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了,一定要再去看一次校园里那爬了满架的紫藤萝。
说好了,就算到了中考,到了分开,也绝对不要哭。
说好了……,一切都已经说好了。可是……这里,那里,到处都有着我的记忆。
虽说还是上学期,离中考还有几月的时间,但是很多班都已经拍起了毕业照。我茫然的看着站在操场上的人来来往往,几个班的人聚成一丛。谁说了一句茄子,慌慌张张地睁大了眼睛,喜悦地扯出了笑容,此刻的相依被存进相片。
现在离分离太远,所以我们可以毫不在意的嘻哈玩笑。小学的时候经历了一场分离,我们彼此遗忘。人越大聚首的时间越少,小学同窗六年,中学便是三年,就算毕业之后有幸考上中学,有幸上了重点高中,有幸被分在一起,也只是感叹一句时光匆匆,从此陌路。
可是说好了,要一起看校园里那爬了满架的紫藤萝,说好了还要在一起见到下一个春天和太阳。我们双手交握在一起,我们在委屈的时候相互拥抱,相互扶持,我们有太多的东西,在这个校园里被记忆。
同窗三年,我们被画笔牵起了整片蓝天。下课的时候恨不得黏在一起,好像怎么也不嫌够。彼此都有着缺点,偶尔还会因为对方的一些小自私而闹别扭,但是还是很快就会和好。我们自从学了《紫藤萝瀑布》之后就一直想去看那紫藤萝,校园里搭了满架的淡紫深紫,就像是流动的时光,淡淡地,悲伤却温馨着。
忽然你笑了,或只是这冬天里唯一的温暖。我眯起了眼睛,窗外冰冷的阳光散在你的白色棉衣上,有着淡淡的光华,你围着毛绒绒的灰色围脖,怕冷地将手缩在袖子里。我只好握住你的手,虽然我的手也很冷。那时候的我们像是小小的虫子,聚拢在一起取暖。
再一次看到你,你穿的极为随意站在操场上四处张望。灰色的男士大背包将你的身影衬得瘦小。我喜欢粘着你,因为你不仅像同学,还像是姐姐,我记得你的好,你是一个容易让人有安全感的人。我走过去拍了拍你的肩,你笑着一拳轻轻垂在我的肩处,原来是你啊,你这番说道。
原来是你啊,原来是你,……幸好是你,幸好是你被我记忆。
校园里有你,真好。原来这三年灰色与白色之间朦朦胧胧的天真年纪,在这像走尸一般平静地校园里,再多的波澜,再多的记忆里,都有你,真好。
说好了的,就算走进了那个可恶却不得不进的考场,就算会分开,也不要哭。彼此记忆就好了,校园生涯的记忆里有对方就好了,而且说好了,要约着再去看一次校园里那爬了满架的紫藤萝……
要将你,永远留在我校园的记忆里,永不忘记。
人和人的相遇,真的是一种缘份。由陌生到熟悉,由相识到相知。
还记得在那样的一个夏天,怀着踏入新校园的那种兴奋和离家不舍的矛盾心情在同一所学校相遇,在人山人海的学校谁都没有特别耀眼被关注吧,毕竟来自五湖四海,谁都不是谁的谁。
住宿的安排是由生管处取牌分配的,这样我们走到了一起。刚开始时的陌生,我们话并不多,各自做着各自的事,同个年级的不同班级也只是在作息时相处。
后来,随着接触的增加和了解,变成了无话不谈的姐妹,还记得当作息口哨响起后还躲在被窝聊着那些八卦小事的我们吗?还记得在每个周末早到学校会等着我一起去打水的那个情景吗?还记得放学一起回家时的那个身影吗?还记得……?美好时光总是很短暂,由于某些原因我们没在一起了,校园的角落留下我们太多可以回忆的痕迹。
离开后,留下的`电话号码是惟一的联系方式。然而,号码换了,关于你的消息也没了。
多年后,再次谈论的那些人与那些事,家庭成了谈论话题,她们找到了一个幸福归宿,更多的是祝福吧!
