通过大量理论学习与实例分析,了解声音与画面的关系、声音与角色塑造的关系、语言中的音变规律及语言造型技巧等。
动画创作者“表演”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其创作出动画作品的精彩程度,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才能提升动画角色的表演水平。在进行动画创作时,不是直接绘制角色的动作,打关键帧,而是先要预演动画的故事情节,反复的去表演,抓细节、节奏,在此过程中体会、分析、把握故事情节中角色的情感变化、心理变化以及动作的节奏等,并大概计算某个动作所需要的时间。创作者为了看到自己的表演,往往会把镜子作为他们观察自我表演的最便捷工具,并使用秒表计算动作时间。
模仿力是动画表演的基础,感受力是动画表演的源头,体验力是动画表演的支柱,想象力是动画表演的中枢,表现力是动画表演的通路。[4]
动画表演的学习要先从模仿开始,模仿不同类型角色的动作表演。要想灵活运用表演技巧,就要求创作者在业余时间多观看各种优秀的戏剧影视作品,学习影视演员的表演技巧,从中感受演员是怎样去表演故事情节与塑造角色,体验不同情境下的心理感受与动作之间的关系。还要多看文学类、艺术类等多方面书籍,加强自身艺术修为的训练。动画表演应当是由内而外的过程,心理活动决定外在动作,外在动作表现心理活动与性格特征等内在因素。只有通过这样的思维进行创作,动画表演才具有生命力,不至于使动画角色成为创作者的傀儡。
四、结语
动画创作者想要真正赋予角色生命力有两种能力需要掌握,第一种在运动规律层面,掌握基本的运动规律绘制技法;第二种在动画表演层面,通过教学与实践,掌握肢体动作、表情及语言表演技法,强化训练动画表演预演思维及各动作要素的组合、夸张、变形等技法。
动画专业教师要有意识的强化动画表演知识的学习,启发学生塑造角色的思维意识,引导学生将生活的体验升华到一种可视化程度,将动画表演思维教育贯穿动画前中期课程环节,为完整地塑造动画人物形象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路清 . 影视动画表演思维与表演技巧的应用研究[D]. 西安:陕西科技大学,20xx.
[2]张帆。浅析动画中的表演[D].武汉:湖北美术学院,20xx.
[3] 时萌 . 关于动画表演与动作设计的关系分析 [J].北方文学(下旬刊),20xx(1)。
[4] 伍振国,齐小北 .《影视动画表演》[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xx.
我知道我变了,变得有些不可理喻,我在反思,写给他的《某人》,我有资格这样说他么?我们都一样,在不知不觉中被时间牵着鼻子走着,然后就是一天一天的老去。
自从步入那个大门,我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是我带着最大最美丽的憧憬的那天,让我对一切失望。眼前的那片土地,变的好凄凉,那些人,那些眼光,一个一个的让人厌恶。我两眼满是泪水,一个人在陌生的角落暗自哭泣,在也没有熟悉的味道,没有温暖的肩膀能够让我哭泣。我很后悔,一开始就是个错,没有我想要的,我突然发觉之前的努力一下子就化为乌有,付出太多了,收获的却是无尽的伤痛。
于是,我该改变了,我不应该在是以前那个无知的小子,我该学着去变得虚伪,去变得冷漠,去做一个坏小孩,不要再让人摆布。我想过去吸烟,变坏要从吸烟开始。但我自己依然清楚,那浓郁的烟味不适合我,我不喜欢那东西。于是,我怀念起了酒。在考试的前几天,买了两瓶易拉罐式的啤酒。我第一次发现,原来酒可以这么香,那甘醇的味道,是我以前没有品尝到的。我想,我会喜欢上喝酒,就像那天,悲伤正喧闹的时候。但是,依然是那么辛苦,不知不觉中,我还是会显露出以前的风格。我跟雁桥的那几个好像蛮要好,但我还是不习惯跟他们一起是的行为。我发现当我跟着他们一起这样的时候,我感觉,什么东西好像在离我而去。
是,我们都在变,改变就意味着失去,就像现在,我变得不像自己,其实我还是自己,只不过没有了曾经的某些东西。那个东西我很不想要提到,但我有不想逃避它。我还记得,我曾经跟它宣战,我依然记得,我不想输,不会因为这个让人惊心动魄的它而倒下。其实,它很没用,就像现在它又一次惊心动魄又怎样?我还是一样会好好得过日子,没有谁能让谁因为谁停下脚步。
环顾四周,我看到了那些人,他们,他们已经离我好远了,即使我们还在通电话,终有一天,我们会因为距离而忘了谁谁谁。我们,在失去什么?曾经,现在,未来。我的曾经,不见了,不是简单的捉迷藏,它狠心的把我丢下,它爱上了时间,放开我抓的狠狠的手,跟着时间去私奔。我感觉自己快要成为一个泪人,但泪水也总是藏在内心世界里不肯出来。我也喜欢上了做梦,那里允许我幻想,没有一个老头会突然跑出来跟我们叫喊:幻想其实就是对现实的不满。
其实,他说的很对,没人会喜欢这个现实,所以我想逃离,离开那个伤心的地方。
但我又能去哪里?我似个无家可归的小孩,在生活的迷宫中游游荡荡徘徊不定。一路上,珍贵,从我破烂不堪的口袋遗失。
我们,失去了什么?
近日广东连山金子山风景区开设了刻字林。景区开放才两天,这20多亩几千株毛竹的竹海便已伤痕累累。足之上被刻上了各种各类的字体,此种现象简直让人大跌眼镜,在我看来这是商家管理不当而造成的,但是从更深层次来说,这是人类文明的缺失。
广东连山金子山风景区本以为游客来旅游观赏的景区,他是人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所,而如今这片竹海却被游个肆意涂鸦让竹子深受重伤,纵眼望去竹海,更是没有从前那般吸引人,而后来的游客又该如何欣赏着,独特的竹海景区遭到破坏游客将减少是必然的,然而造成此等现象出现的原因有二点。
一是管理者的管理不当,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旅游景区雇用管理员前来管理,无非就是维护秩序,保护环境的整洁,让游客们能有个好的环境,留给游客一个美好的难忘的回忆。然而竹海现在被刻字涂鸦,导致以前那独有的特点,而盛名的景区丧失了可观性,这不仅是对游客的不尊重,也是对竹林的一种残害。
二是人类文明的丧失,我国是拥有5000多年文化的历史大国,文明是国家的象征,作为其中一员的我们更要文明。礼仪规范,但是珠海被肆意的刻画明显是对这一点的否定,我们每个人的行为举止不仅代表个人的形象,更是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外国游客慕名而来观赏珠海,本着一种愉悦的心情来欣赏中国自然美景的魅力,然而这受伤的竹林无疑是立刻在外国游客眼中大跌身价,给他们留下的,并不仅是一个差的印象,更是对中国人素质的根本否定,对我们国家的充分否定,因此我们人类文明的缺失,不仅关乎个人,更关乎国家利益。
与受伤的竹林有相似之处的,还有北京房山区怪石山景区,有13处景观招人喷红漆,且被落款,这岂不是更让人悲愤,当然有些外国人的游者也急缺文明素质,比如NBA火箭队的鲍比和他的队友在长城刻下了自己的名字与球衣号码。
珠海已经被损伤,人类文明也已经缺失,我们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努力提高个人的文化知识文化素养,让竹海重新恢复过来,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的文明,更加的真实。凡事不以恶意揣度别人,不以私利给他人添堵,不妄自菲薄,也不诋毁他人,这是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高山无语,我们自能感其巍峨;大地无语,我们自能感其广博;朝阳无语,我们自能感其温暖。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