好友请求闪烁着,没有更多的想法,认证通过了。看着访客记录便进入了你的空间,出于好奇便在留言板留言了,“即使不认识,我也不跑堂,祝开心”得到回复的是“我们是老朋友,还记得我吗”奇迹,我们以这样的方式在这样的场景又相遇了,确认是你真的好激动,呵呵…这是多久离别后的相逢。
关于记忆里的那些事,还有多少能让我们在闲暇之时再次翻阅,关于记忆里的那些事,我们又记得了多少……
下午,就周末了,也是端午的假期,三天,准备依旧回家乡村庄的老家去过端午。
而和一个亲戚在先前也约定,如果天气晴好,还想翻越秦岭,去西安转转,只是,看了预报,大概天气不好,要下雨了,下雨了,出去到处湿漉漉的的,终归是没有意思,这约定,怕难以成行了。不过,也好,就安心的在家乡村庄的小院里,在雨中,感受村庄的幽静,或者看人打牌,或者和人聊天,或者和人喝酒,也是别有情趣的事情。
因为下雨,不但不能和亲戚实现约定,而这个端午,过的怕也就与以前过的端午有所不 同。
记忆里,每逢端午,天气总是很好的。天碧蓝,碧蓝的,村庄四周的群,绿的旺盛,村庄里的树木,叶子也茂盛,碧绿,果树的叶子间,藏着青涩的果实。田地里的玉米,长的绿油油的,河边的水草,也油绿,油绿的,野柳,拖长了柳丝,长着细长的柳叶,给人轻柔的感觉。芦苇,也茂密,碧绿,像绿色的墙夹持着河流,河水清澈,在绿色中,哗哗的欢快流淌,河里,有鸭子在嬉戏,水中,有鱼儿,在悠然的游着。村庄在绿色的掩映中,在河水的映衬下,充满了幽韵。
早晨起来,村庄的人就忙碌着,去扯了艾蒿,和菖蒲回来,插在了门楣上,窗棂上,村庄里,就蔓延着节日的气氛。
再忙,节日里,村庄里的人,都会闲下来,这天是不用干活的,要过端午。
早晨,随便的做了饭吃了,就忙着准备过端午的饭菜。
那乡间的路上,就行走着女人,背着孩子,挎着包儿,那是在端午的节日里,回娘家的人。
阳光撒满了村庄的时候,群山就绿的充满了生机,泛着绿色的光芒,村庄也就在节日的气氛里,富有田园的气息,充满了韵致。
女人在家里忙着准备饭菜,男人就和关系好的人,下河去弄鱼了。
有的人,是钓鱼,有的人有铁椎砸石头震鱼,有的把那河流旁的小支流堵了,让水干枯捉鱼。还有把手伸进石头洞里去摸鱼,还有给跨篮里装了青草,放在石洞前,用棍子捅石洞,鱼儿就进了有水草的篮子里捉鱼。还有的找了山坡上,一种树木长的叶子,那叶子很是苦涩,把叶子捣乱了,推进河里,鱼儿河了叶子的汁水,就发闷,泛白了,人们趟水捉鱼。那时毒鱼儿的农药,还没有放开了买,能买到的,都是有权力有钱有势的人,把那种药水倒一点儿在河里,河里的鱼儿,就纷纷泛白,用这样的方法,捉鱼容易,捉的也多。为了过端午,家乡村庄的人,真的是用尽了各种的办法捉鱼。
也许,捉鱼并不是目的,而是在这样阳光明媚,温暖,河水也温热的时节里,在河里边趟水,边捉鱼,捉了鱼儿回来过端午,桌子上就有了一道鲜美的菜,也享受了趟水的乐趣,仿佛回到儿时,无忧无虑的时代,那温热清澈的河水,也涤荡去了一身的疲惫,和尘世里, 落在身体上,内心里的浊气。
鱼捉回来了,在小河边,就坐满了各家的人,在边剖鱼儿,边说着话,说捉鱼的乐趣,也说各自家里怎样过端午,河边,就充满了端午的热闹气氛。
家乡的河里,有麻鱼,有红尾巴泥鳅。体型都不大,麻鱼因为背上是麻的,因此得名,家乡人就这样叫,麻鱼做成了汤,味道鲜美,肉质细腻。做了面鱼儿吃,焦脆,喷香。泥鳅细长,尾巴是红色的,也因此得名,家乡人这样叫它。红尾巴泥鳅,做了汤,味道也鲜美,肉质细腻,而炸了面鱼儿吃,肉质细腻,嚼起来更劲道。而两种鱼,如果晒干了,麻鱼儿脆,红尾巴泥鳅劲道,有嚼头。
不过,家乡人除非端午前一些日子就捉的有鱼儿,晾晒干了,可以吃干鱼儿。端午现弄的鱼儿,就只有做汤,或者面鱼儿了。在河边,热闹中剖完了鱼,就各自端着各自的鱼儿,回各自的家里做菜,过端午了。
每每在家乡过端午,在晴好的天气里,我也总是享受和家乡人,在小河里,用了各种方法捉鱼儿的生活,仿佛回到了儿时,也让河水的清澈,涤荡去了一身的疲惫,尘世落在身心里的浊气。
午后的.时候,各家的菜就先后做好了,村庄里,飘散着饭菜的香味,充满了浓浓的节日的气氛。
各家回娘家的女子,带回来的孩子,就和自己家的孩子,也感受着端午的气氛,在场院里蹦跳,乐呵,无忧无虑中,一样的高兴。
菜做好了,端上了桌子,一家人围坐在桌子上吃饭。小孩子,也上了桌子,总是先迫不及待的吃,吃一阵子,大人在喝酒,他们却吃不了,依旧去场院上蹦跳,玩泥巴,抓石子,做他们喜欢的游戏,或者沉醉在所做的事情里,静默着,或者哈哈笑着。
屋里的人,依旧沉醉在节日里,放开了喝酒。不过,喝酒前,喝了雄黄酒,把雄黄酒给眼睛上也抹了一点。说这样可以辟邪,一年里人总是有好运气,文字也不会进眼睛。孩子不能喝酒,但是,给孩子的眼睛上,也摸了雄黄酒。
饭在吃菜,喝酒,说话中进行着,说的是关于生活的话语,对未来的渴望,以及各自家里的日子,在诉说间,有了了解,更增加了亲情。
就这样边吃边喝边聊,气氛一直达到了高潮后,就逐渐结束了,各自的家里,端午节,就在这样喜庆,热闹里过了。路比较远的女子,会在娘家歇一夜,路近的,就说家里有事,门没有人看,就背着孩子回去了。那挎着的包儿里的东西,送给了娘家,而走的时候,母亲又给装了许多的东西,包儿依旧沉甸甸的的,在这些东西里,寄托着浓浓的亲情。
人们就聚集在场院里说话,说捉鱼的事情,说过端午喝酒的事情,村庄里就格外的热闹,蔓延着端午的气氛。直到暮色里,兴尽了,各自散去,端午,就成了美好的记忆了,留在每个人的心中。
家乡村庄的人,没有什么文化,只知道端午的节日,是前辈就过的,这样流传下来的,人们只享受这节日里的喜庆,快乐,而没有去考证,也不知道,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一个诗人,是为了屈原。
不过,这并不妨碍家乡人在端午节日里的快乐。而家乡人朴素里去河里捉鱼儿,虽然没有想到屈原,却无形中与屈原有关,避免那投江而死的屈原,不被鱼儿吃掉。让诗人的,和诗人,永远的活在人们的心中。
我就这样想着。只是,面对这个端午,如果下雨,这样的情景,就不会再有了,那过往的晴好的端午,就是心里,最美好,最温馨的记忆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